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借力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转型发展路径探索

● 王冬梅 《 新闻战线 》(

    地方媒体有报纸、微信、微博、网站、客户端全覆盖渠道,有专业的媒体素质和采编团队,只要勇于打破僵化的思维和固化的生产流程与模式,完全有能力迎接新媒体时代的挑战、走好转型发展之路。

    媒体融合是贯彻中央部署加强阵地建设和舆论引导的需要,也是推动报业转型升级、实现自身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地市党报打造新型主流媒体须强化互联网思维,创新新闻生产和传播方式,使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互渗透互相配合,生产更高质量的新闻,发出最有价值的声音。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积极探索融合转型路径,不盲目跟风,量力而行,扬长避短,提升了主流媒体的传播力、引导力和影响力。

    全面布局新媒体产品体系,集聚用户、服务用户

    报业传统媒体要想继续掌握话语权、保持主流媒体的地位,确保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竞争力不变,只有不断建设新媒体,通过与新媒体的融合发展才能达到目的。因此,扩大报纸和新媒体的影响力是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2013年,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成立新媒体中心,此后不断加大人力、物力投入,着重打造移动传播平台,集聚移动平台用户,逐步把报纸的品牌优势延伸到移动传播平台。

    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必须顺应移动化大趋势,强化移动优先意识,实施移动优先战略。达成共识后,集团将资源、预算、人才向移动互联网聚焦,平顶山微报、掌上鹰城、平顶山微视等3个微信公众号上线运营后,又派专人外出考察新闻客户端的应用情况。经过反复论证、紧张筹备,2015年8月20日,平顶山传媒客户端正式上线,在打造新型主流媒体探索中迈出坚实一步。

    作为平顶山日报权威力和影响力在移动端的延伸、平顶山市移动互联网舆论主阵地,平顶山传媒客户端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在它的背后,有平顶山日报、平顶山晚报专业采编队伍力量做支撑的内容优势,有平顶山新闻网、平顶山微报、掌上鹰城、平顶山晚报、平顶山微视等网站和微信公号所创造和积累的平台优势。对主要新闻事件实时采集、即时推送、滚动播报,为用户提供最新最快的新闻资讯,平顶山传媒客户端成为及时传递市委、市政府声音,方便党委、政府与群众沟通,协助全市各职能部门有效服务民生,展示各县(市、区)和各单位、企业形象的数字化政务平台。同时,客户端还聚合各类新闻资讯,针对不同的阅读层次和不同的阅读场景,满足用户多维度的资讯获取需求,凭借优质的原创资源和兴趣化的阅读推荐,为用户提供高质量的阅读服务。

    客户端上线伊始,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采取多种有效手段大力推广。市委书记专门就客户端的发展与推广做出批示,要求各级各部门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强化互联网思维,高度重视平顶山传媒客户端的推广应用工作。市委、市政府下发《关于做好“平顶山传媒”推广使用工作的通知》,要求全市各级党政机关、人民团体、企事业单位认真做好“平顶山传媒”推广使用工作。集团领导、采编人员、行政后勤人员都参与到客户端的推广工作中。一年多来,平顶山传媒客户端围绕“集聚用户,媒体助政,提供服务”,牢牢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突出客户端权威性、公信力,坚持“用户是中心”的发展方向,树立服务理念,强化用户意识,发展用户、集聚用户、服务用户,在“准、新、微、快”上下工夫,新闻报道努力做到“有速度、有热度、有温度、有态度”。树立开放互联思维、通过合作打开发展空间的思路,用好政策和市场,统筹资源有效聚合。在内容上、运营上,突出原创,着力推出独家,同时又注意整合政府、其他媒体等多种渠道,让优质内容通过平顶山传媒客户端汇聚起来;在平台建设方面,坚持同政府和企事业单位等开放合作,形成移动政务信息服务平台乃至社会各界展示自身形象的平台。目前,有多家单位入驻平顶山传媒客户端,对传播党和政府的声音发挥了重要作用。

