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关注

新闻战线 2020年04月01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如何赋予新闻厚重感

——媒体融合语境下的钱江晚报实践

● 邓 崴 汤霁英 《 新闻战线 》( 2020年04月01日   第 02 版)

    全媒体时代,媒体信息由厚变薄,这给传统的内容生产和传播方式带来挑战。信息碎片化、思维表层化……“浅阅读”的局限性不一而足。 表象之下仍然可以有“深思考” ,新闻的肤浅抑或厚重,与传播介质的变化不存在必然的关联。

    身处媒体融合改革深化期的传统媒体,如何既能跟上全媒体时代的步伐又尽可能打破“浅阅读”的局限,在“浅阅读”盛行的资讯生态中扬己所长,赋予新闻更多“厚重感”,为受众带来独特的价值,钱江晚报及新闻客户端“小时新闻”近年来的探索实践,或可说明一二。

    坚守“心向读者、情系万家”的办报初心,让社会新闻“有分量”

    作为一张都市报,社会新闻是其日常报道的重要内容。但轻飘飘的街坊市井新闻多了,纵然一时“吸睛”,终究难免一地鸡毛。如何让社会新闻“重”起来,更有分量、直抵人心?钱江晚报坚守“心向读者、情系万家”的办报初心,致力于弘扬“向上向善向美”的主流价值观。在挖掘传播“暖新闻”上狠下功夫,让温暖和爱通过媒体的传播在更大范围传递,给社会以正能量,也让晚报的社会新闻厚重起来。

    送给公交司机叔叔一包“幸福的碎蛋卷”的小女孩,公交车上的暖心伞,给夜宿桥下老人悄悄点了外卖的快递小哥……这样的暖心新闻在钱江晚报和“小时新闻”上几乎天天可见。2019年,钱江晚报官微稿件被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新闻这三家央媒的官微转发171篇,大多数都是钱江晚报的原创暖新闻。2019年7月,“小时新闻”客户端首页开出《今日最暖》栏目,至今刊发暖新闻数百篇。其中一组关于火灾中受伤的恩恩一家三口的报道,阅读量超百万次,还为这一家三口募集到200万元医药费。

    在媒体融合的语境下,赋予社会新闻“厚重感”,不仅体现在媒体人对新闻题材的选择、报道栏目的设置,同样体现在对用户生产的有序组织和引导,这也是避免社会新闻浅薄化、碎片化的有效路径。

    钱江晚报于2019年10月底在“小时新闻”客户端上线“记者帮帮团”功能模块,开设“我要报料”功能,并成立专门的部门负责运营维护,以此重建、加强用户连接。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记者帮帮团”不但解决了不少读者求助、爱心捐赠等大大小小的难题,更作为“小时新闻”UGC生产主通道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我的抗疫故事——宅在家,也能守望相助”“晒‘窝家抗疫’照,领小时新闻春节红包”“此刻,我想对你说” 抗疫心里话征集、“‘疫’线面孔新闻读后感”征文、“逆行而上——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文学作品征集……这些主动设置议程的UGC主题活动,呼吁百姓安心在家支持抗疫的同时,组织用户通过各种方式生产传播抗疫正能量,与媒体专业生产形成了从线索到内容的双向循环和互补,收到用户的文章、图片、视频投稿数千条,最远的投稿来自俄罗斯和瑞典。

    将专业生产作为核心能力打造,让垂直新闻“有厚度”

    文化、教育、健康等垂直领域,是不少传统媒体长期积累形成的优势内容生产领域,钱江晚报将具有专业水准的报道和媒体融合手段相结合,使这些垂直领域的新闻“厚”起来。

    2019年7月6日,良渚古城遗址成功申遗。钱江晚报特派记者马黎在阿塞拜疆评审现场见证了这一激动人心的时刻。落锤那一刻,钱江晚报官方微信推送报道《实锤!良渚古城遗址申遗成功!杭州人的骄傲,也是全世界的骄傲!》,除了申遗现场实录外,还以图文、航拍形式展现遗址之美,记者还总结出10大知识点,充分回答“古城遗址厉害在哪里”“为什么会成为世界文化遗产”“和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关系”等问题,短短几个小时微信阅读量破30万次。

