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踩着高跷”写丽江

——《丽江古城 商业化与文化的角力》采写体会

● 徐元锋 《 新闻战线 》(

    2016年9月2日,人民日报刊发了云南分社全体记者采写的“记者调查”稿《丽江古城 商业化和文化的角力》,针对丽江广受诟病的“商业味浓、文化味淡”现象,条分缕析其由来和发展趋势。人民日报社社长杨振武批示肯定:“踩着高跷”写丽江,是迎难而上,也是自我挑战,当记者就是要有这样的豪情壮志,不畏难,不怕苦,勇攀登,深思考,写出具有影响力和传播力的新闻佳作。

    事非经过不知难。通过此次采写,笔者对“记者调查”版的稿件要求有了切身体会,尤其是对“问题导向”有了更深的思考。人民日报用如此大篇幅“迎着问题上”,就像“踩着高跷表演”,要平衡各方“叫好又叫座”,不仅是流汗的“体力活”,更是高难度的“技术活”。 

    找对“跷杆”

    ——精挑细选一个好问题

    “丽江的事情深究起来,有点说不清”——这是采访开始时,当地领导意味深长的话。

    “说不清”先是“不好说”。2017年是丽江获评“世界文化遗产”20周年,之前关于丽江“商业味浓、文化味淡”的争论就不绝于耳。众所周知,丽江是云南旅游的典型代表,写丽江势必牵动全省。丽江是“话题地方”,“掉根针也听得见”。

    但丽江又是探讨商业化和文化冲突的“绝佳标本”。丽江古城1997年成功“申遗”,并在国内各种历史人文景观和自然遗产里磕磕绊绊闯成了“样板”。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这种冲突的具体表现和发展趋向又有哪些新变化?丽江可以作答。而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古城维护费”征收事件,也正是丽江文化旅游需要转型升级的折射。

    “古城维护费”就很能说明实际工作中的“两难”。通过征收“古城维护费”,缓解了当地的财政压力,并对古城改造发展意义重大,“收费”对云南这样的边疆民族欠发达地区仍实属难免。但社会舆论不买账,许多发达地区的人认为收费是“杀鸡取卵”,古城商户尤其反对。“古城维护费”足以展现社会舆论和心态的复杂多元,是备选题目。

    不过,“古城维护费”的确又有“不足为外人道”之处,要想说清几无可能。加之征收方式还在完善,容易引发新的舆论纷争。

    “说不清”的还有:古城商业化严重与否如何具体衡量?源源不断增长的游客纷至沓来,又说明什么?商业化带动了丽江旅游经济发展,对边疆民族地区发展不可抹杀,怎么把握?本土文化流失是必然的吗?地方党委政府能发挥什么作用?丽江文化样态的发展方向如何?目前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下,地方正需要招商开发的推动力,讨论文化保护是否不合时宜?

    经过充分讨论和认真权衡后,我们认为:瞄准旅游开发“商业化和文化的冲突和调和”,展现问题的复杂性多向性,是最为妥当的选题切入点。而这些地方政府“说不清的问题”,恰是文章要努力的方向。

    “记者调查”整版报道分量很重,在地方产生的影响巨大而持续,稍有不慎可能不利于报社的清誉。所以,一个“好问题”未必是最有爆炸性的选题,而是各方都能接受的“平衡话题”。当然,这样的选题充满挑战不易把握操作,甚至不比直截了当的舆论监督容易。

    踩准节拍

    ——聚焦问题写出新意

    记者调查稿件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所瞄准的“靶子”的质量。如何找问题,分社记者有过痛苦的体验。

    云南分社一直很重视“记者调查”版稿件的采写,版面创办不久,分社就酝酿探讨“大理现象”:越来越多“逃离北上广”的人来到苍山洱海,在此休憩创业,大理成了“诗和远方”的代表之一。他们的故事和状态,触动着这个社会敏感的神经。正如“网红神曲”中所描述:不要加班,我要去云南。这种现象的背后,是否孕育着新的生活理念乃至社会风尚?是否是对民族地区发展方式的引领——利用生态文化资源创新发展?

    但由于问题“泛化”,我们发现自己背上了一个“问题包”,无从下手又说不清道不明,“拳头打到了棉花上”。后来稿件转向对大理环境和文化保护的“全景扫描”。伤十指而不能断一指,数易其稿终未获版面“放行”,最后不得不割爱放弃。

    问题出在哪里?