    目前,集团核心新媒体产品平顶山传媒客户端和平顶山微报用户均接近15万,已成为平顶山市移动互联网最具权威的新闻发布平台。2016年平顶山传媒客户端荣获中国报业融合发展实战案例优秀奖,在全国新媒体成长论坛暨中国地市新闻网同盟第九届年会上被评为“全国地市新媒体优秀新闻客户端”,在今年的中国报业融合创新大会上获评中国报业新媒体项目创新30强。2014年,平顶山微报被评为中国报业新媒体项目创新50强,2016年中国地市新闻网同盟第九届年会上被评为“全国地市新媒体优秀微信公众号”。

    报、网、端相互融合,建立一体化协同支撑体系

    以客户端上线为契机,集团再造了新闻发布的流程,创造了“新闻+政务+服务”的新闻客户端发展模式,重构媒体采编新机制,实现从相加到相融的迈进。全体记者全面转型为全媒体记者,改变新闻生产方式,报、网、端、微平台与各采访部门记者实现即时互动,报纸与新媒体相互渗透、相互配合,生产更高质量的新闻,发出最有价值的声音,产生巨大的影响力。

    先端后报网进行多媒体报道。新闻稿件以文字、图片、视频等不同的报道形式,在报纸和新媒体各平台呈现。全媒体记者采访结束后,以平顶山传媒客户端为核心依次进行信息发布。客户端发布的稿件即时流向手机报和各微信平台,新媒体各平台以适合网络传播的形式发布。平顶山新闻网每天对报纸内容进行全面呈现,在首页头条区推荐报纸重点稿件。平顶山日报开设鹰城E事版,增加新媒体元素,及时刊发网友评论和微信平台、客户端平台热帖,梳理整合新媒体稿件内容,实现报纸与新媒体平台的贯通。报纸与新媒体之间即时沟通,报、端、网、微联动,相互补充,把报纸的传统采编资源优势与新媒体平台的新兴传播优势结合起来,形成立体化传播格局。在“记者→平顶山传媒客户端采编平台→不同介质层级传递”流程的基础上,推动报纸、新闻客户端、其他新兴媒体与用户实现信息的相互传递和循环。比如在市两会期间,新闻网、客户端、微报利用各自平台的不同特点,即时发布两会图文视频直播、代表访谈、政府工作报告解读等,高密度、全方位的报道得到了市领导和与会代表的称赞。集团围绕中心工作和重大事件,用好媒体融合机制,加强策划,采取传统媒体与新媒体融合联动的方式,采编、技术、运营统一协调,立体地展现媒体融合的综合成果,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为市里改革发展稳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

    实现经营一体化运作。去年以来,集团在经营上实现了人员融合、制度统一的一体化运作,在重大经营活动中报纸和新媒体齐发力,发挥出了较好的整合效应。新媒体中心主任与集团广告中心主任由一人兼任、统筹运作,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广告合并运营,由统一的广告队伍进行经营。避免了此前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经营人员各自为战,抢广告、抢客户现象的发生,形成了统一的对外联络窗口,对提高报社经营形象起到了一定的作用。集团出台一揽子经营管理制度,统一广告价格、统一任务、统一考核,每一位经营人员都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经营任务,一方面利于经营人员向客户进行打包销售,同时避免广告经营各自为政,价格、优惠不一致的情况出现,规范了广告经营秩序;另一方面,也从经营角度推动了新媒体的宣传,使得新媒体的经营逐渐为客户认同。