    第二天,钱江晚报又推出16个版的特刊《大美良渚,有我守护》,设置“见证历史一刻”“解密申遗文本”“图说古国秘境”“踏上发现之旅”“瞰尽古城风云”“惊艳玉器精美”“后申遗时代”等七大板块;“小时新闻”推出专题“良渚有我”,收纳了记者马黎70多篇、20万余字的原创报道,兼具专业、细节、可读等特色,多角度、跨时空深挖良渚古城文化内涵,就良渚遗址对这片土地和中华文明的意义进行了深度阐释。

    在媒体铺天盖地的良渚申遗报道中,专业和深度是钱江晚报的最大特色。这与记者马黎多年深耕密不可分,其被浙江考古所称为“跟踪良渚考古时间最长、记录最完整的媒体人”。当年进入钱江晚报后,马黎跑的第一条新闻便是良渚考古,7年来穿梭于考古工地,逐渐成为专家型记者。申遗成功后,浙江大学出版社推出了“良渚文明”丛书,其中一册就是马黎撰写的《一小铲和五千年:考古记者眼中的良渚》。

    文博报道专业性强、精确度要求高,耗时耗力,不容易转化为接地气的通俗表达。记者必须静下心来,在采访中长期追踪、研究那些不起眼的事实碎片,与它们日复一日地相处、琢磨,等待着新闻质变的发生。具备专业水平的内容托底,让文博报道形成了一定的进入门槛,也令钱江晚报的文博报道在业界和读者中形成了独特的影响力。

    以考古新闻为依托,2018年年底钱江晚报推出专栏《文化故事》,每次两个版的专题,结合“小时新闻”客户端上更为丰富的图文、视频产品,充分讲述浙江大地上下五千年的文化故事。推出后,不仅文博专家、学者在朋友圈转发推荐,客户端后台也有大批粉丝围观、评论。

    专栏开设以来产出了诸多爆款,如《他沉睡了8000多年!义乌发现“最早的浙江人”》阅读量497万次,《安吉发现罕见古墓!2500年前的绿松石头饰,太美了!》阅读量185万次,《发掘35年,一只秦桧家的马桶现身!》阅读量54万次……这些故事讲述的或许是看上去小众、略显深奥的主题,但记者对事件、人物的解读切入自然、娓娓道来,背景铺垫、史料架构得专业翔实,为写一篇报道常常要参考若干古典文献,努力做到了深入浅出、雅俗共赏。

    专业、深度、厚重感并不等同于长文章,更不是佶屈聱牙。在读者越来越习惯于“浅阅读”的时代,记者要学会凭借扎实的基本功和职业素养,从纷繁复杂的事实中找寻出有价值有意义的碎片,在逻辑的组织下将这些碎片拼接成一幅美丽的图画,从而让读者无论从局部还是整体都能获得阅读的愉悦。

    在媒体融合时代,丰富多姿的媒体介质和表现手段更可以为这种专业和深度增色。关于良渚申遗,钱江晚报“小时新闻”制作了“良辰今日,渚事玉成”“我为良渚打call”等创意互动新媒体海报,以及10秒独家落锤视频、手绘“活点地图”、《良渚十二时辰》H5游戏等多种新媒体产品,刷屏浙江人的朋友圈,上线12小时浏览量即过百万。这些新媒体产品全方位深挖良渚之美,在轻松“悦”读中为受众提供了丰富的信息和体验,实现了专业性和趣味性的高度统一。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报道中,钱江晚报“小时新闻”2月4日推出的独家策划“‘疫’线面孔”受到广泛好评。这组策划由一张特写照片、一首百字左右短诗、一张正好覆盖手机一屏长度的海报以及一个链接人物通讯的二维码组成,让人感受到直抵心灵的怦然一击和一份纸短意长的人文关怀,也让更多人记住这些平凡而伟大的面孔,记住他们在风雨中的坚韧与温暖。

