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党报副刊人物报道创新

——以河南日报副刊专栏《时代表情》为例

● 陈 炜 闫伊默 童浩麟 《 新闻战线 》(

    以“记录大时代中的小人物”为基本定位,以灌注人文情怀为基本理念,运用多元叙事和多媒体传播形式,《时代表情》为党报副刊人物报道创新找到了一条新路。

    2016年5月,河南日报开启了新一轮改版。此次改版以媒体融合发展为主旨,对版面进行了调整,并对整个采编流程及机制进行了优化。在此过程中,河南日报审时度势,加强副刊建设,强化副刊地位,副刊版面由原来每周1个版增加到5个版,副刊中《人物/时空》版专栏《时代表情》,从内容到形式进行了一系列创新。

    《时代表情》每周一期,由摄影记者在日常采访中抓拍富有时代表征意义的人物,文字记者“看图作文”,对其进行叙事化阐释。报道一出,即好评如潮,目前,广大读者已形成阅读期待。《时代表情》的创新传播,给党报副刊人物报道探索出一条顺应媒体融合发展的有效路径。

    记录小人物

    本质而言,新闻学是人学,具有鲜明的社会性和人性。尽管品种繁多,党报副刊仍要从“人”的角度做文章。因为人是生动的、鲜活的,并且具有“我你同类”的切身性,惟其如此,新闻报道才易于动人,引发共鸣。

    从另一个角度看,新闻是历史的记录,而历史则由人民群众创造。但历史对人民群众的记录往往是抽象的符号指称,而且依据历史记录的逻辑,记录人物亦非党报副刊所长。同时,区别于新闻版面,副刊人物报道也区别于典型人物报道。

    基于上述考虑,《时代表情》将记录对象定位为大时代中普普通通的小人物。这些小人物平凡如你我,遍布在社会各个角落,不论其苦乐悲欢,都顽强地在时代洪流中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生命精彩。由此,乡村观影的小女孩、打麦场上劳作的农民、跳广场舞的大妈、高考考场外候考的家长、夜晚街边的流动商贩、倚墙而坐的留守老人、都市村庄拆迁中的小姑娘等,都成为记者描摹的对象。生活中,他们再普通不过,一如我们自己。从他们神态各异的表情里,我们能切身感受到这个变革时代的种种幻象。

    《时代表情》里的小人物尽管普通,但并非随意择取,否则就成了小人物的罗列和堆砌,其生活日常的“流水账”记录,很难引起受众兴趣。《时代表情》要记录大时代中的小人物,就要突出考量小人物所彰显的时代性,或者说这里的小人物实际上是时代的一个符号或表征,通过对小人物的描摹,让人们感受到大时代的万千气象。

    新闻实际上就是对当下时代的记录。换言之,《时代表情》对小人物时代性的考量,实际上就是对小人物新闻价值的考量,通过小人物的表情来折射时代的变迁。比如,作品《收割乡愁》,照片显示的是“山村的一处打麦场,村民正在碾压场地准备打麦”。作者由此画面,追忆了当年农民劳作的情景,字里行间渗透着农民对土地的眷恋和对劳动的赞美。文章结尾,作者写道:“日月如梭,我们不断告别着旧时光。当一队队被叫做‘铁麦客’的大型联合收割机隆隆驶过我们身边北上西进的时候,我们记忆深处的麦收场景,连同已延续数千年的农耕文明正在渐行渐远。或许,我们应该保留这样一块地方,留下石磙、草垛,留下打麦场,来承载我们的乡愁。”

    几十年前,麦收时节,这种农民手工劳作的场景在北方农村遍地皆是。然而,时代发展到今天,这种场景已经很难见到了。也正是如此,记者抓取到了这种在今天对很多人来讲颇具新闻价值的画面。但照片只是一个引子,文章的意旨并不仅在于此,而是由此生发开去,通过历史与现实对照,表现时代变迁对农耕文明的改造,表达了现代人对极具隐喻意义的“乡愁”的怀念和期盼。

    灌注人文情怀

    作为人文学科之一的新闻学,人文精神或人文情怀是其应有之义。记者及其作品要有人文情怀,就是要在作品中灌注人性、重视理性、崇尚尊严,追求终极价值,思考人类命运和痛苦,具有超越意义和悲悯情怀。

