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春节返乡见闻

《 民生周刊 》(

    “过年回家,我们回家,今晚定要到家,无论路途千里万里归心似箭啊!”兔年的央视春晚,以一首温暖的《回家过年》拉开了序幕。

    辛苦了一年,就为了回家过年,家永远是最幸福的港湾。和大多数离开家乡在他乡工作的人一样,来自全国不同地区的本刊记者们也大都返回老家过年。 

    过年, 似乎是对一年民生的检阅。这个春节,在老家,记者们都经历了很多高兴事儿、感人事儿。他们不仅体会到了家乡久违的亲情和浓浓的年味,还感受到了家乡人和物日新月异的变迁——

    5年没回安徽老家的南京雨花台区环卫工人尹爱兰,用简易的“年夜饭”享受着属于她和孩子们丰盛的幸福;过年了,河北青年农民胡伟盘算着到底是走出去,还是把家还;分别在北京和天津工作的小艾夫妇,用120公里的高铁路程演绎着一部京津版爱情双城记。春节返乡,记者看到的是幸福新观念。

    在我国民间三大木板年画产地之一的山东潍坊杨家埠,让人总是想起传统春节的饰品——记忆中的年画;开上轿车的普通百姓,还在车上贴起了春联,开车出门前还要放上一挂鞭炮,在习俗与时尚之间找到了结合点;刚刚开通的沈阳地铁,独特的民族文化元素赋予了地铁站特有的灵感。春节返乡,记者看到的是民俗新符号。

    河北廊坊的高铁车站在紧锣密鼓地施工中,即将开通的京沪高铁牵动着小城的脉搏;山西吕梁的刘拴香一家三口,从太原第一次坐火车回家,激动地体验着山乡崭新的火车站;洞庭湖畔的湖南沅江,村民们依靠“时髦”的返乡就业,“抱团”水产养殖,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致富梦,还在当地掀起了自主创业潮,真正感受到“回家”的温暖。春节返乡,记者看到的是家乡新面容。

    “过年回家,我们回家,团圆幸福无价,千言万语说不够家乡新的变化!”

    记者的亲历,返乡的见闻,我们通过这些过年的故事,看到了这些事儿所折射的民生变迁。

春节返乡见闻
幸福新观念(春节返乡见闻(一))
走出去,还是把家还?
街头歌手:为梦想流浪
小夫妻的京津双城记
年三十,有种幸福叫坚守
民俗新符号(春节返乡见闻(二))
杨家埠:年画的记忆
汽车春联新习俗
沈阳地铁:传统文化的灵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