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深融时代,如何做好时政新闻报道

● 李 艳 郭 静 《 新闻战线 》(

    推出《时政眼》,使得时政报道的视频直播走向常态化;实行产品经理制,推进传统媒体管理机制的变革,实现信息传播的价值最大化;自主开发全流程蛙眼舆情管理系统,实现了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监测,让新闻稿件拥有数据支撑。齐鲁晚报通过视频直播常态化、栏目带动责任化、产品运营市场化,努力讲好山东时政故事。

    视频直播常态化

    6月7日,在山东省政府一次例行新闻发布会上,齐鲁晚报两名记者现场录制了短视频《山东绘制首张韭菜地图,你冰箱那捆来自哪里》,回传至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点击量很快破万。关于发布会的现场简讯第一时间传回新媒体编辑中心,而相关内容的深度文字稿件,则于第二天见诸报端。

    这个短视频发在齐鲁晚报新推出的一档时政新闻视频栏目《时政眼》上,视频直播、简讯+深度解析的内容产品按照不同平台渠道分发,是晚报当下采编工作的日常。

    《时政眼》作为新闻视频栏目推出,标志着齐鲁晚报时政报道的视频直播走向常态化。

    此前,齐鲁晚报对于视频直播的使用已经日渐频繁,尤以大型报道战役为重。比如2017年全国两会期间,齐鲁晚报组成了全媒体报道团队,包括8名全媒体记者和2名视频编辑。两会期间,直播36场,制作和和发布视频70多个,多渠道总点击量超过千万。

    6月17日闭幕的山东省十一次党代会报道,除文字图片外,共制作《今后五年,山东怎么干?》《厉害了,我的山东》等上百个视频,推出4个“脱贫记”的微纪录片,“陪孔子游山东、看家乡新变化”等3个H5游戏,8个3D制图等等,综合点击量超过了两千万。

    对于视频新闻的模式,则根据具体新闻现场而定。有时会是现场连线直播,有时则是制作包含精要新闻的短视频,而有时则是对整场新闻发布会进行全直播。

    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后,今年5月初,晚报视频新闻栏目《时政眼》正式亮相,《时政眼》定位“山东政事儿新鲜看”,针对最新发生的山东时政新闻,用职业新闻工作者的眼光进行再解读,要求视角新颖、独到,观点深入浅出、鞭辟入里。播送周期为每周两到三期,视频录制模式为一到两名出镜记者担任主播,现场直播并加入后期制作的新闻背景视频,主播既是新闻内容的采访者,同时也是视频脚本的写作者,还是视频栏目的出镜主播。

    一次采集、多重身份转换,对记者的能力提出了挑战。目前担任出镜主播的记者是齐鲁晚报时政新闻中心的陈玮、廖雯颖,他俩多次参加过重大时政报道,已经积累了不少现场直播的经验,在驾驭新型新闻表达方式方面,相对熟稔。

    《时政眼》推出后,晚报时政记者的工作流程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比如6月上旬的一场省政府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系列惠民财政政策。现场记者迅速从相对硬的政策中寻找到了小角度切入点——山东将建立全链条学生救助制度,把贫困家庭的大学生也纳入救助范围,免去他们的学费。

    选好主题和角度后,现场记者着手写作视频脚本,等发布会结束立即现场录制《时政眼》,同时告知后方视频编辑相关的主题背景,由后方视频编辑准备背景视频资料,等现场新闻视频录制结束后发回后方编辑,很快视频编辑就能制作出首尾连贯、视角新颖的视频专栏。

    栏目带动责任化

    《时政眼》由齐鲁晚报时政新闻中心负责,负责团队就是时政新闻中心记者以及视频编辑。也就是说,《时政眼》是一个融媒体产品,而责任人是该产品的产品经理,全权对其负责。

    这就是齐鲁晚报融合路上推出的栏目带动责任化机制。以时政新闻报道为例,除了《时政眼》外,晚报时政新闻中心还负责另外一个新媒体时政栏目《泺源知事》,这个栏目设在齐鲁壹点的壹点号上,是一个主打山东本地时政新闻的时政号。《泺源知事》的内容定位是“时政新闻背后的新闻”,意图深度解析本地的时政新闻。

    产品经理的概念引进并不新鲜。中国传媒大学校长胡正荣曾表示,传统媒体只有拥有位于产业链高端、且不断迭代的产品,把自己变成新媒体,才能在转型、融合中占据主动。产品经理,成为传统媒体转型新媒体的最核心资源。

    产品经理即栏目负责人。以《泺源知事》为例,该产品的负责人是本报时政新闻中心主编郭静,也就是该产品的产品经理。不同于传统纸媒的主编,产品经理要有产品意识,在生产时要考虑运营以及怎样更容易地吸引受众等等问题。

    《泺源知事》每天推出一篇文章,文章的选题、写作者确定、后期发布审核以及阅读量研究,都由产品经理负责。每周一产品经理会组织《泺源知事》选题会,预判本周重大时政新闻的发生、酝酿发布等。

