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2008年 探索农村土地流转

《 中国经济周刊 》(

  对于农业生产而言,土地、资本、劳动三种生产要素中,最重要的就是土地。自从中国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之后,农村劳动的生产效率显著提高,加上国家不断向农业提供资金支持,资本要素在农业生产中也日益发挥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土地要素的非流动性,中国农业生产的规模化经营一直无法实现,严重影响了土地资源的配置效率。因此,促进农村土地流转,是中国农业发展历程中及其重要的改革,土地制度的变迁,将对中国农业发展发挥极大的促进作用。

  口述者:王铁

  1957年10月生,河南泌阳人,1981年参加工作,现任中共信阳市委书记。先后任济源市市长、市委书记,2003年2月至2006年11月任信阳市委副书记、市长,2006年11月起任现职。著有《浪激村潮──中国新农村建设十大问题探究》、《开源弄潮──中国新农村建设筹资问题探究》等专著。

  土地流转已呈燎原之势

  作为一个在农业区工作的同志,对土地流转无疑有深刻的印象和感受。我感到,土地流转从上世纪80年代初开始萌芽,到现在经历了自发流转、有序推进、政策支持、机制创新四个阶段,而每个发展阶段都有其鲜明的时代背景。找到了这种渐进性,就找到了中国农村改革稳步向前的路径。

  第一个阶段是自发流转。背后实际上是很多群众不愿流转、不敢流转。中国是个农耕社会,千百年来,农民一直就把土地当作安身立命之本。这种恋土情结使得他们把土地看得比命还精贵,因此是不会把土地轻易转交给别人的。再说,当时在“大包干”的喜悦笼罩之下,谁又愿把土地承包经营权“拱手相让”呢?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农村多种经营的兴起,到稍后农村富余劳动力大量进城打工,加上农业税和“三提五统”的负担较重,农村撂荒地开始出现,土地流转逐步孕育而生。像信阳市是全国著名的农民工输出地,现在每年有200多万人在外务工经商,在上世纪90年代初就已经形成了“百万民工出信阳”的阵势。当时怎样缓解粮食生产和劳务经济的矛盾?主要是靠这种代耕代种式的初级土地流转。

  第二阶段是有序推进。这一时期的土地流转已经有了法律意识,少数农民开始用协议或合同来规范流转关系,维护自身的利益,但总体来讲还是大户主导型的,一家一户的农民处在弱势地位,不仅流转费用偏低,而且也难以分享到土地增值而实现的超额利润。但不管怎么说,土地流转毕竟像星星之火已呈燎原之势了。

  第三个阶段是政策支持。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国家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的逐步实施,搞农业开始有利可图,土地流转由此得到进一步发展,进入政策支持的新阶段。

  拿我们信阳市来说,2002年以来,全市土地流转面积年均增长24.1%,目前土地流转总面积发展到453万亩,其中耕地流转面积达到192万亩,占到耕地总量的近五分之一。土地流转在催生一大批规模经营主体的同时,也有力助推了城市资本及技术、人才等生产要素向农村流动。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信阳市仅通过流转土地发展茶产业一项就吸引各方投资5亿多元。

  第四个阶段是机制创新。今年4月份,我们信阳市被河南省委、省政府确定为河南省农村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在试验区建设中,我们就把土地流转机制创新作为一项核心内容,逐步探索出一条“合作社+农户”的土地流转新路子。

  回顾土地流转历程,我深深感到:土地流转是我国农业实现规模化、集约化经营的根本途径,而构建这条途径,既需要农民的探索和创造,也同样需要我们党和政府的政策扶持和有力引导。只要把这两者有机结合起来,我们的农村改革就会掀起新一轮的浪潮。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汪孝宗采访整理)

新中国60年的经济奇迹
1949年 土地改革
1949年 没收官僚资本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 “三反”、“五反”运动
1951年 发展农业合作社
1953年 集中力量搞工业
1953年 民族工商业改造
1954年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1958年 户籍制度建立
1958年 全民大炼钢
1958年 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
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0年 大庆石油会战
1964年 农业学大寨
1964年 “三线”建设
1968年 上山下乡
1970年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1976年 杂交水稻成功推广
1977年 恢复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