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张海迪 轮椅上的美丽人生

本刊记者 雷 鸣 《 环球人物 》(

    “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这句话和张海迪的名字一起,曾在上世纪80年代响彻中国。张海迪从小肢体残疾,但她始终自强不息,不懈追求,成为人们心目中残疾人的杰出代表。2008年11月,继邓朴方之后,张海迪当选为中国残联主席。她的名字从此又和“残疾人事业”联系在一起。 

    1955年秋天,张海迪出生于山东济南。5岁时,她不幸患上脊髓血管瘤,从此下肢瘫痪。张海迪没有悲观沮丧,以顽强的毅力自学了大学以前的全部课程,并且掌握了英语、日语、德语等几门外语。1991年,36岁的张海迪又患上鼻癌,经历了生命中第六次大手术。手术后的张海迪身体非常虚弱,但她仍然坚持攻读吉林大学哲学系研究生课程,并于两年之后通过了论文答辩。 

    “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只小船,理想是小船的风帆。”张海迪一生注定和文学有缘。1983年,她开始走上文学道路,20年间创作和翻译了200万字作品,长篇小说《轮椅上的梦》和《绝顶》是其中的代表作。她在博客中写道:“我已经习惯了写作,用笔去探照人的心灵。无论多么艰苦,从未放弃。” 

    张海迪始终都有“帮扶他人”的人生理想。她早年曾在山东聊城的乡村小学教书,学习针灸知识为乡亲们治病。成名之后,张海迪为改善残疾人生存状况一直不懈努力。她曾在人民大会堂为残疾孩子唱歌;在世界妇女大会上呼吁关爱残疾女童;担任全国政协委员期间,她多次为残疾人的社会福利和保障撰写提案。在一次全国政协会议上,香港委员朱树豪看到张海迪一连几天都在会场奔波,问道:“海迪,你累不累?”张海迪回答:“很累,但是我要坚持,要为很多残疾人和他们亲人的期待而坚持。” 

    当选中国残联主席之后,张海迪愈加感受到肩上的重任。她说:“长期以来,我一直从事文学创作,作家这个职业是孤军作战,而现在我从一个作家转变为残疾人工作者,在新的岗位上即将开始新的学习。我会一如既往地努力,淡泊名利,勤奋工作。” 

    从1983年邓小平等领导同志为学习张海迪而题词,到2008年担任中国残联主席,张海迪获得了显赫的荣誉和地位,然而,在闪光灯、鲜花、掌声面前,很多时候她选择了沉默。“我的心像一泓碧水。”张海迪知道,保持平静的心态比什么都更加重要。 

    在张海迪看来,残疾人这个特殊群体还有很多的困难需要解决。很多人需要安装假肢,很多人热切盼望光明,很多人渴望听到声音…… 

    “人生的真正意义在于贡献。”这就是张海迪,一位在轮椅上书写美丽人生的女性。

改革开放30年人物辞典
胡福明 吹响思想解放第一声号角
任仲夷:“浑身是胆,无所畏惧”
袁庚 特区改革探路者
人物辞典·政治
吴敬琏 仗义执言的“吴市场”
人物辞典·经济学家
环球人物榜隆重揭晓 “跨国企业领袖评选”圆满落幕
严宏昌 首创“大包干”
常光南 “撤社换乡”第一人
吴栋材 打造“中国第一钢村”
人物辞典·农业
尹同耀 缔造汽车自主品牌的神话
人物辞典·汽车
人物辞典·石化
人物辞典·电子
张瑞敏 实践“名牌战略”
人物辞典·家电
杜泽桦 从“草根”向国际化跨越
人物辞典·贸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