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找工作并非一时之事

● 张 盼 《 新闻战线 》(

    找工作的起点不在就业季,终点也不应落在找到工作的那一刻。

    任何职业都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也没有哪个人天然地适合于某种工作。找工作需要转换思考角度,认清志向与需求,发挥特长与优势,找寻相适应的工作,并主动地调整自身,培育相对完善的职业素养。

    工作日程快要写满一本之际,入职已将近一年,“找工作”对我成为了过去时。但一则不少朋友还在校读书,二则工作的缘故,时常联系采访在校学生,为了套近乎多以“某校师姐”自称,言谈间也少不了找工作的内容,刚过去不久的事情,于是在想象中无限延宕。

    就业需要考虑多重因素

    关于找工作,大致需要考虑三方面的因素:个人兴趣、特长和工作收入。若以图形表示,一份相对理想的工作,便是这三个圆圈的交集,即较好兼顾兴趣、特长和收入的类型。道理显而易见:兴趣能保证工作热情,特长能保证工作效率,收入能保证工作可持续性,三者合理搭配,便既能享受工作乐趣,又能发挥个人优势,同时拥有较为合理的收入。

    对于我和身边的大多数同学,兴趣、特长、收入三要素理论基本适用。但现实往往纷繁复杂,需要考虑的因素也不止于此。比如考虑到生活成本和社会保障,如何在不同工作城市之间进行选择?如何寻找带户口乃至解决住房的工作?职业选择有时又与情感因素紧密相连,比如要与伴侣的工作地点相协调,或者找离家近的工作以照顾父母,独立的职业选择便成为了家庭“连带组合”的决定。这些有时甚至成为主导性的因素,影响个人的职业选择。

    我身边就有名校毕业、文科专业的朋友,在位于首都的国家级媒体与二线城市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区间选择了后者。我曾与那位友人有过一番长谈。在她看来,二线城市安居乐业的压力较小,所在城市的生活节奏张弛有度,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又具备较强的发展潜力。在两份工作几乎同等的薪酬待遇和福利保障下,她放弃了众人推荐度及专业匹配度较高的央媒工作,离开积淀多年的北京交际圈,只身前往二线城市寻求发展。

    部分人才主动选择离开“北上广”等一线城市的趋势,在我毕业前后数年日渐明显。在与研究生导师交流历届求职情况时,他也与我分享类似的观察:往届学生如果在京读书,争取留京求职的意愿较为强烈,成功率也相对较高。而在最近几年,一方面留京难度升高,获得解决户口的工作变难;另一方面,有些学生主动选择京外城市发展,甚至避开一线城市,直接奔向二线城市。

    根据智联招聘发布的《2015大学生就业力诊断报告》,在毕业生目标就业城市的选择上,六成大学毕业生首选二线城市就业,这些城市相比一线城市生活成本较低,收入也略高于三四线城市。而综合媒体报道,这种选择背后,一线城市难留“退而求其次”的因素在下降,看中二线城市及行业发展潜力的因素显著提升。

    求职既看缘分也讲策略

    随着最后一学年的开学钟声敲响,“就业季”也正式登场。邮件推送、专题网站、微信公号等信息渠道内的招聘通知一并涌来,数不尽的行业与岗位,应该如何选择?乱花渐欲迷人眼,站定脚跟实在难。即便是内心再强大的同学,也难免在就业季中有过迷茫无助的时刻。

    身边不少朋友在工作落定之后分享体会——找工作,有些时候要看缘分。

    如同前文所述,就业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本身就是相对复杂的问题。即便有了目标,整个招聘流程又存在不确定性,签约前的筛选简历、初试、复试等各个环节中,未能走到最后都不算胜利。

    为了克服求职结果的偶然性,提升获得理想工作的保险系数,不少同学会选择“全面撒网、重点捕捞”的方法:首先进行“海投”,即大范围投递简历,在同行业的不同单位乃至不同领域间多次尝试,并采取类似高考按批次填报志愿的方式,将应聘单位大致分类,比如,最优选、次优选、保底项等。实力与运气兼具的同学,最终会收获数份备选工作。

    每次就业季落幕时,我几乎都能听到有人因策略不当、准备不足而一无所得,也见过身边同学一举拿下上百份备选工作。“过犹不及”,这两种情况都有显见的缺陷。求职对于不少人而言,本就是旷日持久的硬仗,动身前须秣马厉兵自不待言;过度用力、无序出招,看似拥有骄人战绩,是否也有盲目之嫌?

    身边有些人在找到工作后说,找工作的过程,其实也是了解社会的过程。可能平时少有接触的行业或领域,因为求职信息偶然出现在眼前,抱着“何不一试”的心态去应征,借此也收获了不少知识。

    有人说成长离不开“试错”的过程,只有多尝试、多体验,才知道哪条路真正适合自己。虽说年轻人不惧任性和挫败,但在踏上职业道路前,还是建议整理行装,在对自我有较为准确的认知后,再通过数条道路的比较与选择,坚定前行的方向。其实就业远不是在毕业倒计时中开始,自我认知的确立和职业生涯的规划需要一早上路。如此在难免出现焦虑不安情绪的就业季,才不至于盲从社会热门职业选择,或在求职信息海洋中迷失方向。

