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新闻报道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经济新闻报道的好坏,会影响到经济的运行环境,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健康发展。经济新闻报道应该承担起社会建构的功能,为普通群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秩序提供一种发展的路径,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和全民经济意识的觉醒,经济新闻报道已经成为事关国计民生的重要新闻类型。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现象层出不穷,经济运行呈现出更加活跃和复杂的态势,经济新闻报道因此具有了广阔的发展空间。经济新闻报道不仅承担着经济功能,也同时承载着社会功能,它对国民的社会生活有很大的影响,也建构和重塑着我们的社会生活。
一、彰显民生话语,建构民生场域
长期以来,经济新闻报道因为涉及的领域较为专业,多体现为政府、专家的视角,表现出宏观和专业的报道特征,“‘国家叙事’和‘专家叙事’居于强势地位”。①然而,随着经济对社会生活的渗透和普通民众知识水平的提升,经济新闻报道不再曲高和寡。与此同时,媒体的大众化要求经济新闻报道贴近民众生活,于是,经济新闻报道的话语权开始旁移,经济新闻报道的民生场域逐步形成。2011年8月全国新闻战线开展的“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进一步对新闻报道的语态进行了改革。从传播话语形态来说,“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对新闻传播具有传播范式重构的重要意义。它进一步推动了新闻价值的民本意识、报道方式的民间话语、报道立场的平民视角、题材选择的民生内容,进一步拓宽了题材范围、拓展了表现手段,提升了传播效果。经济新闻报道在这一新闻改革过程中,也积极探索自身的发展路径,以立足民生、服务民生为报道方向,表现出强烈的民生关怀。十八大以来,经济新闻战线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经济新闻报道更加关注普通民众,关心民众生活,让民众成为经济新闻报道主体。2016年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指出,“要转作风改文风,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说实话、动真情,努力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作品。”这为经济新闻报道的语态改革提出了新的指导方向。
近年来,经济新闻报道不再局限于对经济政策、经济事件和经济现象等宏观、专业报道,而是试图进行民生化解读,实现经济新闻信息的增值,从而更好地服务民生经济发展和民众的日常生活。一方面,与以往经济新闻报道的宏观视角和国家叙事所不同,经济新闻报道注重对国家大政方针、宏观经济等进行精细化解读,努力贴近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如英国脱欧、一带一路、亚投行成立、人民币升值、经济新常态、京津冀一体化、雄安新区的设立等这些原属于国家和政府宏大叙事的经济现象,经济新闻报道也开始着眼于其对我们的生活会产生的影响,重在报道这些经济现象将在哪些方面改变我们的生活。如英国脱欧的相关报道中,媒体报道侧重英国脱欧使人民币面临双重贬值压力,进而分析其对我们日常消费过程中物价的影响;另一方面,随着信息社会的来临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受众迫切希望从经济新闻报道中获取大量的市场资讯,如股市、车市、楼市、保险、利率等以及围绕人民生活的煤、水、电、气、医疗等方面的改革信息。这些信息与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形成了直接的话语结合。如“政府救市”对股票涨跌产生的短期或长期的影响;房地产新闻中的房产税征收、限购政策对购买住房的影响;营改增政策实施后,对餐饮行业外卖业务的影响等。
