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阅读率拐点背后的纸媒担当

● 庹继光 《 新闻战线 》(

    摘要:公众是否接受报纸、阅读报纸,最大的障碍不是数字化阅读,而是报纸是否真正受欢迎,让公众产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致。

    关键词:阅读率     数字化阅读

    岁末年初,报纸再度成为传媒界关注的焦点:2015年12月31日,九江晨报、都市周报、今日早报等报纸同时宣布休刊,没能迎来新年的第一缕朝阳;在2015年里,停刊的报纸名录中还可以添加上生活新报、上海商报、长株潭报等一串。进入2016年,成都两大都市报则相继出手大动作——华西都市报于1月4日再度改版,宣称回归报纸本位,致力于在互联网时代“重新定义都市报”,实施产品导向,原创到底,互动引领,走出与网络形成差异的道路。成都商报总编辑陈海泉在报社战略发布会上演讲时,也宣布要“立足纸媒,超越纸媒”,继续做强报纸,办一张网络时代有阅读价值的报纸。

    乍一看,这些信息简直是“冰火两重天”,其实它们之间有着紧密的内在关联:“报纸消亡论”并非必然,关键看办报者如何抉择。联想到2015年4月发布的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国民报纸阅读率为55.1%,较2013年的52.7%上升了2.4个百分点;同期人均每天读报时间为18.80分钟,也比2013年的15.50分钟增加了3.30分钟,两项指标都明显带有“触底反弹”的态势,可见公众也没有一味抛弃报纸,报纸能否进入他们的“法眼”,核心在于是否有担当,自觉承担其应尽的信息服务职责。

    解读数据:纸质阅读与数字化阅读“共荣”

    近年来,我国互联网普及率持续走高: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6月,我国网民规模达6.68亿,互联网普及率为48.8%,比2014年底提高了0.9%;其中手机网民规模达5.94亿,网民上网设备中,手机使用率达88.9%,比半年前增加3.1%,而同期使用台式电脑、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上网的比率均有所下降,这也标志着我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态势更加明显。与此同时,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数据也显示数字阅读率首次超过传统阅读率:2014年我国成年数字化阅读方式(网络在线阅读、手机阅读、电子阅读器阅读、光盘阅读、Pad阅读等)的接触率为58.1%,较2013年的50.1%猛增了8.0个百分点,而传统阅读方式中最高的国民图书阅读率为 58.0%,较2013年的57.8%上升了0.2个百分点,落后于数字化阅读。

    但是,第十二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数据也昭示了另一个事实:数字化阅读率固然骤然抬升了8.0个百分点,但同期图书、报纸和期刊阅读率均在上升:2014年我国成年国民图书阅读率为 58.0%,较2013年上升了0.2个百分点;报纸阅读率为55.1%,上升了2.4个百分点;期刊阅读率为40.3%,上升了2.0个百分点。纸质阅读与数字化阅读的比例同步上升,实现“共荣”,促使国民各媒介综合阅读率达到78.6%,上升了1.9个百分点。

    数字是枯燥的,但它能告诉人们许多事实。近年来,由于国内互联网普及率稳步提升,尤其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到来,国民数字化阅读比率呈现出逐步拉升的态势,在相当程度上“拖累”了报纸阅读:报纸阅读率在2007年调查时达到73.8%,人均日阅读时间在2010年时则有23.69分钟,两项数据在2013年均跌入“低谷”:报纸阅读率仅为52.7%,人均每天读报时间降至15.50分钟。不过,2014年两项数据却表现出明显反弹的趋势。更能说明问题的是,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也曾经历过类似的下滑态势,从1999年的60.4%直线下降到2005年的48.7%,这也是此项指标首次低于50%,但此后近10年里则连续上升,2007年为48.7%,次年为49.3%,2009年回升到50%以上,当年数值为50.1%,2014年则达到58.0%,接近1999年的高点。

    通过对比大量数据,人们不难看出一个基本规律:数字化阅读率猛升,并不意味着纸质阅读率必然下降,两者之间不会形成“你死我活”的零和竞争关系。图书阅读率、报纸阅读率的变动曲线都说明,数字化阅读确实会给纸质阅读产生巨大冲击,但不是致命性的打击,因而在数字化阅读逐渐成为风气的当下,图书阅读率、报纸阅读率能够先后出现“触底反弹”的态势。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问题的实质:公众是否接受报纸、阅读报纸,最要紧的不是数字化阅读,而在于报纸能否真正受到他们的欢迎,让公众产生阅读的欲望和兴致。

