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中华主文化具有普遍性,各地域亚文化则具有特殊性。随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地域亚文化之间的共同性将逐渐增多,而差异性将逐渐减少。因此,我国地方报纸当前一项重要任务就是在中华主文化的指导下,实现地域文化的赓续与超越。
关键词:地方报纸 地域文化 文化传承 文化创新
《周易》记载:“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首次提出了“文化”一词。汉朝刘向在《说苑·指武》中说:“凡武之兴,为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一词与“武功”相对。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人类对文化的关注逐渐加强,对“文化”概念的界说也日益深入。
美国人类学家罗杰·M·基辛就曾指出:“文化一词用来指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所依据的共同观念体系,即该民族的概念性设计,或共同的意义体系。”①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在其著作《原始文化》中认为:“文化,或文明,就其广泛的民族学意义来讲,是包括全部的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习俗以及作为社会成员的人所掌握和接受的任何其他的才能和习惯的复合体。”②泰勒这里所说的“文化”,是指任何社会的全部生活方式。全部生活方式通常包括两部分,即精神生活方式和物质生活方式。前者包含信仰结构、价值结构和规范(习俗、道德、法律)结构;后者则包括人们衣、食、住、行、娱乐、工作等实际生活方式。上述这些定义,充分揭示了“文化”在本质上是属于精神层次的。
从文化空间结构的视角来看,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由于在政治、经济、历史和地理等方面的区别,都有着专属于自己的独特文化。其中,中华主文化是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它使中华各个民族在同呼吸、共命运的过程中成为一个文化统一体,并具有强烈的凝聚力、向心力。具体总结中华主文化的共同特征有如下三点:第一,中华主文化的基本价值观念博大精深,并具有深远的影响力。中华民族的基本价值观包括:集体主义和爱国主义精神、自强不息的进取精神等等。第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指导思想,也已成为中华主文化的观念共识。第三,中华主文化中所具有的全人类共同的自然科学、技术知识、经济管理知识等,成为中华各地域亚文化的通项,并把各地域亚文化凝聚成为一个整体。
中华主文化具有普遍性特征,而各地域亚文化则具有特殊性。值得注意的是,各地域亚文化的差别性并不是绝对的。随着文化的交流与传播,地域亚文化之间的共同性将逐渐增多,而差异性将逐渐减少。因此,我国地方报纸当前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在中华主文化的指导下,实现对各地域文化的赓续与超越。笔者认为可以采取如下几种方式。
对本地优秀文化的传承
我国幅员辽阔,各地域之间不仅地理环境差异大,而且经济社会发展也不平衡,由此形成了丰富多彩的地域亚文化。中国地域亚文化可以划分为三大类、22个具体类型:第一大类是少数民族地域文化,主要分布在我国边疆地区,包括青藏文化、新疆文化、内蒙古文化、宁夏回文化、广西壮文化等;第二大类是西部文化或内地文化,包括三晋文化(山西)、中原文化(河南、河北南部)、关中文化(陕西)、荆楚文化(两湖)、淮南文化(长江以北的安徽地区)、赣文化(江西)、巴蜀文化(四川东中部)、滇黔文化(云贵高原大部)等;第三大类是东部文化,主要分布在我国东南沿海和东北大部地区,包括岭南文化(广东、福建)、特区文化(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江浙文化(浙江、江苏和长江以南的安徽地区)、上海文化(上海地区)、齐鲁文化(山东大部)、京津文化(包括河北东中部)、关东文化(东北大部)和台湾文化、港澳文化等。
