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头条背后的故事”之二十四

“德政”与“速邮”

● 刘 杰 《 新闻战线 》(

    摘要:记者要有为民鼓与呼的底气,要有百姓之忧、百姓之盼,更要有为民爱民之良知。识得新闻价值,能抓住爱民富民乐民的新闻事实,就能提炼出好的新闻并且迅速传播出去;心里有百姓,就会时刻关注和致力于利民新闻事实的采写和传播。

    关键词:头版头条     为政以德     及时     准确     有力

    在2016年全国两会上,王蒙先生写了篇短文《两会,一道文化风景》,发表在人民日报《名家笔谈》上,赞誉改革开放以来的两会,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强调聚精会神搞建设,关注小康社会建设,体现了“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中国精神。他还讲到,两会所关注的小康社会建设,与3000年前《诗经》提出的“民亦劳止,汔可小康”一脉相承,弘扬了孔孟“为政以德”、修齐治平思想,它亲切入心,暖人肺腑。王蒙的话让我想起,10年前安徽决定实施的四个“全覆盖”,在省财力还不太充裕的情况下,为4000万老百姓送上温暖人心的善政之举,人民日报在2007年新年后上班第一天,便在头版头条予以醒目报道,这与王蒙先生所说的全国两会一直所倡导的“为政以德”、同奔小康理念可谓一脉相承。

    (一)

    《吕氏春秋·离俗览》中引用孔子的话:“通乎德之情,则孟门、太行不为险矣。故曰德之速,疾乎以邮传命。”孟子与学生公孙丑对话时也说,“万乘之国行仁政,民之悦之,犹解倒悬也”。同样也引用孔子话说,“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也就是说,德政的影响,比驿站传达政令还会快,如春风吹拂大地,万物复苏,安定祥和。可见“为政以德”对治国理政而言,是多么重要。孔子和孟子都是山东人,孔子所处时代为东周春秋末期,孟子则为战国时期。孔子主张“德治”和“礼治”,孟子主张“行仁政”“法先王”,两人并称“孔孟”,同为儒学一派。由孔孟之德政、仁政,让我想到当年抢发地方仁政爱民稿件一事,其间“德之流行”的爽快,足可谓“速于置邮而传命”了。

    不是过来人,也许体会不到王蒙先生的心情,那个时期我们记者对执政者为民以德、仁政爱民的热切期待,几乎贯穿于一生的工作热情和新闻追求中。不说别的,就说对待农民收取税费一事吧,过去几十年间,甚至中国几千年间,没有哪个朝代不把农业税收作为国家财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之初的一二十年里,也就是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记者一直为农民过重的税费而焦灼不安,多次抨击鞭挞,不断疾呼。后来安徽在全国率先也是唯一的省份进行农村税费改革试点,针对农村长期泛滥、难以遏制的乱收费、乱集资、乱罚款、乱摊派,试行“三取消两调整一改革”,关键是“三取消”,即取消行政事业性收费、政府性基金和集资,取消屠宰税,取消劳动积累工和义务工,大幅度减少或降低税费收取种类及其标准。安徽所做的努力,对“民亦劳止”的农民简直是天大的“仁政”,深为“民之悦之”,堪为“犹解倒悬也”。安徽的试点工作很得人心,但进行得异常艰难。一方面政府没钱运转,一方面又在减少税费收取,不说是打肿脸充胖子吧,至少是勒紧腰带过日子。这样的改革坚持了好几年,成效显而易见,老百姓拍手叫好。党中央机关报作了许多适时报道,在全国引起很好反响,也起到很好引领作用。直到中央作出自2006年1月1日起全面免除农业税决定,在中国收取了2600多年的农业税才寿终正寝。全国不再收取农业税,对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来说确是千古未有的德政。而安徽农民还没来得及拍手叫好呢,省里又要开始实施四个“全覆盖”,助推数千万百姓加快步伐奔小康,早日过上幸福好生活,这样的好新闻,叫哪位记者都会去抢先“速邮”,以“民之悦之”为悦之,并使“德之行”更为疾速地传播天下。我也一直为自己能够大胆助推“德政”之“速邮”而自鸣得意呢。