    明确方向利于收获成功

    相比于就业季临时起意,多面出击的随机选择,有些同学较早地明确了求职方向,甚至将目标锁定在特定单位。通过前期的学习与实践积累,并在就业季中密切关注该单位招聘动向,最终得偿所愿。比如,朋友中有人对快速消费品行业的某家外企情有独钟,在就业季伊始,就参加该公司的暑期实习生计划,希望借此差额实习留用机会入职。后虽在实习生招聘中落选,对该公司仍是热情不改,并通过数月扎实的准备,通过公司直接招聘员工的机会,过关斩将实现心愿。

    “术业有专攻”,对于专业学习是如此,找工作也是同理。对求职市场信息把握全面,对相关应聘知识和技巧烂熟于胸,自可保障在就业季中自如出色发挥,而这些都需要有针对性的准备。在实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对应聘行业、特定单位乃至具体岗位的了解越多,相应招聘考察内容的掌握越牢靠,越容易在激烈竞争中脱颖而出。

    应聘准备工作通常劳神费力,而由于招聘岗位相对有限,只有极少数幸运者才能顺利闯关,所以如果前期准备不充分,一路通关走到最后的可能性较小。况且不论手握多少份备选工作,最后只能去一家单位报到,由此涉及报考策略和精力分配的问题。建议看准目标,有的放矢,为最心仪的选项做足准备,如此才不至于因精力太过分散,而出现身心俱疲却无理想收获的情况。

    以我的经历而言,在就业季预热阶段的企业暑期实习生招聘时,我通过网申与数轮面试,对国企的宣传策划岗位有过了解,并获得了在外人看来较为优质的实习机会,但因企业工作不符合自己的职业预期而放弃,转而全身心投入媒体行业求职准备,此后的应聘过程证明集中发力非常有效。

    翻看各大应届生招聘网站,会发现“媒体”类别下有着丰富的选项。依据不同的分类标准,有传统媒体与新媒体、官媒与市场化媒体、国家级媒体和地方媒体等,应聘者大可依照职业兴趣加以取舍。同类型的媒体也有许多家,如果用心把握,获得录用的几率相对较高。

    在就业季到来时,我主要的应聘方向便为媒体行业。虽然出于对纸媒的热爱,对宽广平台的向往,我始终将人民日报社作为追求目标,但保险起见,同时投报其他媒体,包括数家央媒与北京地区的都市报等,并收获了较为理想的结果。

    媒体工作依然值得选择

    虽然当前媒体从业者的专业构成较为多元,但新闻与传播专业、中文专业还是其中主流。那么,这两个院系的实际就业情况如何,除了媒体行业,毕业生还有哪些去向?以我较为熟悉的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与中国语言文学系2015届毕业生为例(因本科生就业人数较少且去向分散,此处不纳入讨论),结合北京大学就业指导中心公布的数据,新闻与传播学院硕士毕业生共有89人,其中从事媒体行业的有21人,占比约为1/4。而在中国语言文学系66名硕士毕业生中,从事新闻出版和文化传播类工作的人数最多。

    结合北大就业指导中心和对应院系的调查,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近年入职国有或合资企业的人数最多,占比约为四成,入职政府机关、事业单位的人数次之,占比约为三成,从事媒体行业的人数则大致位居第三。而中文系硕士毕业生最为青睐的单位为国企,实际从事新闻出版和文化传播类工作的人数却最多。

    从上述数据来看,在多元化的就业取向和诸多现实考虑下,媒体工作虽可能不为两系学生的首选,但实际就业人数却相对集中,在当前的媒体从业者中也占据较大比重。在不选择媒体工作的原因中,主要有工作压力较大、个人时间难保证、薪酬相对有限等。这些让其成为看似“性价比”不够高的工作,令一些人望而却步。

    在我看来,媒体工作虽然节奏相对较快,因需要不断进行知识积累和更新而面对不小挑战,在实际工作中也可能需要克服多种困难,但这些恰好也是其魅力所在。入职接近一年,我更加坚定当初的选择。很多媒体同行和单位同事与我有着类似的感受——媒体单位像是学校的延伸,长期沉浸在业务中会让人思维活跃、心思纯粹,对社会生态及各界人士的深度接触与体察,更有助于拓宽视野与丰富生命。它或许不能帮人生活得更富有,但足以让人过得更多彩。

    泛泛而言,社会上任何职业都无法做到完美无缺,也没有哪个人天然地适合于某种工作,这需要我们转换思考角度,在职业发展的道路上,认清志向与需求,发挥特长与优势,找寻相适应的工作,并主动地调整自身,培育相对完善的职业素养。

    有人将简历比作求职的“第一块敲门砖”,在就业季期间,针对不同单位和岗位,应届生大都投递了不少。研究生期间有位老师对我说:“入职之后,你也要每年重写一遍自己的简历。”很多人一生中有过数次换工作的经历,即便在同一岗位上坚持到退休,不时回顾和梳理职业发展历程也将大有裨益。走出校园后,许多人余生大多数的时间都在单位度过,正如找工作的起点不在就业季,其终点也不应落在找到工作的时刻,保持对职业的热情,不断反思并重新上路,才是值得托付终生的修行。

    (作者系人民日报海外版编辑,北京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5届硕士毕业生)

    责任编辑:冷  梅

就业季谈媒体人才的培养与使用
以改革创新精神为党报引才聚才
做电视,关键是热爱
“新”党报人的炼成
学以致用 各得其所
找工作并非一时之事
新闻传播学类学生就业现状及难点
媒体新格局下的人才供需矛盾
关于新闻教育改革的对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