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链接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听党指挥 军魂永铸

本刊记者 郭思远 《 人民周刊 》(

    1927年8月1日,南昌起义打响了中国共产党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斗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始,探索开辟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的正确道路。

    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习近平主席指出:“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是中国革命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也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一个伟大事件。”

    90年来,从人民军队成长、发展、壮大的光辉历程中,印证着一个颠扑不破的道理:听党指挥,是人民军队的命根子。“听党指挥”发端于南昌起义,是人民军队军魂的深刻意蕴。

    军旗升起的地方

    1927年4月和7月,国民党蒋介石集团和汪精卫集团相继背叛革命,勾结帝国主义和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在全国范围内发动反革命政变,残酷屠杀共产党人和革命群众,轰轰烈烈的大革命惨遭失败。

    1927年7月12日,为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屠杀政策,挽救中国革命,中共中央进行改组,由张国焘、李维汉、周恩来、李立三、张太雷组成中央临时常务委员会,停止了中共中央总书记陈独秀右倾机会主义的领导。7月20日,李立三、邓中夏、谭平山、恽代英、聂荣臻、叶挺等人向中共中央建议,依靠自己掌握和影响的部队,“实行在南昌暴动”。据此,中共中央指定周恩来、李立三、恽代英、彭湃等组成中共中央前敌委员会,以周恩来为书记,前往南昌领导这次起义。 

    从7月25日起,第11、第20军分别在叶挺、贺龙指挥下,陆续由九江,经南浔铁路向南昌集中。7月27日,周恩来等赶到南昌,在江西大旅社成立中共前敌委员会,领导加紧进行起义的准备工作。 

    8月1日凌晨2时,在以周恩来为书记的前委领导下,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人率领党所掌握和影响的军队2万多人,在南昌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南昌城头升起了第一面军旗。

    1933年6月30日,中央革命军事委员会发布《关于决定“八一”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的命令指出:“为纪念南昌暴动与红军成立,特定自1933年起每年8月1日为中国工农红军成立纪念日。”

    江西省南昌八一起义纪念馆馆长王小玲在接受《人民周刊》记者采访时称:“当时摆在中国共产党人面前的问题有两个:一是要不要革命,二是如何坚持革命。南昌起义就是用武装起义的实际行动回答了这个问题,它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的武装革命斗争,在全党和全国人民面前树立起一面‘不畏强暴、英勇战斗’的旗帜,用行动来证明共产党人敢于亮剑。”

    江西省社会科学院首席研究员、井冈山干部学院特聘教授余伯流说:“周恩来曾经有句名言:‘八一功在第一枪’。周恩来是南昌起义的前委书记,也是南昌起义的主要领导人。南昌起义在中国共产党红军史上的历史地位,是不言而喻的,历史地位高就高在打响了第一枪。”

    在他看来,南昌起义的发动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是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武装斗争的伟大起点,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敢为天下先”英雄气概的光辉体现。中共中央根据大革命失败后时局的突变决定,起义的全过程呈现了将士们坚定信念、听党指挥的格局。南昌起义余部百折不挠、在挫折中奋起拼搏,赢来了“朱毛红军”的诞生。

    对此,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八一精神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叶桉认为,在南昌起义中,“坚定信念、听党指挥”诠释了中华民族优秀儿女为促进社会进步而奋斗、为共产主义而献身的执着信念和跟党走的坚定决心,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发展的时间坐标上,彰显出了人类希望最美好的理想社会追求的社会价值。南昌起义走了前人未走过的路,以“实践第一”的气魄做了前人未做过的事,使中国革命的面貌发生了根本改变,充满着与时俱进的哲学品质和历久弥新的时代气息,于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嬗变的思想坐标上,迸发出奋发有为的创新价值。

    叶桉说,南昌起义是英雄的壮举,在起义中所形成的革命英雄主义是中国共产党革命精神的主要标志,是人民军队敢于牺牲和英勇顽强战斗精神的源泉,是传承红色基因和坚定文化自信的强大思想武器和精神动力。

    星火燎原在井冈

    1928年4月28日,毛泽东率领的湘赣边界秋收起义部队与朱德、陈毅领导的南昌起义余部和湘南农军在井冈山胜利会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史上的重要历史事件。根据中共湘南特委决定,两军会师后,合编为工农革命军第四军。会师确保了革命的星星火种,乃至后来形成燎原之势。

    从南昌起义到井冈山会师历时8个余月。余伯流称:“南昌起义创建了一支人民军队,秋收起义走出了一位英明领袖,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树起了一面革命大旗。于是,才有朱毛红军,才有中央苏区,才有中国革命一幕幕威武雄壮的话剧。”

    在大革命失败后的严峻形势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开创中国革命的正确道路进行了艰苦的探索,终于找到了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井冈山道路。

    在井冈山时期,“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基本成型。余伯流认为,“工农武装割据”即红色政权的思想,就是在共产党领导下,开展武装斗争,实行土地革命,建立革命根据地的三位一体的总观念,就是“以乡村为中心”的思想。这种思想为以后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全国政权的中国革命道路理论,奠定了重要基础。

    江西省委党史研究室征研一处处长左家法表示:“毛泽东建立‘农村根据地,以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中国革命道路。从井冈山的星星之火,到赣南闽西燎原,再到中央苏区,经历过长征后,再到陕北延安,是一个演进的过程,是中国共产党实现理想抱负的一个必然手段,工农武装割据是把马克思主义原理跟中国革命实践相结合的产物。”