    德的本意是顺应自然、社会和人类客观规律去做事,不背道而驰,不为所欲为。《左传?文公十八年》中记载周公旦的话,对德的解释更加透彻:“则以观德,德以处事,事以度功,功以食民。”这就很明白了,根本是看德如何用于处事上,处事又在看其功绩上,功绩最终是看如何为衣食父母黎民百姓施政上。为政以德,德在为民事民,以造福于百姓为最终目标。然而在改革开放之前的那些年里,或者是更久远的时代里,一些地方为政者不是以为民而行事,却是千方百计坑民害民,搜肠刮肚地想点子从百姓那里索取,而不是给予。其实,德政,仁政,就在于取与予二字上,不予反取,就是为政不仁,为官无德,德之不行,其民不亲,政之不仁,为政不安。那些年里,凡是过来人都清楚,农民负担繁杂,多如牛毛,乱象横生,老百姓苦不堪言。那时候,全国不少地方闹上访,闹围堵,闹纠纷,大多不是因为计划生育,就是因为税费过重。安徽在全国最先试点农村税费改革,最先用改革的办法减轻农民负担,用制度管住伸向老百姓的手,采取最低收取标准,规范农村收费行为。同时,千方百计寻求富民强省之路,直到最后实行四个“全覆盖”,让好政策惠及千百万百姓,岂不是最好地体现了“通乎德之情,则孟门、太行不为险”的施政理念么?

    尽管如此,这里暂且不表安徽四个“全覆盖”的头条报道,且去说说安徽是如何不断推进富民强省方略的。那是在1999年12月4日,人民日报头条就曾经十分醒目地报道过《安徽实施“两小战略”富民强省》。安徽不沿海,不靠东,人们戏称是“不东不西,不南不北”,改革开放之初的各种优惠政策都沾不上边,经济发展受到种种制约。但安徽执政者不等不靠,自费改革开放,提出兴建小城镇,搞活小企业,发展“两小战略”,增加农民收入。在那篇消息中,我别开生面地写道:“今年年初就下决心精简会议的安徽省,却在上半年连续召开了两个省、市、地级及省直‘一把手’的高规格会议,一个是全省小城镇工作会议,一个是全省发展小企业工作会议。” “省委、省政府领导告诉记者,‘小城镇,大战略’,‘小企业,大文章’,安徽决心以‘两小’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快本省经济和社会全面发展。”不好高骛远,不贪大求洋,从小处起步,从实处着手,安徽的战略决策务实而管用。记者下去走访了一番,在消息中写到各地一个又一个推进实招和成效,令人鼓舞,催人奋进。人民日报为此加了“编者点评”,认为安徽为培育农村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农民收入,把发展小城镇、搞活小企业作为工作着力点,又在聚集小企业中支撑小城镇,这种用辩证思维指导工作的做法,值得借鉴。

    (二)

    《孟子?公孙丑上》曰:“饥者易为食,渴者易为饮。”正因为如此,“行仁政”“为政以德”,就会“事半古之人,功必倍之”。安徽以只争朝夕的精神追赶东部发达省份,发展经济,致富于民,方略可取,精神可嘉。那些年,安徽不是旱,就是涝,几场罕见的旱涝灾害,让安徽在外有了灾民大省的不好名声。安徽下决心要把落后帽子甩到爪哇国去,一是盯住改革开放不放松,二是抓住推进发展不停歇。除了开发沿江,实施“两小战略”,带动全省经济外,还用了几年时间抓薄弱地区,比如加快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治理,就是另一项重要而有效的招数。记者同样关注到了安徽重在区域治理的兴皖新招,并急切地宣传之,鼓动之,为兴皖富民加油给力。

