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在引导群众中唱响主旋律 在服务群众中凝聚正能量

——湖北省推进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实践探索

● 涂博文 《 新闻战线 》(

    在人才问题上,湖北各县市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突出位置,因地制宜、务实求效,不强调“为我所有”更重视“为我所用”;坚持下大气力做好自有人才队伍的培养,充分发挥考核评价体系这个指挥棒的作用,重建综合考评体系。在技术问题上,重视学习先进,不强调原创技术应用,积极探索建立学习借鉴机制,确保不落伍、不掉队;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促进自身技术人才队伍加速转型升级。

    2018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扎实抓好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更好引导群众、服务群众”,正式吹响了全国县级融媒体中心改革的进军号角。1年多来,湖北省坚持把加快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作为巩固基层宣传思想阵地的重要抓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发展和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一系列决策部署,努力提高认识,找准定位,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既统筹抓好制度设计和政策供给,又积极调动发挥基层媒体的主动性、创造性,上下同欲,攻坚克难,全省60家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有序铺开。

    目前,全省各县级融媒体中心主流舆论阵地有效巩固,综合服务平台初具功能,社区信息枢纽运转顺畅,精神文化家园蓬勃发展。通过走访调研,各地普遍反映,通过建设县级融媒体中心,“党委宣传部门的权威地位实在树立起来了,主流舆论的话语权主导权有效掌握起来了,广大基层新闻战线的智慧力量全面调动起来了,一度面临游离危险的社会群众重新组织起来了”。

    提高政治站位深化理解认识,结合实际需要优化政策供给

    湖北省委宣传部和各县市党委宣传部门都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作为夯实主流舆论根基、实现公共文化服务标准化均等化、治理应对基层宣传思想阵地“水土流失”、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一项重大战略工程、基础工程、系统工程,从助力“两个巩固”的政治高度和服务改革发展大局的全局高度来认识和推动。省内各县市党委都将其作为“一把手”工程,书记带头抓、亲自上,立足县域实际,用足用活政策,研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本地县级融媒体中心加快改革、深度融合的改革政策和措施,赋予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最重要、最直接的核心资源。

    在资金投入上,各地普遍采取了“公益二类管理,一类财政保障”的方式,一方面统筹运用好中宣部划拨的专项资金和省里配套资金,确保专款专用、集约高效;另一方面运筹整合本地资金资源,从基础建设、债务化解、经费预算、运营维护等方面给予全力保障,全省各县市均投入了足量资金,彻底化解了基层媒体曾经“等米下锅”的尴尬。

    在机构编制上,各地基本上做到了相比原县级广电台人员编制略有增加,并进一步加强了领导班子的配备,增加了一定比例的领导职数。如赤壁市、保康县成立了媒体融合改革工作领导小组,书记牵头研究制定融合改革工作方案。鹤峰县委、县政府召开县委常委扩大会议,专题研究部署融媒体中心改革工作,并现场办公,一次性解决融媒体中心建设中的突出矛盾;房县把县级媒体融合发展工作列为县委书记领衔的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突破项目,聚合全县人财物优势资源打好攻坚战;宜都市委、市政府给予融媒体中心建设充足经费保障,运行经费由市财政全额保障,临时聘用人员所需经费采取政府购买服务方式解决,并探索将县级融媒体中心整合纳入市民活动中心PPP项目进行建设。

    汇聚优势资源建强省级平台,形成头雁效应引领各地建设

    在湖北省委统一领导和大力支持下,进一步总结此前由湖北首创的“以省带县、借梯上楼”的建设模式,将长江云省级平台作为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的“母舰”,推动省直主要媒体在深度融合方面做出示范,持续加大对长江云平台的建设投入,加快平台迭代升级,在长江云上率先开发新功能、上线新应用、置入新模块,对功能设置、技术标准、入驻衔接、品牌建设等作出具体安排,形成“标配频道、共享专题、全媒行动、联动直播、创意表达”5种形态的传播方式,根据不同需求实现个性化定制、差异化发展。

    探索成立长江云平台运营合作体,总结探索“统一建设、分级运营”的长江云模式,推进各方业务共融、责任共担、效益共享。继续用好“1+N”模式引导各地县级融媒体中心顺利接入长江云平台,助推县级媒体“跨地组合、区域联动、成片开发”,使组织再造、流程重组、机制创新的根基更加牢固。

