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开放:融合之路的文化支撑

——以新华报业传媒集团近期创新举措为例

● 赵允芳 《 新闻战线 》(

    2014年以来,以全国两会、青奥会、首个国家公祭日等重要会议、赛事以及重大主题活动的举办为契机,新华报业传媒集团全力发起了几次大的战役性报道,在深入探索媒体融合路径的同时,也努力探求能够适应并带动现代报业转型发展的内在文化支撑。

    开放式融合的一组创新案例

    互联网精神被浓缩为四个关键词:“开放、自由、协作、共享”。而“开放”之所以被列在首位,是因为它堪称互联网发展最为重要的前提和保障。可以说,没有开放以及与之相称的胸襟与格局,便不可能形成自由、协作、共享的互联网生态。自去年以来,新华报业先后组织策划了一系列重大主题报道,其开放式融合的思考与探索令人耳目一新。

    全国两会报道的创新:重塑开放的报业文化,彻底打破集而不团、合而不融的僵局,彰显影响合力

    对于一家已经拥有了多报多刊以及诸多新媒体的报业集团而言,开放式融合,首先意味着破除内部种种壁垒,以资源、平台的共享共建,打造报业的竞争合力。对此,新华报业通过2014年和2015年两次全国两会报道的创新,实现了内部的融通与汇合,取得了1+1>2的传播效力。

    2014年被视为媒体融合元年,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敏锐捕捉到这一重要发展趋势,以全国两会的召开为契机,及时予以部署与探索。新华报业目前已拥有14报8刊,在新媒体方面也已建成一支可观的生力军。但每逢诸如全国两会这样高规格的大型新闻行动,各媒体却各自为战,甚至暗中角力,相互竞争。而在2014年3月的全国两会报道上,新华报业首次从集团层面组建了全媒体矩阵,通过统一指挥调度,搭建统一发稿平台,以三个“所有”——即要求所有上会的记者“给集团所有媒体发稿”、“用所有手段发稿”、“在所有时段发稿”,彻底打破了以往内部各媒体之间的竞争与阻隔,在“全媒体融合、全方位出击、全时段播报”三个方面取得了突破性成果,为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媒介手段的多样化以及传播效应的最优化迈出了坚实一步。 

    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新华报业推出了五个全媒体创新栏目:“今天我主持”“图说两会”“影像两会”“两会微视频”“两会微电台”。这其中,“今天我主持”因为首次选取集团下属多家资深的纸媒记者出镜做主持,不仅突破了传统记者的身份边界和角色意识,而且实现了平面媒体与网站等新媒体更深层面的融合,成为今年集团创新举措中的一个最大亮点。这一栏目不仅得到了江苏省领导的高度赞扬,对于“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如何行稳致远”的访谈,更是受到了中宣部的表扬。

    “七大媒体联盟看青奥”:以开放式融合,实现跨区域共享、跨媒体联动、跨国界传播

    2014年,青奥会在南京举办。新华报业发起组织了“七大媒体联盟看青奥”这一大型新闻行动,不仅在宣传报道上取得了和鸣共振的丰硕成果,更因其对媒体融合的探索和实践体现出前所未有的开放力度,引起各界的强烈关注。

    这次新闻行动的开放性,体现在“跨区域共享、跨媒体联动、跨国界传播”三个方面,即,“把不同的媒介形态组合起来、把不同地域的媒体聚拢起来、把不同国家的华文媒体联系起来,形成多样形态、多个层面、多种内涵的媒体融合”。新华报业此次发起的新闻行动,其规模前所未有,涵盖了包括全国省级以上党报联盟、全国晚报联盟、全国重点新闻网站联盟、全国早报都市报联盟、全国手机报联盟、全国主流微媒体联盟以及全球华文媒体联盟在内的七大联盟阵营。参与媒体一共达到了217家。在整个青奥会期间,七大联盟统一Logo、统一着装、统一指挥、统一平台,在整个报道过程中,以其夺人的规模优势和宣传声势,获取了组委会多个重量级人物的独家采访报道权,在业界引起极大的关注。

    “国家公祭?南京1213——新华报业全媒体行动”:以开放与互动,成就大格局下的突破

    2014年岁末的一件大事,是首个国家公祭日。作为主祭地的省级主流媒体,新华报业策划推出的“国家公祭?南京1213新华报业全媒体行动”,对于此次公祭活动的报道解读,充分彰显了国家高度和开放的国际视野。

    这次新闻行动的开放性,体现在《日本寻证》栏目的设立与影响上。《日本寻证》堪称新华报业第一次真正以全球视野策划组织的新闻活动。在10天的时间里,新华报业派出的全媒体报道小组,先后奔赴日本六地,采访了多家纪念馆、日本老兵、原爆幸存者、政府官员、历史学家以及致力于揭示历史真相维护和平的社团组织等。14篇(组)专题报道无不体现了客观、理性和善意,因而,在新华报业属下的各媒体同步推出之后,很快得到更大范围的回应,不仅人民网、新华网、凤凰网、腾讯网等各大门户网站均在显著位置予以了转载,美、韩、日、新加坡等国家的报纸杂志及网站也都在第一时间转载了相关报道。同时,大公报、南方周末、文汇报以及中新社等媒体,也请求新华报业全媒体记者为他们的进一步采访提供帮助。可以说,这次报道完美实现了与国际传播手法、话语方式的接轨,成为新华报业有史以来规模最大也最为成功的一次外宣报道。

