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2003年 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

《 中国经济周刊 》(

  东北是中国举足轻重的老工业基地。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加速市场经济建设,将东北重新推到了历史前台。振兴东北是继西部开发后国家的又一重大战略,是中共中央把握经济规律、统揽全局作出的重大决策。两大战略共同形成东西互动的态势,以调整和优化中国总体经济区域布局。

  口述者:王振中

  历任沈阳铁西工业区改造办公室资本运营处处长、副总指挥、总指挥等职务,现任铁西新区副区长。亲历了铁西区“东搬西建”的“惊心动魄”。

  “下岗之城”——

  我在铁西区惊心动魄的“东搬西建”

  2002年,铁西已经是一潭死水。朋友特意给我从香港带回来一份《苹果日报》,一整版报道铁西,通栏标题是《下岗之城满愁容》。撇开立场问题,描述并不夸张,那时的铁西1100多家大中型国企,资产负债率已高达90%以上,欠银行债务260亿元,30万产业工人,近半数丢了饭碗。消沉、绝望的情绪,在整个老工业区里弥散。

  如今,铁西区分“老区”和“新区”,老区充满生活气息,新区大力发展制造业集群。但从前,在老铁西区的格局里,横贯中部的建设大路是最原始的功能分隔,以此为界,“南宅北厂”。建设大路以北20平方公里的土地,集中了沈阳市60%以上的工业资产、产值和75%的国有大中型企业,尤其是北二路一带,鼎盛时期两侧聚集了37个大型企业,它们创造了共和国工业史上的350个第一。到了2001年,37家企业全年的利税仅有700万元,北二路也有了新外号,“亏损一条街”、“下岗一条街”。而建设大路以南最出名的住宅区就是工人村。

  当时,为了让铁西区尽快走出困境,沈阳市成立了铁西工业区改造办公室(下称“铁改办”)。 开始的时候,大家对铁西区的现状是一筹莫展,唯一的共识是,铁西区改造不能再走以往的路子,需要全面创新来进行突破。而突破的焦点就是解决“人往何处去、钱从哪里来”的难题。

  2002年6月,沈阳市委、市政府作出了铁西区与沈阳市开发区合署办公的决定,同时宣布铁西区享受副市级权限。随后,铁西区确定了“全面开放、资本运营、打造环境、产业升级、完善功能、强化管理”24字指导方针。这借鉴了国内外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经验,引入产业发展规划和现代城市发展经验,从而把两区的巨大潜能释放出来了。

  可以这样说:合理的土地开发利用,是铁西区的“脱胎换骨”最为关键的环节。当时,市政府有一个总体改造方案,这份被称为“东搬西建”的改造蓝图,大胆规划了新的城区格局,在这个蓝图里,几千人的大企业将被整体拆除。这一决定,在当时遭到了不少人的怀疑甚至反对。很多人心里都没有底,都认为是不可能的事情,铁西是拆过一些违章建筑,但拆一个几千人的大厂从没有先例,无法想象。更重要的是,铁西区的地价非常便宜,这个功能单一、污染严重区域的地价,没有人敢看好。2001年,沈阳市其他中心地带的地价在每平方米2000元以上,而铁西区的地价每平方米只有500元,还少有人问津。经济学理论上的级差地租,在铁西能否实现?这样的问号,在当时,汇成了阵势不小的质疑声。

  现在回过头来看,这一步棋,的确关乎铁西的生死。正是这种创新思维的具体行动,把位于城市中心的企业土地置换为商业用地,用这块资金的一部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一部分用于老区城市环境建设,一部分资金用于在开发区建设新厂区,这样老工业区就活了。

  然而,“东搬西建”战略在当时却遭遇到了巨大的阻力。第一组案例就是化工机械厂和第二开关厂。为了拒绝拆迁,第二开关厂的厂长甚至把“铁改办”的工作人员关了起来,闹到报警的地步。听到要拆迁的消息,破产企业的工人们纷纷自发组建了“护厂队”,不准工作人员进厂。那时候铁西的企业,已经不相信政府有解决他们困境的能力。而对工人们来说,只要厂子还在,心里总有个将来说理的地方,如果厂子连地皮都没了,将来他们找谁去?