    新媒体时代,如何筛选出更有价值、更符合用户需求的新闻选题,自然要运用大数据分析。齐鲁晚报拥有40人组成的技术团队,自主开发了全流程蛙眼舆情管理系统,这一系统的开发使用,实现了全年365天、全天24小时监测,PC端和手机客户端同时抓取信息,发现速度可达秒级。

    这一系统给了《时政眼》和《泺源知事》的选题提供了极大的便利,只要输入山东省17个地市的相关内容关键词,便可第一时间收到关键词内的最新信息,并针对特定时政事件,进行舆情分析,实时了解最新的舆论动向。

    比如6月23日,国务院发布了全国范围内的双创示范基地,输入山东双创示范基地的关键词后,便立即出现相应的双创示范基地,并进行了大数据分析,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山东双创示范基地入选国家榜的名单以及特点,很快抓住了关键点,《泺源知事》的稿子也有了数据分析支撑。

    根据选题特点,迅速制定新闻表达方式,发布产品后,还要进一步研究用户的接受方式以及如何有效开展互动,这都是产品经理的责任。

    实行产品经理制,无非是让整个团队真正关心和贴近受众群体,更加在乎受众的体验和看法,也就是说,如何让你传播出去的信息得到更多受众的欢迎,以实现信息传播的价值最大化。

    此外,实行产品经理制,将直接挑战传统媒体的管理方式。目前的传统媒体管理方式,多是分级垂直的内容管理机制,跨部门、跨行业、跨平台很难打通。一旦落实产品经理制,首先要在管理体制机制上加以变革,彻底打破部门、平台间的隔阂,实现融媒体一体化管理。

    目前,齐鲁晚报已经彻底打通报纸和手机客户端、PC端、双微,建立了中央厨房,真正实现了一体化管理。这为加速深度融合提供了制度保障。

    产品运营市场化

    全媒体时代,判断一个内容产品的好坏更为直观,点击量、浏览量就是客观直接的评判标准。融媒体时代的受众,从以前的读者、观众、听众,成了用户。

    真正的新媒体产品,一定有用户深度参与。以齐鲁晚报2017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3月2日,融媒体特派记者在火车上采访了全国政协委员、山东大学易学与中国古代哲学研究中心主任刘大均,他建议给生育二孩家庭进行补贴。这条只有一分多钟的视频一经播发,一天内点击量超过400万,其中互动评论上千条。有的用户甚至专门为了看评论而参与评论。对此,晚报官方客户端齐鲁壹点还开设了用户参与度很高的《神评论》栏目,专门针对特定事件进行评头论足,满足用户的互动参与需求,结合评论进行二次产品生产。

    从受众到用户,反映的是媒体理念的变革。把一个新闻报道当成市场产品去运营,吸引更多人的关注,提高点击率,扩大流量,形成良性互动,促使内容生产者更关注用户需求,提升产品质量。

    每一期《时政眼》和《泺源知事》发布后,负责团队都会紧跟其后,针对浏览量和阅读量进行分析判断,形成每周数据报告。对于阅读量和浏览量高的稿件和视频,进行归类存档,以此不断更新蛙眼数据系统中的关键词。

    《时政眼》的第二期“韭菜地图”播送后,取得了不错的点击量。团队再结合蛙眼系统提供的舆情数据分析报告,进行精准剖析。

    市场的运营离不开团队的精诚合作。一直以来,从事平面化新闻采编业务的记者编辑队伍,习惯了白天寻找选题采访、下午回单位写稿的工作节奏。但是融媒体时代已经消融了内容生产者和传播者的边界,一个记者不仅是内容生产者,也是产品的推广运营者。

    首先要做的是要求记者同时掌握文字、图片、视频等采编方式,能在不同的内容产品间转换自如,强化新媒体产品的采集能力。

    另外,还要加强现场直播、即时连线等技能的培训,满足新闻内容传播的即时性和视频直播需求。

    全媒体时代,一个内容产品的运营是由整个产品团队来操作。而对于记者编辑来说,理解并熟练掌握产品运营的一些规律和方法,将提升整个内容产品的市场运营程度。

    依照产品运营市场化的操作模式,目前,齐鲁晚报时政新闻融媒体产品已经初步形成矩阵,实现分领域、分层级的布局,以编采人员负责的栏目为例,定位于国际栏目的《外参》,由时事部负责;定位于国内的栏目《嗷夜》,由要闻中心负责;定位于山东的栏目《泺源知事》,由时政新闻中心负责;定位于济南的栏目《济南新维度》,由济南新闻中心负责。这些栏目均在各自领域内崭露头角,栏目文章阅读量10万+成为常态,上千万也不鲜见,其中《外参》栏目的一篇题为《今天是个辞职“吉日”?国外政要扎堆不干了》的原创文章达到了2465万的点击量。栏目专人负责,定期在齐鲁壹点推送,逐步形成了阅读期待,拥有了固定的粉丝,也增强了齐鲁壹点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李艳系齐鲁晚报副总编辑;郭静系齐鲁晚报时政新闻中心主编)

    责任编辑:郭潇颖

让党报头版头条“活”起来
理论宣传是新时期党报的核心竞争力
把握核心 找准入口 重建连接
深度融合是方向,专注内容是王道
借力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深融时代,如何做好时政新闻报道
让新闻专业学生爱上新闻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