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陈平,或许很少人知道他是谁,但要说到“宅急送”则广为人知,特别是在大城市。实际上,陈平是将快递业引入国内的第一人,目前他是国内最大的民营速递公司“宅急送”的大老板。
1990年,陈平到日本留学。刚到日本,他便马上被满大街的“宅急便”快递服务所吸引——顾客用很低的价钱,就可以方便地委托其送货,还可由对方付款。1994年初,35岁的陈平结束了在日本的留学和工作,带着一点辛苦钱,还有一张圈点得密密麻麻的北京市街巷图,回到了北京。他要在国内创业,办一个日本“宅急便”式的快递公司。
起初,陈平买了3辆车,招了几个司机,正式开始了“宅急送”的事业。“我当时想,买辆三轮车就开始干了。”多年后,谈起当年的创业经历陈平笑道:“当时政策有规定,必须要7个人,3辆车,而且司机必须是北京人。”
没有固定客户,三台车每天就在北京街头兜生意。后来,为了生计,公司送牛奶、送烤鸭、替人搬家、接送孩子,甚至洗抽油烟机,什么都做,这一年,几乎一分钱也没赚到。
摸爬滚打中,陈平逐渐摸到了一些门路。一次偶然的机会,陈平在北京站看到一个几千平方米堆满滞留货物的货场,他提出可以帮货场把货送出去。开始货场并不感兴趣,但一次火灾之后,货场急了,宅急送终于有了比较稳定的货源。陈平又把这种生意扩大到北京各个货场,宅急送的业务,也开始由为老百姓代送鲜花、蛋糕等向代为企业发货、送货、仓储配送转移。
到了1999年,陈平进一步明确了宅急送的市场定位:做社会零散货物的全国门到门快运。当年,公司以北京、广州、上海三地为基地,开始了辐射整个中国东部的24小时全国“门对门”快运服务。由此,宅急送营业收入每年都保持着约80%的增长。
就在宅急送加紧布局的同时,以联邦快递为首的四大跨国快递巨头大举抢滩中国市场。进入2008年,金融海啸席卷全球,各国经济形势严峻。快递业作为宏观经济走势的晴雨表,最容易受到经济形势的影响。如今,年近50的陈平,正抖擞精神,迎接新一轮的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