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打造优秀的新闻作品需要不断超越和创新

——长江日报三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启示

● 张同太 吴 琼 《 新闻战线 》(

    打造优秀的新闻作品是一个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过程。任何新闻作品,只有同国家、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也只有敏锐响应时代召唤、倾情观照人民生活,才能成为激励前行的精神力量,也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新闻作品。

    在第二十六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武汉市委机关报长江日报3件作品获奖,数量占15个副省级城市党委机关报获奖总数的一半。其中,《市民大讲堂》获得新闻名专栏,这也是继第二十三届、二十四届之后,长江日报再次获得中国新闻奖一等奖。

    优异成绩来之不易,特别是对于地方媒体来讲,更是难能可贵。近年来,长江日报秉承“引领、大气、一流”的办报理念,积极突破地方媒体视角,以宏阔的历史视野和敏锐的时代嗅觉,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生产出一批具有较高影响力的新闻作品。本文试图通过解析长江日报3件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总结写作优秀新闻作品的一点经验和感悟。

    优秀的新闻作品一定是准确把握时代脉搏的作品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气象。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文联十大、中国作协九大开幕式上指出,任何一个时代的经典文艺作品,都是那个时代社会生活和精神的写照,都具有那个时代的烙印和特征。

    经典文艺作品如此,优秀新闻作品也是如此。长江日报获得第二十三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的稿件《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披露  七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出行不封路》,就是这样敏锐把握时代脉搏、巧妙展现时代气象的新闻作品。

    2012年11月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会后,全国各地迅速掀起学习宣传贯彻十八大精神的热潮。12月3日,武汉市举办全市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专题研讨班。根据日程,12月4日,十八大报告起草组成员、中央宣讲团成员、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欧阳淞为研讨班学员作辅导报告。就在这次报告会上,欧阳淞主任讲了这样一件事:习近平等七位常委到达国家博物馆展览现场的时间,比主办单位预计的要晚一些。原来,一路上车队是随着社会车辆一起走的,沿途没有清道封路。这一细节深深触动了长江日报的编辑、记者,他们敏锐地意识到,这其中可能蕴含着重要的政治信息和极强的新闻价值。

    就在当天,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其中就有“减少交通管制,一般情况下不得封路、不清场闭馆”的规定。联想到欧阳淞主任披露的细节,长江日报总编辑陈光认为,中央领导身体力行“八项规定”走在前面,体现出改进工作作风的决心和密切联系群众的行动,随即要求记者迅速采访、反复斟酌、推敲成稿。编辑部立即组织采访报道,整理会议录音资料,采访相关当事人,多方核实求证。

    12月6日,长江日报在头版显著位置导读,刊发独家报道《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主任披露  七常委参观〈复兴之路〉出行不封路》,向社会传递出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倡导政治新气象的重要信号。报道刊发后引发热烈反响,各大知名门户网站均在首页予以转载,并配发相关视频、照片和评论。截至当天下午4时,近9万网民参与新闻讨论,普遍赞赏“清风扑面”。

    作为地方媒体,面对重大政治主题的新闻素材,长江日报的主动作为或许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些借鉴,那就是要具备良好的政治素养,稳步踏准时代的节点,这也是生产一篇优秀作品的首要条件,胸怀全局才能举重若轻。

    同时,要具有新闻的敏锐性和敏感度,从而可以在大量的新闻素材中,精准发现独特的新闻细节,深入挖掘蕴藏的新闻价值。长江日报的这篇作品就是准确把握住报道时机,从旁人看来平淡无奇的新闻素材中,敏锐抓取细节以小见大,生动具体地反映出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的亲民作风,反映出一个时代的政治新气象。

    优秀的新闻作品一定是倾情为人民立言的作品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就一个城市而言,市民就是城市的主体。城市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应该是以市民为中心,凸显市民的主体性,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发现平凡人的不平凡作为,分享他们的出彩人生,是长江日报一直以来的理念遵循和目标追求。按照这一理念和目标,长江日报始终期待、挖掘向上向善的力量,并且去传递、颂扬那些精彩的人生故事,向社会放大每一束人生光亮。

    为此,长江日报联合武汉市政务服务中心(武汉市民之家),共同搭建一个让普通市民讲述人生精彩故事的平台,确定在每周六定期举办“市民大讲堂”活动。次日,长江日报在要闻版开设《市民大讲堂》新闻专栏,梳理市民精彩讲话内容,再现活动现场热烈互动的画面,进一步扩大活动的影响力和传播力。该专栏从2013年11月创办以来,平均每周一期,截至目前,已刊登150余期,现场听众达3万余人。

    3年来,《市民大讲堂》专栏通过多位普通市民讲述自己的故事,来感染、激励更多的市民崇德向善、见贤思齐,推动社会形成“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的社会风尚。比如26分钟不挂线创造生命奇迹的“生命接线员”刘清,她是一名120急救中心接线员,是我们身边的普通人,但她又不普通。正如她做客“市民大讲堂”时所说,她接的每一个电话都是生命线,她的一句话可能决定着别人的生死,一刻都不能马虎。就是这样一位普通的接线员,用承载着责任与爱的职业状态感动了现场的每一个人,鼓舞每一个普通人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奇迹。

