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关注

新闻战线 2021年12月01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爬最高的山,走最险的路

——《村里最远那一户》创作实践与感悟

盛伟山 《 新闻战线 》( 2021年12月01日   第 03 版)

    践行“四力”要求,事必躬行。最难的路,往往在“最后一公里”。爬最高的山、走最险的路、住最穷的人家,从每个村“最远”那一户的独特视角入手,真实展现脱贫攻坚最一线、最真实的境况,有助于实现报道生命力、说服力与影响力的深度交融。

    脱贫攻坚的相关报道很多,如何做出新意?作为地方媒体,如何使报道不落俗套?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之年,湖南日报大型融媒体新闻专题《村里最远那一户》,在独特的时间,从独特的角度,选择了一批独特的人物,以文、图、视等全媒体素材、融媒体手法全景呈现最一线、最基层的真实情况,让报道的生命力、说服力与影响力深度交融。

    独特的时间

    首倡之地,当有首倡之为。2013年11月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考察,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作为精准扶贫首倡之地,湖南牢记总书记的嘱托,历经7年奋战,全省51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

    行百里者半九十。站在2020年这个特殊年份,决战脱贫攻坚胜利在望。在消除贫困的收尾阶段,剩下的都是最艰难的。贫中之贫,困中之困,棘手之极;脱贫,返贫,反复拉锯。只要还有一家一户乃至一个人没有解决基本生活问题,我们就不能安之若素。长征最后一公里,任务不止,战斗不停。

    首倡之地,首倡之为。主流媒体,挺进主战场。2020年8至10月,湖南日报·新湖南派出14路记者,跋山涉水,走遍湖南14市州、14个贫困村里最偏僻的角落,用“望远镜”“显微镜”,重读这一持续7年、镌刻在大地上的扶贫史诗。10月17日,国家扶贫日,大型融媒体新闻专题《村里最远那一户》集纳推出。

    2021年2月25日,中国向世界庄严宣告,中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消除绝对贫困,绝不意味着贫困现象已终结,相对贫困、相对落后、相对差距将长期存在。将相对贫困治理纳入乡村振兴计划,是党中央顺应国情时势,适应减贫规律的一项科学决策。脱贫摘帽,消除绝对贫困,扶贫工作队有序撤出;新生活,新奋斗,乡村振兴接旗赓续。新的长征大幕已启。

    独特的视角

    掘井九轫而不及泉,犹为弃井也。最困难的路,往往在最后一公里。践行“四力”要求,事必躬行。报道组爬最高的山、走最险的路、住最穷的家,从每个村“最远”的那一户独特视角入手,真实展现脱贫攻坚最一线、最真实的境况: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机会稀缺、任务艰巨、期盼迫切。“村里最远那一户”,专题由此而得名。

    远的是距离。湘西十八洞村、张家界夹河坪村、常德姬塘峪村、岳阳汤塅村、长沙富溪村、株洲沿河村、怀化华南村、永州芬芳村、郴州齐云山村……打开湖南省地图,沿着山脉阻隔的省际边缘逆时针一圈,湖南最东最北最西最南的村,最偏远的人家基本在列。

    在报道组的镜头下,有些村,在“湖南屋脊”之上,大雪封山,山上山下交通和物资运输全部断绝。

    壶瓶山镇位于石门县西北山区,是湖南最北的乡,也是全省面积最大、海拔最高的乡镇,全镇38个村平均海拔约1000米,素有“湖南屋脊”之称。王永初生活的姬塘峪村是土家族聚集区,王家住在村子最偏远的东北角。该村海拔1800米,前些年缺水缺物、交通闭塞、信息难通。

    ——《壶瓶山上,一个倔强又聪明的“猪老倌”》

    有些人家,电视塔就在屋对面,但从县城到家里,要转98个弯。

    “从新晃侗族自治县县城到鱼市镇华南村蒋良辉家,要转98个弯……九年前嫁过来的时候,坐车到镇上就只能靠‘11路’步行,那仿佛没有尽头的烂泥巴路,像一条灰色皮带绕了大山一圈又一圈。深一脚浅一脚,爬到村里最高处,总算到了家。电视塔就在屋对面。”

    ——《嫁到山窝窝,也当金凤凰》

    远的是无奈。地缘意义上的远,看得见、摸得着,但叠加着种种意外,最是让人无奈。专题中,这个人群,游走在脱贫与返贫的边缘,最是牵动人心。

    最典型的莫过于张家界桑植的吴金娥家了。丈夫因病去世,吴金娥又患上子宫癌。大儿子吴先强借酒浇愁,媳妇撇下孙子带着孙女远走他乡,在一次交通事故中,孙女又不幸残疾……连遭打击,吴先强撒手离世,留给七十多岁吴金娥的,是一堆债务和12岁的孙子。

