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关注

新闻战线 2021年12月01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让世界读懂中国

——以中新社“大变局·中国治”系列报道为例

郭金超 《 新闻战线 》( 2021年12月01日   第 03 版)

    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把对外讲述中国的“总钥匙”,做世界“中国观”的建构者;以外界观察中国的视角叙事,表达中国的“世界观”;注重从“世界性”角度,进行中国实践的阐发;畅通对话沟通渠道,以富有“中新风格”的国际传播语态与世界说。“大变局·中国治”系列作品,生动回答了中国在大变局中“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的外部关切,成为创新国际传播的一次有益尝试。

    随着中国日益走近舞台中央,世界对中国的关注从未像今天这样广泛、深切。整体而言,外界尤其是西方社会延续了英国学者雷蒙·道森的“钟摆理论”,感知中国始终处于自身利益左右的“棒杀”与“捧杀”的摇摆评价之中①,造成对中国的“认知错位”。为外部世界提供易于观察和读懂中国的视角,是对外传播工作的一项重要任务。

    2020年,中国新闻社在《近观中国》栏目策划推出“大变局·中国治”系列报道,选取2020年受到外界高度关注的一系列重大事件、议题话题,深入宣传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回答中国在大变局中“怎么说、怎么做、怎么想”的外部关切,讲明中国理念主张、讲清中国行为逻辑,努力消减“理解赤字”。系列作品获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类一等奖。

    做世界“中国观”的建构者

    当前,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界进入一个“不确定期”,不确定性是大变局的一个突出特征,而一个稳定发展的中国在不断为世界注入确定性的同时,也为世界因应大变局展示了一种可能。越来越多国际人士正用“系统性影响”来审视中国的全球角色。推动世界形成正确的“中国观”,读懂中国的当下与未来,成为因应变局的一项重要任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当代中国的人民观、发展观、世界观,是国际社会了解新时代中国的“总钥匙”。中新社策划的这组系列报道,将阐释好传播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让世界读懂新时代中国的首要途径。“大变局·中国治”系列报道,围绕外界对中国能否控制疫情、疫情之年能否实现减贫目标、对外开放会否持续、中国与世界的关系等一系列焦点问题展开策划,用事实说话,解读中国方案,对外讲好“四个全面”“五位一体”“人类命运共同体”及共建“一带一路”、以“人民为中心”等发展理念等,努力使之成为世界认知中国的核心标识。

    主创团队着眼外界对中国的关切点确定选题,将宏观理论、抽象概念具象化,找准融通中外的“公约数”,用中国理论阐释中国实践,用中国实践升华中国理论,努力解答一些关键之问。如,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给世界很多国家带来挑战,也考验着每个国家的制度和治理体系。疫情之下,中国与西方有了更多跨越国别、文化、民族的共同话题和情感共鸣点,而面对危机应对成效的迥异,也使中国之治受到更多外界关注。系列报道从多个角度阐释中国的抗疫实践,以确凿事实和数据、以生动鲜活的故事,讲清中国的执政理念和逻辑,客观诠释疫情之下东西之治形成鲜明对比的原因,探析中国之治为何能经受住世纪疫情考验。

    《以变应变 习近平战“疫”的“非常”道》一文,抓住疫情突如其来把中国带入一场非常战役的时间节点,讲述为应“非常”之变,在习近平总书记的直接指挥下,中国在生活节奏、治理方式、政治议程上都作出重大调整,行“非常”之举、用“非常”之道,打好疫情防控遭遇战、阻击战。外界在中国应对疫情的大考中以更加密集而直观的方式深读中国民族精神、制度优势,从一场战疫之旅看中国之治,为世界探察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密码提供了鲜活样本。

    疫情防控战中,对于义与利,不同国家有不同选择,就像一面镜子照出不同国家、不同政党的执政本质。《战疫关键时刻,习近平的敬与慎》一文,从中国传统文化中“善治”的思想精髓“敬慎”与“忧患”入手,阐释习近平总书记领导全国人民应对新冠疫情的执政逻辑——“所敬者生命,所慎者民生”,映照中国共产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执政本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中国之治不是凭空照搬的“飞来峰”,而是立足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这个根本,吸收了古今中外一切有益经验,是先进国家治理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者。系列报道多角度反映人民群众不断增强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助力外界更好认知中国、形塑世界的“中国观”。

