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关注

新闻战线 2021年12月01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拓展深化主题,以小切口凸显新闻价值

——甘肃广电总台新闻专题《瀚海追梦 留住绿洲》创作体会

燕小康 《 新闻战线 》( 2021年12月01日   第 03 版)

    《瀚海追梦 留住绿洲》以细节展现人与环境的关系、彰显主流价值宣传导向,新闻事实丰富新颖,在表现生态文明建设的同时,也对“人类命运共同体”“一带一路”“大国担当”以及源于甘肃武威的治沙技术、模式和新发展理念正在造福更多国家进行了表达,体现鲜明的新时代特点。

    高质量的新闻产品既要追求政治的高度,又不失人间烟火的温度;既要有对实践的认知,更要有对理想的追求;既要追求速度,更要满怀深情直抵人心,激发受众共情,弘扬主流价值观;既要立足于文本的精妙叙述与文采飞扬,还要具有知识的宽阔与厚重。同时,还要具备一种把新闻事件或新闻事实嵌入历史坐标和全球范畴进行检视、类比、定位并进而用新视角进行表现的能力,保证新闻主题的呈现得以拓展和深化,让新闻有深度、有思想、有张力、有说服力,塑造新闻的生命力。若是专业修炼不精、实践功夫稚嫩、对社会生活观察力不够敏锐、本领能力的累积稍欠火候,就有可能与好新闻擦肩而过,让好故事从手上溜走。本文以甘肃广电总台2020年7月15日播发的广播新闻专题《瀚海追梦 留住绿洲》为例,分析探求讲好中国故事操作层面的角度方法和技巧路径。

    精选题、巧构思,让重大题材新颖别致

    《瀚海追梦 留住绿洲》是践行“四力”要求的一项成果。2020年7月上旬,笔者赴武威市采访生态文明建设所取得的沧桑巨变。武威特别是其下辖的民勤县防沙治沙底蕴深厚,从上世纪50年代末起,武威人民就开始与风沙作斗争,因此,在全国叫得响的治沙英模辈出。原本打算沿袭业界同仁惯常采用的“全景式+群英谱+点面结合”手法表现这类题材。反复思量后,意识到面面俱到其实就是面面都不到,文本的“套路”痕迹明显,这样一来呈现形式司空见惯、陈旧老套,节目难有新意;二来忙活一场,到最后还是嚼了别人吃剩下的馒头,流于平常和一般化。

    有的新闻报道缺乏新意,不耐读不耐看不耐听,往往是记者的脚力到了,但眼力、脑力、笔力却远远未到所致。增强眼力、脑力,就是增强记者的见识、谋虑、思维、格局能力,眼力特别是脑力是记者对新时代实践的一种认知能力,认知在哪个层级,写就的报道就处在什么样的层次。笔者通过仔细梳理前期采访素材、信息及细节,发觉起码有两大认知不足及要素缺失难以说服自己。第一,几位响当当的英模年事已高:在民勤拜访的治沙英雄石述柱已是耄耋老人,古浪县采访的“时代楷模”“当代愚公”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中第二代郭万刚69周岁,凉州区采访的“现代愚公”全国劳动模范王银吉也已50开外。笔者所要着力泼墨的时代精神代际传承、代际传递无从表现,内容年轻化更无从谈起。第二,武威及民勤防沙治沙已经六十多年,打好防沙治沙阵地战的科技元素和创新精神在哪里?从全国来看,此类稿件常常从战天斗地、艰苦奋斗的精神层面着墨,科技支撑及科技感匮乏是其通病,这当然是由客观现实条件所决定的,那么,武威在创新性治沙、科技治沙上又是怎样的情况呢?笔者所寻找的是与以往绝对不一样的“硬料”。

    思路有了,接下来的采访和信息收纳却很不顺畅。记得刚入行时,前辈媒体人经常教育笔者要做到眼到、腿到、手到、嘴到。做记者首先要成为一个好的信息收纳器,占有大量的线索素材才有可能去粗取精,不漏掉好故事好细节。记者不能话唠,但也决不能嘴短话少,采访对象有的性格内敛、言语木讷,记者如果不善言辞、话语不多,往往与好线索、好由头失之交臂。甘肃农村有一句土谚,叫作“卖米的见不得卖面的”,即便思想境界较高的人有时也不情愿向媒体主动推介别人的长处,或有所顾忌或本位主义。这时,就需要记者发扬“厚脸皮”精神打破砂锅问到底,捕捉含金量高的信息。

    在记者不断追问下,几位英模谈道:治沙是一项难度高、投资大、周期长、见效慢的系统工程,须持续用力,困难面前不低头,同时富有创新精神也挺重要。他们对全国网络治沙第一人马俊河和首开世界机械化治沙先河的戴敏两位“80后”赞赏有加,后辈的创新性治沙是他们想都不曾想到的。于是,笔者决定掉转报道角度对治沙“新生代”做全新呈现。

    随着采访的逐渐深入,逐渐梳理出两条主线进行采撷勾勒:一是以生态经济引领生态治理,让治沙成为一项可持续良性发展的事业;二是新型生态建设和产业化发展之路——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

    “爆点”燃 、“切口”小, 内容“年轻化”

    有了好的发现,还要有好的表现,要实现二者的完美统一,还要下好三手棋:

