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如何“悦读”是摆在传统媒体面前的一个大命题。新技术在新闻传播中的大量运用,使得报纸的危机和机遇并存,只有加快媒体融合的步伐,从形式到内容不断创新,报纸才能在变革中获得新生。
5G时代到来,由厚变薄的阅读方式,对传统媒体,尤其是党报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在当前环境下,宝鸡日报大胆创新,运用浅阅读的新闻处理方式办好报纸,初步实现了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双向融合。近几年,宝鸡日报的消息和评论,接连获得中国新闻奖。2020年1月4日,第十四届中国传媒大会在重庆召开,宝鸡日报社获中国传媒融合发展十大传播力地市党报殊荣。
以平民化的视角,增强读者阅读兴趣,打造权威信息的精品报纸
传统阅读,是基于思想和思考的一种阅读;浅阅读则是信息和兴趣的需要,是一种快餐式碎片化阅读。这种阅读方式的变化,对办报理念、报纸内容、发布形式都提出新的要求。
阅读的新期待,就是报纸创新的方向。宝鸡日报在坚持党性原则的前提下,紧扣百姓阅读的新期待,扎扎实实改文风,从采写视角到版面编排、稿件处理,都在贴近群众上下功夫,让各类新闻更易读、更亲民。过去,会议新闻处理篇幅大,文字生硬,读者不爱看。现在,对“大块头”进行拆解,以平民化角度,将稿件重新组合成若干个小稿件,并采用文字+照片+示意图进行处理,使稿件短、活、新,好看易懂,增加了读者的阅读兴趣。同时,要求记者用百姓的语言写稿,采写的新闻尽量贴近百姓生活,让百姓爱读、愿读、悦读。城市越来越洋气、物质越来越丰富,但老百姓需要的一些小物件,却由于利润小、售卖麻烦等原因,市场上非常难找,比如,针头线脑渐渐从商场柜台淡出,然而老百姓居家确实离不开。为此,记者采写了《跑了三条街买不到一个顶针》,刊出后引起读者的广泛共鸣,认为这条消息简短语言朴实,写的是群众的真实感受。
信息的精心采编,就是报纸突围的着力点。以大数据支撑的现代阅读,使各类阅读向即时化、智能化发展。海量的信息、立体化传播、移动式阅读都是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但网上裂变式增长的信息量,造成大量有用信息被淹没,在这种情况下,为广大群众和读者优选信息,是党报的担当和责任,是报纸重新赢得读者的机遇。为此,宝鸡日报提出浅阅读不能“浅”编采,每一篇稿件,都必须具备新闻性,是群众真正想知道的新闻。同时,为了刹稿件的“长”风,2019年下半年,宝鸡日报新修订的《业务考核办法》规定,消息200字10分,1000字也是10分;通讯1500字以内按每千字15分考核,超过字数反而按千字10分记分,鼓励记者写“精品稿”;编辑的标准版要发12篇稿件以上才计分,优版没有稿件数量限制,既鼓励编辑把“臭而长”彻底拿掉,又激励打造精品栏目及版面。这种改变,不仅体现在新闻版面上,文学副刊版面也一同走上了优质化道路。针对网上文学作品参差不齐的现象,宝鸡日报副刊先是开设了《名家》栏目,刊登国内知名作家的散文和随笔。随后,报社又策划了《百位名家陪您一起读好书》,邀请了国内100位著名作家,每期一到两位向读者推荐书籍。版面上既有书籍的介绍,也刊有名家的故事及推荐语,很受读者喜欢。该栏目在中国报业副刊评选中被评为“最佳专栏”。
