第十届全国报纸副刊论文优秀作品专辑 三等奖

新闻战线 2021年04月20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下一篇

融媒体时代副刊的多元化探析

——以人民铁道报《假日列车》周末刊为例

韩 瀚 《 新闻战线 》( 2021年04月20日   第 03 版)

    摘要:近年来,人民铁道报每周日刊出的假日列车周末刊根据自身版面的特征进行了改版:选题更加人性化、细节化,版式设计突破原有瓶颈,写作模式更加灵活,为融媒体时代副刊的多元化探索提供了启示。

    关键词:报纸改版     人民铁道     铁路新闻     版式设计     融媒体     纸媒

    假日列车周末刊于2014年8月10日创刊,以旅客为主要受众,版式设计兼收并蓄、轻松活泼,具有很强阅读性。但是随着时间推移,假日列车逐渐步入了程式化的“围城”。融媒体时代到来,给副刊未来发展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对编辑的编采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针对这一情况,假日列车周末刊积极推陈出新,经过多次改版,从原来8个版缩减至4个版,内容更为紧凑、版式更加美观。综观6年来假日列车的蜕变,有三个方面的变化值得思考与探析。

    选题更加个性化、细节化

    一直以来,假日列车周末刊相较于人民铁道报新闻版面,选题更侧重于旅客的阅读感受。2014年8月10日,刊出第一期,共8个版面,分别是“要闻”“关注”“文景”“大观”“天下”“行智”“乐游”“健康”,选题涵盖旅客关心的衣食住行及铁路职工的生活。在假日列车“八分天下”的时代,“要闻”“关注”“文景”“大观”保持了“铁味儿”,其内容和铁路息息相关;其他几个版面则以旅客关注点为主,多是奇闻异事和新闻讯息。在办刊初期,这样的版面设置较好地抓住了旅客的眼球,快速帮助假日列车周末刊吸引大批读者。然而,由于人民铁道报属于行业媒体,记者主要供稿以铁路新闻为主,涉及铁路外的新闻,则以新华社等主流媒体作为主要来源,进行文章转载。融媒体时代,报纸已经不再是讯息发布的唯一平台。2018年,假日列车周末刊进行了“瘦身”,大量剔除了对一些生活资讯、新闻短讯的转载,由8个版面缩减为4个版面,同时保证每个版面都保留了铁路的原创内容,突出原创特性、彰显铁路本色。

    版面缩减,让每个单独的版面内容更加精练。二版“关注”以铁路故事、铁路人物为主,保留了改版前假日列车的风格;三版“天下”增加了“环游·火车之旅”专题,约请各铁路局集团公司记者以旅客关注的角度、采写各自公司管内列车途经的旅游线路,使“铁路+旅游”模式有机结合,旅客可以直接将当期内容看做一个旅游攻略,增强了可读性和实用性;四版将“文景”和“大观”融为一体,囊括了铁路文学和铁路历史,给铁路迷和铁路作家一个展示的平台。一版注重选题策划,去掉了冗余的新闻讯息、调整了单一选题设计,策划了如“双十一”“揭秘铁路元素”“春运”“战‘疫’”等选题,让主题集中化、深入化,增强传统纸媒深度报道的优势。

    纵观四个版面变化,可以看出选题都更加细节化、个性化,更符合融媒时代铁路行业媒体的特征。这些变化也契合了纸媒的发展路径,突出深度化报道和权威报道,规避了纸媒资讯发布不及时的弊端。

    版式设计突破原有瓶颈

    随着“媒体融合”一词逐步走进大众视野,纸媒是否能在众多传播渠道中闯出一条路径,一直是学者和群众关注的问题。如今,人民铁道报已先后创办了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假日列车作为人民铁道报的副刊,如何顺应时代的浪潮同样值得思考。

