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融为一体 矩阵传播

——四川日报融媒体平台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 余长久 《 新闻战线 》(

    四川日报的融媒体平台建设,从体制机制创新、平台载体打造、人才技术支撑等三方面进行了探索和实践。网络新闻编辑室的运行是川报媒体矩阵从“相加”到“相容”的关键一步。

    按照中央和省委的部署,四川日报紧紧抓住“融为一体、合而为一”这个关键,从2014年底起创新打造融媒体平台,着力推动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从“相加”加快迈向“相融”,着力打造一批新型主流媒体和传播载体,以内容优势赢得发展优势,不断增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着力深化体制机制创新,拓展主流媒体传播阵地

    媒体融合的关键,是建立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一体化组织、运行与管理的体制机制。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四川日报已成为拥有报纸、网站、微博、微信、客户端、手机报等多种形态的全媒体立体化传播方阵。按照“融合”“打通”和有利于全媒体集群一体化发展的要求,2015年8月,四川日报大胆探索、积极作为,在推进媒体融合进程中创新打造融媒体平台——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建立网络新闻编辑室。

    探索融合发展路径,就是要使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优势互补、此长彼长。网络新闻编辑室发挥融媒体平台功能,主要做法就是充当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采编协同平台和信息、稿件的集散地,通过有效整合调动采编资源与新媒体推送资源,使四川日报内容资源在向新媒体延伸中更加主动、专业、精准,从而实现信息一次采集、多种生成、多元传播。

    网络新闻编辑室即融媒体平台的运行,是四川日报媒体矩阵从“相加”到“相融”的关键一步。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创新了管理体制,使整个管理构架从以报纸版面为中心转向报纸与新媒体齐头并进。二是创新了运行机制,强化互联网思维,再造了新闻生产流程,体现了移动优先、一体发展的理念。

    四川日报对全媒体生产的指挥,是在编委会统一领导下,以融媒体平台为协同平台,推进一体化指挥调度,实行重大新闻分级指挥机制、突发事件分级响应机制。为此,四川日报实行适应新媒体节奏的融媒体采编例会,每个工作日两次,由当月值班社领导主持进行全媒体统筹指挥安排,主要是线索汇集、选题策划、采编发安排、传播效果分析反馈等。在采编流程上,原则上按“先端(网)后报”的基本流程发稿,实现统一的全媒体采访队伍。在全媒体内容生产链上,完成一次采集、动态整合、多个渠道、多次发布、多次传播。

    在融媒体平台运行机制下,传统媒体积极向网上发展,四川日报全媒体集群新闻产品矩阵、全媒体采编发平台、全媒体大数据中心、川报观察客户端、四川在线航拍频道等重点项目取得进展,以党报(四川日报)、党端(川报观察客户端)、党网(四川在线)为重点全媒体布局基本形成,主流媒体传播阵地得到拓展,有速度、有深度、有广度、有力度、有覆盖度的川报全媒体矩阵的影响力正在不断提升。

    着力拓宽传播平台载体,提升融合新闻生产能力

    优质内容是媒体的立身之本,传播平台是核心传播资源。四川日报充分发挥融媒体平台的引擎作用和主流媒体内容资源优势,针对报、网、微、端的不同特点,加强融媒体内容创新生产,推出一批“现象级”融媒体产品,形成了一批有影响的新媒体品牌,培养锻炼了一批全媒体人才,提升了融合新闻生产能力。

    在融合新闻生产过程中,四川日报注重将原创、权威、观点等传统媒体优势向新兴媒体渗透,尤其在重要会议、重大活动、重大主题、重大典型、突发事件新闻报道上,川报全媒体集群融合发稿的时效性、全媒传播的有效性明显提高。2016年9月,四川全球推介活动在外交部举行,川报观察客户端、四川在线、四川日报微博微信等新媒体及时推出《您好!我叫四川,这是我的新名片!》《独家|外长王毅为“四川日”站台 现场收了一个“外交新兵”》以及H5产品《8分钟惊艳全世界!这就是四川魅力!》《部长表情包》等关注度高的鲜活新闻,获得大量点击和转发,受到一致好评。