    优势互补:深浅阅读满足不同人群需求

    从社会发展来看,数字化阅读是一种趋势,必然受到众多用户的青睐,因其自身优势非常突出:第一是携带方便,手机等移动终端有利于人们快捷、随时随地获取信息;第二,数字化阅读信息量大,能迅速拓宽人们的视野;第三,数字化阅读搜寻、下载灵活自如,能有效降低人们的阅读成本。但是,纸质阅读与基于屏幕终端的数字化阅读有着显著的区别,白岩松曾说过:“屏幕阅读”不等于真正意义的阅读,因为数字化阅读在很大程度上表现为一种快餐式、跳跃式、碎片化的浅阅读。

    人们通常认为,浅阅读是指一种浅层次的、以简单轻松、实用性甚至娱乐性为最高追求的阅读形式。内容上,以无厘头式的消遣、娱乐或感官的刺激为上,充满了游戏精神及荒诞不经的色彩;形式上则以动漫、图像、影像等为主,文字为辅。这种快餐式文化追求的是横向的广度,即所谓的“碎片式的语言,拼盘式的内容”,阅读者难以充分梳理与理解,其中最有价值的信息很难被吸收,它消解了深度和深刻等,使阅读者满足于以“知道”代替“知识”。

    对于浅阅读的弊端,各界人士都曾明确指出,如陈力丹教授认为:“新媒体基于用户兴趣而提供的精准信息推送,长此以往将造成用户信息无形中的‘窄化’,只听所选择的东西和愉悦的东西,那么人的发展就不会是全面的。”①而有“微信之父”之称的张小龙2016年初在一次公开演讲中也明确表示不希望用户在微信上浪费太多时间,“从微信的角度来说,微信一直希望用户能够合理地使用微信,除了微信还有生活。”

    实际上,由于数字化阅读产生的负面影响,互联网比我国更发达的美国已经出现了网民“弃网”的新趋势:美国皮尤中心“互联网与美国人的生活”调查,截至2002年——这时大多数美国人有了上网机会,有17%的人曾经用过互联网最后不用了。他们不是老人、住在农村或低收入,而是一些生活在城市并有工作的年轻人。他们放弃网络,或是不喜欢,或是认为上网浪费时间,或是觉得新技术使人更忙碌、压力更大……②美国学者威廉?鲍尔斯认为,处于数字时代的人们失去了一件宝贵的东西,一种传承已久的思维和行动方式,用一个词概括起来,就是“深度”:思维的深度,情感的深度,关系的深度,工作及生活方方面面的深度,他将这称之为“数字极端主义”的时代,人们陷入缺乏思考的浅薄的年代,经过痛苦挣扎后,一些人选择了“逃离”。我国虽然还没有出现如此极端的现象,但总体上呈现出网民增速减缓的趋势,而且多年来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长持续增加的趋势也发生了逆转:按照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的统计,2012到2013年,人均周上网时长增速表现出“井喷”势头,从20.5小时陡然猛升到25小时;2014 年人均周上网时长达 26.1 小时,又增加了 1.1 个小时。但2015年上半年,中国网民人均周上网时长为25.6小时,相比2014年底减少了0.5个小时。由于缺乏后续的数据支撑,不能轻易断言这是一种新趋势、新常态,但至少表明公众已经在理性看待上网问题。

    相反,纸质阅读恰好可以弥补浅阅读的诸多不足,位列唐宋八大家之首的韩愈有一首《劝学诗》:“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已不学,既学患不行。”诗中从多读、深思、虚心、躬行等方面强调了阅读的必要性,而这种阅读无疑是强调深刻和主动性的纸质阅读。

    传统的纸质阅读讲究凝神静气,许多人一边品茗一边阅读,不仅是品读,有时还要掩卷深思,或者边读边做批注、写札记、勾画重点,这种思考型的阅读方式,有利于人们强化阅读的深度,学习知识、启迪智慧、提升修养、锤炼思想、提高境界。另外,阅读报纸等纸质资料会刺激人的自我意识形成,阅读报纸是智力的游戏,抽象的文字从来都不会禁锢读者的思维,读者在接受文字符号的同时还可以拥有充分的想象空间,这是其主体意识存在的表现。在这方面,美国人的经历同样值得我们借鉴——在美国,放弃网络的人并非跟阅读绝缘,而是回归了报纸,因为他们发现报纸可以提供比网络更有价值的阅读——“比20年前更加有用……报纸没联网,所以能把你从数字旋涡中救出来,给大脑一片更平和宁静的空间……此时此刻,只有纸张和我,可以懒洋洋地浏览,看到有意思的消息,就停下来细细咀嚼。上网时则很难做到这样。在这个高速运转的世界上,纸质报刊是一个固定不动的点,可以让你的大脑静下来停在这一刻。”③

