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地方台电视文化专题节目的困境及应对

——以鞍山电视台《千山大讲堂》为例

● 韩晓宇 《 新闻战线 》(

    摘要:文化类节目不能曲高和寡,但也不能流于平庸,曲高和寡是拒绝受众,流于平庸是放弃了节目的根本。因此必须注重节目的品质品格品味,力求形成品牌效应来拉动收视,赢得口碑。

    关键词:文化专题节目     地方台     千山大讲堂     融合传播

    文化走进电视是社会进步的表现,文化专题节目作为电视节目形态的重要部分,是弘扬民族文化,提高民众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近年来,中央电视台及省级卫视相继推出多档文化类节目,《百家讲坛》《舌尖上的中国》《朗读者》《人文深呼吸》《诗书中华》等节目成为品牌,引发关注。在央视和卫视的启发带动下,部分地方电视台也积极尝试文化专题节目,这些栏目贴近本土风物,富于地方特色,取得较好效果,体现出地方台电视工作者对文化类专题的思考探索,但限于地方台在采编资源、传播手段等方面与央视卫视的差距,此类节目策划制作过程中都不约而同遇到一些困境。

    三重困境

    第一重困境:泛娱乐化时代,文化节目空间被压缩,地市级层面受众认知有限

    毋庸讳言,当前电视节目泛娱乐化现象较为突出,真人秀类节目占据荧屏黄金时段,时尚流行资讯和生活服务信息比比皆是,文化专题节目受到很大的冲击。不少电视台奉之为铁律的收视率末位淘汰制度,成为压倒文化类节目的最后一根“稻草”,在收视率考评中文化类节目让位于娱乐类、服务类节目,即便未遭取缔,也不得不屈身于“午夜档”。

    在地方台,电视文化专题节目还面临另一个困境,即受众认知的困境。电视文化专题节目定向性强,以人物专访、文化专题、民俗风情、文化热点为主要表现内容,在通过荧屏与受众交流的时候,不像娱乐和服务类节目那样被受众亲近,相反容易产生距离感。同时不可否认,三线城市的受众人群在文化层次、审美能力、认知视野上也存在一定局限。因此这些都造成了文化类节目曲高和寡、收视欠佳的结果。

    第二重困境:文化类节目资源集成不足,创新驱动缺乏动力

    节目操作模式和形态的欠缺也是一重困境。受新媒体冲击,广播电视处于未有之变局,人力物力均不能与鼎盛时期相比。在最基本的采编资源上,优秀人才流失现象比较严重,特别是文化节目,在策划制作上往往人手不足,采编人员本身能力也有所局限;在物力投入上,正如前文所述,文化类节目受众影响力难与娱乐类、服务类节目相比,在各台的立项规划中,很难得到支持。同时有些节目组缺乏合作意识,无论是引入文化领域专业人士、提升节目内容,还是引入外部机构和资金,支撑节目做强做大上,都缺乏好的办法和手段。而没有人才与资金的支撑,节目创新往往流于空谈,无论在方案策划、采访深度、编辑思想,还是在节目形态、后期包装等方面,地方台文化类节目比之本台一线节目,往往处于劣势。受众的接受度与节目的内驱力,无法形成良性循环,是文化类节目的第二重困境。

    第三重困境:新的传播生态下,文化类节目的传播模式难以创新

    新媒体时代,融合传播成为业界流行语,但对于文化类节目,融合传播不仅仅在于将原属荧屏的节目视频移植到“两微一端”平台。地方台的新媒体平台建设本身就是处于困境,而与娱乐、体育、生活等节目相比,文化类节目属慢热型,焦点式话题式的传播点欠缺,依常规进行新媒体传播效果并不理想。文化类节目讲究慢工出细活,与新媒体的大数据运营和流水线作业存在天然藩篱,转向新媒体标准,融入新媒体方式,对文化类节目来说绝非易事。

    四大对策

    尽管地方台电视文化专题节目存在诸多问题和困境,但同时带来机遇,以鞍山台文化专题栏目《千山大讲堂》为例,笔者认为地方台电视文化专题节目应当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以融入区域文化为牵引,凸显节目的地方特色

    何为地方特色节目?是指无论从形式到内容上都具有明显的地域色彩、具有本地文化内涵的节目。文化类专题不是要做文化人的节目,而是要做到雅俗共赏,让普通观众接受认知。以《千山大讲堂》为例,在2016年年底节目开办之前,我们就对节目的定位,也就是受众核心认知要素进行大量调研,确定千山作为鞍山城市名片,不仅文化悠久、厚重,具备从历史的角度、以专家学者的身份,权威系统地解读千山的基础,而且千山的文化话题,在本地受众群的层面上,有着普遍的再认知诉求。在具体的操作选题上,栏目组将“地域与人文”作为落脚点,通过一座庙、一幢塔、一个碑刻、一处景观、一首诗歌、一篇游记来“说事”,把与其有关的人和事找出来,把背后的人文展现出来,从而把千山与鞍山发展历史联系起来,与鞍山文化背景联系起来,与整个中国和世界联系起来。节目饱含地域特色与区域文化,加深了本土观众对节目的印象,培养了观众的收视热情,所以节目一经播出便得到了鞍山观众的普遍认可。