    长江、淮河横穿安徽境内,把江淮大地分为三块,江南是风光旅游地,淮北是平原大粮仓,而江淮之间则是起伏不平的丘陵,东西岭脊成了长江、淮河两大水系的分水岭。这条绵延宽阔的岭脊,涉及安徽3个市,21个县,面积、人口均占全省的1/4,而贫困人口占全省贫困人口总数的30%以上。2016年起,中央要求“精准扶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让一个贫困者落下,而早在1997年,安徽就在着手加快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综合治理,改变落后面貌,精准发力,治理江淮分水岭,带领农民致富奔小康,殊为高明而富有远见。江淮岗脊“穷在水上,困在路上,荒在岭上”,安徽号准治理命脉,提出“把水留住、把树栽上,把路修好,把结构调优,促进农民增收”治理目标。六七年后,成效非常显著。到了2004年,我用了半个多月时间,从安徽西部六安,到中部合肥,再到东部的滁州,沿着高低起伏的江淮丘陵地带的岭脊背,跑了整个江淮分水岭,所到之处,看到的都是治理后的喜人景象。据统计,几年里,安徽从紧张的财力中挤出上亿元治理开发资金,带动社会投资5亿多元,整修大中小水塘8000多口,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近百万亩,治理区森林覆盖率平均每年提高1%,农民收入更是大幅度提高。我为此写了篇通讯,后来因版面紧张改写成消息——《安徽加快江淮分水岭易旱地区治理开发》(见人民日报2004年4月10日),发在头条位置,而通讯几天后也登上了人民日报华东新闻版头条,通栏标题为《分水岭,变样了》。

    在消息和通讯中,我都选用了这样一个事例:住在江淮丘陵“脊梁岗子”上的安徽六安市裕民村农民沈广东,前些年出外打工赚了点钱,这两年回家种起了承包田。他说:“以前岗地易旱难收,如今塘里蓄了水,坡上栽了树,出门通了路,粮价涨了,负担轻了,种地的日子有奔头了。”沈广东的话代表了安徽江淮分水岭地区许多农民的心声。记者引用了当时安徽有关方面统计:过去6年,这里的农民人均收入每年递增6%,高出全省农民平均增收水平3.5个百分点。让农民圆梦,使农村繁荣,不让落后地区掉队,这样的决策部署,这样的仁政、德行,怎能不让百姓“如解倒悬”,心甘如怡。在那些年里,贫瘠的丘陵上开始生财,农民手里有粮又有了钱,就是税费没减上访也明显减少,安居乐业成了安徽江淮分水岭人民最感幸福喜悦的事情。所以,记者为改变安徽灾民形象极尽“德行”“速邮”之责,于心怡悦,于情欣然。

    一方面为民增收、致富奔小康而多方谋划,一方面又为减轻农民负担而致力改革,安徽大有“虽然我很穷,但我不装怂”的为民胸怀。那些年,安徽梦寐以求让民致富,而且千方百计减轻农民负担。许多做法既有良好愿望,又有可行改革措施。为了从源头上扎住农村乱收费的口子,安徽让税费改革向乡镇延伸,首先是堵住“乱进人”“乱花钱”的口子 。全省实行“乡财县管”,清理清退乡镇各类人员,花钱由乡长“一支笔”变成县乡理财小组审批,真正管住了乡镇“乱收费、乱花钱、乱进人、乱举债”,解决了基层坑民害民种种恶行。接下来,安徽又在全省十八个县试行农村综合改革,主要内容是: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立农村基层管理新机制,建立农村公共产品供给新机制,建立“三农”社会化服务体系,改进农村工作考核评价办法。这种“一转变、三建立、一改进”的改革核心是乡镇村合并,精简乡镇机构,减少在编人员,减少从农民手中收取的乡镇公用费用和事业费用。这无疑是对农村税费改革成果的巩固提高。安徽这两个大动作,在记者的笔下,分别形成了《安徽改革乡镇财政管理方式》《安徽十八个县试行农村综合改革》新闻稿,两条消息都上了人民日报2005年1月9日和9月8日头版头条,作为驻地记者,我们对安徽推行仁政连连给予了高规格“速于置邮”的广泛传播,受到地方领导和读者大众热情赞誉。

    为什么我们会如此起劲地宣传安徽减轻农民负担的各种做法,如上所述,就因为那是个多病的年代,病在只取不予,或多取少予。老百姓成了任谁都可以啃啮的“唐僧肉”,不讲苛政害民吧,反正那种穷汉虱子多的怪象,让记者痛恨着而又无奈着,尽管运用多种报道形式干预,好像都不大能触及痛痒。直到安徽推进种种改革,才让记者看到了希望,找到了感觉。

    (三)

