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1951年 发展农业合作社

《 中国经济周刊 》(

  在某种程度上,发展农业合作社、实现农业集体化是中国这个农业国实行工业化追赶战略的必然选择。建国之初,在工业化与农业集体化的先后顺序问题上,最高决策层并不是很明确。1951年的设想是先工业化,在实现农业机械化之后实现农业合作化。但最终,先进行农业合作化后进行工业化的意见占了上风。随后,被批评为“小脚女人走路”的农业集体化进程急剧加速,原计划用15年走完的农业合作化之路,仅用3年就完成。合作化最初几年取得了显著的成功,但其后的绩效并不如人意。

  口述者:乔世臣

  黑龙江双城县希勤村第一个农业合作社——胜丰社财粮委员。1934年生,1975年后长期担任希勤村生产大队队长职务。

  “毛选”里表扬了俺们希勤村

  1953年,我19岁,6年级毕业。当年,国家刚刚度过建国三年恢复时期,农村的主要任务是提高农业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状况。当年能读得起六年书有点文化的没几个人,于是,我就回村到刚成立不久的胜丰社任财粮委员一职,这个职务主抓合作社的财务和生产资料及粮食生产统计工作。

  由于解放早、“土改”早,农民获得土地从事农业生产也早,希勤村的农业互助组和合作社相对全国其他地方开展得也就早一些,取得了一定的经验。但希勤村百姓做梦都没想到,能成为入选《毛泽东选集》的农业合作化样本,得到毛主席首肯。希勤村老百姓对毛主席有着特殊的感情,至今村委会大门上方和许多村民家中仍悬挂着毛主席像,这成了希勤村的传统,激励着希勤村人。

  “插犋搭伙”的互助组

  1947年土地改革后,农民有了自己的土地,但牲畜和农具不是家家都有,大部分是有犁没马、有马没车。为种地方便,农民开始“插犋搭伙”,你有车,我有马,他有犁,就这样,自发组成了互助组。

  由于自愿搭伙的农户是强找强,不少生产能力差的农户加入不了互助组,种不上地,只好将土地租出去,甚至出卖刚分得的土地来维持生存。还有一部分自己能种上地的农户由于天灾、人祸等原因又陷入贫困之中,这样就出现了建国前的贫富两级分化的现象。

  这就提出了一个问题:农民得到土地后,下一步该怎么办?

  1951年,黑龙江省双城县永胜区委书记张忠堂带领农业技术推广站站长白长荣和两个推广员来到希勤村蹲点,帮助农民组织生产,推广良种和规范种植。

  借此机会,希勤村党支部书记于文化和村长乔世红决定把农民引到互助合作的道路上来,便动员大家组建大型互助组,将65岁(时年)的王世安等一些年老体弱的和没牲畜没农具的农户吸收入组,帮助他们种地。没有牲畜和农具的农户就采用人工换马力的方法,干一天活顶两天马工。

  1951年当年就组建了三个互助组,由韩兴武、袁英常、袁振荣三个带头人分任组长。大型互助组的成立,有效遏制了农民变卖土地的现象。

  组建第一个农业合作社

  互助组的成立解决了许多生产能力弱的农户种地和吃饭问题,但由于互助组的土地分散,耕作起来不方便,村民便提出能否将土地连成片来耕作。于是1952年末,村里研究后上报县里批准,三个大型互助组合并组建了第一个农业合作社——胜丰社,由村长乔世红任社主任。第二年我就到社里当了财粮委员。

  成立之初的胜丰社有50多户,三四百口人,合作社的形式与互助组不一样了,土地归到一起,不再吃租子,统归合作社;车、马、农具作价入股,年终按股金分红;社员劳动实行评工记分制度,劳动的数量多、质量好工分就高。到年末,合作社除去生产费、农业税和按3%提取的公益金、公积金后,按工分来分红。

