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重要讲话中,强调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媒体真正找到了方向,明确了发展路径——媒介融合。融合发展,是新、老媒体间的技术交底,人才的跨界匹配,更是发展战略的重大调整。这是全新的发展理念,是一次重生而不是简单的加法,更突出的一个特点是在新闻人才培养方面要“另起炉灶”,做好代际交替,培养媒介融合背景下的复合型人才。
人才培养重点在人
产业出现变革,其人才的培养方法也必然发生改变,为的是与新生需求对接。新媒体的迅猛发展给传统媒体带来了巨大压力,在诸如新媒体节、新媒体论坛、新媒体峰会等场合,台上领导、台下嘉宾无不畅谈新媒体带来的优势,于是传统媒体纷纷试水,搭建网络平台,成立新媒体部,组建传媒集团……一番热闹之后,发现有些新媒体并没有发挥预期优势,财务方面成为拖累,内容上多是将原有稿件放在了互联网上——只是换了种表现形式而已。
新技术被用得久了就失去了新鲜感,热度一退便有了令人反思的空间。媒介形态总在改变,从即时通讯技术到博客、微博、微信再到客户端,一方面媒体必须紧跟时代的脚步,充分利用新技术带来的便利,另一方面又不能迷信技术手段。如果媒体人无法在新技术平台上创造出让人眼前一亮的内容,只是沿用旧有思维,非但新技术特点无法凸显,更暴露了创新力缺乏的短板。因此,教会编辑记者使用最新的技术只是人才培养的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拥有与之相匹配的思维模式。
“渠道为王”还是“内容为王”争论已久,现在看来恐怕两者兼有之,至少渠道无法取代内容,读者对新闻的需求和对新闻的要求(真实、公信等)始终未变。做好新闻,是任何时代任何技术条件下都必须达成的使命。新的技术当然要组织学习,灵活运用。而做“内容”是媒体人始终如一的功课,也是媒体人进步的不二法门。因此,培训要将培养重点放在“人”上,做好党和人民的喉舌,教会新一代的编辑记者面对空前复杂的传播环境。
继承发扬优良传统
媒介融合对新闻人才的培养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新媒体之新,不仅在传播方式,更在思想内涵。自媒体时代,各个群体都可以借助新媒体发声,年轻的职业媒体人又该如何面对不同的声音?他们的立场是否足够坚定?又该如何正本清源,传播主流价值观?媒介融合的背景下,党报所面临的压力和困境更为明显。这是新环境所带来的问题,但可以在旧体系下找到解决的办法。复杂多变的外表下,总有一些是永恒的。让党报的传统再度光辉起来,让薪火相传的报人精神再次闪亮起来,金矿就在身边,需要深度挖掘。
胡乔木同志曾提出报纸的“统一性”和“多样性”问题。他说:“我们的报纸有共同的方向,但是又要有适当的分工,分工就是各报要突出自己的特点。”报纸的特点和性格与报社的传统密不可分,
以人民日报为例,作为一张在炮火硝烟中诞生的报纸,拥有一支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的新闻队伍。老一辈报人在艰苦卓绝的条件下坚持办报,传递党的声音,吹响革命的号角。曾任人民日报社长、总编辑的邓拓同志就是杰出的报人。他在《晋察冀日报》的终刊上写下了这样一首诗:“毛锥十载写纵横,不尽边疆血火情。故国当年危累卵,义旗直北控长城。山林肉满胡蹄过,子弟刀环空巷迎。战史编成三千页,仰看恒岳共峥嵘。”这首诗记述了在边区办报的征程。
回看历史,坚韧、执著的战斗精神依然鼓舞着后人。今天,国家承平日久,有着优越的办报环境和先进的技术条件,外部的阻力不复存在,但道德风险却日渐增加。搜索引擎不能替代实地采访,网友爆料也未必事事真实。为人民负责,是老一辈新闻人的写照,更要成为新一代的坚持。严谨、勤奋、不畏艰难这些美德需要被传承发扬,需要告诉年轻的编辑记者前辈是如何做新闻的,那些看起来不够效率,甚至“很笨”的方法,今天仍然有坚持下来的理由。要加强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教育,注意改变培养方式,将空泛的理论转化成鲜活的事迹,时时感召年轻人,不忘党报的优良品质,在充满诱惑,声音嘈杂的环境中选择正确前进的方向。
