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研学

人民周刊 2024年05月28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盛会”

——海外学界对中共二十大的积极认知与评价

王俊 《 人民周刊 》( 2024年05月28日   第 06 版)

    随着中国共产党的国际影响力与日俱增,海外政要、媒体、学者、民众均对中国共产党投以极高的关注目光。其中,海外学者作为一个特殊的学术集群,其对中国共产党的分析研究颇具“他山之石”的可贵意味。2022年10月中共二十大的胜利召开,吸引了海外学人的热切关注。海外学者普遍认为,中共二十大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盛会,围绕党的创新理论成果、中国式现代化、科技创新、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热点议题,海外知名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和学者撰文深入解读中共二十大,为我们了解国际社会关于中共二十大的观点视阈提供了一扇窗户。

    中共二十大是具有重大国际影响力的盛会。荷兰莱顿大学教授彭轲和新加坡国立大学高级研究员郝福满认为,中共二十大是“中国共产党的关键时刻,由于中国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大会的决定不仅与中国有关,而且与全球经济和世界秩序的形态有关。”墨西哥知名学者海因茨·迪特里希认为,“中共二十大报告具有全球重要性”,“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有被世界参考学习的价值”。多米尼加共和国学者爱德华多·佩维达撰文指出,“中共二十大在国际社会取得了重大成功,使中国在各个领域成为一个令全球关注的热点,这是一个了解中国在2049年之前发展道路的宝贵机会”,“中国以流星般的发展速度改变了世界,最为重要的是,它令人印象深刻地提高了国家的社会发展水平。辉煌的表现,足以让所有人敬佩和尊重。据我所知,没有任何其他政党能够展示如此非凡的路线图,这就是事实”。印度金达尔全球大学副教授阿维纳什·戈博尔认为,“世界正翘首期盼中共二十大的召开”,“中国被认为是快速发展的典范,通过其干净宽阔的道路、巨大的发展项目、高速铁路和其他技术成就,作为一个大国逐渐崛起,所有这些背后的驱动力是中国共产党”。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新时代实现了新发展。新加坡国立大学学者郭良平认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提出使列宁的先锋党模式被提升到一个全新的水平,可以称之为‘21世纪的列宁主义’”,他把中共二十大报告称作“21世纪的列宁主义宣言”。土耳其著名经济学家、伊斯坦布尔梅迪波尔大学经济学教授克雷姆·阿尔金认为,“中国走出了一条21世纪的社会主义道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是新时代的社会主义”。巴拿马中国研究专家胡里奥·姚认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对中国近现代历史的回应,拥有两千多年文明史的中国人民在近代被压迫和羞辱,自己却从未成为压迫他人者。中国在屈辱的近代史和改革开放之后,在新时代迎来复兴,这也是对其社会主义属性的再次确认”。巴基斯坦《每日时报》主编法鲁克·阿万认为,“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一直高举社会主义的旗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以一种在外来的马克思主义概念中包含有中国特色和原则的方式不断发展的”。

    中国式现代化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思路。英国剑桥大学学者马丁·雅克认为,“西方的现代化模式主要是由私人利益驱动的,是无计划的,但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关键作用,它是有计划的,我们可以看到它是多么的成功”。泰国中国问题研究专家威伦认为,“中共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建设中国式现代化将为泰国和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深刻借鉴”。南非学者莫戈迪里认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挑战了西方唯我独尊的傲慢态度”,“中国式现代化重视独立的发展道路,而不是西方强加给它们的模式,这就揭穿了西方现代化的神话”。埃塞俄比亚学者尤纳斯·阿达耶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种尊重人性的现代化,是为全球人民谋福祉的现代化,是为了实现共赢的现代化”。在巴西经济学家亚历桑德罗·特谢拉看来,中共二十大报告“显示了中国在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上继续前进的信心和决心”,“虽然中国式现代化进程包含发达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共同要素,但它具有中国国情的独特特征,可以说为世界上同样追求现代化的其他国家竖起了标杆”。

    科技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驱动力。自然指数著名评论家斯姆里蒂·马拉帕蒂在国际顶级科学期刊《自然》上撰文认为,“中共二十大报告中,中国的雄心和对科学技术发展的支持是报告的最重要部分”,“科学技术的重要性反映在‘科技’一词出现在中共二十大报告中44次,相比之下2017年中共十九大报告出现17次,2012年中共十八大报告出现16次”。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杰弗里·萨克斯认为,“中国正在引领世界的科技创新,我寄希望于中国成为可持续发展创新的领导者”。国际著名外交政策研究专家、澳大利亚麦考瑞大学教授季北慈认为,“中共二十大报告显示中国更加强调独立自主和自力更生,在国内更多地投资于科技创新,而不是依赖外国技术和投入。中国14亿人口这个巨大的国内市场对消费者主导的经济增长很有用,中国在发展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以及所有其他方面潜力也十分巨大。”韩国对外经济政策研究院发布的中共二十大专题研究报告指出,“过去中国的科技发展战略强调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核心科技的创新,中共二十大同时把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凸显出来”,“当前中国科技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技术创新和人才培养”。

    中国共产党致力于人类和平与发展事业。伊斯兰堡中国研究学者马哈茂德·汗认为,“中国共产党一直在世界发挥引领性作用,按照‘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以开放的视野促进世界不同文明之间的对话”。巴基斯坦中国之友论坛主席巴亚兹德·卡西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中共二十大“再次切实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类命运共同体’全球发展理念”。格鲁吉亚学者乔治·阿米拉赫瓦里认为,“中国共产党始终致力于为人类和平与发展作贡献,领导中国成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重要力量”。巴拿马学者胡里奥·姚认为,“几十年来,中国已经成为一个大国,其对国际法的尊重清楚地表明了中国在国际社会的领导地位。和平、友谊、合作和互不干涉的外交政策像一块磁石,它使人类共同繁荣和安全的目标成为可能”。尼日利亚籍旅华学者李坤认为,“由于现代世界的相互关联性,中国采取措施消除贫困、在其境内和全球范围内建设一个和平与繁荣的社会,已经成为全球治理的领先模范”。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现在,国际上理性客观看待中国的人越来越多,为中国点赞的人也越来越多”。毫无疑问,当前支持中国共产党推进的伟大事业、高度肯定中共二十大的世界意义是海外学界的主流面向。但是,也有少部分西方学者囿于政治和意识形态的狭隘偏见,发表了一些明显错误、与事实完全不符甚至是造谣污蔑的奇谈怪论。对于海外学界有关中共二十大的认识和解读,我们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全面、辩证地看待海外学者的观点,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同海外舆论界的错误言论作坚决斗争。通过我们的考察可以发现,多数海外学者可以相对客观、真实地评价中国共产党在新时代取得的重大成就,对中共二十大的世界意义予以积极肯定评价,对中共二十大后中国的发展前景充满信心。海外学界这些积极的声音在国际社会得到进一步传播,也会逐步影响国外政党、政府、媒体、民众对于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和中国的形象认知,在国际社会奏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让中国共产党的好朋友遍及寰球。

    (作者为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