经济,说到底应该是人的活动,是与人有关的生活。经济新闻报道如果只停留于物的层面,着眼于产量产值、技术手段、财富增长、发展速度和建设规模等方面,就会成为一种片面的经济新闻传播,不能很好地解释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能把握经济活动的走向和趋势,不能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自己理性的意见,最终迷失自己的方向。因此,经济新闻报道在报道经济事件时应该着眼于人,体现出民生关怀。大量的经济问题其实就是民生问题,是关系公众利益的新闻。媒体应该关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通群众的生活,站在群众的角度上,维护群众的利益,响应群众的呼声。如抗生素滥用、经适房质量、柴油紧缺、农民工讨薪、地沟油、皮革奶、医疗改革、农民工临时夫妻等相关的经济新闻报道,不仅体现了媒体的人文关怀,也体现出政府“以民为本”的施政理念。近年来,《小微企业调研行》《春暖2012》《黄河善谷》《大伟招工和小张找工记》等一批“接地气”“有底气”“聚人气”的报道相继出现,普通群众成为央视新闻关注的焦点,以人为本、以民为本的政治理念更加突出,更具民本主张和人文色彩,尊重民意,关切民间疾苦。
二、守望社会生活,重建社会秩序
与娱乐新闻、体育新闻不同,经济新闻报道有着重要的社会功能。经济新闻报道的好坏,会影响到经济的运行环境,会影响到社会生活的健康发展。由于时代的发展,生活在现代社会的人们,对政治的关心方式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由充满了概念、理论的“硬政治”向关注与公民相关的社会、经济、文化、教育等日常话题为主的“生活政治”转变。这也启示我们,经济新闻报道应该承担起社会建构的功能,为普通群众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秩序提供一种发展的路径,有力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
近年来,经济新闻报道通过舆论监督,守望着社会经济环境,重建着我们的社会秩序。经济新闻报道越来越发挥着重要的舆论监督功能,出现了一批优秀的舆论监督作品,如《基金黑幕》《银广夏陷阱》《庄家吕梁》《谁在操纵亿安科技》《贫困县刮起奢侈风》《药价为什么这么贵》《股市地下融资渠道调查》《外资坐庄中国股市揭秘》《真正的风险暗流:明星基金如此做短线》《兰州证券黑市狂洗“股民”》《揭开北京出租车业垄断黑幕》《再问央视大火》等,引发了经济新闻报道的深度变革。与此同时,经济新闻报道领域出现的不正常现象,如假新闻、谣言、未经核实的信息等,都会对社会生活秩序产生重要的影响。如2015年第20期《财经》杂志的封面文章《博弈大救市》因报道“监管机构已经开始考虑救市资金的退出方案问题”这一未经核实的新闻信息,影响了资本市场的正常运行。该报道的记者也以“伙同他人涉嫌编造并制造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被立案调查。
经济新闻报道也对民众的就业、医疗、教育、住房、环境等民生问题进行全方位的报道,为建设良好的社会生活环境保驾护航。如《镉米杀机》《拯救大米》《镉病将至》等对镉米有毒的报道;《你是“透明人”》《网络大泄密》对网络隐私权泄密的报道;《大病难愈》《大病医保 钱从何来》对医保改革的报道;《劣油凶猛》《激斗油品国标》对油品质量问题的报道;校园借贷现象——校园贷、裸贷、培训贷、套路贷等新闻报道,对校园大学生的生活状况进行了深度揭示。这些经济新闻报道,都体现出对民众生活环境的守望功能。
经济新闻报道还积极关注转型社会变迁,凸显社会责任意识。当前,我国社会正进入深度改革期,经济领域无疑是改革的核心。经济新闻报道应该关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变迁,理性报道社会经济改革过程中的复杂经济现象,从而为转型期的民众提供良好的舆论环境和社会空间。如《新土地革命》《失业之忧》《造城者:神话与阴影》《养老沉重》《强拆动力学》《失控的棚改》《新贵之盟》等一系列剖析贫富差距、收入悬殊、阶层差异、城市化进程、养老等社会现象的经济新闻报道,关注的就不仅仅是经济发展问题,而是整个中国宏观经济的发展、政治体制的改革和社会结构的转型。
三、意识引导和价值塑造
经济新闻报道因其为社会制造“信息气候”和“意见领袖”、为大众提供“民生顾问”和“舆论平台”而成为重塑价值观的精神力量。②当前随着互联网和移动终端的发展,我们已经进入一个微观政治社会。民众关心的是日常生活中的琐碎事件、经济发展中的一鳞半爪,然而这些信息却会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们的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念。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我国已进入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经济体制深刻变革,社会结构深刻变动,利益格局深刻调整,思想观念深刻变化。”我国的社会发展和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巨大变化,产生了新的价值关系和价值诉求,形成了多样化的价值取向。