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及改革开放后最为人熟知的经济学家,“吴敬琏”这个名字可谓妇孺皆知。有学者评价他是“一个把中国老百姓的疾苦当作自己疾苦的经济学家,一个睿智和良知兼备的中国学者。”
作为中国主流经济学家的标志性人物,在中国经济面临每一重大决策和重要转折关口时,人们总能听到他的声音。
1930年1月24 日,吴敬琏出生在南京一个书香门第。母亲邓季惺是当时知名的律师、报业家、社会活动家。吴敬琏至今不喝酒、不抽烟,就是源于早年母亲对他的教诲。温实敦厚的家教,使吴敬琏的身上总透着一种大家风范。吴敬琏还继承了母亲血液里流淌着的民主意识、实业家精神和积极进取、嫉恶如仇的性格,这种性格帮助吴敬琏渡过一生各种各样的难关。
1953年,从复旦大学经济系毕业后,吴敬琏师从当时苏联著名改革派经济学家阿·毕尔曼,专注于研究企业财务和国家财政问题。1960年,他发表在《经济研究》上的《社会主义的过渡性》一文,被国外某些学者认为是一篇原则上区别于前苏联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体系的代表作。文革期间,吴敬琏在遭受到无数精神折磨的同时,也遇到了一位可遇不可求的老师和密友——经济学家顾准。1956年,顾准提出了社会主义的生产也可以由市场规律自发调节的观点,这在当时的中国经济学界是非常超前的。吴敬琏在中国改革开放后能够首先提出市场经济理论的观点,某种程度上是受顾准影响的。
吴敬琏还有个大名鼎鼎的外号“吴市场”。吴敬琏回忆说:“我在1990年7月的一次会议上跟人们进行了一场激烈的争论,有位领导同志还在我的报告上批示——‘市场就那么灵吗?’会后人们把我叫‘吴市场’,其实当时是一种贬义。”1989年,吴敬琏写成《论竞争性市场体制》一书,许多家出版社不敢出版。直到1991年下半年,中国财经出版社的社长和总编辑在此书出版批文上签下了各自的姓名后承诺:“一旦有事,共同承担”。第二年初春,恰逢邓小平南巡讲话,平息了经济理论界长期的争论,于是这本当时印刷不过7000册的书,不到一个月,便被抢购一空。
在中南海的多次会议上,吴敬琏都是直抒己见,有时与别人争执得面红耳赤。从吴敬琏的建言中,不难看出,他既不唯上,也不唯书,更不媚俗,始终以一个学者的良知站在经济改革的前沿。他说:“社会良知,是我作为经济学人的立身之本。”吴敬琏本人体现了中国知识分子“先天下之忧而忧”的高贵品格。
对于仗义执言的吴敬琏,业内也给出了如此盛誉:吴敬琏是“市场取向改革论”的主要代表人物、经济体制比较研究学科的开创者之一,他引进并传播了众多对中国经济理论和改革实践有益的现代经济理论和国际经验。其不同时期的理论主张和政策建议如建设市场经济、建立现代公司制度、国有企业战略性改组、大力发展中小企业等,在理论和实践上推动了中国改革事业的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