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成也“中和”,不成也“中和”

陈家兴 人民日报评论员 《 环球人物 》(

    希望干一番事业的领导,大多喜欢踏实干事的下属。“70后”,天生就是这样一个好下属的料,不仅能够勤于干事,还能够吃苦耐劳,有着让领导放心的执行力。

    而创业的“70后”,则不太相信奇迹,注重一步一个脚印。他们的创业故事中缺少传奇,更多的是一路走来的艰辛与欢悦。这难免让爱听传奇般成功故事的人有些许失望,但却是“70后”的时代性格使然。

    因为他们一方面踏实苦干,一方面则又谨慎而进取。虽然前辈的那种狂热般的理想与追求在他们身上已经逐渐淡去光环,但毕竟还留存了不少,因而身上还保有那一种进取心,那一股执着劲。同时,又思虑这,担心那,什么事情都想考虑周全,在其他人看来就有点不大气,不果决,谨小慎微,甚至有点优柔寡断。然而,“70后”踏实却不呆板,苦干却不傻干,因为他们心思灵巧而缜密,肯动脑筋,主意不少。其虽谨慎,却非胆小怕事,而是三思后行。其虽进取,却非冒进冒险,而是朝着既定的不变目标,走一步是一步。

    这便是大多数“70后”缺少传奇故事的原因。说到底,是他们有一种“中和”的精神品格。正是这种性格特质,成就了他们,也在一定程度上误了他们,使他们多有“小成”,难有“大成”。是谓成也“中和”,不成也“中和”。如果说性格决定命运,那么从根本上说,则是时代环境铸就性格。一代人有与另一代人不太一样的集体性格,正是因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成长环境。这种“中和”的性格特质,正是“70后”所处的那个时代环境造就的。

    “70后”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长成的时代,大体就在上个世纪90年代。在某种意义上说,这简直是一个水与火交融的年代。其时,理想主义消退,现实主义生长;集体主义减弱,个人主义生长。一边是要继续“破”除旧条条框框的束缚,要开拓创新,一边则是对“破”之后的“立”的遵从,要按部就班。两个方面的交融激荡淬炼,却使步入这个时代的“70后”的性格集体性地“中和”了。

    犹忆90年代初期大学里的“上山下海”之争。其时,学生观念转向“下海”,大学里以经商为时髦,有的一边读书一边打工,有的读书成了副业。商海游泳的泪与笑,书山钻研的苦与乐,数年之间便掀起一番上书山还是下商海的论争。上书山还是下商海的激荡,同样是“70后”形成“中和”性格特质的见证。

    “中和”特质,决定了“70后”不一样的今天。而人生况味,无论哪一年代生人,却又约略是一样的酸甜苦辣。

生于70年代
“改革的孩子”爱读书
刘悦 留德10年,寻找“独立”
"一切坚固的东西都烟消云散了"
周鸿祎 这代人有归零的决心
“70后”县委书记成长史
成也“中和”,不成也“中和”
胡淑芬
我不想要一个妥协的人生
海清 在婚姻中修行
拜金,从“70后”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