    以品质品格品位为根本,做强节目的传播品牌 

    文化类节目不能曲高和寡,但也不能流于平庸,曲高和寡是拒绝受众,流于平庸是放弃了节目的根本。因此必须注重节目的品质品格品味,力求形成品牌效应来拉动收视,赢得口碑。在《千山大讲堂》策划创作之初,我们就立足展示内涵丰厚的千山文化,提出要提高传播品味,坚持品质为先,坚定文化品格。在采编实务、栏目设计、节目编排上,我们坚持社会效益和观众口碑为先,弘扬社会主流文化,凸显媒体传播品质,满足观众多样的文化需求,特别是吸引一些具有一定文化层次、关心鞍山地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人群回归电视荧屏。事实上,真正坚持高品位、高品质的好节目,收视率往往也会有不俗的表现,《千山大讲堂》得到观众认可,证明了这一点。我们认为,这一档节目的成功,就在于以独特的人文视角传递出鞍山人的文化价值理念,这也是媒体对于文化品格追求的一种体现。

    以接地气有温度的标准,凸显节目的表现能力

    地方台的文化类节目在资源集成和市场对接机制上有先天劣势,但并不代表文化类节目就无法作为,出不了精品。通过《千山大讲堂》的系列策划操作,我们认为因地制宜地想办法提高节目的表现力,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切入点,也是对接市场的有效途径。地方台电视文化专题节目因为经费、设备、人手、制作周期等原因所限,往往在拍摄及后期制作时,对画面语言、背景音乐、画外音解说等方面没有精益求精,精品意识不强。而《千山大讲堂》从规划伊始,要求“期期精品,集集精彩”,节目总体规划为50集,“从视野的角度说事” 规划为5集,“从建筑的角度说事”10集,“从景观的角度说事”10集,“从宗教的角度说事”10集,“从人物的角度说事”15集,目前已经播出了40期,从第一期《不同时期的千山山门》到最近一期的《毗卢佛与毗卢殿》,40期节目,每期在文字策划、拍摄思路、镜头细节、制作手法、画面语言、背景音乐、解说等方面都下足工夫,细致到每一个肌理。

    业务水平直接影响到节目的质量,文化类节目采编人员必须不断学习,多听多看,潜心创作,避免浮躁。同时,要使节目有更强的专业性和更丰富的内涵,可邀请专业领域有杰出建树的文化名人参与到节目当中。《千山大讲堂》在培养编导业务水平方面不遗余力,支持电视编导积极了解电视文化节目最新动态,到文化专题节目做得突出的兄弟台进行实地考察,参与相关的交流研讨。另外,栏目组还邀请历史学博士、鞍山师范学院教授、辽宁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张世尊作为栏目顾问和出镜学者,全方位解读千山的历史,增添节目的权威性和可看性,很多观众对张教授解读千山的角度和分析的内容非常感兴趣,积极参与栏目互动,形成了另一个收视看点。

    在办好办精节目的同时,《千山大讲堂》也努力与市场对接,从收视角度考虑,节目每周五晚8点在鞍山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进行首播,周六早上7点20分在新闻综合频道重播,黄金时段也为节目聚集了大量人气,有效带动了收视。另外,这档节目在立项之初,就与鞍山市千山管委会达成了合作,在资源和经费方面,得到保障和支撑。

    以融合传播手段为突破,提高节目的传播实效

    当下互联网、移动终端发展日新月异,文化类专题节目必须认真分析新媒体时代的传播特点、标准,仔细研究新媒体时代的受众心理,适应分众化、对象化、互动化的传播要求,探索互联网和新媒体的采编理念、手法、流程,坚持内容创新和技术进步,使节目在内容形式上、在传播手段上都与新媒体融为一体。在这方面,《千山大讲堂》利用微信公众号,每天推送与节目有关的内容及其它生活服务信息,通过新媒体来实现自身多渠道的传播。

    《千山大讲堂》栏目也建立了官方微信群,通过交流群的运用,可以在短时间内形成较大的信息交流群体,电视栏目的内容就可以在短时间内成为用户关注的焦点,对自身品牌的建设非常有利。编导们也可通过微信评论、留言产生较强的信息交流互动,快速占据受众群体的关注点,提升节目的品牌知名度。今后,《千山大讲堂》将注重互联网与移动终端传播,继续做大、做强,进一步增加微信公众号及官方微信群的影响力,同时将其影响力反作用于电视栏目本身,助力节目发展。

    无论传媒技术如何演进,传媒介质如何改变,媒体的思想情怀态度趣味永远是稀缺资源和评价标准,无论电视业今后出路何在,观众永远喜欢高质量的节目——这是许许多多电视从业者得出的共同结论。文化专题栏目存在的基础是民众文化素质的日益提高,发展的目的是传播文化知识,提高观众欣赏水平。文化是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昂首屹立于世界之林的基础,充满气质富有文化底蕴的节目,一定会有广阔的空间和发展前景,能在激烈的电视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作者单位:鞍山广播电视台) 

    责任编辑:杨芳秀

    参考文献:

    ①任菲:《做好地方台的历史文化类节目》,《新闻爱好者》2010年第11期。

    ②陈媛:《地域文化节目新探索——以汕头电视台〈民生档案〉为例》,《南方论坛》2015第4期。       

    ③马华:《地方台开办文化类节目的空间》,《现代传播》2010年第7期。

“德政”与“速邮”
思路“突围”,做好“家常菜”
传统媒体的正向社交化传播
经济报道:从“常闻习见”到“喜闻乐见”
地方台电视文化专题节目的困境及应对
挖掘光阴的故事 记录时代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