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胜利并不讳言自己是“改革的标志性人物”,尽管他昔日的辉煌更多留在媒体和公众的集体记忆中。
在改革开放30年的舞台上,马胜利的出场和谢幕均与“承包”二字紧扣。
1984年3月28日,连续三年亏损的石家庄造纸厂门前,突然出现一份《向领导班子表决心》的“大字报”:我请求承包造纸厂……年底上缴利润70万元,工人工资翻番,达不到目标甘愿受法律制裁。作者是该厂45岁的业务科长马胜利。
这一戏剧性举动轰动当地。半个月后,在百余人参加的“答辩会”上,马胜利的承包演讲获通过,市长当场拍板让他承包。
在他提出的“三十六计”和“七十二变”的改革思路下,第一年承包期满,马胜利完成了140万元的利润,“马承包”立即闻名全国。在企业史上,他不是第一个尝试承包制的厂长,却是最早因承包受到举国瞩目的人物。
1987年,马胜利开始“放眼”全国,立下在20个省市陆续承包100家造纸企业的雄心壮志。没有任何调研和评估,马胜利的承包之举甚至带着“越困难,越要帮”的理想主义色彩,不到两个月,27家地方造纸厂归入旗下。
1988年,中国马胜利造纸企业集团成立,这未能缓解“旋风般”扩张和管理乏力造成的困局。随着旗下各地造纸厂频频“失利”,马氏神话迅速破灭。
1994年,挂在石家庄造纸厂门口那块“厂长马胜利”的铜字招牌被勒令拆除。1995年,石家庄造纸厂资不抵债申请破产,同年,56岁的马胜利被免职退休。在后来自撰的《风雨马胜利》一书中,马胜利反思自己的十大失误,坦言“吃亏吃在了好大喜功上”。
尽管风光不再,马胜利依然通过摆摊卖包子、成立纸品经销公司等,令自己的关注度不减。2004年,马胜利被双星集团总裁汪海“承包”,加盟双星,打造新纸业品牌。这被视作马胜利重新出山。然而,他只呆了几个月便悄然辞职。毕竟,他远离市场已有10年。
如今的马胜利赋闲在家,颐养天年之余正撰写一本新书,初拟书名为《马胜利的故事》。面对新生代企业家,马胜利不禁自嘲:“我已经躺在沙滩上晒太阳了”。然而,这位年近古稀的老人依然梦想着“让马胜利集团重新屹立在中国大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