这些多样化的价值取向也带来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在对需要的满足上,过分强调需要内容的合理,忽视了满足方式的合理合法,造成为了满足需要而不择手段;在对利益的追求上,过分强调物质利益,忽视了精神价值,造成物质生活富裕而精神生活贫瘠;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重‘人类中心’,轻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造成环境破坏和代际关系紧张;在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上,重经济效益,轻社会效益和公平正义,造成行业、城乡以及阶层收入差距的扩大;等等。”③因此,经济新闻报道需要在财富增长与道德价值、穷与富、社会阶层、公平诚信等方面,树立正确的舆论导向,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如媒体对郭美美炫富事件、网红现象、代孕现象、女大学生卖卵现象等的批判性报道,为民众重塑了财富与道德、财富与法律的正确面相;媒体对百度医疗广告事件、个人信息泄露事件、兰州患癌女教师被开除事件等新闻的报道,从商业伦理的角度反思这个时代的价值观念。这些新闻报道不仅是反思了商业机构/企业的商业伦理,也是建构着我们这个社会的道德价值。
当前的经济新闻报道也积极主动介入公共话题,建立公共话语平台,缝合着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裂隙,重塑着人们对经济现象的理性认知。普通民众由于知识结构的阈限,有时对一些经济现象的看法可能会存在不理性的认识。如2008年黄光裕和陈晓关于国美电器控制权之争事件中,普通民众以“权力争夺”“忘恩负义”等对此事件进行评价,这显然已脱离了国美控制权之争的本质,不利于理解现代企业制度。因此,媒体进行报道时,对此认识进行了较大的纠偏。再如2015~2016年宝能集团与万科管理层之争,民众大多着眼于“谁输谁赢”“宝能发家史”“王石薪酬”等内容,缺乏专业视角。因此,在宝万之争中,第一财经日报从“商业伦理和价值观”的角度进行评述,认为“万科管理层强调资本的伦理道德,宝能方面强调尊重规则。商业伦理和商业规则,正是现代市场经济的两个核心维度。那么,不管宝万双方谁胜谁败,在价值观层面上,现代市场经济理念都已经胜利了。” 媒体作为强势的“议程设置者”,一方面要搭建并组织、引领公众进入作为意见交流平台的“公共论坛”;另一方面,也要在各种话语交织的意见表达中,形成一种相对理性的认识。
经济新闻报道还非常注重社会动员的力量,主动培育民间公共参与群体,承担起公民社会的组织角色,从而推动社会秩序的建立和民众利益的维护。民众通过日常社会秩序的维持,从而对整个国家的巩固和稳定发挥着重要作用。如果新闻报道忽略普通民众的利益,媒体自然会失去公信力,社会将会失去秩序感,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自然会发挥失效。因此,只有真正从基层做起,维护群众利益,将民众的社会动员和媒体的舆论引导结合起来,整个社会才能实现良性互动发展。
2015年1月,南京高铁南京南站地区发生部分出租车司机因高额份子钱不堪重负,于是通过罢运来表达希望“减租子”、提高运价等群体诉求。随后,新华社和人民日报等央媒多次发文炮轰出租车行业垄断,呼吁有关部门啃下出租车改革这块硬骨头。最终,南京市出台相关政策限制份子钱数额,事件圆满解决,为群众的出行和出租车司机的利益提供了保障。经济新闻报道只有立足民众的经济利益,才能全方位、多角度地为和谐经济建设提供先进、科学、理性的社会动员。这对于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来说,是一个急迫且富有现实意义的理论和应用课题。
【本文为南京财经大学校级教改项目“跨学科视野中财经新闻专业课程体系构建研究”(编号:JGZ1503)和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资助项目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南京财经大学新闻学院)
责任编辑:武艳珍
注释:
①戴维:《经济新闻应关注民生》,《新闻窗》2008年第1期。
②刘路:《经济新闻民生化场域的建构——基于电视媒介经济新闻评论的定位思考及优化策略》,人民网传媒频道,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44110/142321/10392608.html
③杨桂华:《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新闻媒体的神圣职责》,人民日报2014年5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