彰显道德力量
2014年2月,人民日报发布《人民日报社整治有偿新闻接受公众举报的启事》,接受社会公众举报涉及本社编辑记者的违规行为。恳请社会监督,也警示社内的编辑记者们。培育新闻道德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在今天看来却有必要着重来谈,今日的道德防线比以往更低,道德品质面临着更大的考验。
新媒体如同奔流的河水,带来了力量,也翻起了泥沙。新的技术手段让道德滑坡更容易。只需轻轻一点,一篇有偏见的文章就被推送到拥有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粉丝的微信、微博平台上。常言道,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不错,人可以犯错,但要有底线思维,突破底线就不是犯错,或许是犯法。常说当今社会底线一再被突破,以至于看不到底线在哪。规则不明,监督乏力,自身又无所敬畏,导致行业黑幕一再被曝出,让人胆战心惊。新闻工作有着特殊的社会地位,新闻工作者更肩负着正确传递党和国家声音这一神圣职责。新闻人的道德缺失将导致虚假消息泛滥,舆论引导错误,破坏党和政府的公信力,引发社会矛盾,软性的道德问题最终恶化为实在的困境,后果严重。
道德素养可以通过管理学的方法进行培养和开发。研究表明,科学有效的人力资源开发可以转变被开发者的态度和动机,深刻了解组织目标,并在日常行为中表现为积极性。尽管道德培养始终在抓,但面临当前的社会环境,力度稍显不够,效度也有待加强。换言之,相同的教育在八九十年代能够收到良好的反馈,而如今则有些“水土不服”,无论从内容上还是教育的力度上。究其原因,一是中国目前处于转轨期,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攻坚克难的阶段,社会环境、舆论环境空前复杂;二是新闻工作者尤其是党报新闻工作者的职业特点与其他行业有明显不同。
一个复杂的时代就不会有1+1是否等于2这样简单的问题,即便这是真理,也会有这样或那样的声音。但越是如此,就越应该让主流观点成为时代最强音。人民日报社原副总编辑马利提出“主流是领跑,不是跟着跑”。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就是对不良思想的主动出击,在面对形形色色的声音时可以毫不动摇地选择正确的。不过,在培养方法上还需与时俱进。老一套的说教已经无法走入年轻人的内心,遭到抵触和反弹会事倍功半。可以把抽象的理论具象化,引入工作中实际遇到的问题,同时注意培训的方式,由单一宣讲改为上下互动,让受训人主动思考。
让新闻理想永不磨灭
人民日报副总编辑卢新宁曾在北大做过一次演讲,反响热烈,题目是:在怀疑的时代依然需要信仰。新闻人该有怎样的信仰?传播手段可以日新月异,新闻理念可以紧跟时代而改变,但有一些是不可更改的铁律:内容的真实性,新闻报道时、度、效的精准把握以及党性和人民性的问题。可以把这些称为信仰,也可以叫做新闻理想。
诗人流沙河这样写道:理想是石,敲出星星之火;理想是火,点燃熄灭的灯;理想是灯,照亮夜行的路;理想是路,引你走到黎明。理想对新闻人来说至关重要,她是你从事这个行当的原动力,也是在你闯出自己天地的同时保证不走邪路的护身符。因为有了“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理想,才会苦练写作基本功,写出推动社会进步的名篇;也正是怀揣着这份理想,才能耐得住寂寞,守得住繁华,面对名利的诱惑不致迷失自我。沈颢曾写下过感动无数读者的美文——《总有一种力量让我们泪流满面》。令人扼腕的是,这种力量没能让他一直前进,却走上了新闻敲诈之路。他坦言,是自己放弃了最初的理想。
让悲剧不再发生就是要守护年轻编辑记者的新闻理想,这既是对他们的关照,也是保护。要尽力创造良好的工作环境,给他们提供足够的成长机会,解决他们的后顾之忧,面对诱惑,既不敢,又不想,因为还有理想,还有良知。有敬畏,便不会浮躁,也就不会辜负了党和人民的期望。
(作者单位:人民日报研究部)
责任编辑:冷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