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让历史在新闻纸上绽放光芒

——湖北日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系列报道的启示

● 张晓峰 刘 娜 陈会君 彭小萍 周呈思 《 新闻战线 》(

    六大系列、近十万字、百余幅图片,气势恢宏的“2、3、3、5、8”格局,全方位、立体化地再现了长征这一伟大壮举,既观照全国视野,又突出地方特色;既张弛有度,又重点突出。

    纪念性主题报道是新闻工作者经常接触的题材之一。面对浩瀚繁杂的历史,用新闻化的视角审视、把遥远的故事讲得鲜活生动,报道才能有传播力和影响力。

    纪念长征胜利80周年之际,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把红色资源利用好、把红色传统发扬好、把红色基因传承好”的重要讲话精神,湖北日报社长、总编辑挂帅,精心谋划,扎实采写,推出六大系列、近十万字和百余幅图片的报道,气势恢宏地再现了人类历史上这一伟大壮举。

    系列报道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河南、甘肃、陕西等多省读者、红军将领后代将报道珍藏收集;湖北省委党史研究室、团省委等部门在相关会议上,将报道作为重要资料发给与会者;湖北省档案馆将报纸作为重要档案收藏。

    策划为魂:确立全国视野,体现地方特色

    红军长征素材时间跨度大,内容丰富、包罗万象。谋篇布局,创新寻找切入口和突破口是关键。

    我们从省委党史研究室、省档案局(馆)、省图书馆找来大量土地革命时期的图文、音视频资料,梳理出红军长征中的“湖北元素”:四支参加长征的红军队伍中,三支在湖北孕育(红四方面军,红二方面军的红二军团、红二十五军以及红一方面军一部)。红一方面军中湖北籍团以上干部97名,红四方面军和红二十五军的高级将领,也有多位来自湖北。

    既观照全国视野,又突出地方特色。湖北日报编辑部策划了气势恢宏的“2、3、3、5、8”报道格局。

    两条路:中央红军和红二十五军长征路。派出四支小分队,探访红色故都瑞金、血战湘江遗址等历史场景,挖掘中央红军路线中的湖北元素,在中央召开纪念大会当天,推出12连版特刊《永远的长征》。红二十五军是从湖北走出去的、最早到达陕北的队伍,是长征中唯一创建根据地的部队,采访小分队从湖北出发,跨越河南、陕西、甘肃三省,推出5篇寻访报道。

    三个首府:聚焦湖北的三个重要红色首府,分别是鄂豫皖革命根据地首府红安县七里坪镇、湘鄂西革命根据地首府监利县周老嘴镇、湘鄂赣革命根据地鄂东南首府阳新县龙港镇,全方位、立体化报道。

    三件物:红军经过的地方,留下大量红军井、红军树、红军墙等,我们选取阳新县龙港镇上泉村的红军井、石首市桃花山镇李花山村的红军树、丹江口市官山镇吕家河村的红军墙,小切口再现红军战斗的光辉岁月,推出“红色遗迹”系列报道三篇。

    五套档案:档案解密是湖北日报和省档案局(馆)合办的常规专刊,发掘了一批长征档案,推出《档案解密 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特辑》系列五篇。

    八位老红军:联合省委组织部、省委宣传部、省老干局等,寻访健在老红军,推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 亲历者说》系列八篇。

    系列报道日常不断线,涵盖人、物、史等多方面,特刊重磅推出,浓墨重彩、全面大气。这样,整个长征报道既有全国视角,又彰显湖北特色,既张弛有度,又重点突出。

    互联互动:引入动态元素,激活静态史料

    纪念性的主题报道面对的是很久之前发生的既定事实,很容易陷入材料堆积、赘述史实的窠臼。

    发挥党报优势,整合各界资源,湖北日报联系团省委宣传部,共同组织全省优秀青年代表,赴红安、监利、阳新寻访三大红色首府。

    记者不再是单纯的采访者,还是活动的策划者、组织者。三路记者前往三地“踩点”,采访专家学者,探访红色遗迹,为报道积累素材,为寻访团规划路线。8月16日、8月19日、9月1日,“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青年寻访团”分别走进红安、监利和阳新。寻访团成员结构丰富,有企业家代表、公安干警、中小学生、大学生、教师、将领后代等。

