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关注

新闻战线 2021年12月01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新闻与科普的碰撞与平衡

——全媒体科学类新闻专题栏目《FM十万个为什么》创作谈

傅昇岽 《 新闻战线 》( 2021年12月01日   第 03 版)

    新闻与科普是一对能够产生奇妙化学反应的组合——新闻紧扣热点,引发受众兴趣;科普讲求事实与原理,帮助受众更好地穿透新闻事件的表象。充分利用好传统广播“轻、快、深”的特点及资源优势,利用新技术对优质内容进行“破圈”传播,科学类专题栏目前景可期。

    上海人民广播电台新闻广播《FM十万个为什么》于2017年3月开播,是一档日播科学类新闻专题栏目。每期节目以热点科学新闻事件的阐释和传播为基本内容框架,以普及科学知识、推进“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建设为思想追求,立足上海、辐射长三角。栏目收听率、市场份额等长期位居上海广播市场第一梯队。2018年起,在美国中文电台定期播出,成为重要外宣窗口。2021年,荣获第三十一届中国新闻奖新闻名专栏。作为栏目主创人员,笔者试从节目的新闻属性、科普属性以及融合传播三方面进行分享成功经验。

    选题策划:增强主流新闻意识

    作为一档新闻广播专题栏目,新闻属性是栏目的核心属性。党中央提出,要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要求把上海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创中心”后,栏目更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舆论引导意识与引导能力。

    在这一初衷的指引下,栏目在选题策划上,始终紧跟新闻热点,积极加强科技报道、开展科学评论、做好科普工作,为营造崇尚科学创新的浓厚氛围、提升上海科创全球影响力发出属于广播的时代声音。

    以2020年每月第二周的选题为例:《长江白鲟灭绝的背后》《直面新冠病毒》《邮轮疫情带来的技术思考》《陨石中的超导现象》《虎门大桥为什么会异常抖动》《恼人的白蚁》《牙膏竟是化妆品?》《台风的行走路径如何预测?》《真假“全麦面包”》《2020诺奖解读系列之“丙肝的故事”》《科技看进博系列之“服装篇”》《吃柚子竟导致肌肉溶解?!》……不难发现,节目的选题思路既有热点新闻事件的科学解读、重大科研成果的科普分享,也不乏广大市民所关心的具有时效性的生活问题。依靠多年来累积的专家资源以及广播节目制作轻量化的特点,栏目可在热点发生后的较短时间内(最快仅数小时),为受众呈现一期时长近1小时、以科学原理为切入口的深度解读内容。综合响应速度与内容深度都有明显优势。

    与此同时,配合重大科技新闻事件,打破常规开展特别直播节目,也是栏目组的一大特色。例如,2020年初新冠肺炎疫情发生时,栏目组连续推出了持续数周的“科技抗疫系列直播”,邀请医学、药学、微生物学、动物学、纺织学、建筑学、计算科学等多学科领域的专家,就疾病治疗与预防、疫苗与药物研发、核酸检测原理、口罩的使用与选择乃至方舱医院的设计、病毒传播的大数据模拟等受众关切的话题,进行了广泛而权威的解读,起到了稳定公众情绪、遏制流言传播、助力科技抗疫的积极效果。

    又如,人类首张黑洞照片的发布、历届进博会的举办、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的发射、嫦娥五号取样返回、中国空间站建设阶段的历次重大发射与返回任务,栏目组均提前策划,或延长节目版面、或增加直播时段,并结合嘉宾访谈、记者连线、互动答疑、现场实况转播等丰富形式,为听众带来及时、全面、深入且通俗有趣的重大科技新闻收听体验。同时,也进一步扩大了我国科技成就的传播影响力。

    科学传播:要严谨也要通俗

    作为一档以科学解读为核心特色的主流新闻专题栏目,如何把科学传播工作做好,是栏目组一直在思考的。这其中,平衡好“科学的严谨性”与“科普的通俗性”,尤为关键。

    首先是严谨性。自然科学或工程学相关的内容,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存在较高的门槛,因此专业嘉宾的挖掘与积累尤为重要。所幸,上海作为重要的科创中心,拥有较为丰富的高校、研究院所专家资源。多年来,栏目组已初步建立了一个基本涵盖各大学科的专业嘉宾库,并逐渐形成了多条较为可靠的嘉宾拓展渠道。节目嘉宾基本以教授、研究员、博士为主体,让内容的严谨性、专业性得到了保证。

    在节目的提纲打磨与对话设计上,也结合科学传播的特点进行了优化。在讨论问题前,需要对涉及概念的定义进行明确;提问或陈述时,大量使用“在……的前提下”“当……时”等句式,强调条件与结果的关系;在问“为什么”之前,先问“是不是”;尽量避免在节目中出现盲目的主观判断与价值判断等。如此的提纲与对话模式,获得了专业嘉宾的普遍认可,不仅能有效引导节目内容的推进,也能避免因编播人员的不专业造成节目内容的不准确。

