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1968年 上山下乡

《 中国经济周刊 》(

  1968年12月,毛泽东下达了“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的再教育,很有必要”的指示,上山下乡运动由此大规模展开。从1955年至上世纪70年代末结束,前后下放到农村的知青有近1800万之多。上山下乡不仅改变了一代知识青年的人生道路,还牵动了亿万城乡居民的切身利益。虽然随着“文革”的结束上山下乡渐趋沉寂,但其遗留的历史震荡仍未完全消失。

  口述者:侯隽

  1943年出生,北京人。1962年,侯隽以门门满分的成绩高中毕业后,主动放弃考大学的机会,下乡到河北插队落户。后在天津宝坻区工作, 2007年退休。

  我见证了周总理对下乡知青的关怀

  我出生在北京,我的父亲是工程师,母亲是工会的干部。随母亲工作调动,我考入北京良乡中学,在那里度过了六年时光。可以说,在良中读书彻底改变了我的一生,因为我在那里的同学绝大多数是农民子女,学校又经常组织学生下乡劳动,在那里生活、学习、劳动,久而久之就与农业、农村和农民结下了不解之缘。

  三年自然灾害过后的1962年,我以门门满分的成绩毕业。就在大家都全力以赴准备报考大学的时候,国家号召压缩城市人口,支援农业第一线。当时良中校长做了报告,希望家在农村的同学做到“一颗红心两种准备”,考不上大学就回乡务农。因此,我产生了“建设新农村,农村的同学有责任,我们城市的青年同样有责任”的想法,决定放弃高考下乡务农。

  1962年7月10日,我正式在天津市宝坻县窦家桥落户了。那是一个典型的乡村,不通电,没机井,也没大牲口,多数地块盐碱,好年景平均亩产也不过200斤,产的粮食不够自己吃,还要国家救济。但是朴实的乡亲们非常善良,好几个姑娘争着来和我做伴儿,我至今都记得我们凑在自制的豆油灯下读报、看书、做针线,挤在一铺小土炕上睡觉,翻身都得喊“一二”。许多小青年也不顾一天的劳累,回家吃完饭就跑来帮我做饭,看我吃饭,每天我的小屋里人多得挤不下,连窗外都趴了一溜脑瓜看。有时乡亲们还借着月光帮我推碾子磨面、耪自留地。我教大家识字,还办起了俱乐部,刊出壁报、黑板报,也时常排点小节目给老乡们演出,生活忙碌而充实。

  一篇报道使我成了典型

  在窦家桥的生活有苦有乐。我住在两间低矮潮湿又透风漏雨的小土屋,每天几两玉米粒的口粮都要自己推碾子磨成面,只可惜连皮吃都吃不饱,经常要断顿儿,此外我还要学习耪地、开苗、收割等农活,尤其耕地还得人拉耠子。这些现实让我明白:尽管追求理想的现实很严酷,但必须硬着头皮顶住。既然选择了下乡插队这条路,就要用一生来兑现自己的承诺。

  同时,艰苦的日子也让我对“全党动手,大办农业”之必要理解得更深刻,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愿望也更加强烈了,和当地老百姓相处也越来越融洽。

  1963年,上海女演员、作家黄宗英来到天津宝坻“体验生活”,她听人说起我这个“从专门从城市来到农村的特别姑娘”,就来村里看望了我并和我一起相处了几天。不久,她见到了周总理,告诉他我下乡插队的情况,在总理的授意下,黄宗英写了长篇报告文学《特别的姑娘》,发表在1963年7月23日的《人民日报》上。在这之前,《中国青年报》就以“城市知识青年立志建设新农村的榜样——侯隽落户农村劳动被称为‘特别姑娘’”为题,作了全面报道。之后,其他媒体也相继作了采访报道,这使我声名远播成了全国著名的先进知青代表。

  从此,我就扎根在在窦家桥,并在这儿入了党,当了村干部,也获得过各种荣誉称号,还多次受到毛主席、周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表扬。同时,窦家桥也先后迎来30多名京津等地的知识青年,多数有高中文化基础,都是农村各项事业的骨干,带来的都市文明和蓬勃朝气潜移默化地福荫乡里。

  风雨乡村十八年

  1963年至文革开始,我曾任窦家桥大队团支部副书记;1970年至1979年,曾任窦家桥大队党支部书记;并兼任共青团宝坻县委书记、中共宝坻县委副书记、共青团天津地委副书记、河北省妇联副主任和共青团天津市委书记等职;1976年5月,曾任国务院知识青年上山下乡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但始终是农民身份。

  作为“城市知识青年立志建设新农村”的典型、全国知识青年学习的榜样,我从1963年至1966年,年年被评为河北省的青年标兵、优秀共青团员、先进工作者和劳动模范;1964年,当选为河北省第三届青联委员和共青团全国“九大”代表,于1964年7月,出席了共青团第九次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开幕时,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与全体代表合影,后又单独接见了我和其余21位青年代表,和我们亲切交谈。

  尤其是1971年5月7日,周恩来总理会见日中农业农民第二次交流访华团成员,我作为全国先进知青代表被周总理召见并作陪;1973年8月,全国知青工作会期间,周总理把邢燕子和我叫去参加会议、征求意见;1973年8月,我出席了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1975年1月,出席了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并当选为四届人大常委;1975年9月,被评为全国农业学大寨先进个人;1979年8月,和邢燕子一起出席全国先进知青代表座谈会,受到华国锋、李先念、胡耀邦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个人的经历使我这个普通人能够和国家领导人接触,其中是周总理对农村的关爱对农民的朴素情感,至今历历在目,感怀不已。2008年是周总理诞辰110周年,我和分布在全国13个省市自治区的作者和编委,凝情聚力编辑出版《知青心中的周恩来》一书,以此纪念周恩来总理。能够写周总理是我多年的心愿,我要和我的战友们用心将与总理相处的日子记录下来,把真实的历史告诉后代,让周恩来的精神代代相传。

  1980年5月,组织上就进市还是留县的问题组织上征求我的意见,回想十八年来宝坻人民对我的厚爱,我坚决要求留在县里工作。从1990年2月起,我当选为宝坻县人民政府副县长,分管过文教卫体、计划生育、民政、残联、红十字会和外经贸等工作,无论哪项工作我都全身心地投入。1998年,我分管全县农业,再次回到魂牵梦萦的土地,带领56万农民,为“率先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奋力拼搏,继续实现我的人生夙愿。

  回想起我的下乡之路,那是一个时代的投影,当年我们豪情满怀,曾以青春热血和忠诚为国分忧,虽然历经坎坷,但是我们收获了宝贵的历练财富,受用终生。如今我们壮心不已, 2002年我和老伴一起在当年下乡的地方栽植了一百多亩“知青林”,还设置了“情怀园”,我希望“留下一片绿茵,传承一种精神”,并希望引来生态旅游和养生养老项目,继续实现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人生夙愿。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侯隽采访整理,天津宝坻区宣传部陈树凯对此文亦有贡献。)

新中国60年的经济奇迹
1949年 土地改革
1949年 没收官僚资本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 “三反”、“五反”运动
1951年 发展农业合作社
1953年 集中力量搞工业
1953年 民族工商业改造
1954年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1958年 户籍制度建立
1958年 全民大炼钢
1958年 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
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0年 大庆石油会战
1964年 农业学大寨
1964年 “三线”建设
1968年 上山下乡
1970年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1976年 杂交水稻成功推广
1977年 恢复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