媒体融合,是报纸焕发活力的必经之路。媒体融合是机遇也是一场自我革命。近年来,宝鸡日报社把推动媒体融合发展作为一项紧要任务用心用力去完成,报社打破网络记者和报纸记者的界限,着力打造全媒体记者,从人才融合上突破相互隔绝、自成一体的局面。业务上,将报纸的优质稿件传送到新媒体平台,增加了新媒体的厚重感和权威性。而报纸则依托互联网发展优势,获取新闻线索,扩大报纸的新闻线索源。同时,又根据网上市民近期关注热点、焦点话题,及时策划采访,或答疑解惑,或为民跑腿,或及时辟谣,或发声引导,使报纸既有浅阅读时代的特色,又保持了主流媒体客观公正的权威性。曾有一段时间,基层单位为应对各种检查和考核,要拍照留档、发微信留痕,基层苦不堪言,网上骂声一片。记者第一时间撰写了《留“心”比留“迹”更重要》,分别在新媒体和报纸上刊发,读者纷纷点赞和转发。当天报纸,也被不少单位作为学习材料,组织人员认真学习。在第二十九届中国新闻奖评选中,《留“心”比留“迹”更重要》获文字评论类三等奖。
以专业的角度,审视和解析社会现象,逆向做强报纸的深度报道
浅阅读并不意味着不需要思考,也不意味着报纸深度报道就没有了市场。以专业的角度,审视和解析深层次的问题,是传统媒体的强项,也是主流媒体的担当。
紧扣时代选题,把浅阅读做出新深度。深度报道,对于传统媒体并不陌生,各报纸大都设有深度报道栏目,也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但随着网络、移动媒体的崛起,报纸阅读率下降,部分媒体把注意力转移到浅阅读上,逐渐减少深度报道的稿件和版面。宝鸡日报经过再三调研分析后认为,新媒体的浅阅读,只是新闻在横向量上的堆积,但纵向深度仍然不够;而报纸的深度报道,选题不够新颖,写作和表现手法传统,也影响了读者阅读的兴趣。浅阅读做出新深度,就必须紧扣时代选题。报社要求记者所选的深度报道主题,必须与当下省市宣传的阶段性重点合拍,必须是老百姓普遍关注的问题,必须是具有探究性的话题。深度报道的打开方式和文字叙述,又要具备浅阅读的特征,坚决杜绝“新瓶装老酒”,要用适合现代的叙述方式把故事讲好,吸引读者阅读。2019年,推广垃圾分类是市民关注的大事。然而,具体怎么分?老百姓如何做?带着这些问题,记者迅速到扶风县绛帐镇采访,《宝鸡“垃圾分类”处理站:从垃圾到宝贝的神奇魔变》很快见报,各大网站和新媒体第一时间转发,随后被学习强国刊用。读者和省新闻出版局审读专家给予高度评价。
坚持内容为王,在深度报道上体现专业性和权威性。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带给传媒业最大的变化就是“人人都是自媒体,个个都带麦克风”,口语化写作,随意性拍摄,使得浅阅读有时候更加“浅显”。而深度报道是在社会庞杂信息中挑选出最精华的展示给大众,职业记者的专业素养、缜密的分析能力及思辨性是自媒体或网络媒体暂时无法比拟的。宝鸡日报在使用新技术加速媒体融合的过程中,始终坚守这条铁律,以优质的内容打造报纸深度报道的品牌,以专业精神体现党报的权威和公信力。报社采写的各类通讯和《西秦视点》刊发的探究辨析性稿件,都体现了这一理念。以获2018年陕西新闻奖通讯类二等奖的《一个种粮大户的供给侧改革》为例,很多农民仍然沿用传统的种植和销售模式,包括基层农业部门的理念也没转过来。这篇特稿,从种粮大户筛选优良种子、机械化种植、网络化销售及农业循环化发展方面,深入探讨分析了种植大户农业供给侧的案例,文章刊发后反响强烈,也推动了农业供给侧改革。