    推动融合发展,必须顺应移动化大趋势,强化移动优先意识,实施移动优先战略。四川日报立足融媒体平台,将传统媒体内容优势优先注入川报观察客户端,打造与主流媒体品格和气质相一致的移动新闻精品,不断提升舆论引导能力。比如,川报观察客户端通过与川报时政部记者密切配合,第一时间传递省委声音、第一时间解读决策幕后、第一时间深度挖掘新闻背后,推出的报道《省委书记王东明在凉山蹲守4天,原来只为督导一件事!》, 24小时阅读量达到20万+,体现出新型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融媒体平台的及时策划,使川报观察等所属新媒体在女飞行员余旭牺牲事件的报道中,营造“致敬空中勇士、缅怀邻家女孩、高扬爱国精神、展现国际友好、寄情空军发展、感恩回报社会”的强大氛围,导控舆情向积极、正向、有利方面发展,受到中宣部《新闻阅评》表扬。目前,川报观察客户端已成为四川第一政经客户端。 

    在融媒体平台运行机制“催化作用”下,四川日报经济、时政、区域、文体、视觉等采编部门主持或深度参与新媒体相关频道、栏目的运营,推动纸媒和新媒体加快“融为一体”。报纸采编部门还建立融媒体工作室制度,组建民情调查中心、旅游全媒体中心、川报随手拍、视觉四川、悦读等20多个融媒体工作室,一体化步伐强劲有力,融媒体生产势头喜人。

    着力强化人才技术支撑,推动新闻传播全面创新

    全媒传播需要全媒人才,媒体的核心优势是人才优势。在融媒体机制运行中,四川日报把全媒人才培养摆在突出位置,着力推动现有人员融合转型。

    强化考核的“指挥棒”功能,以融合度、贡献率、创新性等为重要指针,同步探索建立与报网端融合一体化发展相适应的评价与分配体系。四川日报从开始的所有采编岗位绩效考核的30%与报网融合积极性、产品质量挂钩,到每个编采人员参与川报观察客户端频道、栏目运营和内容创新的情况都直接影响绩效评定,以此有效倒逼和激励,加快推进融合发展。

    “指挥棒”发挥调节作用,产生倒逼效应,促使四川日报人员结构多元化。围绕产品建组织,川报全媒体集群6大新产品项目团队“去行政化”,打破层级,人员全部竞聘产生,分别来自党报、都市报、新媒体,内容、技术、运营三类人才同步配置,小组制、项目制、课题制等广泛采用,打破部门和层级界限,实现灵活的多工种集成作战人员结构多元化;川报观察客户端尝试特约责编、特约作者制度,组建以内容生产为核心、“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聚才与用人方式。

    目前,四川日报近100名编辑记者深度融入多媒体报道。在全国两会、G20财长与央行行长会、西博会等重大融媒体报道中,采编团队的多媒体采集应用、多媒介对接日益成为常态新闻实践,川报记者均身兼报、网、端、微的“多栖身份”,既得到外界广泛认可,也得到采编人员自我认同。同时,采编团队全媒能力明显提升,创新创业基因大大增强,有力促进了全媒产品的推出与升级,也催生了航拍四川、督院街30号、报花探店等一批影响大、传播力强的新媒体项目和特色产品。

    技术是融合发展的重要推力,推进深度融合,必须以先进技术为支撑。四川日报依托融媒体平台,充分聚合采编、技术等部门力量,随时会商,全链条打通、全流程协作,推进融媒体产品创新。川报观察客户端、四川在线等新媒体平台普遍采用移动直播、H5应用、无人机采集、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推出了大批备受关注的可视化、交互式的融媒体产品。2016年全国两会,四川日报推出特色化融媒体产品《十三五,巴适得板》,就吸引了新浪、腾讯、“侠客岛”等全国50多家网站和社交媒体关注并转载。

    (作者系四川日报报业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四川日报社社长)

    责任编辑:冷  梅

坚持融合发展 建设新型广播
人民日报“中央厨房”有什么不一样
融为一体 矩阵传播
撸起袖子加速融合
实施供给侧改革 推进媒体深度融合
探索媒体深度融合的现实路径
专注移动,创新融合发展新业态
从平行线到统分结合的网状放射线
“中央厨房”:融合机制的创新与价值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