    现实与历史对话、老一辈和新一辈交流。动态元素的引入,让原本单线条的纪念报道,成为报社和机关单位、地方,编辑记者和青年代表,青年代表和当地的多维互动。《血雨腥风中,三支红军主力孕育成长》《芦苇荡中,走出红军精锐》《山茶树下,3011名红军英烈长眠》,三个整版报道,图文并茂,捕捉寻访中的亮点,折射历史中的闪光点,生动再现了红色首府风云激荡的红色篇章。原本沉睡的史料,在报纸上“醒”了过来,融入了浓郁的时代气息。

    在新闻纸上呈现历史,不能来得那么突兀;即便说过往的事,也要有现代元素。于是,整个纪念长征报道期间,当下发生的任何动态信息,都可能成为我们链接过往的切入点。

    策划长征档案特辑时,编辑前往省档案馆搜集选题,初定下可操作的八个选题,但都是“标准”的档案,跟当下没有任何关联。从新闻的视角审视,就要回答为什么要解密这份档案?长征档案那么多,为何偏选这一则?

    8月9日,编辑在网上看到浙江桐乡一则新闻,“琴心剑胆 彪炳千秋——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张琴秋生平事迹展”正在展览。作为红军时期级别最高的女将领、共和国第一代女部长,张琴秋的履历与鄂豫皖革命根据地有着深厚关联。抓住这个节点,档案解密专刊推出报道《红军史上级别最高女将领张琴秋,率五百妇女破敌一团—— 敌军调转枪口对准长官》。

    9月28日,中央召开座谈会纪念刘华清100周年诞辰。刘华清是湖北大悟人,他波澜壮阔的革命生涯留下很多轶事。郧西县档案馆馆藏一份《什么是红军》宣传单,就是刘华清在长征途中亲手刻印的。座谈会第二天,我们解密《村民刘玉英珍藏半世纪,后转交郧西县档案馆——长征中,刘华清刻印传单〈什么是红军〉》。

    在红色首府阳新龙港采访时,寻访团成员湖北大学文学院党委副书记崔露无意中提到,她到邻居家借看过一本书《跟随毛主席长征》,书的作者是毛泽东长征时期的警卫员陈昌奉,后担任过武汉军区副参谋长。这本书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版的,市面上已经很难找到了。这是一份新近发现的很好的长征档案,我们马上安排记者前往陈昌奉儿子陈济生家中采访,从他的视角,讲述了父亲的长征。档案解密《原武汉军区副参谋长陈昌奉曾是毛主席贴身警卫——长征期间,他一直跟随毛主席左右》生动再现了伟人的丰功伟绩和爱民情怀。

    映照当下:不断逼近现场,还原历史细节

    新闻精品的经典操作方式,是主题事件化、事件故事化、故事人物化、人物细节化。长征主题,终究还是要细节化。虽不可能重回历史现场,但要尽可能“逼近”现场,视觉化再现历史。

    寻访见证者和亲历者。80年沧桑巨变,健在的老红军为数不多,而且有的留在根据地打游击、有的在行军中失散,并不一定参加了长征,还有的因为身体原因,不能接受采访。我们深感这不是一次简单的采访,而是对红军这段历史的“再抢救”。通过省委组织部、省老干局寻找、排查线索,也通过各种渠道想办法,我们先后推出了《99岁老红军秦忠,长征战斗中受伤——81年前那颗子弹,至今仍在他体内》《99岁老红军方槐——长征中的〈党证〉,他保存至今》《99岁老红军张焕潮,长征中曾跌落夹金山雪坑——战友的身躯救了他一命》等八篇专访。

    不少采访都是在医院完成的。老人们大多听力、记忆力衰退,但一听说采访长征,都积极配合,他们是20万长征英雄的代表,在历史的长河中,他们已渐行渐远,留住他们的记忆,就是为史存照。

    尽可能“触摸”历史。用感人的细节、鲜活的现场、丰满的故事,拉近读者和遥远故事的距离。中央红军这条路线上,在江西瑞金、于都,华屋村17颗“信念松”的故事催人泪下;在广西全州、兴安,党史工作者一字不落地背诵了两封长电文,再现昔日战斗之惨烈,新圩阻击战师长、政委后代噙泪讲述父亲的长征;在夹金山、松潘草地,记者实地体验,以现代交通工具翻雪山、过草地,今昔对比再现当年苦难,采访105岁老红军尹全学,他说过草地为了充饥,吃下骡马粪便中的青稞、麦粒……散落在历史宏大叙事中的感人细节,在《向太阳 向自由 向着光明走——在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地感悟初心》《高举胜利旗帜向着火线上去——湘江之战后,毛泽东慨叹“天欲堕,赖以拄其间”》《长征首次大捷振奋军心——毛泽东称四渡赤水为“平生得意之作”》《三个月 向死而生的穿越——“爬雪山过草地”成为“长征”代名词》等多篇报道中一一体现,将中央红军长征的鸿篇巨制描绘得可亲、可读、可感。