紧盯热点事件,做到速度与深度的有机结合。媒体融合时代,深度报道仍有很强的生命力,但面对“秒读”,仅仅有深度是不够的,“温吞水”慢半拍更不行,必须做到速度与深度的有机结合。《西秦视点》是宝鸡日报深度报道的一个品牌栏目,已创办10年,曾获陕西新闻奖名专栏。近年来,读者对深度报道的时效性要求越来越高,为此,报社要求深度报道也要紧扣当下热点,选角度、抢速度、挖深度,尽量缩短报道的时滞。2019年,宝鸡民营企业制造的旋翼机出现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阅兵仪式上。一时间,《这架旋翼机是咱宝鸡造的》成了各个新媒体的热文。然而读者想要进一步了解更详细的内容却是空白的。宝鸡日报快速反应,从采访、成稿到刊登仅用一天多时间,以《宝鸡造旋翼机亮相国庆阅兵》为题,用一个版面的篇幅图文并茂及时回应了读者需求,体现了主流媒体价值。同年9月,提升改造后的宝鸡市区大庆路全线开通,但由于不了解详情,很多市民及驾驶人在网上对政府这次改造提出质疑,一些自媒体纷纷跟进,舆论出现一边倒的趋势。根据此情况,宝鸡日报派出记者就群众关心的“开通首日,缘何大堵车”,采访了改造工程设计人员、交通部门及市民,进行了深度报道,深入地分析了原因,也教会了市民如何使用立体式下穿通道的方法,很快舆情平稳,交通秩序井然。
以最权威的声音,占领社会舆论场,做强报纸的新闻评论
面对浅阅读下的各种混乱声音,党报要以鲜明观点第一时间发出最权威的声音,引导社会舆论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
结合线上线下,在先声夺人上表明报纸的态度。宝鸡日报历来重视评论,面对媒体融合新格局及浅阅读带来的新特点,报社改变过去主要从百姓生活生产中寻找评论题材的做法,依托网络应对网上舆情动态,及时表达立场,第一时间占领社会舆论场。“八项规定”颁布后,记者在网上和实际采访中发现,一些干部面对从严治党、从严治吏的全新生态,思想上有顾虑怕出错,工作起来不敢大刀阔斧。于是撰写刊发了《为敢担当的干部担当》这一评论,倡导干部大胆干事,同时也期望有关部门创造宽松环境,让干部轻装上阵。评论在报纸和新媒体平台刊发后,引起了很大的反响。不久,陕西省出台了激励干部干事创业的“三项机制”,说明评论抓得准,该评论也荣获第二十七届中国新闻奖文字评论二等奖。
阐述政策立场,用严谨观点消除碎片化误读的谬论。浅阅读碎片化、跳跃式阅读,缺乏系统性,可能导致误读,有的还会引发网络舆情。澄清谬误是媒体义不容辞的职责。针对浅阅读带来的“误解”和杂音,宝鸡日报积极发挥评论的正向引导作用,以严谨科学的态度和观点及时消除碎片化误读的谬论。党日活动,本是一项严肃的集体活动,活动时间及内容都有明确规定,然而个别基层组织把神圣的党日活动变成了旅游。记者发现问题后,迅速撰写刊发了《党日活动岂能娱乐化》的评论,明确指出党日活动是以增强党的组织活力、打牢信仰之基、服务群众为目的的有组织活动,活动不能跑偏,应该严肃认真对待。评论刊发后,有关方面及时对这种现象做出处理,该评论在陕西新闻奖评奖中获三等奖。浅阅读下这样的例子在各地不少,中央及省里政策制定后,有些地方还没有把政策吃透弄懂就急匆匆争“第一”去了,使得政策落实只在面子上做功课,群众意见较大。比如,美丽乡村建设中,一些地方没有结合农村实际和长远发展,修建绿地草坪、栽种名花名草,一味“贪大求洋”,使“美丽”变了味。记者在基层采访发现这种现象后,撰写了评论《美丽乡村建设莫搞形象工程》,论证了这种做法的危害,呼吁基层干部把精神学深弄通,以务实的作风把乡村建设得越来越美丽,得到了广泛的好评。
(作者系宝鸡日报社党委书记、社长)
责任编辑:陈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