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沿关注

新闻战线 2020年04月01日 星期三

返回目录  放大缩小全文复制    上一篇  下一篇

功夫在诗外 隽永见笔端

● 马建刚 《 新闻战线 》( 2020年04月01日   第 02 版)

    新闻语言的张力,取决于新闻事实本身、取决于对新闻价值的挖掘和判断、取决于用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 “五步”采访、 “三关”编辑的严格淬炼,能让表达更为严谨、审慎、隽永,让作品更加可亲、可读、可感。

    坚持党的领导,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尊重新闻传播规律,创新方法手段,切实提高党的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党的新闻舆论工作提出的要求。实现这些要求,关键在于提高新闻报道吸引力,尤其是语言表达能力。 

    新闻语言表达,从来就不单纯是语言表达艺术问题,它的张力取决于新闻事实本身,即新闻事实的影响范围和大小;取决于采访的成败,即采访是否深入及对采访对象的理解和把握;取决于采访者对新闻价值的挖掘程度;取决于用怎样的语言来表述。一篇好的新闻作品,一定是采访到位并且语言运用精当的作品。因此,一篇好的新闻作品,不仅仅取决于写作,更在于采访。所谓“功夫在诗外”,正在于此。只有把采访做深做足做透,语言表达才能水到渠成,编辑才能点石成金,最终呈现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好作品,真正实现“隽永见笔端”。

    走“五步”、过“三关”,淬炼过硬作品

    一篇好的新闻作品,至少应经过揉碎、消化、萃取、提炼、写作五个步骤,以确保全面了解掌握新闻采访素材,把最真实、最客观、最可信的新闻作品提供给编辑;在编辑过程中,要做到信、达、雅,力争真实、准确、恰到好处地把新闻呈现给读者。经过这“五步”和“三关”,才能确保我们呈现的作品真实客观、可信可亲乃至可敬可学。

    走“五步”。揉碎,即把采访对象的事迹揉碎,以鉴别真伪、去伪存真;仔细了解每一个事例和细节,掌握采访对象的发展脉络和事例的内在逻辑;把采访素材串起来,置于特定框架下审视,判断其新闻价值,权衡其新闻主题。

    消化,即在充分了解、掌握被采访对象整体情况的基础上,充分消化吸收其精神实质,保证有用的事例、感人的细节等无遗漏、不丢失。

    萃取,即精心选取对深化报道主题、丰富报道内涵有用、可用的事例、细节,尽最大可能丰富报道内容。

    提炼,即在揉碎、消化、吸收、萃取精华的基础上,把采访对象放在时代背景下,提炼出符合时代要求、时代精神的主题。

    表达,即在前4个步骤基础上,通过专业的新闻表达,将符合时代要求、契合时代精神的典型人物、先进经验等呈现给读者。

    过“三关”。除采访“五步”外,编辑在编辑稿件过程中,要遵循“信、达、雅”原则。

    信,就是要求编辑稿件时,要尊重客观事实、还原客观事实;达,就是要求在尊重客观事实的基础上,用词用语贴切、精当、达意;雅,就是在信、达的基础上,用最准确、最简洁、最形象、最灵动的语言实现隽永表达,为新闻作品画龙点睛、增辉添彩。

    这“五步”“三关”,体现了走转改要求、“三深入”要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一线),是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新闻采访与写作中的具体体现和应用。经过走“五步”、过“三关”的淬炼,新闻表达才能更吸引人、更有生命力。

    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笔者始终秉持这样的理念,采访对象事儿有多大,就用与其事实相符的语言来描述;精神境界有多高,就用符合事实的语言来概括。对典型报道不人为拔高、不虚夸事实,只用恰如其分的新闻语言进行专业表达,以提高新闻作品的可信度,增强其吸引力和可读性。

    丹东日报在75年的发展历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新闻语言表达风格:可以是朴实细腻、可亲可敬的语言表达,也可以是平和平实、娓娓道来的新闻表达;可以是气势恢宏、激扬斗志的快意表达,还可以是旗帜鲜明、激浊扬清、敢于交锋、敢于亮剑的辣味表达。不论哪种表达形式,都一定是记者发自内心的真实呈现。

    动真情讲真话,追求本真表达

    新闻语言的运用,与文学修养有关,与精神气质、新闻理念有关,也与所受的新闻教育和训练有关。记者应积极探索并创新表达方式,形成自己的写作风格,以百花齐放的清新文风,不断提高新闻报道吸引力和可读性,提升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和公信力。