    目前,长江云已实现省市县三级全覆盖,全省17个市州及所辖县(市)120个以“云上”系列命名的官方客户端全部建成上线。特别是秭归、鹤峰、神农架等民族地区、贫困地区、边远地区借助省级平台,共享全省的技术、流量、内容、用户等资源红利,进一步放大“后发优势”,实现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跨越式发展,甚至“弯道超越”。

    坚定改革意志打破传统格局,树牢一体理念重构资源配置

    在全省切实引导各地将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看作一场打破传统媒体格局的重大改革,针对各融媒体中心大多由原县级广电台转化而来的实际情况,强调必须“跳出广电建融媒”,树牢一体化思维,坚决摒弃“媒体融合就是报刊、广播、电视、新媒体简单相加”的错误观念,不仅仅关注面上的集中办公、物理融合,更注重有效推进实质上的流程再造、业务融合。

    许多县市在启动机构改革的同时就按照融媒体新闻生产和传播规律采取“大中心制”的办法,规划设立了统一的指挥调度中心、采编制作中心、运营维护中心、保障服务中心等,从部门设置、工作机制上实现策划、采编、发布、经营、管理一体化。赤壁、秭归、宜都、房县、枝江等多地根据新的部门设置,优化调配力量分布,改革重塑工作流程,经过一段时期的磨合,运转顺畅,多数基层新闻工作者已基本适应了融媒体的生产方式,县级融媒体中心也开始承担更多的职责使命。

    如赤壁市融媒体中心除了自有的8个平台外,还负责管理维护31个市直部门和17个乡镇(办、场)政务信息网站;宜都市融媒体中心启用全新蜂鸟采编系统,重塑再造采编播流程,新闻生产力提高了数十倍;秭归县融媒体中心将新媒体特色贯穿全流程,将媒体空间拓展全领域,甚至将中心的员工食堂打造成为一个制作当地美食直播节目的背景场地,引导全中心的资源力量都服从融合宣传的需要、向线上主阵地聚集。

    突出移动优先把稳手机端口,明确媒体属性强化新闻主业

    融媒体中心的本质属性是媒体,关键还是要靠宣传效果说话。引导推动各地狠抓新闻生产创新,既聚焦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推动高质量发展、打赢三大攻坚战等重大主题,也关注本地重点活动、工作亮点、特色项目、社会热点等群众的身边事,精心制作接地气、有温度、便于传播的融媒新闻产品,实现内容产品从可读到可视、从静态到动态、从一维到多维的升级转化。

    注重综合运用多个终端,打通多个平台,努力构建分众传播、分类覆盖的格局,重点按照“一地一端”原则精心打造“云上系列”移动客户端,着力丰富信息含量、创新报道呈现、增强互动联系、改进用户体验,达成“新媒体首发、全媒体跟进、融媒体传播”的效果。

    高度重视到达率、接受度,持续关注推动下载量、日活率稳步提升,定期组织对各地移动客户端下载、月活等指标的普查、抽查,倒逼各县级融媒体中心拿出实招硬招将“移动优先”落实落地。如保康县融媒体中心2019年前9个月在中央主要媒体刊播作品102篇,其中“学习强国”平台采用46件;鹤峰融媒体中心2019年以来组织大型直播40余场,累计收看人数突破1000万;竹山融媒官方抖音单条最高点击量近7000万,点赞数82万。

    结合本地特色丰富功能应用,对接群众需求延伸服务触角

    按照“媒体+政务+服务”的定位,在做大做强媒体这一核心功能的同时,积极做精做优政务服务、生活服务等。

    省级层面,着力打通长江云省级平台同鄂汇办、楚天云等其他综合服务平台的有效连接,积极同相关方协调解决核心数据分享、流量入口分配等问题,推动与社会民生联系紧密的省级职能部门带头入驻省级平台,最大限度为各地县级融媒体中心开展服务提供支持。