    可见,新媒体报道也不天然等同于“浅阅读”,无论是较为简单直白的海报式传播,还是视频、H5、AR、VR等各种形式,都升级了用户体验,增加了信息量,提升了传播力和影响力。这都是全媒体时代的“厚重感”。

    在互动中感受共情、激发共鸣、达成共识,让优质产品“有影响”

    移动互联网时代,传播-反馈-传播的新闻生产链条一天24小时在不停延伸,受众的反馈乃至主动参与新闻内容的生产、线上和线下的互动融合已经成为一个基本特征。优质的传播产品,越来越体现出传者和受者交互、线上和线下O2O交融的特点。

    2019年,站在“五四”百年的历史节点,钱江晚报记者奔赴全国各地,探访北京大学红楼《新青年》的发源地、扬州烈士陵园《青春之歌》主角许宁的原型,对话小说《青春万岁》的第一批读者、《年轻的朋友来相会》歌曲作者、《萌芽》杂志编辑、彩虹室内合唱团团长等历史当事人,回答“五四精神”与一代代中国青年如何同行这一问题。在报纸推出8个版特刊“青春有我”的同时,上线H5游戏《摇一摇,摇出属于你的青春之歌》,将百年“五四”延绵至今的青春力量、精神特质,通过怀旧金曲的形式展现出来,吸引了从“00后”到“50后”各个年龄层的5万多名用户参与。通过“摇一摇”在朋友圈晒出自己的“青春之歌”,与报道产生共情、激发共鸣的同时,也对“五四精神”有了更深刻的认同。

    2019年第四季度,“小时新闻”推出《直播杭州》栏目。记者深入社区、学校、医院、车站、景区、商场等社会各个角落,随市民一起工作、生活,用图文、音视频直播等方式,展现杭州这座城市24小时的日常。午夜的急诊室、凌晨的头班车、社区的快递站、外卖骑手的电动车、年终甩货的四季青服装批发市场、“最忆是杭州”的演出后台……迄今推出80余场直播报道,客户端单篇最高阅读量过百万。

    杭州演艺市场的金名片——“最忆是杭州”(原“印象西湖”) 至今已走过13个年头,相关报道也有不少,但采用直播演出后台的方式是第一次。记者走进后台,揭秘这些“90后”的姑娘如何在6摄氏度的冷水寒风中为观众带来这份美丽。这场直播的影响力和感染力是常规形式所难达到的。即便是此前的视频新闻,受后期剪辑和时效性限制,也很难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从开始预告到现场直播、后期回放,前后5个小时内,客户端后台收到200多条评论,如“小姐姐们太不容易了”“看了后台更想去看现场了”“西湖因为你们变成了一幅画”……还有卸了妆的演员来回复评论,与客户端读者互动。

    2020年春运第一天起,“小时新闻”又推出了“小时直播员”——把观察、记录城市的镜头交到普通人手里。首批60位来自公交系统的直播员见证和记录了春运期间杭州公交车上的忙碌和温馨点滴。1月28日(大年初四),“小时直播员”再次上线,以独特视角用手机拍下“抗疫日记”。这场带有“消毒水味道”的特殊直播,让乘坐公交的群众多了一份安心;而公交车上发生的故事和温暖点滴,也进一步拓展了媒体的报道广度,强化了媒体与用户的深度链接。

    通过这些线上线下交互融合,都市新闻报道变得更立体、更丰富,这种“多声部合唱”式的新闻生产所带来的广度和厚度,让优质的新闻产品更有影响力。

    (作者邓崴系钱江晚报总编辑,汤霁英系钱江晚报全媒体文娱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陈  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