    红二十五军这条路线上,信阳罗山县何家冲一颗古老的银杏树下,是军政委吴焕先当年动员部队出发长征的地方;在陕西丹凤庾家河,我们走进62岁的杨青山家,红二十五军军部曾经设在这里并召开了著名的庾家河会议,杨家至今保留着救治徐海东的长板凳;在甘肃泾川四坡村,一栋低矮、简陋的两层土坯房,是四坡战斗中红二十五军指挥部所在地,乡亲们称它为“红军楼”,村民张存义从百姓视角再现了战斗的惨烈和吴焕先牺牲始末……《出发 在黎明到来之前》《这场恶战,程子华留下终身残疾,徐海东昏迷4天4夜——临街药铺,见证庾家河风云激荡》《军政委吴焕先中弹后,湖北伢周世忠怒毙敌团长——四坡壮歌,一曲秦腔慰军魂》等报道,故事化表达,“淘”出繁杂历史中的“珍珠”,串联起这条长征路始末,增强了报道的可读性和感染力。

    升华史实:答疑释惑解密,提升传播价值

    新闻是报纸的生命,即便重述历史,也要做足新闻性,满足读者翻开报纸求“新”的欲望。

    采访出发前,编辑记者通过各种渠道,深度熟悉史料,对看似“未知”的行程做到心中有数。研读史料时,记者发现抢渡金沙江的时间有几种说法,有的说中央红军主力经过九天九夜渡过了金沙江,有的说是七天七夜,还有的是六天六夜。几个版本中,“九天九夜”被引用最多,但详情如何,众说不一。带着这个问题,记者与禄劝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李忠富深入探讨,得出“九天九夜”的结论。

    独树镇战斗是红二十五军长征史上一次生死攸关的重要战斗。红二十五军都是娃娃兵,大多十几岁,面对数倍于我的敌军的“U型口袋阵”围攻,我军反败为胜,为何?史料里有记录,但大多比较粗略,比如,吴焕先从一位战士身上抽出大刀,大喊一声“共产党员跟我上”,率领众将士杀入敌阵,才及时稳住了阵脚的叙事框架,还需进一步的细节佐证、推敲。最终,方城县委党史研究室主任靳云开、82岁的老主任孙留安为我们解开了这个谜团。孙留安告诉我们,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他和同事下村庄、进农户,见老人就问,了解了很多宝贵的历史细节。一本本泛黄的手写资料,模糊的黑白照片和大量老式录音磁带,让我们收获鲜为人知的真实故事。

    跨省长线“作战”,对采访突破能力是一次全面考验和提升。由于种种原因,在重走红二十五军长征采访的最后一站——陕西延川县永坪镇,记者始终没能和当地有关部门接上头。到政府“自报家门”,镇领导都到县里开会去了。找到纪念馆,馆员刚参加工作,对于情况不熟悉。纪念馆一张照片的说明显示,一排窑洞是会师地点。工作人员说,此处现在好像是一所学校。离开政府,我们在大街上向路人、交警打听、求证,初步将目标锁定在第一小学。

    没想到,采访从这里转机。步入校门,一块“永坪红军会师地遗址”的纪念碑让我们顿时振奋。巧遇34岁的音乐老师张小慧,她曾就读于此,向我们还原了20多年前的景象,跟历史图片几乎吻合。我们找到校长,说明来意后,她推荐了语文老师田东莲。田东莲的讲述和张小慧的说法“拼起来”,正好解释了为什么镇里很多人不知道这所小学就是会师点。

    钻天打洞,透过小光亮开掘新天地,伴随重走长征路的全过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把旧闻讲出新意,让遥远的故事生动鲜活,让历史在新闻纸上绽放光芒。

    (作者单位:湖北日报传媒集团)

    责任编辑:冷  梅

让历史在新闻纸上绽放光芒
党报副刊人物报道创新
“踩着高跷”写丽江
打造优秀的新闻作品需要不断超越和创新
现代质量管理视域下的电视节目质量建设
如何做好调查类电视节目
新格局下的传播困惑与应对
自媒体时代,纸媒价值如何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