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耀先 开启公有企业破产之门
韩耀先是我国第一家公有制企业破产的推动者、我国第一部企业“破产法”的起草人。1985年2月,46岁的韩耀先起草的《破产倒闭规定》获得正式通过——它后来被称为共和国的首部“破产法”。根据这个规定,韩耀先选择沈阳市防爆器械厂作为首个破产对象。1986年8月3日,随着沈阳市防爆器械厂被宣布破产,中国第一家破产的公有制企业诞生了。韩耀先的举动,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无疑具有标志意义。他此后的人生也都和企业破产、转制紧密相连。
周冠五 拉开国企承包制序幕
出生于1918年2月的山东金乡人周冠五,曾任首钢总公司原党委书记、董事长。1979年,在他的争取下,首钢被定为改革开放后首批“利润留成”的试点单位。由此,首钢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他创造的首钢承包制,对国有企业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示范作用,也拉开了国企承包制改革的序幕。1994年,76岁高龄的周冠五把首钢带到了巅峰状态。这一年,首钢以823.7万吨粗钢的产量,一跃而为国内钢铁业群雄之首。2007年4月,周冠五去世,享年89岁。
“中关村第一人” 陈春先
著名的等离子物理学家陈春先,是中关村第一个民办经济实体的创办人。他1934年生于四川成都,2004年去世。年轻时,陈春先曾在苏联留学,回国后于1970年到1986年从事我国的核聚变研究,并成立了国内第一个托卡马克装置(6号)。1978年,他与陈景润等成为第一批被破格晋升的研究员,也成为最年轻的博士生导师。1983年4月,陈春先建造了中关村第一个民办科技开发经济实体——北京华夏新技术研究所。他因此有了“中关村第一人”的美誉。
步鑫生 得到中央批示的厂长
步鑫生,原浙江海盐衬衫总厂厂长,上世纪80年代早期的企业改革典型。1983年,这位浙江海盐人在海盐衬衫总厂当了3年厂长之后,因一篇《一个有独创精神的厂长——步鑫生》的内参,受到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的批示。随后,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的报道,让他一跃成为全国改革创新的典型人物。他用过的裁布剪刀,被中国历史博物馆收藏。专家认为,当时的步鑫生,是改革初期冲破国有企业僵化体制、率先引入市场化管理手段的企业家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