    从井冈山到瑞金,从瑞金到延安,从延安到西柏坡,从西柏坡到北京。井冈山道路——这是中国革命胜利之路的主要节点。

    “井冈山道路具有时代的价值,它不仅有着极为重要的历史意义,且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井冈山道路所蕴含和所贯穿的红色基因、革命精神、血性文脉,随着时代的发展一直在传承着、流淌着、滚动着,不断演绎发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余伯流说。

    余伯流认为,从井冈山道路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这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伟大事业的必经之路。井冈山道路引领中国人民取得了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引领中国人民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伟大胜利。

    军魂铸就代代传

    习近平主席在庆祝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大会上表示:“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发端于南昌起义,奠基于三湾改编,定型于古田会议,是人民军队完全区别于一切旧军队的政治特质和根本优势。”

    南昌是人民军队军魂的发源地。从三湾到古田,从古田到延安,军魂的铸造经历了一个不断延伸、深化、演进的过程。

    在南昌起义全过程中,以周恩来为书记的中共前敌委员会,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把握起义部队的政治方向,成为起义军的坚强领导核心。参加起义的军队,大都是在党掌握和影响下的武装力量。起义军主要军事将领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等,都是坚决“听党指挥”,服从党的领导。

    余伯流认为,南昌起义部队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具有明确政治倾向的、“听党指挥”的武装集团,是一支新生的人民军队,这就为人民军队军魂的铸造奠定了基础。军魂的根基是军队。

    秋收起义后,毛泽东领导的秋收起义部队在三湾改编时将“支部建在连上”,就从组织上体制上开始确立了党对军队的领导。三湾改编将支部建在连上,是党铸军魂的重要奠基。

    到古田会议时,毛泽东经过“七大”的党内纷争,在党中央和周恩来的鼎力支持下,统一了认识,消除了分歧,重回红四军前委领导岗位,明确规定了红军的性质、宗旨和任务,强调“进行正确路线的教育”,系统批判了党和军中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确立了无产阶级的建党路线和建军纲领。

    古田会议决议指出:“中国的红军是一个执行革命的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特别是现在,红军绝不是单纯地打仗的,它除了打仗消灭敌人军事力量之外,还要负担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帮助群众建立革命政权以至于建立共产党的组织等项重大的任务。红军的打仗,不是单纯地为了打仗而打仗,而是为了宣传群众、组织群众、武装群众,并帮助群众建设革命政权才去打仗的,离开了对群众的宣传、组织、武装和建设革命政权等目标,就是失去了打仗的意义,也就是失去了红军存在的意义。”从此,人民军队军魂的铸造框架落定。

    在长征途中,当红一、四方面军达维会师后,张国焘自恃兵强马壮,拥兵自重,屡屡向中央伸手要权,甚至以武力要挟中央,另立中央。红军三大主力会师、党中央到达延安后,毛泽东批判了张国焘“枪指挥党”的错误,并在1938年11月发表的《战争与战略问题》一文中明确提出“我们的原则是党指挥枪,而决不允许枪指挥党”的重要论断。

    余伯流说:“毛泽东的这一重要论断,就明确而精辟地确立了人民军队‘党指挥枪’的原则,从而基本上完成了我军军魂的铸造。‘党指挥枪’由此成为人民军队的不朽军魂。”

    强军兴军新历程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指挥枪”的军魂原则和传统得到了很好的传承和贯彻。1975年1月邓小平在军委扩大会上郑重提出:“我们的军队是党指挥枪,不是枪指挥党。”江泽民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说:“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永远不变的军魂,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领导人民军队的根本原则和制度。”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强调指出:“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是我军建设和发展的首要问题。”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国防科技大学视察时说:“要毫不动摇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加强军魂教育。”可见,“听党指挥”“党指挥枪”一直成为人民军队的军魂和传统,至今践行不变。

    90年来,党指挥到哪里,人民军队就战斗到哪里。无论是14年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和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奋勇杀敌,把日本侵略者赶出中华大地,还是4年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完成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和百万雄师过大江,把国民党反动派彻底打败;无论是1998年抗洪救灾,子弟兵坚决贯彻党中央“严防死守”号令,誓与大堤共存亡,还是2008年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三军将士在奋不顾身的行动中展示忠诚……这都是“听党指挥”的实际行动,是人民军队向党和人民交出的一份份完美答卷。

    7月30日,在内蒙古朱日和举行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沙场阅兵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全军将士们要坚定不移坚持党对军队绝对领导的根本原则和制度,永远听党的话、跟党走,党指向哪里、就打到哪里;要坚定不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始终同人民站在一起,时刻把人民放在心头,永远做人民子弟兵;要坚定不移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聚焦备战打仗,锻造招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必胜的精兵劲旅。

    王小玲说:“党的十八以来,全军部队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持以党在新形势下的强军目标为引领,着眼于实现中国梦强军梦,立足于国家安全和发展战略全局,深入贯彻新形势下军事战略方针,拓展和深化军事斗争准备,全面实施政治建军、改革强军、依法治军等战略举措,加速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的步伐,在中国特色的强军新程上阔步前进。”

国内要闻备忘录
听党指挥 军魂永铸
深海砺剑
护航“一带一路”,中国律师在行动
一位女记者的抗癌经历
国际要闻备忘录
摩苏尔如何重建
阿基诺三世的大官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