    内容多点多线并进共促

    采访充分,拿到了“好料”“硬料”,能不能烹调出异常可口的“饭食”,就看记者呈现新闻的功力怎样、专业技能几何。气象学家有所谓完美风暴之说:一个巨大风暴的形成,需要各种条件的配合,条件越充分,条件之间的关系越契合,越存在一种因果之间的必然逻辑,风暴便越完美。“荒漠化与贫穷相伴而生,互为因果;治沙不治穷,到头一场空。沙区精准扶贫与生态保护修复,这两场攻坚战必须同时打好,统筹兼顾。”该专题开腔便搭设了一个广阔纵深的舞台,各种“热点”依其逻辑关系轮番上场展示,引爆节目的全程,回响在听众的耳畔,形成一场新闻风暴、头脑风暴。

    以细节和故事增强感染力

    《瀚海追梦 留住绿洲》中运用了不少细节,通过对细节的描述,让听众很快进入特定的故事场景,与记者产生强烈共鸣。少量简短的概念性描述只起到为故事转场的作用,作品通过几个小故事让听众感受到中国西部大漠农民的所思所想,抓住了新闻报道以人民为中心关注民生这个根本,增强作品的穿透力。这其中,有两个故事的采用最为出彩,一个是民勤蜜瓜,一个是治沙先节水。在民勤众多的沙产业农特产品中之所以选择蜜瓜,是因为它背后汇聚了全国民众防治荒漠化聚沙成塔的磅礴力量。治沙先节水则代表了当前及未来深度节水、极限节水这一发展方向。

    报道内容的“年轻化”

    该专题能够实现节目内容的年轻化,取决于选取采访对象以及所呈现内容较为年轻化。如果说,这个节目是比较成功的,那一半的功劳要记到马俊河、戴敏两位有故事、有文化、有口才的“网红”青年头上。以目前情况来看,有相当数量的媒体在产品的前端并未将分众化倾向和产品区隔界定严格考量贯彻进去。产品是给哪个年龄段的受众呈现的,节目是奔着哪一部分人群传播的。在这方面主流媒体明显弱于商业媒体平台,主流媒体应朝着分众化这个方向大踏步努力。

    放眼全球、世界眼光,更加坚定“四个自信”

    中国飞速发展,对世界影响力与日俱增。在舆论宣传方面,如何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这是一个迫在眉睫而又宏大的命题。但也无须讳言,我国的国际形象仍旧处于“被描述”的状态,在中国国家形象的塑造和传播过程,仍然缺少中国自己的因素。某些西方媒体在塑造和传播中国形象时,往往别有用心或貌似无意地掺杂自己的政治观念和无理偏见,对中国进行诋毁抨击、怀疑指责,给我国的国际形象造成了极大的损害,给中国的发展平添了阻力。让世界能够直接听到中国声音,提供中国方案,而不是透过他人的视角来了解中国,重要性自不待言。

    荒漠化系全球高度瞩目的热点问题。中国在防治荒漠化领域所取得的成绩与进步,在全世界就如同特高压、高铁一样,是“中国创造”“中国引领”“中国奇迹”的中国好故事。而甘肃民勤是全国防沙治沙用沙技术体系最集中、最富集的区域。在防沙治沙界,有一句耳熟能详、流传甚广的口头禅,叫作:“世界治沙看中国,中国治沙看甘肃,甘肃治沙看武威,武威治沙看民勤。”作者敏锐抓住这一新闻背景,借势造势,以全球视角深挖广探民勤闯出来一条防沙治沙用沙的生态文明建设中国道路,为世界医治荒漠化这一“地球癌症”贡献一剂“民勤药方”,表现中国民勤治沙模式通过国际生态合作、“一带一路”倡议走出国门与世界成功分享的故事,共同构建地球生命共同体,并借采访对象之口道出了该专题的点睛之笔:中国才是全球生态文明和荒漠化治理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领跑者。专题所呈现的故事以及搭载在故事之上全球应共同面对的诸多环境热点问题,通过防治荒漠化这一介质得到了良性传递表达,完全没有强人所难的说教痕迹,使中国在世界的形象脱离抽象化,变得十分立体。

    好故事重“讲述”轻“描写”。一件有质感的新闻作品应该有人文情怀。《瀚海追梦 留住绿洲》自始至终追求的是耳中有事、声下有人、见人见事,报道从一个叫马俊河的返乡创业青年切入,表面上是采访对象与记者交谈,实际上是节目与受众之间交流传递,专题的交互感和对话特性得到了充分体现。

    如果说,报道主题是作品的魂魄,行文走向是作品的骨骼,那么,声情并茂、鲜活生动、由表及里、娓娓道来的讲述则是作品的血肉。从技巧角度来讲,一个个故事要紧凑以增加信息量,决不能拖沓冗长,在加快故事节奏的同时一定要注重场景的自然切换。

    全球化时代,信息与知识海量流动,更加深了人们对高质量新闻产品的需求,各种不同社会角色的人透过新闻讲述他们对世界、对国家、对家乡的贡献,为新闻报道开辟了更大的公共舆论空间。

    《瀚海追梦 留住绿洲》中所讲述的新闻故事,在与受众分享交流的过程中,又变成了新闻产生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产生新的磨合与共鸣,并透过受众的关注,生成受众心中的新闻,从而起到良好的舆论引导效果。报道中所讲述的在埋头苦干中实现抱负、在拼搏奋斗中体现价值、在艰苦创业中勇闯新路的故事,已成为新一代治沙人的精神动力。

    随着网络的兴盛发达以及社交平台的广泛应用,人们接受新闻的习惯和方式,与过去相比已经大为改变。媒体要迎难而上与时俱进,迎接新时代的新挑战,以贴近受众的方式技巧,更好地讲述中国故事,更好地服务社会大众,满足其对优质新闻的需求。

    (作者系甘肃省广播电视总台记者)

    责任编辑:喻  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