    县市层面,引导各地认真分析群众需求,依靠拓展公共服务领域效果增强用户黏合度,结合自身特色和当地实际,千方百计在“媒体+”上求拓展、谋突破。

    保康县融媒体中心运用大数据分析群众需求,在中心一楼大厅设置线上线下“互动空间”,为群众提供新闻爆料、网上办事、生活缴费等服务,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百米”;鹤峰县融媒体中心将县经信局、电子政务办、网管办的部分职能划转,在“智慧鹤峰”建设中发挥了突出作用,同时探索“媒体+电商”模式,助力提升本地农特产品附加值,提高市场竞争力;赤壁市融媒体中心开通“云上赤壁”问政平台,通过市民“下单”、平台“派单”,部门“接单”、市监委“督单”做实问政服务,每日访问十分活跃,全市90多家单位部门入驻,回复率100%,处理办结率98%,“云上赤壁”真正成了群众发声的首选地、社情民意的风向标、基层治理的稳压器、百姓政府的连心桥。

    采取灵活手段壮大人才队伍,紧跟传媒前沿突破技术瓶颈

    在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推进过程中,各地普遍反映的问题主要集中在“两缺”:缺人才、缺技术。湖北省委宣传部和各县市委宣传部门通过强化问题导向,专门针对这两类问题,积极研究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路径。

    在人才问题上,各县市坚持把人才队伍建设放在推进媒体融合发展的突出位置。一方面,坚持因地制宜、务实求效,不盲目追求“高大上”,不强调“为我所有”,更重视“为我所用”。保康、秭归、鹤峰、来凤等地采取多种手段引进、借用、聘用服务期限不等的专业人才,通过项目合作、服务外包、技术转让等方式打通阻碍基层媒体融合发展的技术壁垒;另一方面,坚持下大气力做好自有人才队伍的培养造就,充分发挥考核评价体系这个指挥棒的作用,坚决抛弃传统的基于广电业务的绩效考评体系,重建一整套贯彻一体化思路、适应网络媒体特点、满足融合传播需要、体现移动优先导向的综合考评体系。赤壁、房县、大冶等地重点改革选拔任用机制、激励分配机制,拿出真金白银、真情实意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留住人才,逐步建设一支涵盖内容生产、创意策划、经营管理等方面的融合发展人才队伍。

    在技术问题上,强调脚踏实地、因地制宜,不单纯求新求快,不强调“领跑”,更用好“跟跑”,不突出原创技术应用更重视学习先进,引导各地紧盯全网“爆款”、巧妙创意设计、网红潮流产品、各类新技术新应用等,积极在内部探索建立相应学习借鉴机制,将更多受欢迎的好产品背后的技术手段研究透、学到手,进一步灵活化运用于产品策划制作中,确保不落伍、不掉队。同时,坚持“请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苦练内功,促进自身技术人才队伍加速转型升级,保康、大冶、房县、秭归等地纷纷组织到长兴、德清、分宜等县市考察学习,邀请省内外优秀技术专家团队开展智能采编系统、移动产品技术操作培训等专题培训近百场,组织摄像、采编、编辑制作等骨干人员到中国传媒大学、人民网等高等院校和中央主要媒体交流学习十多批。此外,还根据自身需求,加大先进技术装备的购置使用,秭归、保康、大冶等地投入近百万元采购4G背包、移动导播台、无人机、手持云台等设备,为移动产品制作提供技术硬件保障。

    下一步,湖北省将在加大政策保障、优化政策扶持上下功夫,不断加强对县级融媒体中心改革建设的宏观指导和规范管理,进一步提升省级平台的支撑保障能力,真正把“媒体+政务”“媒体+服务”“媒体+问政”“媒体+旅游”“媒体+电商”等理念落到实处,在改革创新上谋实策、出实招、求实效,努力推动全省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取得新的成果。

    (作者系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博士生,湖北省委宣传部干部)

    责任编辑:郭潇颖

津云新媒体集团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的湖南实践
跨界融合·协同共治·多维联动
建设 “形神兼备” 的县级融媒体中心
县级融媒体中心的 “破” 与 “立”
技术赋能、 人才赋能、 渠道赋能、 营收赋能
微博与县级融媒体的合作发展之路
县级融媒体中心系列标准解读
县级融媒体中心建设关键问题剖析
治理、服务、经营、专业:四重身份的关系与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