  几十年的工业积淀,组织与身份认同的工业文化特质,已经深刻烙印在了铁西产业工人的身上。我和我的同事们只能反复跑企业,与企业领导、职工代表反复谈判,每个企业的搬迁协议都不一样,企业是销号还是兴建,都需要商讨,具体的价码,更是讨价还价的核心。当时,不同利益群体的诉求都不一样,退休的关心的是搬迁之后退休工资能否按月发放,而在岗的,尽管许多人早就“放了长假”,更关心将来搬迁之后会有怎样的工作机会。麻烦的,谈上两年也不稀奇。反反复复几箩筐话说下来,最终能打动工人们的只有一句话:“搬是唯一可能的出路,不搬只有死路一条”。

  2002年7月开始,到年底达成搬迁协议的企业只有12家。第二年,数字变成65家。我记得那是2003年的7月,当时,正值暑天,天气炎热。原沈阳拖拉机厂,也就是沈阳人称为“大拖”的这家企业,正式搬迁到了开发区。大拖原址这块土地,当时置换出2亿元资金,这成了铁西区掘出的“第一桶金”。其中1亿元在开发区15万平方米的土地上,企业重组形成了汽车、发动机等产品制造基地。另外1亿元全部用于职工安置,几十年没有解决的问题解决了。原来大拖的位置,建设了家乐福等超市,把商气和人气引来了。

  时间到了2005年,铁西区最艰难的时间已经过去,新区政府的公信力已经重新树立。越来越多企业主动找上门来要求拆迁,只是在不同的利益诉求面前,复杂的谈判还在继续。从2002年开始,铁西区一共迁走了239家企业,拆迁面积达595万平方米,腾出来7平方公里多的土地,区财政从土地出让中获得的资金是140个亿。对于铁西区政府来说,这笔钱完成的是“支付企业的改革成本”。 140亿元,其中50亿元用于解决国有企业历史遗留问题,55亿元用于支持企业发展,35亿元用于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欠老百姓30亿元的内债都偿还了,15万下岗职工实现了并轨。铁西区焕然一新,原来土地500元/平方米,升值达到2000元/平方米—3000元/平方米,商业用地最高的达4000元/平方米。

  昔日,烟囱林立、厂房密布的铁西,如今被西部十字金廊、百货超市、汽车贸易、家居建材、现代物流、仙女湖商业、旅游业和房地产等八大组团取代。如1.8万平方米的广大美居商厦、28层的爱国国际大厦、30层的东环国际大厦在建设大路与兴工街交汇处光彩夺目,让人感受到大都市的繁荣与气派;家乐福、维华商场、新玛特购物广场及商务大厦、鹏飞商业广场等一连串大项目的落户,把兴华街与沈辽路交汇处打造成了商业区。长近10公里的、原来企业最密集的北二路,汇集了保时捷、奔驰、路虎、捷豹、沃尔沃、奥迪等享誉世界的名车,成了东北最大的汽车贸易集散地……

  铁西区的财政收入,2002年是3.36亿元,2006年是12.98亿元,2008年是92亿元。在沈阳的5个区中,从最后一位跃升到第一位。所有这一切,得益于当时的“东搬西建”的改造工程。尽管过程有些惊心动魄,却盘活了铁西这潭“死水”。而铁西区,也成为了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中的一面旗帜。2007年6月9日,国家发改委、国务院振兴东北办命名沈阳市铁西区为“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暨装备制造业发展示范区”,从而掀开了老区发展现代服务业,新区高起点打造先进制造业基地的崭新篇章。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崔晓林采访整理)

新中国60年的经济奇迹
1949年 土地改革
1949年 没收官僚资本
1951年 西藏和平解放
1951年 “三反”、“五反”运动
1951年 发展农业合作社
1953年 集中力量搞工业
1953年 民族工商业改造
1954年 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
1958年 户籍制度建立
1958年 全民大炼钢
1958年 大规模农田水利建设
1958年 人民公社化运动
1960年 大庆石油会战
1964年 农业学大寨
1964年 “三线”建设
1968年 上山下乡
1970年 “东方红一号”成功发射
1976年 杂交水稻成功推广
1977年 恢复高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