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价值和传播价值

● 徐丽娜 《 新闻战线 》(

    摘要:当下综艺节目大多追求快适体验,在海外版权综艺节目充斥荧屏之时,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无疑是一股“清流”。节目以中华诗词为载体,力求在分享诗词之美的同时,唤醒受众的中华传统文化基因,深化文化强国理念。既是传统文化的精髓与新媒体艺术的完美融合,又兼具文化经典重塑和社会文化重构的双重功能。

    关键词:《中国诗词大会》     文化传承     文化传播

    社会的演进、新媒介的发展带来数据的膨胀,大众传媒任何节目的设计、策划与制作都离不开“使用—满足”的价值追问。电视节目在经历一系列的变革之后,娱乐化被无限放大。快适体验和碎片化传播随处可见。在各种海外版权的综艺节目霸屏之时,原创文化类电视节目《中国诗词大会》无疑是一股“清流”。该节目以“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为宗旨,力求通过诗词知识的比拼及赏析,带动全民重温古诗词,分享诗词之美,感受诗词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汲取营养,涵养心灵。通过强化受众的中华传统文化身份认同,引导由快适到美感的审美回归,深化文化强国理念。这档节目是传统文化精髓与新媒体艺术的完美融合,兼具文化经典重塑和社会文化重构的软性功能,具有很高的文化价值和传播价值。

    文化价值

    文化价值之一:“一代有一代之所胜”

    世界上任何一种优秀文化均有普世价值,有着悠久历史的中国文化当然也不例外。焦循《易馀龠录》(卷十五)提出:“一代有一代之所胜”,王国维在集大成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一代有一代之文学”(《宋元戏曲考》)。不同时代的文学形式代表的文化具有多样性、差异性。快适体验只是漫长审美演进中的一个暂时现象,不是最终结果。当下中国电视节目的文化审美并不意味着颠覆传统,而只是在新媒介情境下的审美中追寻融合之道。中国的当代文化不仅是自觉、自立、自新、自强的文化,更是仁慈、宽厚,具有包容性的文化。追溯古今文化嬗变,传统的文学审美虽以“雅”为主流,却也不乏以“快适”为体验目的的“俗”文化。与其任由传统精英文化由中心向边缘滑落,倒不如孕育新体验,雅俗共赏、由俗至雅,关注感性,引起情感共鸣,进而回归理性。

    与图像时代的新媒介文化不同,中国诗词文化高雅含蓄,在社会发展中逐渐被边缘化。图像时代的新媒介文化有着强势的感性视觉冲击,是为“一代之文学”,如何与传统精英文化融合,实现真正的“一代之所胜”,是文化普世的首要问题。《中国诗词大会》站在古代智慧与现代文明的交汇处,以古论今,在古诗词中寻找当代人的情感诉求和价值诉求。例如第二季第二期有一道题目是“下列哪项最适合用来形容‘吃货’”,将古诗词和网络用语联系对应,迅速拉近了新媒介文化与传统精英文化的距离。对诗词的考察和解读没有停留在表面阶段,而是和当下的一些热词紧密相连,缩小时代差距,营造跨时空心灵情感互通感受。专家还通过天子、诸侯及百姓所吃的食物,介绍了中国古代的社会结构及饮食文化,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代替了传统的刻板说教,在寓教于乐中传播中国传统文化。

    在竞技元素的创意设置方面,《中国诗词大会》博采众长,将诗词传统文化的精髓与多媒体艺术呈现完美融合。首先,《中国诗词大会》题目所涉及的诗词考点难度起点不高、循序渐进。考点设置巧妙,往往是受众耳熟能详又容易混淆的诗词章句。答题过程中的适当留白,既控制了节奏,又增强了受众答题的代入感。竞技性、对抗性和未知性使得节目的热度高居不下。第二季又创新赛制,新增“飞花令”,选手根据限定字“春”“月”“酒”等,轮流吟诵诗歌,完成接龙。从播出效果来看,本该是仪式感的对决却营造出了效仿古代文人吟诗作对的氛围,张弛有度,提高了节目的观赏性。