    《时代表情》的定位即是对“大时代中的小人物”的关注,其所彰显的浓郁的人文情怀自不必说,作品所蕴含的深刻思想和强烈的问题意识,更是对人文情怀的张扬。作品《咫尺天涯》,照片显示的是“候车室内人们忘我地沉浸在手机世界”。生活中这种场景司空见惯,作为一种现代生活方式,人们对此也习以为然。作者却“于平凡之中见奇崛”,由此生发开去,揭示了现代技术对人的压迫,也即马克思所说的现代理性和文明的“异化”,并表达了“虽身在咫尺,却心在天涯”的忧虑,寄语人们:“生活不只是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人类的命运和痛苦,并不意味着负面和悲观,这种客观存在恰恰是人类尊严和理性的自我确证和张扬。“问题”是人类命运和痛苦的集结所在,“问题”产生和解决的循环往复,构成了人类文明的演进。灌注人文情怀,要求作品具有强烈的现实取向和问题意识,回应社会关切。作品《一样告别两样情》,照片显示“面临拆迁的都市村庄中,一戴墨镜的小女孩怡然自得地躺在自家门前的躺椅上”。在“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化进程中,城中村慢慢消失,随之而来的是外来人口居无定所、城中村居民收入锐减、城市挤出效应、城市文明化等诸多问题。作者由此写道:“‘一片旧楼倒下去,一群富豪站起来。’有人这样描述城中村的征地拆迁。这是城市生长拔节的意象,更是政府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又想起了那个在躺椅上养神的小姑娘。未来的岁月里,她会满足于做一个房东吗?”

    人文精神具有超越性,不拘一时一地、一人一物,而有着博爱天地的大悲悯。作品《爱与哀愁》,照片表现的是“开咖啡屋的女孩收留了6只流浪猫”。作者由此生发,对人与动物的关系进行了深入思考,并呼吁:“我们都应当尊重自然,敬畏生命,因为这是人类文明发展进步的共同认知。”这是人文精神至上境界的流露,自诩万物灵长的人类,面对万物理应心怀敬畏与之和谐相处,因为超越时空俯瞰,人类亦不过如尘埃,与万物无异。而这恰恰是现代人所忽视或缺乏的谦卑,作者通过文字提出警醒,让人们抽身于浮世繁华,静观自身,以获得精神净化和提升。

    运用多元叙事

    有了好的人物,还要有好的表达,只要这样才能将人物所蕴含的时代意义充分地呈现出来,这就需要精心组织“叙事”。从叙事学角度看,叙事在根本上就是一种意义交流活动。但同时,叙事亦具有方法论意义,即通过多元叙述方式以实现最大化传播效果。很多作品之所以能引发共鸣,实为叙事使然,在此意义上,叙事实际上是一种表达的力量。

    与一般新闻作品不同,副刊人物报道的叙事更加强调文学性,或者说在坚持新闻真实性前提下,副刊人物报道更加讲求叙事的多元化运用。综观《时代表情》的人物报道,其基本叙事模式,可以算是“散文化新闻”。除了一般的叙事、抒情、议论等表达手段外,“形散神不散”是其基本的结构样态。比如作品《寂静的村庄》,图片显示的是“乡村墙根下的老人、孩子、石头和狗”。作者由此引发,回忆了儿时乡村的生动场景,描述了当下乡村单调的寂静、出外务工人员的艰辛、一年一度的春节大迁徙、留守家园的妇孺老幼等等,内容纷繁跳跃,但互为勾连,其间流露的是对现代化进程中城乡二元体制积弊的无奈。

    《时代表情》的人物报道注重历史情景的穿插,以此增加作品的厚重感并通过历史与现实对比来凸显主题。比如作品《寂静的村庄》写道:“许多人的故乡,也许只停留在他们儿时的记忆中,呈现在深夜的睡梦里——在那里,看得见‘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听得到‘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闻得出‘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也会有人欢马叫的劳动场景,也会有慵懒闲散的饭场片段……这些躲在心灵柔软处的鲜活画面,正随着城镇化的不断推进而渐行渐远,逐渐消散在历史的纵深处。”正是这种对历史农村状况的诗意化描述,才与现实形成鲜明对照,也更能打动人心,引发人们对城镇化进程中农业文明日渐消逝的思考。