    当然,这类话题如果一味地追求专业严谨,尽是“深奥的原理、复杂的名词、难懂的公式”,从传播效果上看,想必不会太好。因此,如何将有难度的学术语言转化为广大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话语形式,着力展现科技创新在生产生活的应用以及“新、奇、乐”等方面的独特魅力,提高群众对科技的兴趣,营造全民爱科学、学科学、谈论科学的良好氛围,极其重要。

    除了发掘与积累物理、化学、生物、人工智能、航天等热点科普领域具备较强表达与科普能力的专业嘉宾外,编播人员(尤其是主持人)的科普转化能力也非常重要。这一点,主要依赖长期的积累与训练——栏目组核心创作成员均有8年以上的科学类节目编播经验,且不乏长期坚持科普创作者。多年积淀的科学素养,使得“听懂专家的科学表述,并及时翻译成受众能理解的语言”成为可能。

    栏目的表达方式也尽可能做到丰富多彩。跨学科圆桌讨论、人工智能播报、制作精良的科普短音频、微广播剧等的穿插,进一步增强了节目的可听性。跨学科圆桌讨论是栏目的一大特色。只要选题合适、条件允许,针对一个话题,往往会邀请两位甚至多位来自不同领域的专业嘉宾进行互补且能相互碰撞的科普与讨论。比如,心肌干细胞技术有了突破,同时邀请干细胞研究专家与心外科的医生参与节目,或邀请材料学、动物学与纺织学的专家共同解读“人造蜘蛛丝”等。

    为进一步平衡节目的专业性与通俗性,我们推出“天问一号”发射特别节目《火星,我们来啦》。不仅邀请天文、航天专家深度参与,还邀请了两名小学生做客直播间,让他们与行星科学家、航天专家、前方记者直接对话,关注发射进程、解答心中疑问。整档节目将有价值的、深奥的科学问题,巧妙设置为童趣话题,由专家通俗地解答,使“高精尖”的科学变得通俗易懂、可亲可近。天文、航天两个科学领域的跨界碰撞,嘉宾、记者、主持人间的多重互动,也让节目成为一场知识盛宴。航天发射动态与科普解读无缝衔接,帮助听众无门槛地收获知识。

    全媒体传播:扩大优质内容传播力

    全媒体传播、融合传播,对于传统广播既是挑战也是机遇。作为一档兼有新闻与科普属性的广播栏目,内容本身是具备互联网传播性的。起初,节目组仅仅是将直播内容的录音直接或经过剪辑后上传至互联网。不过,广播端动辄1小时的时长,很难契合当下互联网碎片化浏览习惯。虽然也形成了一定规模的受众群体,但鲜有爆款、很难出圈。

    在综合考量了图文、短音频、长视频、短视频的可操作性后,2019年,以节目内容为基础进行二次创作的科普微视频《问不倒TV》上线。每期时长1分钟左右,凝练近期节目的核心知识点,并在专家团队的把关下充分平衡专业性与通俗性,最终凭借轻松的形式、生动的表达、扎实的内容收获了粉丝的喜爱。截至目前,微信公众号、抖音、快手、视频号等平台全网播放量已超500万,进一步扩大了优质科普内容的影响力与传播力,实现了长音频与短视频的优势互补。

    2021年起,针对每周的热点科技新闻,节目内容凝练为3分钟的音频专栏《科学魔方·旭岽说》,在《990早新闻》中播放,形成联动。前沿的热点搭配通俗的表达,拉近了普通受众与科技成果的距离,广受好评。配套短视频与《问不倒TV》差异化运营,初步形成新媒体传播矩阵。

    除了常态化更新的短视频外,围绕重大新闻事件,还会有针对性地进行全媒体融合传播。比如:2019年首张黑洞照片发布,节目内容整理编辑后形成的图文,被科普中国发布;2020年初的抗击疫情系列节目,除了配套短视频外,还将直播音频节目的精华内容进行短音频化剪辑,并在阿基米德APP上整理为特别合辑,因其短、精、快,收获大量关注与转发,总点击量已超过130万,并被上海市科协向全国推广;2021年贯穿全年的《筑梦空间站》系列特别直播,且辅以大量的短视频、短音频,单期播放量达几十万的“爆款”频出。

    此外,栏目组还积极策划“小学生对话院士”“科技与人文对话”“极客们的下午茶”“科学创想营”等形式多样、主题丰富的品牌活动。每次活动的录音、录像均会针对不同的传播媒介做二次加工再进行传播,使得品牌活动本身也成为节目优质内容产出的重要来源。

    结  语

    新闻与科普是一对能够产生奇妙化学反应的组合——新闻性可以让科普内容紧扣热点、引发兴趣;讲究事实与原理的科普,又能帮助受众更好地穿透新闻事件的表象。在科技自立自强愈发重要的当下,做好科技新闻的报道、科学知识的普及更是主流媒体的责任。充分利用好资源优势,借助节目“轻、快、深”的优势,利用新兴的网络传播技术对优质内容进行“破圈”传播,传统广播一定会有更加广阔的前景。

    (作者系上海人民广播电台《FM十万个为什么》专栏首席主持人)

    责任编辑:武艳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