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经济报道:从“常闻习见”到“喜闻乐见”

● 张东安 《 新闻战线 》(

    摘要:经济报道关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热点问题,分析背后的原因,预测未来发展方向。写好经济报道一直是媒体界非常重视的工作,理论界及实务界也做了很多研究。文章结合工作实践以及相关研究,从选取角度、确定主题等方面来论述如何写好经济报道,希望对写好经济报道有所裨益。

    关键词:经济报道     角度选择     精彩故事     宏观意识

    经济报道是向受众及时、准确、深入解释关系国计民生的报道,它关注经济的热点问题,分析背后的原因,预测未来发展方向。然而,写经济报道并不容易,写得不好,往往是专家不愿看,外行看不懂。写好此类报道,关键是要把经济现象发生发展的内在规律同新闻报道的要求相结合,把经济学的理论思辨转化成新鲜生动、让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从而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既要使经济报道有“经济味”,又能立意新颖,引人入胜。实现这一转化,就要求在处理新闻材料时要有宏观意识,善于选取角度,抓取精彩的故事,增加新闻的说服力、吸引力,把生活中“常闻习见”的经济现象加工成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

    新颖的视角

    写好经济报道,选好报道的角度很重要。“横看成岭侧成峰”,不同的立足点,不同的视角,看到的效果就不一样。当然写作中心都是要抓住新闻事件的关键。变换角度是因为经济报道的对象是同样或相似的题材,比如人均收入、国民生产总值、财政税收等都是平时在经济报道中大量接触的内容,处理不好就会成为四季歌,如一季度财政收入实现开门红,上半年财政收入实现任务过半,三季度是同比增长,四季度全面完成任务并超额。这样的经济报道就会成为财务报表,读者当然不喜欢看。一些政府部门希望记者报道这些内容,目的是通过财政收入来反映经济运行良好,但由于写作时只是简单罗列财政收入数字,没有把材料认真分析对比,没有揭示这些数字背后反映民生的内容,报道就显得枯燥死板。比如报道农村经济发展,往往会用一些收入增加的数字来说明,可是有一篇获奖报道选取的角度就很巧,其以一个农村收废旧人收的东西的变化为切入点,通过不同年代收的废旧物对比,反映农村的经济发展,就比单纯用数字效果好多了,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

    改变报道切入点,就可使一般、平淡的现象,或者已经认为不是新闻的材料,通过转换角度,实现深度挖掘,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本报柳州站记者采写乡镇干部由过去催粮催费转变到为群众找致富路,当时正值国家免除农业税,这条消息的新闻价值就得到凸显,也正因此,这篇报道还获得了中国新闻奖。

    在写一篇有关早教的报道时,记者认真思考早教现象。在改革开放以前是没有所谓的早教的,只有幼儿园教育。进入21世纪以来,早教在全国蓬勃发展起来,8个月以上的小孩一节40分钟的早教课收费在百元以上,而报名者依然火爆。其原因是什么,引人深思。笔者通过走访当地的早教机构、家长,从当前国内早教内容单一、陈旧;城市化发展、年轻人对国外早教教育理念的好奇;当代年轻人渴望接受更新的、更好的教育理念等角度,对早教这一火爆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刊出后,许多家长认为写得非常好,并且建议应当尽快建立有中国特色的早教体系,既能满足当代年轻父母的需求,又能降低早教费用。

    选取故事性题材

    经济与人们的生活密不可分,但许多经济新闻,读者并不爱看,问题主要是内容不贴近,写作和表现方式呆板,语言抽象,报道中缺乏人的活动。

    经济规律是普遍共通的,但人的经济活动是千姿百态的。除了宏观分析、信息发布等报道类型外,经济报道一般是某个团体、个体在某时某地进行某项经济活动的新闻,当然要表现出这一个团体或个人的独特性,表现出其经济活动的独特性。没有独特性,就难有针对性,也难有深刻性。从另一方面说,只有写出人的个性、人的活动、人的感情,才能让读者看到活生生的事实,有感同身受的亲切感、亲和力,从而具备较强的可读性。