    《时代表情》的人物报道还特别注重画面感的营造,通过历史与现实交错、第一人称回忆、作者亲身经历、新闻报道转引、诗词歌赋及名人名言引用等多种方式形成文本的现场感、画面感,上述元素互相激发、形成表达的张力,使作品显得真实而隽永。比如在《收割乡愁》里,作者的亲身经历:“依然记得上世纪80年代末的那个夏天,我乘火车自兰州一路东进。那一刻,夕阳西下,关中平原野旷天低,麦浪滚滚。列车在一个名叫蔡家坡的小站旁暂停,晚霞里,一群麦客蹒跚而来。猛然间,一声秦地老腔拔地而起,悲怆苍凉,哀转久绝,如电光石火,刹那间穿透了我的胸膛……”《咫尺天涯》里的名言警句:“世界上最遥远的距离,莫过于我们坐在一起,你却在玩手机。”《寂静的村庄》里对新闻报道的转引:“‘寂静,是最大的变化。’——这是南方周末记者在农村调查报道中很普通的一句话,隐藏在密密麻麻的文字里,却极其准确地表达了对当下农村的感觉。”还有对诗歌的引述:“端详这幅图片,想起卞之琳的《断章》: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你装饰了别人的梦。”多元化叙事给读者营造了一幅幅鲜明生动的画面,使作品具有较强的“可视感”,增强了作品感染力。

    实现融合传播

    新媒体传播时代,媒体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这并不意味着传统纸媒的消亡,而是要形成媒介优势互补的传播格局。因此,随着媒体融合的推进,党报副刊不但没有被边缘化,反倒呈现出逆势复兴的态势。其原因是副刊不同一般新闻报道的独创性和异质性,在新媒体传播时代反倒成了纸媒竞争的优势。

    基于此,《时代表情》的人物报道采用“看图作文”的形式,图片的选取突出“新闻性”“纪实性”“代表性”“艺术性”标准,其意在于充分利用图片的视觉冲击力,引发受众的阅读兴趣,同时通过文字对图片进行深度解读、阐释和引申,图文互为借重,形成传播合力。传播学者麦克卢汉认为照片是信息直接作用于感官、不需要接受者更多思维参与的“热媒介”,这正说明了其视觉冲击力。但照片所蕴含的深层次意义则需要文字进行深度挖掘和呈现。因此,《时代表情》人物报道所采用的“看图作文”形式可以综合利用图片和文字两种介质的传播优势,实现传播效果最大化。

    同时,河南日报文艺部还开通了官方微博和微信公众号,利用新媒体扩大传播范围,增强传播力。每期《时代表情》都制作二维码,方便读者阅读。除此之外,还积极谋求文字、音频和视频的同步传播。比如约请著名播音朗诵艺术家于同云录制《收割乡愁》,在微信公众号推出后,引起受众强烈反响,点播量很快突破10万+。下一步,微博和微信将与纸媒同步推出相关视频,进一步丰富《时代表情》人物报道的传播形态,实现多媒体融合传播。从传播学角度看,全媒体传播是对人们基于生理功能意义上分化了的感知系统进行媒介化整合,因而最具人性化,传播效果也最好。

    著名报人赵超构说:“新闻是报纸的灵魂,副刊是报纸的面孔,报纸耐看不耐看主要看副刊。”在新媒体传播背景下,就党报而言,基于差异化竞争考虑,副刊功能再次得到凸显。同时,党报副刊也是所属区域的文化风向标,从另外一个角度标举着党报的文化品格。《时代表情》作为媒体融合背景下的一种探索,尽管成效初显,但仍有较大提升空间,需要我们继续努力。

    (作者单位:河南日报报业集团)

    责任编辑:冷  梅

让历史在新闻纸上绽放光芒
党报副刊人物报道创新
“踩着高跷”写丽江
打造优秀的新闻作品需要不断超越和创新
现代质量管理视域下的电视节目质量建设
如何做好调查类电视节目
新格局下的传播困惑与应对
自媒体时代,纸媒价值如何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