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杨芳秀 本刊主任记者
对话嘉宾:
张涛甫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长江学者
周勇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新闻学与传播学专业委员会秘书长、理事
毕业季,新闻传播专业学生去哪儿了
主持人:两位院长好!近年来,新闻传播教育的外部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特别是因新媒体崛起引发的哥白尼式革命,深刻改写了社会生态和传播格局,打破了此前由机构媒体一统天下的传播格局,自媒体等的兴起,改变了社会和媒体对新闻传播人才的需求结构,对新闻传播教育带来了颠覆性的影响。值此大学生很快走向社会的毕业季,一起来探讨新闻传播人才的教育与就业有非同寻常的现实意义。首先,请您两位分别介绍一下中国人民大学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近几年学生们的就业情况,如何?
周勇: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目前在读学生1182人,本科生761人,硕士生286人,博士生135人,就业率100%,就职行业主要包括主流新闻媒体、国家部委、中央企业、新媒体公司、高校等,其中一半以上去往主流新闻媒体。从用人单位的反馈来看,对我院毕业生的总体评价保持在优秀水平,满意度较高。
张涛甫:从复旦大学新闻学院近几年的就业情况来看,我们的毕业生就业选择多元化,进入媒体机构的比例比较低,在两成左右,最多的年份不超过三成。有相当比重的毕业生不愿意到媒体工作,特别是传统媒体,不是我们学生就业的首选。如今是传统媒体的转型阵痛期,未来前途不明朗,新闻专业的学生也没有强劲的愿望去传统媒体。
主持人:的确,由于新媒体的突飞猛进发展,媒体环境发生深刻变化,传统媒体面临着严峻的挑战,纷纷向建设新型媒体转型。作为培养专业新闻传播人才的高地,院校也得因势而动,紧跟业界的发展需求才是。作为我国新闻传播教育的两面旗帜,复旦与人大在怎样探索新闻教育的与时俱进?
张涛甫:由新媒体技术引爆的波澜壮阔的新传播革命,倒逼我们的新闻传播教育须以壮士断腕的勇气深化改革。当前,很多新闻传播院校和教育机构,各显神通,多方位寻求新闻传播教育改革路径。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围绕2+2专业改革和媒体融合课程改革,在加固专业河床的同时,筑牢专业防洪堤,基础能力建设和专项能力建设并重。我们的2+2课程体系改革,意在延展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和能力口径,变单一知识结构为复合知识结构,强化新闻传播专业能力厚度,缩小与实践前沿的知识沟,提升新闻传播教育对外部性变化的敏锐性。比如,我们围绕媒体融合这一业态趋势,在全面掌握中外新闻传播教育变革走势、精准把握好新闻传播实践前沿行情的基础上,对新闻传播教育专业课程菜单进行重新设计,重新建构新闻传播专业知识和话语体系。
周勇:人大主要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两大方面着力。学科建设方面,一是新增新媒体专业或专业方向,并逐步将新媒体理念渗透进传统的新闻、传播、广播电视、广告与传媒经济等传统专业,对其进行基于新媒体思维的专业体系改造;二是学术研究与媒体发展前沿的对接,通过学术创新,为传统媒体转型升级和新媒体发展提供学术支持。
人才培养方面,主要是开展融媒体的课程体系改造和相应的支撑平台建设。比如,人大新闻学院近十多年来不断推进打破原有专业壁垒的“课程包”体系和课程全面开放的选修制度;学院所属的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也通过实验资源的全媒体整合,在硬件和软件上形成具有媒体融合能力的实验平台。总的来说,就是要把握“全”与“专”、“术”与“道”的平衡。
平衡处理两对关系:知与行、术与道
主持人:经常听到业界人士抱怨:毕业生在工作中往往眼高手低,使用时有一段漫长的过渡期。这暴露出新闻传播教育的一大软肋——理论与实践的脱节。在新闻教育中,怎样才能正确处理理论与实践的关系?
