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年轻人可能想象不到,20多年前,60公里的距离,竟会成为婚姻中的一大难题。
我的父母来自河北省保定市两个县的农村,相距大约60公里的距离,搁现在也就1个多小时的车程。但在20多年前,走这一段路却需要几乎一整天的时间。听妈妈说,当时觉得两家距离太远,无论如何也不可能走到一起,于是二人大学毕业后便各自回家乡工作。直到家里四处托媒都不满意,两人还是忘不了彼此,最后才又试着写信联系。也是天意,虽已分开两三年,但“男未娶,女未嫁”,两家人这才走到一起。
因此,在我小时候,“回姥姥家”是一段非常艰辛的记忆。要选择长时间的假期,提前计划,大包小包整理行囊,几次换乘,才能抵达。
虽说老爸老妈赶上了那个年代的“自由恋爱”浪潮,但来自不同两县的小伙和姑娘,能够走到一起,确实需要相当大的勇气。
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农村,婚姻虽已不是“父母之命”,但男女相识相爱往往离不开“媒妁之言”。我依然深刻记得,小时候,村子里的少男少女到了适婚年纪(一般是20岁左右),家里就开始托媒人介绍对象,而媒人的“资源”往往脱不开邻近的几个村——谁谁家姑娘孝顺,谁谁家小伙儿能干,经媒人一撮合,往往就能牵成一段姻缘。
这种婚姻文化自然有其背后的社会现实——在当时相对闭塞的农村,邻近家庭之间的联姻,一能为两家人提供互相照顾的便利,二能稳固自己家族在本地的人脉关系。这也正是费孝通先生所言的“乡土中国”。
如今,我们“90后”的爱情,再也不会被地理因素所困扰。从不同的城市到不同的省份,甚至是跨国恋,日益缩短的空间距离,日益开放的思维心态,日益多样的交友方式,让我们这一代人的恋爱和婚姻生活变得更为丰富多彩,让我们拥有了更多的自主选择的权利:有人一结婚就生子,有人加入了“丁克”一族;有人过上了居家“吸猫撸狗”的日子,有人开始洒脱地在世界各地旅行;有人热衷于在朋友圈“秀恩爱”,有人在城市和乡村打拼奋斗。
当然,无论是20年前还是20年后的今天,无论是乡村还是城镇,不管选择怎样的生活方式,在父母的爱情和我们的婚姻中,永远不会改变的是爱与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