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写作如何适应传播方式的发展变化,是一个值得思考的问题。这既涉及数字技术,也涉及文学、传播学等人文学科。本文从文学叙事与新闻写作交融、打破新闻体裁壁垒实现融合以及打造“可读、可听、可看”的新闻产品等三个层面,就融媒体时代的新闻写作创新提出见解。
融媒体 新闻写作 创新转型 人工智能
融媒体就是充分利用媒介载体,把既有共同点、又存在互补性的传统媒体与新兴媒体,在平台、技术、内容、渠道、传播、指挥、用户、运营、智能化等方面进行全面整合,实现上述现代媒体元素融合运作的新型传播体系。在移动互联网和新媒体日益蓬勃发展的时代,新闻工作面临转型和挑战。新闻生产如何创新和突破,努力把更加丰富的内涵注入新闻写作,是个重大课题。
智能融合感性,拓展外延内涵
近年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技术的高速发展,代替人类工作的现象愈发普遍。2007年,美国AI科技公司正式发布一款名为“语言大师”的新闻编写软件,可用于快速撰写体育类、财经类新闻稿件。2014年,人工智能新闻的出现改变了传统的新闻生产方式,只要导入最新的数据,“语言大师”一分钟最快可以生成2000篇报道;2015年,腾讯首次发布人工智能写作的新闻稿件,并且由此拉开了我国人工智能新闻写作的序幕;同年11月,新华社宣布其人工智能记者“快笔小新”上岗。在这场人工智能写新闻的浪潮中,全世界著名媒体纷纷投入研发人工智能新闻写手,其中包括美联社、纽约时报等。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融媒体时代,新闻工作者应把人工智能进军新闻采编行业作为一个警示和督促,顺应时代改进报道方式,努力把更加丰富的内涵注入新闻写作中。
2015年,美国国家公共电台记者斯科特·霍斯利和智能写作软件“语言大师”进行了一次新闻写作比拼,两者根据丹尼斯餐饮公司公布的财报数据在同一时间进行写作。美国国家公共电台对两则报道满意程度发起的公众投票结果显示,“语言大师”获得912票,斯科特·霍斯利获得9916票,显然,受众对斯科特·霍斯利撰写的新闻稿件认可度更高。
在这场比赛中,斯科特·霍斯利用时7分钟完成,“语言大师”用时2分钟完成,从新闻发布的速度上来看,“语言大师”取得了压倒性胜利,体现出人工智能写作新闻在数据处理速度和编辑效率上的强大优势。但是从内容可读性上来看,由于斯科特·霍斯利是丹尼斯餐厅的常客,对新闻题材十分熟悉,写起来得心应手,选取“大满贯”等具有感情色彩的词汇,将生硬的数据堆积转化为感性的认识,更便于读者掌握新闻主题。在新闻主体中,斯科特·霍斯利还加入了具体直观的生活词汇,如“钱袋”“薄煎饼”等,文字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生动形象,更容易引起受众的联想,更符合受众的阅读习惯。
通过案例对比,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人工智能写作的最大优势在于速度和尊重客观事实,记者相对于人工智能写作的优势在于新闻敏感性、新闻的拓展和联想能力。一篇新闻稿件需要的不仅仅是客观陈述,更要符合大众价值取向的人性色彩。目前,人工智能写作不但无法同受众产生情感上的共鸣,而且表达方式模式化严重,这是新闻采编人员发挥优势的难得机会,新闻采编人员应提高自身素养,特别是要提高舆论引导的能力、发掘人性的能力、表达关怀的能力,努力把更加丰富的外延和内涵注入新闻写作之中。
价值融合事实,凸显人文关怀
新闻文本需要人性化色彩,人们早有共识。数据只是工具,它仍然是在讲述故事,讲述数字背后关于人的故事。因此,作为记者应格外注意新闻的人文关怀,要将生硬的新闻事实转化为受众喜闻乐见的报道,增强报道的故事性、文学性。
故事是新闻文本的内核。新闻也要讲好“中国故事”。学者迈克尔·舒德森在其《新闻社会学》里认为“所有的新闻报道都是故事”。从受众角度来看,相对于生硬的“新闻八股”,故事化的新闻报道更具有吸引力,受众更加乐于接受;从内容报道本身来看,讲故事的方式更具有可读性,具有人情味和生活气息的新闻报道更加亲民;从传播效果来讲,故事化的新闻报道其不仅起到传播事实的作用,还可以宣泄情绪、引导舆论。
大数据时代,新闻报道的故事内核依旧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2015年波利斯会议新闻上,《卫报》数据主编阿尔贝托·纳尔代利认为,“若无人性化的思考,数据自身毫无意义。尝试讲一个新闻故事是件必须牢记于心的事。”
第2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篇幅虽小,但是时间跨度很大,运用多处直接引语,给人一种娓娓道来的故事感。
12月2日下午3点15分,兰考县南彰镇徐洼村村民李麦花在新疆摘棉94天后,乘坐K1352次火车回到了兰考。94天挣了6100元,比去年少了2000元。“今年全国涌到新疆摘棉的人有70多万人,比去年又多了10万。”李麦花说。“今年兰考到新疆摘棉的明显减少。”兰考县火车站总支书记何金峰说,“从火车站出发摘棉的约为1.8万人,比去年少了8000人。”
文学是新闻文本的色彩。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先辈们留下了无限的文学财富。汉赋、唐诗、宋词、元曲等等不胜枚举,将诗词、散文、报告文学的笔法融入到新闻报道当中,兼容新闻和文学语言的优点,创造出具有事实层面上的新闻意境,文学化表达,让新闻绽放出斑斓色彩,激发读者的阅读欲望,这样,可以有效地提升报道文本的文学性,使之观之可亲、读之有味。