    清晰表达中国的“世界观”

    把中国的主流价值观进行“编码”,以平实生动的语言进行系统讲述,有助于更好发挥集聚共识的作用。系列报道注重从不同视角观察剖析中国治国理政中的大事,力求“见未见、知未知”,用专业、理性、客观的论证说服人,满足受众知情和获益的需要。

    在疫情防控、脱贫攻坚、全面小康等成为“时政热词”的特殊之年,习近平总书记2020年在全国两会上首次下团组发言主题并非这些年度“特别任务”,而是一个指向当前所有问题之“本源”的词汇——“人民”。《特殊之年的两会,习近平为何先提“人民”?》一文关注到这一不同寻常的安排,以问为题,将“我想说什么”变为“外界想听什么”,解析这一安排体现了“人民”是特殊之年两会的逻辑重心,是中国抗疫的价值标尺,也始终是中国发展的着力点和落脚点。在回答真问题、回应真关切中,对“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进行了深入阐发,生动揭示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密码”。

    作为一个国际地位不断提升的国家,外界关注中国“要做什么”的同时,亦关注中国“不会干什么”。当前,国际上有些别有用心之人故意歪曲抹黑中国,造成对中国的误读,甚至有人担心中国会以“激烈方式推翻既有国际秩序”,这种错误论调是对中国发展逻辑与时代发展趋势的误判,也是对外传播难以回避的挑战。

    《联合国时间,习近平表达的“不能”与“不要”》一文,围绕外界对于中国与世界关系的关切,紧扣“不能”与“不要”两个关键词,讲清楚作为世界之中国的发展逻辑,及“不会做什么”“反对做什么”。文章讲到,在联合国大会上,中国以一系列鲜明表达,宣示了在“我们需要一个什么样的联合国,需要构建一个什么样的未来”这个问题上的态度和选择,集中传递百年变局之下“中国好世界好,世界好中国好”的中国“世界观”。

    从“世界性”角度阐发中国实践

    每个国家和民族的历史传统、文化积淀、基本国情不同,其发展道路必然有自身特色,系列报道从不同角度向国际社会讲清“究竟是什么样的力量,推动一个如此庞大的国家发生惊人的变化”,引导外界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了解中国特色。

    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这一“从历史深处走来”的治国工具,通过中国共产党的创造性应用,在市场经济时代依然保持生命力,不断被实践证明其价值。《五中全会,习近平如何书写大变局下的“中国故事”》一文,从历史坐标中的五年规划变迁、十九届五中全会将成为习近平总书记系统回答中国如何应对大变局的标杆性会议等角度,阐释国际视野中的“东方能量”,以小切口撬动大主题,向外阐释中国探索的这一现代化路径或为世界范围内的现代化范式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任何事物都是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结合,中国有自己的特色,要大大方方地讲清楚中国之治的中国特色,也要明明白白讲好中国方案的世界意义。讲好“异”,也要向世界讲好“同”。人类普遍性情感是所有人都能理解的感受,是最易感动他人的共同点。②进行“中国叙事”时,主创团队更多从民族性与世界性的关系出发,让外界看见中国和中国共产党的“世界性”,把中国的自身实践置于“世界性”之中,找准同外部世界话语的共通点、共鸣点、共振点。如,从环境保护、反贫困等议题到抗击新冠肺炎等各类传染性疾病、共同富裕等,既是中国问题,也是世界问题,具有普遍性。系列作品坚持全球视野,深入挖掘中国实践的世界意义,充分展示中国事务的世界影响,讲好如何用中国方式去实践全人类的共同价值。

    《“中国减贫奇迹”——习近平为世界展示的一种可能》一文,着眼“中国采取了许多具有原创性、独特性的重大举措,组织实施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力度最强的脱贫攻坚战”这一具有普适性的话题,阐析中国实现减贫奇迹的政治逻辑,中国经验为世界贫困国家和人们带来了希望,让外界看到“中国能,世界也能”,让外界明悉中国人民与世界各国人民追求美好生活的梦想是相通相融的,实现了中国故事的“国际表达”。 

