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巴马的胜出,改写了美国的历史,也超越了肤色和种族的界限,但他和他的团队却“只有一天的快乐”。大选后的第一天,美国三大股指的跌幅均超过5%,道琼斯指数更是下跌近500点。而这仅仅是开始,两个月后,当奥巴马正式走马上任时,仍会有一系列挑战等待着他:
其一,经济挑战。
4年前的美国总统选举中,“反恐”是压倒性主题;4年后的今天,“经济”取而代之,成了左右大选结局的“关键词”。
根据美国劳工部2008年11月7日公布的数字,由于金融危机冲击实体经济,美国10月份失业率达到6.5%,为14年来最高;财政部也在近期发布的公告中称,“2009财年财政赤字预计为9880亿美元,较2008财年将增加一倍多”……
严峻的经济形势,让奥巴马忧虑不已。在大选后的首场记者会上,他发誓,就任后将立即采取所有必要步骤,应对当前这场经济危机。但这谈何容易!如何将布什政府制定的7000亿美元的救市方案落到实处?如何使70多万失业人员重新回到工作岗位?如何帮助500万家庭拿回房屋赎回权?如何有效防止金融危机向实体经济蔓延?面对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机,候任总统奥巴马不得不使出浑身解数。
其二,战争挑战。
奥巴马在大选中一再承诺,倘若胜出,会在上任后16个月内分阶段从伊拉克撤出大部分美军,最终只在那里留下一定数目的军队,以继续对其提供后勤和军事援助,防止“基地”组织东山再起。但民意所支持的“撤军”和战略规划的“留驻”二者之间的平衡,是一个微妙的问题,需要奥巴马用心把握。
在阿富汗问题上,奥巴马表示将“集中精力关注”,并增兵7000人,“如巴基斯坦不对巴阿边境的恐怖分子采取行动,美国将单方面发动未经巴允许的打击行动”。北约驻阿最高指挥官却说,要想稳定阿富汗局势,至少还需要两万名士兵。两相比较,不难看出,奥巴马增兵7000人的设想确实显得太少了。问题的关键在于,北约盟友是否愿意出兵,帮助稳定阿富汗局势,而这正是对新科总统奥巴马外交手腕的重大考验。
其三,国家安全及外交挑战。
处于政府更替时期的国家向来是恐怖分子“重点关注”的对象。1993年,克林顿上任后仅一个月,纽约世贸中心便发生卡车炸弹爆炸事件,8年后,布什就任的那一年,纽约的标志建筑双子塔在世人的瞩目下轰然倒塌。如今,美国再次迎来新任总统,国家安全自然也受到空前关注。
在外交方面,俄罗斯重新崛起后,奥巴马政府将如何制定对俄罗斯的政策?是否需要围绕进一步削减核武器的问题与俄罗斯展开磋商?面对久拖不决的朝鲜核问题及伊朗核问题,该采取何种措施敦促其彻底放弃核武器?如何有效应对委内瑞拉等国表现出来的反美主义高涨的现实?……一系列问题,都像烫手的山芋,亟待奥巴马拿出有效的应对之策。
其四,全球环境挑战。
在全球一体化趋势愈发明显的今天,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以奥巴马为首的新一届美国政府将如何回应全球环境问题,或许将成为人们判断这位新总统的关键因素,也成为他所面临的最大道德挑战之一。
正是基于对这一点的认识,奥巴马承诺将在全球变暖的问题上采取更多的行动,在2050年之前把温室气体排放量减少80%,将是自己总统任期内最重要的议题之一。他还提出,将在10年内摆脱美国对中东和委内瑞拉石油的依赖。然而,这个从1979年开始便被历任美国总统挂在嘴边却从未实现的议题,显然不像想象中那么容易。
其五,个人安全挑战。
10月22日,两名白人男子因为密谋刺杀奥巴马,在田纳西州被逮捕。10月28日,美国电视台披露,奥巴马在宣布竞选总统后就已受到500余次死亡威胁。虽然到目前为止,奥巴马的人身安全并未受到实质性威胁,诸多关于奥巴马将被暗杀的流言也未必可信,但由此折射出的问题却值得深思。
在许多人眼中,奥巴马是在美国主流价值观熏陶下成长起来的精英社会一员,与白人精英的区别也仅在于肤色的不同。但他“非洲裔”的背景却是无法抹去的。再加上美国宪法第二修正案赋予公民持枪的基本权利,美国国内平均每年会发生3万起枪击致死案件,历史上已有4位总统在任期内遇刺身亡(分别是亚伯拉罕·林肯、詹姆斯·加菲尔德、威廉·麦金莱和约翰·肯尼迪)。因此,即便美国特工处早已进入“积极备战”状态,对奥巴马及其家人进行24小时严密保护,奥巴马个人安全所受到的威胁仍不可忽视。
美国大选历来是承诺多于兑现。尽管奥巴马的竞选言词美妙动听,但能否实现完全是另外一码事。至于他究竟会采取怎样的措施来应对眼前的挑战,人们也只能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