    “正义之胜——纪念抗战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全媒体行动”:以更为开放的视域,重塑报业生命力

    今年,是抗日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新华报业4月19日正式拉开了主题为“正义之胜”的全媒体行动序幕。同日,“重读新华日报,穿越70年追访正义之胜”的大型出境采访活动也正式启动。行动分六大板块,体现了前所未有的开放力度和开阔视野。

    “重读新华日报,穿越70年追访正义之胜”境外采访报道,重在“回访”二战重要节点性、标志性的战役和事件所在地,意在让读者重温二战历史、珍爱和平,并向世界展示中国人民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决心和信心。为此,6个全媒体报道小组分赴世界各地采访,包括柏林、伏尔加格勒、诺曼底、开罗、珍珠港、缅甸、东京等,足迹遍及欧、亚、非、美四大洲。其力度之大、视域之广,堪称省级党报集团的一次重大突破。

    勇于开放、善于创新的报业文化构建

    江苏历史上曾有过多次南北文化的大交流,与北方文化的不断对话与碰撞,养成了江苏人特别善于包容与接纳外来文化的开放式胸襟。江苏境内多水,南有长江、太湖,北有淮河、运河、洪泽湖等等,苏东地区还有近一千公里的海岸线。水的灵动性,赋予江苏文化巧于融合、善于创新的特性,使其始终处在一种动态的、开放的发展进程中。作为江苏省的党报集团,新华报业同样深受这种地域文化的影响,并在当前的媒体融合过程中,日益呈现出鲜明的开放气质和创新能力。

    开放——从联动向联盟跃升

    早在2007年新华日报进行的改版中,就确立了“高度、贴近、开放”的办报理念。而新华报业和外部媒体联盟的开放思路和做法,也正是从这一年正式萌芽。当年的9月,即由新华日报牵头组织,和全省13家市级党报共同推出了“省市党报联动喜迎十七大”系列专题报道。今天来看,此举堪称媒体融合的先声与前奏。此后,省市党报又多次以联动的形式,取得了很好的宣传效应,形成了特色思路。在近日刚刚启动的“正义之胜”的全媒体行动中,同样也设置了13家省市党报联盟的重要一环。

    江苏省内的地区党报联动,在于最大限度地发挥本地资源优势,调动本地读者的积极性和参与性。而对于一些高规格的、具有全国甚至国际影响力的重要会议、国际赛事以及重大主题活动等等,仅仅进行本地媒体的联动,其视域和影响力,都会有其不足和局限之处。因此,从2014年开始,新华报业便抓住青奥会、首个国家公祭日等契机,开始了从省内媒体联动向跨区域跨媒体跨国界媒体联盟的尝试和跃升。 

    开放——从“颜值”向“言值”转型

    思想性和专业性一直被视作报业发展的优势,但如何把报纸传统优势有效转化为新媒体发展的优势,业界更多地停留在理论探讨的层面,而缺乏让人眼前一亮的实践。“今天我主持”正是在这一点上取得了重大突破。

    对于今年的全国两会报道,“今天我主持”栏目的创设,意在打破纸媒和网络媒体的边界,打破文字记者和视频主持人的身份阻隔,从而实现更深层次更多维度的融合,使报道更具影响力。访谈节目的主持人,几乎全部由集团属下各媒体挑选出来的资深纸媒记者来担当,他们同时要担负起从主题的选定,到嘉宾的邀请,乃至话题的串联及推进,最后文本的撰写等等全部职责。这无疑是对传统纸媒记者身份、角色的一次颠覆,对能力、意识的一次再造! 

    出镜做主持,传统的观念里,“颜值”高是基本要求。纸媒记者文字能力强,思维缜密,富有深度,其报道的“言值”高,也是毋庸争辩的事实。而由文字记者担当视频访谈节目的主持人,无疑是在媒体融合背景下新闻访谈节目由拼“颜值”到重“言值”的一次重要转变。

    报业文化的重建,对内,能有效提升媒体发展的内生动力;对外,则是形成主流价值舆论引导和传播的有力保障。随着全媒体布局的日臻完善,拥有多种媒介形态和多元传播渠道的新华报业,正在以更为开阔的视野和更为开放的精神,承载起新的历史使命,迸发出新的生命活力。 

    (作者单位:新华报业传媒集团)

    责任编辑:冷  梅 

用平民化视角做好重大主题报道
开放:融合之路的文化支撑
做有温度的立体电视新闻
融合背景下的党报人才培养
“国家工程”的南阳表达
媒体办活动要找准关注点、兴奋点和结合点
为新丝绸之路建设鼓与呼
企业报如何开展舆论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