    疫情面前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新冠肺炎疫情的管控和最终克服,不仅是中国的事也是世界的事,不仅是中国的责任也是国际社会共同的责任。《抗疫国际合作,习近平的“怎么做”和“为什么”》一文,从“器”“术”“法”“道”着手,讲述面对新冠肺炎病毒这一全人类共同挑战时中国的行为逻辑。文章从“器”“术”“法”三个层面阐明了中国“怎么把事做正确”,从 “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道”的高度向外界解释了“什么是正确的事”,不仅讲清了中国行为方式背后的中国理念、中国精神、中国力量,也阐明了中国始终是国际秩序的建设者、维护者、贡献者,始终致力于消除国际偏见、实现求同存异。

    以“中新风格”与世界说

    对外话语是一个国家面向世界的自我陈述③,而表达是思想的外衣,将好的思想、观点通过海外读者乐于接受的方式、易于理解的语言表达出来、传递出去,才能真正做到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在长期的实践中,中新社积极探索富有“中新风格”的国际传播语态。此次推出的系列报道,坚持以“中新风格”与世界说,以平易近人、平实感人、平和待人的写作风格,体现稿件背后的理性思考、人文情怀,文浅意深。如,尝试将具体政策、决策、理念进行具象化阐释。《现代版“富春山居图”,习近平如此运笔》一文,把中国乡村建设比作一幅画,从中国特殊的文明构成、习近平总书记特殊的个人经历、城乡关系关乎现代化成败等维度,解读习近平总书记如此运笔中国乡村背后的深层次原因。文章在勾勒 “中国乡村”在总书记心中模样的同时,巧妙阐释中国理念、中国价值,全景式呈现、勾画未来中国美丽乡村的模样,匠心独运、理深意厚。

    系列作品注重“小题大做”,也善于“大题小做”。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之下,“脱钩”论泛起,就如何引导外界正确看待中国经济前景和市场机会等问题,系列报道“大题小作”,从一群特殊群体如何做选择题切入,实现了宏观主题微观表达。《习近平为何说这些跨国公司CEO作了“正确选择”?》一文,则通过解读跨国公司CEO在关键节点的选择,进行“中国叙事”的对外解码。文章以这群在商业环境和挑战中成长起来的经理人的“用脚投票”,表明他们对唱衰中国声音的态度和判断,通过他们的共识来说明中国发展的光明前景,寓意深刻、说理透彻。

    系列报道还积极借助“外嘴”说话,注意引用西方有识之士的公正表态或客观描述,把“自己讲”和“别人讲”结合起来,增加可信度和说服力。如,谈及国际舆论场不断更新对中国五年规划这一治国工具的认识时,引用美国学者罗伯特·库恩观点指出,理解中国经济发展,重要的是理解五年规划的作用。五年规划折射出的长谋思维和执行效率,为世界所看重;谈到中国的减贫奇迹时,引述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可持续发展中心主任、联合国高级顾问杰弗里·萨克斯的观点:中国的减贫奇迹,得益于清晰的目标、良好的计划、政府扶持与市场机制的共同作用以及多主体参与。系列报道不断尝试创新谋篇布局,评叙结合、论据丰富,增强了说服力。

    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百年未有之疫情相互交织的环境下,要充分认识到外部舆论环境的复杂性。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中国的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仍存在反差,努力扭转外界特别是西方舆论场中的“镜像中国”与屹立于东方大地上的“真实中国”之间的偏差和反差,在国家形象塑造上实现新突破,任重而道远。尤其是在推动中国国家形象更多由“他塑”走向“自塑”的过程中,更好对外形塑“文明大国形象”“东方大国形象”“负责任大国形象”“社会主义大国形象”,还有许多课题待解。

    在新的征程上,中新社将不懈求索,立足“国际视角+中国立场”的对外报道原则,继续通过近观中国、报道中国、解读中国,为塑造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作出新的贡献。

    (作者系中国新闻社政文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陈利云

    注释:

    ①文建:《把握国际话语权 有效传播中国声音——习近平外宣工作思路理念探析》,《中国记者》2016年第4期。

    ②杨振武:《把握对外传播的时代新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同志对人民日报海外版创刊30周年重要指示精神》,人民日报2015年7月1日,第7版。

    ③李锐科:《对外传播需要人格化表达》,吉林日报2018年2月8日,第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