    如前所述,“一代有一代之文学”,“一代有一代之所胜”,时代演进,文化的解读不应该是否认、排斥经典,而应该是厚积薄发、站在历史高度上,宽厚融合。

    文化价值之二:诗意人生、意境之美

    王国维《人间词乙稿序》提出“意境”说,并进而将意境分为“有我之境”和“无我之境”。《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普世还在于诗意人生、意境之美的营造。

    《中国诗词大会》片头充分借鉴了中国古代书画同源的艺术传统,将诗词与绘画完美结合在一起。画面的美感蕴含于诗词之中,诗词的意境又被画面直观地展现出来。每场比赛都由百人团齐声朗诵耳熟能详的名诗佳作,声势浩大、语调铿锵,在灯光、音乐、舞美的配合下,以视听语言进行形象性的艺术呈现,声画同步、情景交融,继而产生更丰富的情景和哲思的艺术境界,达到“物我交融”的情感体验,极富古典文化韵味。不仅如此,答题环节的舞台设计也独具匠心。擂台、战鼓、盾牌、战船以及万箭齐发、击碎盾牌,刀光剑影的视觉效果和音效声在LED屏幕交错出现,节奏紧凑,形象生动,气势恢弘,给人以强烈的视听冲击。

    除视听语言的传统现代相融合之外,主持人和现场嘉宾的措辞也穿梭古今,融合无间。董卿一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表现出对第二季优秀选手的期待;康震以“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和“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古今对比,道尽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自信。古今交汇而又契合主题的措辞,成功构建了符合母语文化期待的唯美意境,为传统文化意境的现代解读书写了良好的起笔。

    《中国诗词大会》的参赛选手来自全国各地,横跨社会领域各阶层,甚至还有外国人。这些平凡人现实生活中保有“诗心”,以“诗意栖居”为品质,汲取强大的精神力量,从容面对生活。“草根话语”的鲜活改变了网络时代的刻板化和碎片化,突出“诗意人生”的“意境之美”。一些选手还选取与环境契合的传统服饰,展现传统才艺,提升了电视画面的质感和审美,烘托意境,也给受众带来了更为完美的感官心理体验。

    传播价值

    传播价值之一:文化传承

    《中国诗词大会》在大众传播过程中很好地践行了电视作为大众传媒的文化传承功能。这一观点已得到诸多学者论证。传播学者拉斯韦尔的“三功能说”(环境监视、社会协调、社会遗产传承),强调了媒体的文化传承功能。当下综艺节目碎片化传播盛行、过分追求视听浏览的快适感,导致节目人文内涵缺失,文化身份的认同、教化功能受到抑制,追逐的是感观刺激功能和游戏娱乐功能。《中国诗词大会》开创收视新高峰,从某种意义上说,恰恰是受众极致娱乐审美疲劳后的分流行为,是对过度娱乐的一种纠偏与警示,是对传统文化的追溯、哲思与传承,更是网络自媒体情境下大众传播如何介入优秀民族文化弘扬与社会舆论引导的一次大胆创新和尝试。

    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生观、价值观以及对精神境界的追求,是中华民族长期历史发展的积淀,是文化遗产,更是文化财富。中国诗词“诗言志”“文以载道”,发挥着重要的教化作用,其蕴含的精神力量代代相传,对净化社会风气、提升公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中国诗词大会》营造的整体氛围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赞扬和推广,更是一种普及;涉及的诗词范围全面,通俗易懂,难易循序渐进,可以很好地唤起共鸣,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砥砺国人文化自信、激活中华文明生命力。节目中呈现的中国传统核心文化,深具中国传统文化意蕴与精髓的观念,不但实现了媒介的社会遗产传承功能,也是提升国人文化自信的有效途径,同时对其他媒介形式具有借鉴意义。

