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1992年 邓小平南巡

《 中国经济周刊 》(

  1992年1月18日至2月23日,邓小平南巡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发表了重要讲话。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对中国20世纪90年代的经济改革与社会进步起到了关键的推动作用。

  口述者:陈开枝

  第九届、十届全国政协委员、广州市政协原主席。1992年春,时任广东省委副秘书长的他,全程陪同邓小平视察广东,并安排接待和保卫工作,见证了“小平南巡”这一重大历史事件。

  我全程陪同小平南巡

  回忆起17年前接待小平南巡的种种细节,我至今记忆犹新。

  1992年元旦,我到佛山的南海检查工作,忽然接到当时的广东省委书记谢非同志的电话,他讲了一句只有他自己听得懂的话:“我们盼望已久的老人家要来了,请你赶快回来研究一下总体安排和接待警卫工作。”

  我立马跟南海市委领导辞别。对方问:“有什么急事?吃了中午饭再走嘛!”我说:“我现在真的不能告诉你们有什么急事。也许很快可以告诉你们,也许永远不能告诉你们。”

  这份中央办公厅给广东省委的绝密电报,只有短短两行字:小平同志要到南方休息,请做好安全接待工作。

  其实当时,我身边不少同志都认为小平同志是来休息的。但我不这样认为。老人家多年已有一个习惯,就是到上海休息,上海早做好他休息的整套准备。他到广东不是来休息的,也不只是为了看看南方改革开放的成就。我预感到小平同志来广东,将是“一个大动作”!

  可以这样说,在1992年初之前的一段时间里,整个中国无论在政治方面,还是在经济方面,都处于亟待进一步发展的状态,小平同志觉察到问题的严重性,在他宣布“告别政治”、最后一次接见外国代表团时就说,中国近10年来所执行的政策以及发展战略不会变。不会变就是不动摇,不能折腾,中国要发展。他这话是说给外国人听的,但更重要的是说给全党听的,是说给全国人民听的。

  我感到,小平同志来广东,一定会有“历史性的事件”发生——事关改革开放的前途,他要出来“说一说”了,到哪里说呢?他选择了改革开放先行一步的南方。

  不开会、不陪餐、不题词,不见记者、不照相、不报道,小平南巡之前,曾立下这样的规矩。小平同志当时已退下来了,是以一个普通党员身份来广东的,甚至可以说,他那时是个老百姓了。

  但为什么在之后的电视新闻报道中,能看到很多小平讲话的场面和内容呢?那是因为当时我向“邓办”主任王瑞林争取得来的。我说,“我们录音拍片,这是为国家保留一份珍贵的记录啊,如有人追究,我来承担”!

  小平视察深圳、珠海的许多历史镜头,17年来一直深深镌刻在我的脑里。 1992年1月19日下午在皇岗口岸参观时,小平同志在深圳河大桥桥头的边境上久久地凝视对面的香港土地,他的神情我无法用语言来形容。他也许是在考虑1997年香港回归祖国、实行“一国两制”这样的大事吧!

  通过很朴素的语言能谈出很深刻的道理来,这就是伟人!当小平谈及“特区姓社姓资”的问题时,他尖锐地批评:“有的人认为,多一分外资,就多一分资本主义;三资企业多了,就是发展了资本主义。这些人连基本常识都没有……那些人尽讲屁话!”

  当小平谈及改革开放,他没有用很长的篇幅、很高深的理论来论证,而是说:“改革开放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不能像小脚女人一样。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

  在珠海拱北,小平指着车窗外一座旧建筑询问是什么,得知那是清朝海关遗址后,小平表情凝重:“贫穷落后是要挨打的啊!”

  (《中国经济周刊》特约记者傅汉荣采访整理)

新中国60年的经济奇迹
1949年 土地改革
1949年 没收官僚资本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 “三反”、“五反”运动
1951年 发展农业合作社
1953年 集中力量搞工业
1953年 民族工商业改造
1954年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1958年 户籍制度建立
1958年 全民大炼钢
1958年 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
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0年 大庆石油会战
1964年 农业学大寨
1964年 “三线”建设
1968年 上山下乡
1970年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1976年 杂交水稻成功推广
1977年 恢复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