这些地域亚文化都蕴含着许多优秀的文化因子。例如,岭南文化内蕴的“生猛”和“战斗精神与革新精神”;上海文化中所包含的开放、容纳、理性、秩序等因素;黑土地文化中的开放性、容纳性等文化因子。这些文化因子是地域文化中的积极因素,地方报纸理应承担起将它们发扬光大的重任,并使之成为现代地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例如,“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这一俗语久为人知。据说,“九头鸟”有九头,充满智慧,这与湖北人才辈出,“惟楚有才”的美誉相对应。武汉晚报就以九头鸟作为标志,特设了一个《九头鸟》栏目,坚持用本地话写本地人,说本地事,散发着浓郁的地方气息。又如,楚天都市报的专版“汉味茶馆”,专门设有《湖北大鼓》《汉货小品》《扯野棉花》《汉味快板》《汉味三句半》《讲点把古》《汉味相声》《汉腔趣话》《玩家麻雀》《吹哈子牛》等多个小栏目,这些地道的方言土语,鲜明地体现了楚天都市报对本地域“汉味”语言特色的继承与发扬。
再如,西安作为中国历史上十三朝古都,其长安文化有着极鲜明的地域特色。西安晚报采编人员在处理新闻报道时,尤其关注事件发生的历史背景,常常会为新闻注入更多的历史文化因子。此外,近几年来西安晚报在整合、充实原有的一些文化副刊板块基础上,还增设了“西安地理”“艺术视窗”“文化纵横”等板块和栏目,向历史、地理、民俗、文化遗产等更广阔的领域,拓展地域文化报道的视野,增加地域文化板块的容量,从而使西安晚报地域文化板块的“形”和“神”都有了长足进步。这些地域文化板块的内容设置及其所显示的知识性、思想性魅力,吸引了不少专家和读者的关注,从而加深了他们对西安文化底蕴的了解。
武汉晚报、楚天都市报、西安晚报等地方报纸对本地域的地方典故、名胜古迹、风土人情、方言土语等的继承与发扬,凸显出有别于其他地方报纸的浓郁地域文化特色。这些融汇着时代精神而又洋溢着乡土气息的作品,最能引起市民的兴趣与关注,也最能实现地方报纸对本地域优秀文化的继承。
对本地优秀文化的整合
地方报纸对本地传统文化进行重新解释和创造性的整合,可以使传统文化获得新的生命力。
我国新疆伊犁自古以来就是多种文明的交汇点,中原汉文化、印度佛教文化、波斯文化、古希腊文化在这里汇集、碰撞、融合,地域文化具有东西文化融合的鲜明特征。如何挖掘、整合、传承伊犁传统文化的精华,使之实现民族文化与现代文明的交相辉映,成为当地报纸伊犁晚报首先需要谋略的重大课题。近年来,伊犁晚报从当地的文化历史、传统风情、历史典籍、人文景观出发,策划并推出了一系列特色文化报道。例如,该报策划的“生活在伊犁的俄罗斯人”系列报道,通过采访留守伊犁的俄罗斯族人的境遇,回味伊犁的特色文化与厚重历史,感叹多民族聚居区里生活翻天覆地的变化。再如,该报策划的《从西大桥出发——踏访伊宁市的东南西北》报道,由多名记者共同参与策划和执行,负责采访的四名记者从市中心出发,骑自行车沿着伊宁市四个方向,用眼睛观察这个城市的市政变化,走进小院和小店,与寻常百姓交谈,采访相关职能部门并获取伊宁城建的最新规划和成果,通过查阅资料对比伊宁市的今昔变化,真实反映当地文化的现代发展路径。此外,该报还策划了《寻找伊宁风情小巷》《走进伊犁街3号院》《歌者洪启》《汉人街的手工艺人们》《伊犁最后的红军》等一系列文化报道,这些报道以发展的视角赋予伊犁文化以全新的解读,在有效传承当地优秀文化传统的同时,也承担起创造性整合伊犁多元文化的重任。
对本地优秀文化的创新
坚持不懈地传承与创新本地域优秀文化,充分发挥其正确引导市民精神文化生活的重要作用,亦是地方报纸不可忽视的重要责任。
以温州为中心的浙南地区流行的昆曲,是明朝万历年间(1573—1620)传入温州的,这种昆曲和温州的戏曲声腔互相融合,逐渐形成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剧种。昆曲表演艺术古朴、自然、明快、讲究生活真实,因其流行在永嘉一带,又被称为“永昆”,俗话说“南昆北昆不如永昆”。