张涛甫:新闻传播教育不可能做到与实践的“零时差”,无缝对接,但要尽可能将这种距离缩至最小。为此,我们的课程设计一定是实践趋向的,哪怕是那些看起来是纯理论的课程,也不是不接地气的。因此课程安排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与业界之间开有“旋转门”:聘请业界人士来学院上课,坚持高标准,强调质量和效果。
另外,新闻传播实务课程有专门的经费支持,用来开设工作坊,强化重点或热点专题的操练。为了加强学生的实战能力,除了常规化的小实习、大实习之外,还通过多种实训活动,把学生拉出去,进行实战训练。比如,今年暑期,我们启动“记录中国”项目,把学生分派到云南、贵州、甘肃等地进行以“精准扶贫”为主题的专题调研和报道。
周勇:人大新闻学院始终重视在教学科研中与实践全方位结合,在课程教学中引入各种实践资源。比如,在课程内容中加强实践能力的培养;通过“部校共建”、“双导师”制、“卓越人才培养计划”等渠道组织业界师资来学院开设课程并参与对学生的指导;定期选送教师到业界挂职锻炼;与实践单位合作建设实习基地,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实习效果,还通过“新闻学子走基层”、国际新闻传播硕士“三项学习”新闻夏令营、“一带一路”沿线调研活动等,培养学生了解实践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然,实践技能固然重要,但学校教育的本质还是要培养学生独立思考、举一反三的能力,即使是实践技能的训练,也必须有理论指导,引导学生探求具体事件中的抽象规律,而不是简单的技能赋予。
主持人:正确的价值观是一切新闻传播工作的基石。作为媒体人,其世界观与价值观的正确与否,维度高低,对社会思想的影响比其他行业都来得大。作为对价值观形成起关键作用的高等教育,处理好技术论与意识形态论的关系也很重要。两位能谈谈你们的感受吗?
周勇:人大新闻学院历来重视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在教学科研、人才培养中的指导作用。学院共有六位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教材首席专家,在日常教学中也全面使用这些教材;通过与北京市委宣传部“部校共建”重大课题,强化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研究。同时,注重与业界的合作,不断探索“实践中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研究和人才培养。
对于学生来说,如何让其了解国家、社会是培养正确价值观和判断力的基础。我们这些年也在通过国际教育课、传播与社会通识课、新闻学子走基层、名记者名编辑进课堂等多种形式,培养学生这方面的能力。
张涛甫:在新闻传播教育中,价值教育和技术教育都不能缺位。价值教育在新闻传播教育中普遍受到忽视。高校作为知识和价值的集散地,对大学生的思想价值观进行定型、建模很有必要,但难度很大。
在完全开放的传播语境中,大面积的知识流动及密集的价值负载,使得高校存在意识形态“流动性过剩”及价值“超载”现象突出等情况。而且,大学生正处在知识吸纳和价值成长的“易感”期,他们一方面会在敏感的好奇心驱动之下,容易被形形色色的知识和多元的价值观点所吸引;另一方面,由于缺乏截断众流的定力和判断力,他们也易被悦目或动听的价值理念、观点分散注意力,致使坚守主流价值观基本盘的难度相对较大。
在这种背景下从事新闻传播教育,对新闻传播专业的大学生作价值观定型和建模,将他们的价值观导入预期的价值观基模内,进而校准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定盘星”,其难度不小。在新闻传播教育中播撒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种子,一是依靠理论和思想本身的力量和魅力,以道理说服人;二是需要掌握宣传规律和宣传的艺术。用理论的逻辑、价值的魅力,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去说服学生,感染学生。复旦大学新闻学院的马克思主义新闻观“国家精品课程”教学团队,经过十多年的建设与积淀,已成功地探索出一套马克思主义新闻观教育模式。
占领未来制高点:培养融合型、国际型人才是关键
主持人:融合是目前媒体实践中热度最高的词。面对媒体融合实践中出现的相关人才短缺现象,高校应在哪些方面做出积极反应?