    经济报道的一个通病,就是容易与工作总结混淆,充斥着令人头疼的数字、术语和概念,让读者难以读下去,这是没能把经济新闻转化为新闻故事的表现。这里既有不按新闻规律办事的问题,更有文风、作风问题。经济生活丰富多彩,也充满故事性乃至戏剧性,只有真正深入下去,找出最能揭示经济内在规律的故事,并生动地讲出来,才能真正引起受众兴趣,在有趣的阅读中引发思考并从中得到启示。

    所以写经济报道时,在题材选取上要注重选择跟大多数读者生活有关联的事件,报道手法要生动、形象,突出故事性,把经济问题的新概念、新命题、新论断、新理论,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解读出来。改革开放初期,社会上对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还有争论时,获得中国新闻奖的消息《经济学家赶集》通过一位经济学家很好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位75岁高龄的老人,兴致勃勃地挤进人群,东瞧西看,问这问那。……薛暮桥一边付钱,一边说:‘看来还是两个市场好。’这时,有个老头在叫卖挖耳勺。他赶忙过去花了3分钱买下一个,说:‘我很早就想买这么个小东西,总买不着,今天总算盼着了。’”记者通过著名经济理论学家薛暮桥赶集这一富有生活情趣的小事,揭示出了一个重大的经济理论问题,说明社会主义并不排斥市场经济。

    改变写法,用故事的形式报道经济事件,用形象表达抽象,要关注人、关怀人。也只有关注人的生命和生活,关注人的生存和发展,经济报道才能生动、形象,才会让受众喜闻乐见。

    凸显宏观意识

    经济报道要有宏观意识,要把握经济现象的时代意义和新闻价值。这里所说的宏观意识,就是大局意识、全局意识,善于把观察对象放在一个大的背景中,与各种相关联的事物进行对比,凸显其特点,更好地去认识和把握事物发展的趋势,这样才能采写出立意高、有深度、时代感强的稿件来。 

    2004年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落户南宁市,这对南宁对广西都是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如何挖掘出其深层意义,记者采访了一些经济学家,查阅了有关报道以及理论研究文章,写出了《风物还需放眼量——从国家战略高度审视中国-东盟博览会》,从广西与东盟地缘、历史、经贸、文化方面的密切关系以及广西在中国与东盟国家交往上所处的战略地位、战略高度来分析中国-东盟博览会给广西和南宁带来的发展机遇。文章刊出后获得了好评,并获得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宣传报道奖。

    大局可以是一国、一省、一市,立足点不同,大局的范围也不一样。作为一名记者,既要了解当地情况,又要掌握全局知识,思路如果只限于当地,就很难写出有分量的经济报道。作为一名广西的记者就必须要跳出地域范围,从广西、中国沿海、中国西部地区、泛珠三角地区甚至全国、全球的思路来审视当地发展,才能把新闻素材把握得更准。改革开放之初,海南迎来了建设高潮,全国大量的人才涌向海南,广西日报也派了记者去海南采访。记者在构思文章的时候,不仅考虑海南建设的各个成果,而且思考广西应从海南建设中吸取哪些经验;在全国推进改革的大潮中,广西又该如何加快推进发展步伐,这篇《海南潮与广西牌》的文章一刊出就受到广泛好评,并获得了中国新闻奖。

    经济新闻要以善谋大局的思路来构思。2008年广西成立50周年,广西日报社推出一组各地特色产业报道,作为百色记者站的记者,我报的选题是“千亿铝产业推进百色新跨越”。那些年,百色市着重建设广西铝工业基地,打造千亿铝产业。这方面报道有很多,如何写出新意,就成了关键,也令人颇费心思。笔者首先把百色放在广西范围内考虑其工业的分量,百色铝工业在广西的地位,明确了百色铝土矿储藏量占全国的1/3,产能位居广西第一,铝工业是百色市工业的龙头。百色又是一个传统的农业市,工业发展历史较短,发展铝工业不仅要带动当地经济,形成产业链,促进就业,而且还要保持青山绿水,实现和谐发展。思路清晰了,框架形成了,文章也就显得更有气势了。

    (作者单位:广西日报社)

    责任编辑:祝晓虎

“德政”与“速邮”
思路“突围”,做好“家常菜”
传统媒体的正向社交化传播
经济报道:从“常闻习见”到“喜闻乐见”
地方台电视文化专题节目的困境及应对
挖掘光阴的故事 记录时代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