    作为一档原创电视文化类节目,《中国诗词大会》通过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创新、提升,强化文化传承,较好地引导了中华民族的文化身份认同、强化了文化归属、树立了文化自信,推动了对外传播。

    传播价值之二:文化重构

    传统精英文学一直被视为“阳春白雪”,普罗大众虽奉为经典却望而却步,导致传统文化精神无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西方文化的冲击下,更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日益淡漠。承上,我们需要做的不是与新媒介文化的对立,而是冲淡泛娱乐化对传统文化的冲击,以融合为前提,兼容并包,求同存异,以正能量倡导重新建构当下新媒介文化。

    图像时代的新媒介文化在一定时期可能表现为漠视传统,但中华文化数千年,一些基本的价值追求与精神主旨还是得到大家认同的。现代视觉媒体高科技手段的运用完全可以解决形式呈现的问题,但如何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融合的关键在于新媒介文化的重构。

    《中国诗词大会》既以中华诗词来寻“文化基因”,就必须面临雅与俗、深与浅、博与专、道与器的平衡问题。当下中国压力与快节奏并行,而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研学与精神传承需要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如何通俗易懂又雅俗共赏,既深入浅出又不失真义,既旁征博引又学有专攻,是节目制作着力之地。既要倡导、弘扬传统文化精髓,又要创新形式内容贴近当下。

    传播价值之三:文化品牌传播

    激烈的竞争环境使传统电视媒体更加意识到品牌化的重要性,最终体现为栏目的核心竞争力。当下国内综艺节目引进海外模式已成惯例,原创节目匮乏,优质传统文化类节目更是稀缺。

    《中国诗词大会》避免了诸多综艺节目的同质化现象,走个性化品牌传播道路,核心竞争力无疑是其内置的文化属性。当受众对明星娱乐真人秀审美疲倦之时,这档节目可以有效地化解公众的文化焦虑,激活潜藏于心的文化欲望,弘扬正能量。《中国诗词大会》作为一档综艺节目,归于原创文化类,既要遵循传播规律,也要凸显异于常态的主流价值。从节目创意、制作、播出时段(春节的仪式感)等各方面既大量借鉴新媒介艺术形式,又打造出独具特色的节目品牌。无论是主持人、嘉宾以及选手的“文化”标签,还是跨屏互动、同步答题的体验,抑或是社交媒体的话题营销传播,都很好地实现了主客体在新媒介语境下的“新体验”,扩大了文化审美的新内涵。

    反思与启示

    有观点认为,文化类综艺节目是文化供给侧改革的一次有益尝试,唤醒了民众沉睡的文化因子,实现了中华文化的良性传播。《中国诗词大会》的成功,在综艺节目领域树立了一个新的风向标,势必掀起新一轮的文化类节目热潮。然而,同质化现象无法根除,如何保持节目的初衷,勿使模仿泛滥引发观众的逆反心理是需要思考的问题;将娱乐融入文化,采取的方式和融入的程度也是一个需要把握的问题。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文学院在读博士)

    责任编辑:武艳珍

    参考文献:

    ①杨柏岭:《新媒介的兴起与文学精神的传承》,《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2期。

    ②周哲:《从现代媒介消费反思人类的现代性生存困境——〈中国诗词大会〉走红背后》,《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第3期。

    ③沃尔夫冈·韦尔施著,陆扬、张岩冰译:《重构美学》,上海译文出版社2006年版。

    ④庄晓东:《传播与文化概论》,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⑤朱瑞:《新媒介事件情境下自主创新节目的传播构建分析》,《新闻研究导刊》2017年第5期。

    ⑥李君娜:《综艺清流:让观众释放“诗意”需求》,解放日报2017年3月1日。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媒体融合路径探索
融媒时代的新型纸媒打造
微信公众号新闻写作乱象透析
美国新闻自由背后的资本自由
西方学术视角下的中国社交媒体实践
《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价值和传播价值
地方报纸对地域文化的赓续与超越
“徐雷约架”报道对武术传播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