    选题的多元化倒逼了版式的更新。这让假日列车的版式更鲜活、灵动,设计上有了更多的选择。2018年末,假日列车四个版迎来了巨大改观,从版式设计到文字字号都进行了较大调整。以一版为例,改版后选题依旧以铁路实时新闻为主,但在内容上进行了调整,由原先一张大图、多条导读的形式改为一个主题贯穿整个版面。栏目设置上,增加了一周铁路要闻精选,更注重选题策划。旧版的假日列车对主图的要求很高,而改版后弱化了单一图片的视觉冲击,增强了组合图片和绘画的作用,让版面更美观、大方。

    二版也增强了专题艺术性。设计专题的版面时,主标题文字和图片上都做了精巧的构思。例如,2019年12月20日 “绿巨人十二时辰”版面中,把主标题设计为毛笔字,对标当年十分热门的电视剧《长安十二时辰》,跟上了“热点”,还增强了可读性,得到读者广泛好评。无独有偶,2019年7月7日三版推出了一期自采自写的版面“五岳侠客行”,版面采用手绘风格,将中国传统意义上的“三山五岳”和铁路、武侠元素结合起来,属于改版后比较成功的案例。2021年春节特别报道,一版大胆采用“浮世绘”风格设计,让版面不仅有吉祥、美满的寓意,而且还极具异域风情,这也是假日列车美术设计上的一次成功探索。

    写作模式更加灵活

    相对于报纸主体,假日列车周末刊始终要求编辑不仅具备完善的编辑能力,而且要根据实时事件进行新闻采写,语言要兼具文学性,贴近旅客、通俗易懂。

    改版后的假日列车周末刊四个版面各有分工,相得益彰:一版“要闻”,以旅客关注的角度解读铁路实时热点、回顾铁路要闻;二版“关注”,对铁路故事、铁路科普、铁路政策进行解读,深度报道社会性铁路新闻;三版“天下”,包括铁路旅游,为旅客介绍乘坐高铁、普铁适宜浏览的旅游线路,刊登旅客、铁路职工游记;四版“文景”和“大观”,聚焦铁路文学、铁路历史,介绍铁路相关文化资讯等。 

    在传播媒介上,假日列车周末刊在内容维度上逐步向微信公众平台、微博拓展。例如,主动设置议题,定期为铁路职工和火车迷提供讨论话题,如“对于新京张铁路你怎么看?”“我眼中的绿皮车”等。这些话题具有文学性较强等特征,经过编辑整理,最后以专题形式刊发。在编辑假日列车周末刊的几年间,笔者不断提高采写、编校能力,以适应发展需求。2018年,假日列车改版后,“要闻”和“关注”版面增加了人物访谈、热点追踪等选题,需要编辑去采写。

    几年的采写过程中,笔者逐渐感觉到假日列车文字风格的变化。2015年11月15日,笔者以记者身份采写了稿件《火车司机驿站——郑州行车公寓见闻》,这是一篇典型 “假日列车风格”的稿子,内容以行车公寓为主题。文章的语言突出口语化、文学化,尽量规避专业的词汇,方便旅客阅读。随着几年来假日列车周末刊的不断成长,最开始的选题俨然已经不能满足受众的需要,尤其在融媒体时代,不仅要从选题、文字风格等方面入手,增强可读性,而且要善于运用广播、影视等其他媒体资源,不断做出新的探索,争取获得更好的效果。

    结  语

    融媒体时代的假日列车周末刊受众以旅客为主,文章整体写作风格具有一定文学性和易读性。改版后的假日列车周末刊更加注重铁路题材专题的挖掘,同时拆分、优化了部分旅客特别关注的选题。例如,将“购买火车票”拆分为学生票、老年票、春运火车票、网络火车票购买,将每个选题更深、更扎实。在版面设计上,改版后的假日列车打破了固有设计形式,无论在图片设计还是在字体运用上都更新颖、灵活。由于增强了专题版数量,对于图片质量有更高要求,部分选题需要美编用手绘形式加以诠释。从文章的写作风格来看,改版后沿袭了贴近旅客、通俗易懂的基调。相较于之前版本的科普性报道,改版后的假日列车周末刊将关注点更多聚焦在对铁路人、铁路元素的人文关怀上。

    (作者系人民铁道报业集团有限公司编辑中心记者)

    责任编辑:郭思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