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讨会交流论文

新闻战线 2021年04月20日 星期二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行业报副刊如何应对新媒体时代的挑战

姚 璟 《 新闻战线 》( 2021年04月20日   第 04 版)

    摘要:“新闻招客,副刊留客”。坚持人文品格,体现精神高度,行业与社会相连接、高雅和通俗并举、传统和创新兼顾,在新媒体时代,在海量互联网信息的冲刷下,副刊必须增强为读者服务的功能和能力,为社会打开一扇行业文化窗口的同时,用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搭建起行业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关键词:行业报副刊     战略方向     网络思维    精品打造

    在新媒体时代,行业报副刊应对全新挑战,要顺应时代要求,加大改革力度,打造行业文化坐标,促进社会主义文化繁荣。

    明确战略方向  传递社会正能量

    行业报的发展历史告诉我们,发展战略尤其重要。“一个战术上的失误可以用一个正确的战略进行弥补,而一个错误的战略是任何正确的战术所无法弥补的”。因此,首先应加强行业报发展战略的研究。    

    行业报到底需要什么样的发展战略?

    比尔·盖茨最初的梦想是,让每台桌子上的计算机里都运行着他生产的软件;美国美林投资公司的创始人之一梅里尔希望“让华尔街变成大众街”。可以说,他们的成功源于一个平凡而伟大的梦想,但这个梦想的动机,是出于服务社会、服务人类。

    一些办报人在进行报业战略的制定时,大多以情感诉求为基点,在哲学层面进行数量规定。如把“到xx年赢利达到多少”“x年后力争进入报业x强”等这类口号作为一种战略。显然,这是非常危险的短视思维。著名报人赵超构说过:“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一位作家说过,当社会迷惘的时候,副刊应该保持清醒;当社会过于功利的时候,副刊应给生活多一些梦想。这梦想就是理想信仰。副刊不能迎合,不能媚俗,尤其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中,副刊必须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多推思想性和文艺性相融合的作品,彰显社会正气,传递正能量。

    中国国门时报《国门》副刊自创办以来,树立明确的战略方向,那就是打造行业文化园地,引导行业的精神文化追求,把副刊办成让社会了解口岸文化的窗口,将国门卫士对国家、对社会、对人民的责任、担当和贡献告诉读者,讲好国门故事。

    树立网络思维  迎接新媒体挑战

    新媒体时代,行业报副刊要准确定位读者群体,策划刊出高品质的作品,将副刊的力量充分彰显出来,以宣传行业文化、引领时代精神、释放生命激情。让读者通过副刊了解行业文化,培养文化自觉,强化文化自信,大兴学习之风,积极开展文化创作、著书立说、研讨讲学,促进行业文化繁荣。

    多创作、多发表无愧于伟大时代、无愧于伟大事业的美文佳作,副刊责无旁贷。

    不管日渐壮大的新媒体对传统纸媒带来多大影响,只要积极应对,勇于迎接给行业报带来的机遇和挑战,取长补短,便能化劣势为优势。  

    怎么迎接这种挑战?首先应确立网络化发展思维,把网络作为副刊引领社会精神需求、扩大受众的重要阵地。推出报纸副刊的微博、微信,逐步发展公众号、视频号,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建立APP,充分利用行业优势,发挥纽带作用,尽力扩大网络空间,为作者和读者提供更全面、更直观的文化交流平台,真正同报纸形成传播上的互补。

    为了提升竞争力,副刊还要依靠高科技,向智能型编辑部发展,培养数字化编辑。2020年10月,中国国门时报《国门》副刊为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专门策划了一组报道《听“老兵”讲那过去的故事》故事的讲述者是广州海关离退休的4位老干部,他们年逾古稀,都是抗美援朝战争的亲历者,回忆起战火纷飞的峥嵘岁月,感慨万千,他们的讲述深情而又豪迈,他们对祖国的热爱,让人为之动容,再配上他们年轻时的老照片,精心编排的版面赢得了读者好评,不少读者通过微信、电话、邮件表达了对这个选题的喜爱。