    比如危难关头挺身而出的“书记妈妈”杨俊,她是武汉市红十字会医院的书记,在护士被歹徒劫持的惊险时刻,提出用自己交换人质;面对情绪不稳的歹徒,她机智周旋,为最后的解救赢得时间。这样一位“平民英雄”也应邀走上“市民大讲堂”,向300多听众分享她的心路历程。

    再比如坚守诚信的锁匠罗会文、乡村邮递员熊桂林、用生命守护平安的长江救援志愿队……他们都是再平凡不过的普通市民,都是走在大街上擦肩而过的路人,大多数时候未必被关注,但都在关键时刻、在平凡岗位上,激发、释放出生命的勇气和担当,惊艳了自己,感动了他人。

    《市民大讲堂》栏目正是抓取了闪烁在普通人身上的光亮,让普通人上讲台、当主角,变“向市民讲”为“由市民讲”,既给普通人出彩的机会,又使活动亲切平实、可感可信,让身边人激励身边人,让更多人迸发出打动人心的力量。

    优秀的新闻作品一定是具有家国情怀的作品

    地方媒体开展国际新闻报道,因为囿于诸多外在条件和资源,通常很难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和影响力。尤其是面对具有历史纵深感的重大题材,在广阔的尺度下,如何凸显国家和民族的文化意义,同时扩大城市影响,给城市留下精神财富?第二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作品《武汉上空的鹰——寻访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系列报道或许可以给我们一些启发。

    2013年是武汉会战、武汉空战75周年。在这值得纪念的周年节点上,如何通过扎根武汉本地资源,突破纪念报道常规模式,发掘城市历史价值,铭记重要历史时刻,成为长江日报采编人员面临的挑战和课题。

    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对俄罗斯进行国事访问。访俄期间,习近平主席在发表主题演讲时讲道,抗日战争时期,苏联飞行员库里申科来华奋勇抗战并壮烈牺牲,重庆一对母子为其守陵半个多世纪。

    习主席的讲话给了长江日报采编人员重要启示:在武汉解放公园,有一座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纪念碑,埋葬着在武汉牺牲的15位苏联空军志愿队队员。这可不可以作为此次纪念报道的切入点呢?经过初步查阅资料,这一段历史竟然一片空白,15位英勇牺牲队员的详细资料鲜有记载。对于城市的记录者而言,显然有责任去还原当时的抗战故事,有义务去填补那段城市的历史。

    经过多次精心策划,长江日报最终确定了在家国情怀、人文情怀的理念下,以讲述每位烈士生平和家庭成长的故事为主的报道方式。从武汉探访开始,各路记者奔赴南京,南下南昌,北上北京,两度远赴俄罗斯……前后历时三个月,行程数万公里,记者不断克服种种困难,想方设法寻求突破。烈士家属、专家学者、国际友人、飞行爱好者以及驻华使馆、民间组织等等都为记者采访提供了线索或便利,由此,地方媒体在对外采访中的条件限制和资源劣势渐渐得以改变。

    万里践行,实地踏访。在跨越国界的采访中,记者获得了大量珍贵的资料,尘封的历史开始揭开它的面纱。《当年激战血洒长空 75年来他们只留下一串名字》《五世同堂的家族出了三代飞行员》《大型寻亲节目<等着我>播出武汉老人来信 俄国际电视台接力寻访苏军烈士》等系列报道,以朴实的文字,将人物和故事串联起来,客观真实地再现15位苏联空军志愿队烈士在武汉会战、武汉大空战中鲜为人知的史实。同时,也呈现出武汉这座英雄城市的厚重历史,展现了采编人员的宏阔历史视野和现实责任感。

    从个人、家庭到国家、民族,融入其中的是情怀和人性,是武汉这座城市对英雄的敬重,也是这组系列报道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操作上,长江日报把宏大的主题通过真实、具体的方式展示出来,以武汉题材展开国家叙事,小视角反映大格局,在稿件中蕴藏着震撼人心的力量,饱含着深厚的家国情怀,从而获得成功。

    正如作者之一的记者胡洁所言,本组报道是地方媒体国际传播业务的积极尝试,虽以民间姿态来发掘历史,但背后体现的更是完整的国家立场。这组跨国寻访报道以其强大的国际传播力促成了多次国家交流,已远远超出了新闻报道层面的范畴。2014年6月和9月,中俄分别在武汉和莫斯科联合举办反法西斯主题展,成为当年两国文化交流的重要活动。2015年5月,俄罗斯总统普京向长江日报编辑部签发“1941~1945卫国战争胜利70周年”纪念奖章,更是对长江日报系列报道的高度肯定。

    打造优秀的新闻作品是一个不断超越、不断创新的过程。任何新闻作品,只有同国家、民族紧紧维系、休戚与共,才能发出振聋发聩的声音,也只有敏锐响应时代召唤、倾情观照人民生活,才能成为激励前行的精神力量,也才能称得上是优秀的新闻作品。

    (作者单位:中共武汉市委宣传部)

    责任编辑:祝晓虎

让历史在新闻纸上绽放光芒
党报副刊人物报道创新
“踩着高跷”写丽江
打造优秀的新闻作品需要不断超越和创新
现代质量管理视域下的电视节目质量建设
如何做好调查类电视节目
新格局下的传播困惑与应对
自媒体时代,纸媒价值如何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