    实践进路:报纸如何做强深度和思想

    业界人士常说:不要问网络能做什么,而要问它不能做什么,做不好什么,这才是其他媒体最主要的努力方向。对于报纸而言,认真分析数字化阅读和图书阅读的固有缺陷,使自己的信息内容比网络更深刻,比图书更能体现速度和时效,完全可以在竞争中开拓出一片天地。

    过去几年,许多报纸走进“死胡同”,关键在于应对互联网冲击的举措不当,没有找准网络的“不能”或“不善于”之处发力,而一味在信息、服务等方面下工夫,这明显是“以己之短攻对手之长”:当下,各类信息的第一落点几乎都被网络抢占了,报纸在时效上既争不过电视、广播,更不是网络的对手;同时,报纸尤其是都市报先前擅长的生活服务功能被网络完全替代、覆盖,加之同质化竞争等原因,致使许多报纸失去了读者的认可和信任,相继退出市场。

    其实,报纸的特色就是在深度与速度之间寻求较好的平衡,一方面做好新闻事件的信息深度发掘,另一方面做文化价值、思想引领,即陈海泉所言“报纸的功能要从传递信息向传递价值改变”。基于如此定位,未来报纸的内容生产应当强调两大着力点:一是以深度报道为代表的信息发掘,二是以副刊为代表的本土文化耕耘,重新强化副刊的“留客”功能。报纸这一错位式功能定位的合理性,可以从书籍那里得到很明确的验证:书籍也曾是重要的信息载体,当报纸以更加快速的信息传播功能取代它之后,书籍逐渐退出了主导信息载体的行列;但书籍并未因此而消亡,它成功地实现了身份和功能嬗变,转而以文化载体的定位继续存在于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中,至今仍保持着相当的活力。

    报纸自觉实践“无深度、不报道”是媒体竞争的残酷现实所迫,在人人皆可参与信息生产,社会信息严重碎片化的时代,稀缺的不是新闻本身,而是对新闻事件的阐释和理解,报纸要努力做好去碎片化,不再追求面面俱到的信息呈现,而是主动回避互联网的强项:从网络上看热闹,在报纸上看真相;从网络上看表象,在报纸上看深度;在网络上看现象,在报纸上看背景。为此,成都商报表示将保留最具有创造性的部门,并将专注于五大内容:深度报道、调查新闻、专栏文章、数据新闻和行业新闻。华西都市报的思路与之类似,在2014年即提出打造“大众化高级报纸”,以打造“24小时为出版周期的杂志”为路径,推动报纸由信息的记录者、声音的传递者转变为资讯的整合者、社会的洞察者、思想的引领者、平台的融合者,让新闻报道从“快速对新闻做出反应”向“探寻新闻事件的深层意义”转变。④在今年初改版时,该报不仅突出了深度,还强调对新闻的全面产品化和精准定制化,集中打造16个新闻产品,实行产品经理制,“报道的是新闻,做的是产品”,让版面变成一个个小的创新中心,提供多维度新媒体信息服务,更方便报纸跟公众对接。

    近年来,基于纸媒可以提供更深层次的阅读、更具有文化品牌等考量,许多研究者提议报纸主打思想牌、文化牌、精神牌,并强调将承载城市生活“精神家园”的功能定位为报纸的核心竞争力,为人们提供内心渴望的那种复古、真实、深度的阅读体验,报纸副刊版面和其他专栏文章无疑可以在这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如成都晚报开办的文化副刊版面《三人行》,特意安排作家手书文章刊登,进一步彰显了文章的文化品位。 

    我国报业素有“新闻招客、副刊留客”的说法,其实这一观点在今天并未过时,与互联网上“快餐式阅读”的文章相比,报纸上的副刊文字更应讲究文采,清新隽永,适合公众“慢阅读”,能产生产生阅读的快感。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基地重大项目《都市报全媒体转型研究:掣肘与进路》(ZVH3353003)阶段性成果

    (作者系四川师范大学教授)

    责任编辑:冷  梅

    注释:

    ①陈力丹:《新媒体的发展趋势与悖论》,人民日报2015年10月11日第5版。

    ②[美]马克?佩恩、E.金尼?扎莱纳著,刘庸安等译:《小趋势——决定未来变革的潜藏力量》,中央编译出版社2008年版,第270页。

    ③[美]威廉?鲍尔斯著,陈盟译:《哈姆雷特的黑莓——走出拥挤的数字房间》,中信出版社2011年版,第186页、第196页、第194页。

    ④李鹏:《都市报迈入一个新时代》,《新闻战线》2014年第12期。

阅读率拐点背后的纸媒担当
新闻学研究的外部学科引证分析与评价
媒介逻辑视角下的自媒体研究
播音状态解析
海外华文媒体与国内媒体 构建国家形象报道比较
近代报刊中知识女性的身份认同与主体建构
新《广告法》对体育广告的影响
“价值无涉”话语反思及对新闻客观性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