    大家反思,对于一个“现象问题”,一忌没有明晰的探讨方向和独特视角,面面俱到;二忌写的缺乏新意落入窠臼,流于概念和模式化,“用故事去论证模糊的思路”。如此一来,人物故事缺乏典型性,文中的张三李四都是“群众演员”,走马灯让人记不住,更难以动人。

    对于丽江“商业化和文化”的选题,挑战也在于笼统,剪不断理还乱,难以说出新意。记者决定从“写出新意”上下工夫。大家在讨论中确定聚集几个点:历史地看问题,把商业化和丽江城历史联系起来;辩证地看问题,把旅游开发对丽江发展的正面意义说清楚;发展地看问题,紧紧抓住当前丽江商业化和文化博弈节点的新面貌新动向;具体地看问题,通过人物故事展现纠结、冲突以及解决的方向。

    采访中记者发现,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丽江旅游也迫切需要转型升级。游客虽然在不断增长,但消费意愿不强;古城内同质化的旅游产品泛滥,而租金居高不下,导致古城商业模式难以为继;演艺产业风风火火,娱乐消费方兴未艾;政府的硬件和管理投入不少,公共文化和旅游体验却投入不够多……

    大家认为,“踩准”丽江现时的“节拍”,可以总结出丽江转型几个趋向:文化成为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求和动力;公司化、标准化是保证文化和商业和谐的“组织平台”;文化和商业的相互促进在腾笼换鸟的空间转换上大有作为;党委政府需要担负起公共文化注入的巨大责任,不能一手硬一手软。

    把握平衡

    ——字斟句酌力求稳妥

    我们认为,对于旅游商业化这种众说纷纭的话题,稿件要注意平衡采写避免雷人雷语,不去追求一鸣惊人的“轰动效应”。

    能辩证、历史地看待“丽江商业化和文化的角力”,既不评功摆好又不回避目前问题,这种实事求是的出发点,是平衡采写的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市场化媒体和网络上的声音,多的是对当地的批评和非议,这些质疑有些是有价值的。但是,这也造成舆论的“偏向”,往往让当地很不服气——“为什么看不到我们的努力?”从这个角度说,作为权威媒体,我们有必要把当地想说又没地方说或者不便公开说的、有道理的话写出来。不过,这往往要以牺牲部分传播效果为代价。

    行文中,我们也力求观点表达平衡不偏激。如谈到古城商业化弊端时展现了不同看法——“要发展,要挣钱,还想保持‘原汁原味’的丽江,这种想法不现实。”同为导游的小李认为,“文化又不是不变的,现在的丽江也没像网上说的那么糟。” 再如“没有商业化,难以满足游客需求;只剩商业化,就无法留住游客;文化和商业,需要找到平衡点”等表达,避免以偏概全。

    观点平衡还表现在字斟句酌甚至表达的语气语感上。“近20年来,游客蜂拥而至的同时,丽江古城的原住民却在悄然隐退。”见报稿中的这句话,之前几稿中曾是“游客蜂拥而至,原住民却悄然隐退。”我们在修改中,加了一个“在”字,更加突出“过程感”。之前文中还曾出现过的“丽江完了”等容易被曲解的话,都作了调整。

    为在丽江党代会召开前推出稿件,不至于给地方造成现实压力,“记者调查”版的编辑也一起对稿件进行打磨。最后上版时,编辑还在文中最后一部分增加了丽江整改的内容,既体现了针对国家旅游总局警告采取措施的时效性,也让报道基调更加平衡。

    稿件发表后,丽江市领导、云南旅游部门的领导等都在不同场合表示了肯定。稿子没有掀起舆论风浪,这也符合当初分社的预判。云南媒体圈的同仁也纷纷肯定了人民日报水平。我们深知,稿件还有不少改进之处:如果人物故事更为精彩典型,如果“问题靶向”更为细微精准,如果开出药方更加明确可行,如果行文写作更加文采斐然……

    “踩着高跷”写丽江,写出了“如履薄冰”的审慎,写出了“事非经过不知难”的感慨,写出了“更上层楼”的信心,也写出了攻坚克难的方向。

    (作者单位:人民日报云南分社)

    责任编辑:祝晓虎

让历史在新闻纸上绽放光芒
党报副刊人物报道创新
“踩着高跷”写丽江
打造优秀的新闻作品需要不断超越和创新
现代质量管理视域下的电视节目质量建设
如何做好调查类电视节目
新格局下的传播困惑与应对
自媒体时代,纸媒价值如何重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