    2021年1月,中国国门时报《国门》副刊以《每一个“你”都是英雄》为主题,推出4期专刊,讲述海关行业平凡岗位上的平凡人、平凡事,并与微信、强国号、头条号、抖音号联动,联手打造了“国门英雄”的光辉形象。报纸刊发后获得一致好评,当天微信点击量累计50万+,头条号、抖音号点击量超过百万,可以说,这是一次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的携手“烹饪”,文图声像的立体化宣传,把传统媒体的优势和网络优势结合起来,形成了强大传播力,取得良好效果。

    打造精品  树立品牌

    精品力作是报纸品牌的“脸面”,树立行业报副刊的精品意识,实施副刊品牌战略,能使行业报勇立于激烈竞争的媒体市场。一个叫得响的行业报副刊品牌是行业报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提升行业报品牌影响力的因素很多,比如品牌发展战略、品牌的市场定位和品牌的扩张、开发、升值等。行业报作为新闻纸,自然离不开新闻,可行业报新闻不能停留在一般意义上,副刊就是行业报高附加值的“背景新闻和超前新闻产品”,一些鲜为人知的行业故事、独家的行业风情,可以成为向社会展示良好行业形象,树立行业精神坐标的制胜法宝。

    副刊的品牌形象要与报纸的品牌形象相统一,报纸一旦创立了副刊品牌,就要及时构造鲜明的报纸文化精神,推进品牌战略目标的实现,使品牌生命力更强,从而保证品牌优势长盛不衰。

    副刊从诞生起就最能体现报纸的文化个性、文化特色和文化品质。对于副刊来说,版面是否“好看”,关键在于是否能把自己的特点完美有效地呈现出来。同样的信息用什么样的版面语言风格呈现,决定着副刊的品质。通过角度切分和图文排列等视觉语言,尽可能地把版面内容用最具感染力的形式体现出来,从而吸引读者,是副刊的“魅力”所在,也是副刊的思想体现。

    “新闻招客,副刊留客”。副刊刊载文学文艺作品,与新闻版相比,更富于审美性。中国国门时报《国门》副刊作为海关系统文化建设的一块精神园地,一直为行业干部职工所青睐,同时也为各行各业的读者所关注。   

    知识性、趣味性、丰富性是副刊的重要特色,显示出思想的深刻性,在澎湃的生活中凝聚起诗情画意,在历史理性与人文价值的张扬中传递文化的力量,让副刊作品经得起咀嚼,把副刊办成一个培养文化队伍的园地,这是副刊的责任,也是副刊必须的坚守。

    通过近20年的不断摸索和创新,《国门》副刊已经形成了《国门·故事》《国门·风物》《国门·读评》《国门·绿地》《国门·视野》等品牌栏目,策划了“国门·家门”“边走边看”“海关记忆·红色传承”等多个征文活动,在系统内外引起了强烈反响。

    坚持人文品格,体现精神高度,是《国门》副刊始终坚持的办刊方向。由此,《国门》副刊也形成了比较鲜明的风格与特点,并传承至今。一是行业与社会相连接。既贴近海关人的工作生活,也将关注视角延伸到社会万象,把行业文化放在社会层面进行考量,从文化的角度去宣传行业精神,倡导行业正气。二是高雅和通俗并举。既讲述茶米油盐的寻常故事,也刊发深邃的人生感悟和厚重的文化随笔。三是传统和创新兼顾。没有创新就没有生命力,《国门》副刊每年都会在版式、内容上进行调整,让品牌栏目在创新中得到更好地保留并延续。四是名人和新秀同台。《国门》副刊每年都会培养和发掘一些新作者,同时也一直得到一批名家、大家鼎力支持。

    在新媒体时代,在海量互联网信息的冲刷下,副刊必须增强为读者服务的功能和能力,在为社会打开一扇行业文化窗口的同时,用丰富多彩的文化产品搭建起行业与社会沟通的桥梁。

    (作者系中国海关传媒中心编辑)

    责任编辑:杨芳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