有着如此美誉及深厚历史文化积淀的“永昆”,如今却面临后继无人的尴尬局面,许多优秀剧目即将成为明日黄花。为保护、传承、创新这块艺术“瑰宝”,温州晚报近年来进行了大量的跟踪报道,曾先后发表《活化石永昆今日喜有传人》《中国“第一戏”受到韩国戏剧界青睐》《永昆曲谱由国家出版》《胡锦涛温家宝对加大昆曲抢救和保护力度作出重要批示“永昆”振兴有望了》等一系列有分量的报道。2010年5月10日,温州晚报发表《古老永昆绽放青春魅力》一文:“曾经面临消亡的永昆,现在已经得到再次生长的机会”;2013年10月28日,温州晚报刊发的《市政协开展传统戏剧艺术文化保护调研活动——众专家为保护与传承发声》一文认为:“允许适度的借鉴和创新,但是也不能远离昆剧的根本,即在保留了永昆质朴的草昆特色的同时,吸收北昆、上昆的艺术精华,使昆曲变成雅俗共赏的剧种。”2016年5月18日,温州晚报刊发新闻报道《〈牡丹亭〉遇见〈中国线〉》,叙述在昆曲入选“世界非遗”第十五周年纪念日之际,温州永嘉昆剧团上演《牡丹亭》,重现永昆魅力的情况。正是温州晚报等当地报纸倾尽全力的关注和报道,给予了“永昆”这块生长在温州古老血脉的文化之根更好的养分。诚如温州晚报编辑们所言:“文化的传承与创新是一个漫长的大工程,需要有志于该项事业的传承人的努力,更需要有关方面的支持和呵护。”
对他地优秀文化的采借
除了对本地域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扬外,地方报纸还应该吸收、采借其他地域的优秀文化,促进中华各地域文化向现代化文化的转型。尽管各个国家、民族实现现代化的过程中都有自己的特点,但也有一些共同的东西。例如,先发展起来的地域总有一些先进的思想、观念,如反映现代生产规律的科学技术、管理方式、时间观念、效率观念以及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社会公德心、法制观念等,都值得借鉴吸收,并使之成为本地域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采借并传播其他地域各种优秀传统文化及现代文化,也应被纳入地方报纸的新闻报道范畴之内。
例如,以哈尔滨为代表的近代黑土地城市,是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被迫对外开放的。1898年伴随中东铁路的兴建,哈尔滨被辟为国际性商埠,并作为远东地区著名的国际贸易城和国际性大都市而崛起。20世纪20年代,先后有33个国家16万余侨民汇聚于此,有16个国家在此设领事馆。有外国洋行、商社2000余家,同世界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00多个城市和港口保持商业关系。各国侨民在此大量集聚,使哈尔滨深受外来文化的影响。20世纪30年代,流落到哈尔滨的俄侨音乐家建立了“哈尔滨交响管弦乐协会”。这个协会拥有“哈尔滨交响乐团”“哈尔滨吹奏乐团”“哥萨克合唱团”等。这些演奏团体每月定期演奏欧洲和俄罗斯作曲家的作品,如柴可夫斯基的《悲怆交响曲》、贝多芬的《命运交响曲》,这些音乐活动大大提升了当时哈尔滨人的精神生活质量。
正是由于以上的历史原因,哈尔滨人对音乐艺术情有独钟,哈尔滨也素有“音乐城”的美誉。20世纪60年代,哈尔滨开始了两年一度的“哈尔滨之夏”音乐会,该音乐会对营造城市高雅的文化气质起到重要作用。哈尔滨当地报纸深谙这座城市的文化积淀,也了解到相当多的市民对音乐的欣赏能力,遂利用自身优势,积极开展对地域优秀文化的传播与整合。2016年8月7日第33届“哈尔滨之夏”音乐会隆重召开,当地报纸生活报刊发了《哈夏刮起“民族风”本土元素获赞》《欧巴欧尼用声音“揪”住观众耳朵》《哈尔滨少年交响乐团音乐会震撼上演》等大量新闻报道。此外,生活报还增设了专刊《音乐城纪事》,用数个整版刊发《从冰城老照片看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哈尔滨音乐风情》《55载那些群演世家的哈夏情缘》等独家报道。这些新闻报道传递了“哈尔滨之夏”音乐会给人们带来的高雅艺术之美,同时表现了当地市民对这些文艺演出的积极参与。借助“哈尔滨之夏”音乐会,市民与来自国内外的音乐家进行热烈的艺术交流和对话;而积极参与传播与弘扬音乐艺术的生活报,则为这座城市营造了良好的文化氛围。
(作者系哈尔滨商业大学基础科学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武艳珍
注释:
①(美)罗杰·M·基辛:《当代文化人类学概要》,浙江人民出版社1986年版,第53页。
②(英)爱德华·泰勒:《原始文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2年版,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