张涛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在国内较早进行“媒体融合”课程探索,曾经从理论和实践层面设计了两门课:《媒体融合概论》和《媒体融合报道》。前者注重理论和技术传授,后者注重实务训练。经过多年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也遇到了不少困难。媒体融合这类课程,没有完成时,永远在路上,因为实践处在变化中,必须针对变化作出调整。
近两年来,围绕媒体融合课程建设,我们在对国内外一些知名新闻传播院校的课程体系进行深度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新媒体发展趋势的研究,对媒体融合课程进行升级设计,意在用新媒体理念和逻辑,改造专业课程体系。为了规避惨烈的同质化竞争,我们把培养目标定于:为专业媒体机构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新闻传播人才;为政府或社会机构培养高质量的公共传播人才;为企业培养优秀的商业传播人才。通过课程设计,我们为上述三类人才度身定制知识菜单和专业能力培养方案。
周勇:融媒体时代需要更高、更综合、更国际化的传播能力,因应这种需求,人大新闻学院推出了人才培养的“三跨”模式:跨学科、跨媒体、跨文化。利用中国人民大学人文社会科学方面的综合优势,我们与国际关系学院、法学院合作分别开设了“新闻—国际政治”、“新闻—法学”双学位实验班,目前正在筹备跨学科开设“新闻—财经”、“新闻—大数据”实验班。
此外,学院开设跨媒体工作坊,将其纳入正式的课程体系,培养学生的融媒体综合操作技能;拓展学生海外交换学习渠道,同时加强中外学术交流,使学生具备跨文化的国际传播能力。
主持人: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是新闻传播教育的重要选项,也是培养高端新闻传播人才的必然要求,对于“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至关重要。对于国际传播人才,应有别于传统的培养模式。能否介绍具体的做法与想法?
周勇:人大新闻学院国际传播人才的培养主要做法是:其一,本硕联动,培养国际传播拔尖人才,学院在本科层面开办了“新闻学—国际政治”跨学科联合人才培养实验班,毕业可获得双学位,依托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开办“中法国际财经新闻传播专业”,受中宣部委托设立国际新闻传播硕士专业;
其二,通过不断推动师生的海外实习、访学、国际学术交流等方式拓展学生的国际视野;
其三,通过双导师制引入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中国新闻社等业界精英担任硕士生业界导师,同时带动相关的课程教学;
其四,受外交部、中国记协委托,面向外国记者开展中长期系列培训项目,直接服务国家整体外交和“一带一路”战略,受国务院侨办委托,连续举办多期海外华文媒体高级研修班,增进华文媒体“讲好中国故事”的能力。
张涛甫:我们复旦的做法:一是走出去;二是招进来;三是强化本领。
“走出去”就是通过国际化项目,把学生送到国外知名新闻传播院校去交流学习,比如通过国际交流项目,我们选派优秀学生到美国、日本、法国、澳大利亚等知名新闻传播学府交流深造,系统学习国外新闻传播学专业知识。
“招进来”是指通过国际化项目,直接招收海外留学生,在复旦接受系统的专业训练,比如,我们每年会招收50名左右的本科留学生,30名左右的硕士留学生,他们在中国的教育经历,增进了他们对中国的理解,有助于他们回去传播“中国故事”。
“强化本领”是指,在我们的专业教育中,注重国际传播理念和能力的培养。讲好中国故事,前提是既要读懂中国,又要知晓天下。为此,我们增设了“国情教育”课程,同时强化了新闻传播专业学生社会实践的宽度和深度。为了强化学生的国际传播能力训练,我们在2+2课程体系中,设置“国际关系和国际政治”方向供学生修读。
主持人:在毕业生即将离校走上就业岗位时,有哪些话想对他们说?
周勇:在怀疑的时代保持信心,脚踏实地、坚持理想,坚持做一个有专业操守和能力的人,新闻传播行业的春天还远未到结束时。阵地变了,新闻还在;价值实现的途径变了,专业价值还在。
张涛甫:我想说的是:完成了学校教育,只是人生之舟起航,你在学校里学得再优秀,并不一定说明你在未来的工作中就出色。在你们面前有很多机会等待你们去开发,但也有不少风雨等在你们人生的路上。如果你选择新闻传播这个行业,考验会更加严苛。须在思想上和能力上做好充分的准备,栉风沐雨,负重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