在新闻的文学表达中,我们可以用生动活泼的文字描写代替概括总结,用叙事性的技巧代替报道性的技巧,用灵活的图文安排代替死板的排版模式,用具有感染力的写作风格代替平铺直叙,最终打造出新闻意境的较高形态。记者首先要有较高的文学素养,在叙事和刻画人物形象过程中,通过艺术构思,能够将文学作品中的白描、叙述、点面结合等手法融入其中,真实而又细腻地描摹新闻事件发生时的情景,使之兼具新闻性和文学性。第23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获奖作品《北京一夜》中创造的意境,典型地凸显了新闻意境真实性和文学性兼顾的特征,并有效地激发受众的联想和情感。
那一夜,暴雨。
有人在大雨中,因着忽然闪现的善意,而赢得尊敬;
有人在大雨中,归家的路上无力求救,而失去生命。
同一座城市,同一个夜晚。
一个公民的无助与一个公民的互助,悲情与温情交织,同时上演……
这篇新闻报道采取了两条主线并行的手法,通过同一情景下不同命运的两位主人公的比对,产生了强烈的价值碰撞。同时,其语言韵律感极强,抒情和议论也是理性且克制的,其意蕴的表达依附于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从而打造出一个矛盾思辨、悲壮而又有希望的复杂意境,给受众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
顺应时代风向,融合表述方式
随着时代的发展,生活方式进入快节奏,人们淹没在海量信息之中,留给单篇新闻稿件的时间被一再压缩,碎片化的阅读时间如何在有限的版面和篇幅中传达出更多的信息,是新闻媒体应直面的问题。
消息、通讯、评论,是新闻记者写作的三大板块,过去几十年来,传统意义上的消息、通讯、评论三者相互分离,分工明确、界限分明。但是,近年来这三项业务有相互渗透、相互融合的趋势。有人把这样的三种体裁融合之后形成的新闻题材称为“新闻述评”或“新闻评论”。不论如何命名,这种融合已经成为一种潮流。
以2008年7月31日的南方周末《记者见地》一栏《法律的历史是程序的历史》为例,此文是记者采访全国人大法工委原副主任张春生后撰写的一篇新闻述评,记者根据实际采访情况而生发评论。原文节选如下:全国人大法工委原副主任张春生,在被问到对法治的理解时,举了一例。同样是姐妹俩分苹果……张春生经常用这个例子说明程序的意义:公正的结果蕴涵在公正的方法中……在尊重法律的人看来,法律是程序约束,是实现正义的方式。
由此可看出,记者运用了夹叙夹议的笔法,而记者的观点也是从被采访对象的言论中生发出来,既尊重客观事实又传达了价值导向。新闻文本中不但有新闻事实的陈述,也有观点的提出,特别是在一些篇幅较长的报道中表现得非常明显。
现今可供受众选择的媒介众多,而各种媒介之间其实是资源共享、内容兼容的,所以写作时要融合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的多种表述方式和语言风格,全面打造可读、可听、可看的新闻,这样才能真正迎合信息时代的传播趋势,并且与受众之间搭建感性的桥梁。
在2013年的河南新闻奖名单中,来自河南省七家新闻单位的11件微博作品引发关注,成为当年新闻奖最大亮点,这也标志着微博作品第一次跻身省级新闻奖获奖名单,是媒体融合发展的一个缩影。
自2010年起,“两微一端”先后兴盛起来,一些触觉灵敏的传统媒体纷纷进驻新媒体平台,如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等中央级媒体,在移动舆论场中尝试夺回主导权,因此2012年也被称为“媒体微博元年”,后来又有各类“元年”出现,这也奠定了微博的媒体属性。
作为记者,应积极顺应时代风向,融合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的多种表述方式和语言风格,让文章更生动活泼。如在报纸的新闻报道中开始出现电视新闻脚本的格局,如“话外音”“同期声”等表达方式。
在时代发展的大潮下,传统的新闻工作者应该利用更多的时间精力去体验生活百态、去观察体会和总结,发挥思维的无限可能,用激情和责任感去面对工作,把新闻真正做成有事实、有态度、有感情的报道。在媒介融合环境下,新闻机构仍然需要新闻人能够快速、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并且也需要从业人员能够为网络媒体重新设置议题。
目前,科技发展日新月异,信息技术新成果井喷式涌现。这是我们传媒工作者的机遇,也是挑战。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新闻写作如何适应传播方式的发展变化,涉及数字技术,包括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物联网等诸多领域,也涉及思维科学、文学、传播学等人文科学。本文的探讨只是初步的,其意义主要在于提出问题,抛砖引玉,更深刻的理论阐释和分析论断还有待更多专家学者和传媒界人士的探讨。
(作者单位:东北新闻网)
责任编辑:武艳珍
注释:
①陈小晰:《机器人新闻与记者稿件的对比》,《新闻记者》2016年第9期。
②王聪、南塬飞雪:《重拾故事内核:反思机器人新闻》,《青年记者》2017年第1期。
③童浩麟:《火车站见证兰考经济变迁》,河南日报2012年12月3日。
④李瑾:《北京一夜》,工人日报2013年7月28日。
⑤赵蕾:《法律的历史是程序的历史》,南方周末2008年7月31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