    一篇主题鲜明、具有鲜明时代特色的新闻佳作,必有其可圈可点、为人称道的语言表达方式。大处着眼、小处落笔,敬谨之心、为民情怀,专业专注、隽永表达,都是其题中应有之义。

    大处着眼,小处落笔。即确立主题要立足于时代大背景,着眼于时代主流精神;落笔时要以新闻事实为依据,从小处切入,通过逐渐展开的新闻事实,表现时代精神,展示时代风貌,成为时代风云的记录者。

    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丹东市宽甸县太平哨镇泡子沿村党支部书记王秀君不幸病逝在防疫工作岗位上,年仅49岁。为真实反映王秀君同志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精神风貌,报社记者深入泡子沿村采访。3月2日,丹东日报一版以《战“疫”中 他用生命践行誓言》为题刊发通讯,用语严谨、朴实真切、情发于心,通过一件件小事,真实呈现王秀君的爱民之情。

    “2月15日,宽甸遭遇了近10年来最大的一次暴风雪。清晨6点整,王秀君蹒跚地走在齐膝深的雪地上……一边通知村民做好大棚防护措施,一边继续奋战在抗疫一线。”“看到大家这么辛苦……他自掏腰包去镇里买了一大筐鸡蛋,第二天,大伙就吃上了热乎乎的茶叶蛋。”

    没有人为拔高,没有虚语饰言,通过最大暴雪、蹒跚、齐膝、自掏腰包等几个关键性细节,串联起文章主线,一个无私为民的基层干部形象跃然纸上。熟悉王秀君的乡镇同志致电记者,夸赞“把老王写‘活’了”。

    敬谨之心,为民情怀。在新闻语言的使用上,应心存敬畏、审慎用语,褒扬之词使用要恰如其分,溢美之言运用要恰到好处。

    宽甸大川头镇司法所长陈文姝扎根基层20多年,调解矛盾纠纷上千件。大川头镇的群众,有矛盾纠纷不找派出所,却找司法所,因为他们信任陈文姝。对这样一个典型,记者在采访中反复核对事实、深挖细抠每一个细节。

    大川头村一妇女因邻居一老者的羊啃了她家的青苗,争吵中打了老者一耳光。调解完他们刚走出司法所大门,老者的孙子闻讯赶来,操起铁棒就朝对方砸下。送他们出门的陈文姝抬脚一挡,铁棒砸在她脚上,致右脚小趾粉碎性骨折。第二天她穿着拖鞋又来到单位,她爱人说“为了工作,你不要命啦?”陈文姝说:“我不后悔,铁棒要是砸在头上,还不得闹出人命啊?那就毁了几个家庭啊。”

    文章语言朴实,通过主人公为救人被砸、穿着拖鞋坚持来上班,以及与爱人的对话等细节,以寥寥数语,塑造出一个接地气又令人敬佩的人物形象。报道在丹东日报一版头条刊发后,反响强烈,陈文姝荣膺县、市、省和司法部“全国人民满意的司法干警”等多项荣誉称号。

    专业专注,隽永表达。比喻也好,修辞也罢,最终的目的,都是要以隽永表达来阐明事迹、尽展神韵,让文字直达人心。

    2019年7月始,丹东日报策划实施了“守初心、强四力、看变化”大型主题采访活动,融媒体报道组以田野调查的方式,走遍丹东三县五区70多个乡镇,走进村组、走进农民家庭,和农民面对面交流。心贴得近,路走得实,文字自然带着一股泥土味儿、朴实劲儿。

    在《沙里寨镇:青山绿水出路多》一文中,记者讲述了市、县斥资600万元在大洋河上修建了一座宽阔的水泥桥,而村民对40年前修建的钢索吊桥还饱含深情与不舍。

    “吊桥修成后,不仅能过人,还能走自行车、小推车等,两岸的村民都乐疯了,没事就去桥上走走,好像怕这个宝贝不见了。”“那座历经40年风雨的老吊桥很少使用了,但它已经成为村民们心中的一个记忆的符号,讲述着40年前干部群众一起克服困难,艰苦创业的故事。”

    文字虽不长,村民们对新吊桥的喜爱和对旧吊桥的眷恋之情尽展其间,同时生动反映出丹东农村发生的巨变,反映出精准扶贫取得的可喜成效。

    (作者系丹东日报编委、编辑部主任)

    责任编辑:陈利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