    经营融合推动了媒体的进一步融合,一些大型的活动策划,更多地以全媒体的形式开展,提升了宣传效果,经营收入有很大提高。

    完善培训激励机制,培养复合型采编人才

    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对采编人员的业务培训。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强调,媒体竞争关键是人才竞争,媒体优势核心是人才优势。融合转型就是要依托传统媒体中生产优质内容的主体力量,赋予其新的要求,就是要让传统采编人员向全媒体人才转型,培养一支具有新媒体采编运营能力的生力军。新媒体时代,传统采编人员面临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文字、图片记者要成为“全能型”记者,要有互联网思维,会策划、善表达,突破传统的新闻表达方式,根据不同的新媒体产品灵活掌握语言技巧,要会拍短视频、会剪辑,新媒体编辑要熟悉各平台操作,会使用软件后台、熟练掌握新应用操作设备,等等。基于此,集团根据发展需要,通过专题培训、实战演练、业务研讨、观摩交流等方式提升采编人员的技能,引导采编人员向全媒体记者、全媒体编辑转型。为使采编人员更新观念、开阔视野,集团邀请美国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未来实验室主任迈克尔·麦金和密苏里大学新闻学院中国合作项目主任章于炎博士,围绕当前世界纸媒最前沿的发展趋势、纸媒与新媒体融合发展、移动媒体的盈利模式探索进行授课,还向大家展示了新媒体应用的新技术设备。麦金教授现场与记者互动,回答提问。这次讲座不但使采编人员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开阔视野,而且极大地调动了大家拥抱新媒体的热情。

    给名记者、名编辑搭建施展才能的舞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在推进媒体深度融合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要推动名记者、名编辑、名评论员、名主持人到新媒体平台上去施展拳脚,开办原创栏目,培育品牌公号,成为传播正能量的“网红”。有着坚定理想信念和丰富报道经验的编辑记者是媒体的宝贵财富,在移动互联网时代要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十分重视培养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领域都具备较强传播力和影响力的名记者,推动集团转型融合发展。

    客户端上线后,日报、晚报的记者实现了全媒体记者的华丽转身。根据新媒体全天候、全方位传播的需要,集团制定了全媒体记者客户端发稿考核方案,加大了新媒体发稿数量和质量的考核权重,根据稿件的点击量实行加分考核,鼓励大家多用镜头和声音报道新闻,引导记者向掌握“采、编、摄、播”多种技能的全能型记者转变,新的机制既给记者压力又激发了内在动力。经过一段时间的运营,根据记者运用新媒体的实际情况,集团让有较强新闻专业素质和新媒体应用技能的记者兼职运营微信公号,在新媒体平台开设专栏,通过创新传播的方式方法,充分发挥他们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作用,占领主流舆论阵地,发出主流媒体的声音。

    《勇哥“扫”街》是集团在微信平台打造的个人专栏。日报摄影部主任李志勇有着30多年摄影经验、20多年记者经历,经常跟随市领导采访拍摄,对大政方针和舆论导向的把握得心应手,而且熟悉视频拍摄剪辑、无人机拍摄等技术。“勇哥”把镜头对准基层群众、市民生活,用善于发现细节的新闻眼和独特的视角捕捉新闻,“扫”的大都是平顶山人的身边人和事,亲和力强,内容短小精悍鲜活快捷、表达方式丰富多样。每期包括两三组、10张左右图片,大部分是组图,有时配以视频或无人机拍摄,呈现新闻内容更立体更丰富。运行一年来,《勇哥“扫”街》在平顶山微报刊发了250多期,单条最高阅读量1.5万,总阅读量超过150万。专栏切合移动互联网传播规律,以“准”“新”“微”“快”的特点持续吸粉,以及时、真实、鲜活、有趣、服务赢得好评,记者个人品牌影响力、平顶山微报影响力不断扩大,勇哥的专业、敬业也获得了网友的点赞,成为享誉平顶山的“网红”。

    新媒体时代,作为地方传统媒体,我们有完整的报纸、微信、微博、网站、客户端全覆盖手段,有专业的媒体素质和采编团队,只要勇于打破僵化的思维和固化的生产流程与模式,依然可以掌握话语权,完全有能力迎接挑战、走好转型发展之路。

    (作者系平顶山日报传媒集团副总编辑)

    责任编辑:冷  梅

让党报头版头条“活”起来
理论宣传是新时期党报的核心竞争力
把握核心 找准入口 重建连接
深度融合是方向,专注内容是王道
借力融合,打造新型主流媒体
深融时代,如何做好时政新闻报道
让新闻专业学生爱上新闻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