  要说对合作社印象最深的事,一个是胜丰社成立第二年(即1953年),希勤村就建起了粉坊(生产粉条),村里有了企业;还有农业技术推广站不但指导农户生产,还带来了优良品种和马拉新型农具。之前我们种地播种都是“手滤”(即用手撒),或者用“点葫芦”点种子,很不规范。苞米那时种的叫“杂花子”,一大步一棵,当时一小垧地(约合7亩)也就产4担粮,亩产不到100斤,经农业推广站的指导,苞米亩产能达到200来斤。采用马拉播种机播小麦、亚麻很省事,还成行成垄;再有就是入社后,人的精神状态好,上地排着队、唱着歌,生产热情高,其他没有入社的人非常羡慕我们。

  当时希勤村有两个自然屯,300多户人家,由于胜丰社只解决了50多户村民合作种地的问题,其他没能入社的农民纷纷去县里要求加入合作社。

  1953年末,双城县委书记郭献毕领着县农工部长赵德运和三个记者来希勤村了解情况,总结创建初级合作社的经验。过了元旦(1954年),村里就召开了扩大会议,研究新增合作社的问题,当时让我做笔录,所以我记得特别清楚,那天要求入社的村民挤满了院子。

  这次会议研究了要求入社户数,谁能当社主任、大老板(赶车的)、会计等,经研究后,希勤村又成立了三个合作社:永丰社、新丰社和庆丰社,三个社的架子完全按照原有胜丰社的形式组建。

  1954年秋,黑龙江省委农工部副部长骆子程来希勤村总结合作化经验,他的总结报告成为了黑龙江省委向党中央、毛主席汇报的重点内容。这是后来骆子程下放到希勤村时他亲口告诉我的。

  向高级社发展  希勤集体农庄成立

  1955年7月31日,毛主席在全国省、市、区党委书记会议上,做了《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报告,肯定了希勤村农业合作社的做法。毛主席在报告结束时说道:“我看就照这样办吧。全面规划、加强领导,这就是我们的方针。”

  “全面规划、加强领导,这就是我们的方针。”多年来这就成为了希勤村的标语,至今仍书写在村宣传牌上,希勤村家喻户晓、老少皆知。

  当年,村民在广播里收听毛主席《关于农业合作化问题》报告,人人激动万分,大家合作化的热情更高了。广大群众除了白天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外,还经常利用晚饭后的一段时间进行义务劳动,都争先恐后去干。不但男劳力,很多妇女也积极参加集体生产劳动,夏锄季节,妇女抱着孩子走出家门到地里铲地间苗,离家远的就在地里搭起席棚,成立了简易托儿所,由专人照看小孩。

  村支书于文化也因此成为当时的典型人物,1956年他当选党的“八大”代表,进京受到毛主席的接见。为此,村民还编了一首民谣:“毛主席报告到咱乡,全村人民喜洋洋,忙打场,忙送粮,盼回支书来建庄”,后来又把这首民谣谱写了曲,全村男女老少都会唱这首歌。

  这里说的“盼回支书来建庄”指的就是成立高级社。当时受苏联电影《集体农庄》的启发,村民纷纷要求将几个初级合作社合并在一起,组建高级合作社。1956年秋,高级合作社“希勤集体农庄”成立,村支书于文化任农庄主席。

  要问成立高级社有什么好处,一个是土地连成片,高级社有四个生产队,全村土地按生产队统一划分,连片管理;再一个是领导可以合理搭配,党员、干部、社员也合理搭配,杜绝了强找强,不管弱的现象;另外,车马农具也都按几匹马、几个犁、几挂车平均、合理分配。人们的生产热情达到了空前的高涨,一冬天就打井80多眼。直至干到1958年实行人民公社,希勤集体农庄才变成人民公社下的一个管理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马玉忠采访整理)

新中国60年的经济奇迹
1949年 土地改革
1949年 没收官僚资本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 “三反”、“五反”运动
1951年 发展农业合作社
1953年 集中力量搞工业
1953年 民族工商业改造
1954年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1958年 户籍制度建立
1958年 全民大炼钢
1958年 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
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0年 大庆石油会战
1964年 农业学大寨
1964年 “三线”建设
1968年 上山下乡
1970年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1976年 杂交水稻成功推广
1977年 恢复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