    若不是因为穷,益阳安化的林壮志不会在43岁时带着妻子周正桃南下广州。“父亲年纪大了,两个孩子读书花销渐增,不去打工怎么弄?!”背上行囊,顺着村里的溪流走1个小时,他们到了县城;搭两个小时客车,他们到了益阳;挤10个小时的火车,他们到了广州。在广州一家木材加工厂干了4年锯工后,林壮志因粉尘污染患上肺病。

    那些年,治病、打工、种养相互交织着,回乡、离乡、思乡来回撕扯着,而贫困,却像村里那条肆意奔向资江的溪水,毫不停歇。

    远的是未来。再远的山路,终可丈量;再多的意外,绝非常态;唯有未来,才是根本。

    在岳阳平江宋兴隆眼中,老家北连湖北、东接江西,一座土屋,孤零零地矗立在大山的最高处。二女儿宋祁出生那一年,村里发大水,家里的土墙被冲出了一条将近20厘米的大缝。2008年,冰灾又到。一家子困在山上,过了四十多天没水没电的日子。靠以前就劈好的柴,喝檐下冰锥融成的水、吃红薯饭撑了过来。

    因为地缘,因为意外,因为未来,他们游走在脱贫与返贫之间。专题《村里最远那一户》不回避、不粉饰最真实、最一线的细节境况,更具生命力。

    独特的人物

    区域整体脱贫,消除绝对贫困,一场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如何用新闻更好呈现?作为最基层、最一线的平凡群体,《村里最远那一户》人物群像的脱贫历程,极具说服力。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湖南湘西花垣县十八洞村的龙建,敏锐地抓住机会,携妻返乡,妻子做导游,自己当村干部、入党,学企业管理、应聘“思源”餐厅大厨。芝麻开花节节高,与7年前相比,他和家人道出心里话:搭帮党的“精准扶贫”好政策,我们山窝窝里过上“神仙”一样的好日子。

    与如鱼得水的龙建夫妇相比,益阳安化的林壮志不遑多让。原来只想拆老房建新房,后来又想改建餐馆。驻村工作队上门和他一起琢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莫浪费了家门口二溪交汇处的“风水宝地”。于是,林壮志建起了三层楼高的“双溪客栈”,收入上来了,底气更足了,他因地制宜,又筹划上了水上乐园。

    同样,山窝窝里,就地取材把山货电商做得红红火火的怀化华南村蒋良辉,在和记者聊天中,不断迸出“还要在小康路上奔一奔”等妙语;一样养猪却总比别人家挣得多,“湖南屋脊”猪老倌王永初,在记者逼问下,透露秘籍:每天盯着新闻找商机……

    春风化雨,脱贫路上,他们和风一起奔跑。

    “志之难也,不在胜人,在自胜。”贫穷不是宿命,苦熬不如苦干。只要自强而不息、自立而不馁,就一定能依靠自己的双手创造美好的生活,改变自己的命运。《村里最远那一户》报道中,聚焦的就是这个群体的大多数:他们不熬不观望,他们用勤与志,摆脱贫穷,种下希望。

    知恩感恩,美好才开始。脱贫,只是开始;真富,源自内心。知恩更能感恩。丧夫内向、整天郁郁寡欢的娄底咸秀村刘丽美,生活脱了贫,但精神没脱贫。随着工作队的引导,刘丽美加入村里组织的“咸秀一枝花”网红打造计划,舞蹈动作虽然僵硬,但笑容洋溢着幸福。面对记者镜头,大方地秀出心声:“下次再拍,记得叫我!”

    曾经深山住了22年,为省7元路费,宁爬一个多小时山路的衡阳沙明村罗五城、吴美容夫妇,在工作队帮扶下,“咸鱼翻身”当上占地500亩猪场的老板。2020年5月,沙明村举行插秧节,迎来了近千位宾朋,知恩更感恩的小夫妻,主动找到工作队长,“豪横”地捐出价值三四千元的百斤香猪。

    曾经空手出门打工,归来仍是行囊空空,还欠着治病债的郭金全,如今已是郴州齐云山村的“首席鸡倌”。以前远赴东莞打工的他,如今在镇上租房陪读,妻子张二华说,幸福就是家人在一起!

    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每一个角落,无数人的命运因此而改变,无数人的梦想因此而实现,无数人的幸福因此而成就!”《村里最远那一户》专题中,一个个独特的脱贫故事,正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这段话最好的注解。系列报道高度重视全媒体传播,采用海报、视频、图文等多种形式制作,便于客户端、微信、微博及抖音等不同端口的传播。稿件刊发后,被学习强国等20多个平台转载,点击量达1681万。14个贫困户脱贫后的笑脸与心声在屏幕端口滚动轮播,网友可随时为其点赞助力,大大提升了专题互动性。

    村里最远的那户人家,系着最深切的牵挂。党和政府的关怀从未缺位,精准帮扶的努力从未松懈,迈向小康的脚步从未停歇。站在2020年这一节点,回首7年多所走过的路,才知道走了多远,方明白付出的意义。

    面向未来,使命仍然如山。

    (作者系湖南日报社文旅体频道总监)

    责任编辑:武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