    《孟子?公孙丑上》还有句话:“当今之时,万乘之国行仁政。”那是孟子向弟子公孙丑纵论天下大势,认为齐国地域广大,人口众多,在当时的形势下行仁政而称王,是比较容易的。行仁政是为了称王,要称王只能行仁政,苛政不但称不了王,还会自取其乱。这是历史所不断证明了的。现在中国正在推行的仁政不是为了称王,而真正是为民执政,执政者以身垂范,修齐治平,润化世道人心,必然会得到人民群众由衷拥戴。安徽在推行税费改革等一系列举措之后,又提出每年投入几十亿元,实行四个“全覆盖”,用于解决民生问题,这种自觉的仁政举动,更是让人由衷感佩。

    那是在2006年最后一天的下午,安徽省委召开常委会,研究部署即将到来的新年开年后就要落实的几项重点工作,其中最为重大的一项是解决民生问题。让记者感到惊愕的是,安徽这次安排民生问题不是一项两项,不是一年两年,而是四个“全覆盖”,要从2007年起,每年拿出数十亿元,用于解民困,化民忧,并将长期坚持,不断适度提升。要知道安徽当时上一年全省财政总收入才刚刚跨过800亿元大关,其中地方可支配收入仅有400多亿元。在可用财力尚不宽裕的境况中,施行四个“全覆盖”,不光面广,而且标准提高,虽然有中央转移支付,有市县配套,省里也要为此拿出29亿元。会上财政、民政等部门不断算账,说四个“全覆盖”将惠及全省4000多万人,但财力紧张程度也可想而知。可是,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强调,凡是急需解决的民生问题,只要财力许可都要尽量先行安排。

    对此,有关方面的方案不可谓不细。从131万绝对贫困户纳入低保,全省45.7万五包供养人口标准提高,到11万城镇末参保集体企业退休人员纳入当地最低基本生活保障范围;从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制度扩大到56个县市区3055万人,到新农合进城覆盖253万居民,将305万城乡低保对象、农村“五包户”、农村重点优扶对象纳入医疗救助范围,用5年时间改扩建1230所乡镇卫生医院及1万个村级卫生室;从全部免除城乡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学杂费,继续对农村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到用2年时间集中力量完成全省304万平方米危房教室改造;从提前完成农村1626万人饮水安全,到落实计划生育对象各种补助并提高标准。方方面面,具体而又细致,条条款款,有措施又有目标,听得人热血沸腾,摩拳擦掌。方案几经讨论,终于全体通过,省委书记提醒省委宣传部要组织好宣传舆论工作,要让全省人民尽快接通这股暖流,使春风尽快吹到江淮各个角落。

    省委宣传部领导随即安排人落实宣传方案,要求新年上班后统一研究部署,要先怎么样,再怎么样,还要报经省委领导批示后逐步展开等等。我却早已坐不住了,一散会就直奔办公室,打开电脑,立即着手写作新闻消息。几乎没怎么思考,就写下这样一段激动人心的导语:“本报合肥1月3日电:岁末年初,安徽省委、省政府作出决定,围绕解决困难群众生活难、看病难、上学难等问题,从2007年起推出一系列措施,力求使困难群众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解决困难家庭子女上学难制度、医疗保险和合作医疗制度、困难群众医疗救助制度实现城乡全覆盖。”稿件很快形成,当晚就传回报社,见报时大标题为《安徽四个“全覆盖”将惠及4000万百姓》,而四个“全覆盖”内容则提要式排在主题下面,每项内容之前又加了个大红圈,分外抢眼,尤为提神。

    也许真正达到了小康,人们会感到更加幸福,但在向小康迈进的过程中,为政者每一步“德行”之举,同样格外暖人心扉。安徽的四个“全覆盖”,就是向小康迈进过程中的一大“德行”,在别处还在施行索取之政时,这种“德行”就特别透着温馨。当消息在头条推出之后,安徽上下一片欢欣鼓舞,记者更是格外得意,为安徽,也为自己,觉得在新闻报道上打了个漂亮仗。“德之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德之速,疾乎以邮传命。”都是孔子的话,只不过是转述中有些变化,但说出了一个意思,那就是德政的影响,传播会很快,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在“速于置邮而传”和“疾乎以邮传命”上,人民日报记者做到了“速”与“疾”,报纸刊发时不仅快而且更做到了锦上添花。新闻的第一特性就是快,德政的新闻更要快,更要优,记者很努力,报社很给力,上下齐心协力,仗就打得痛快。

    在这方面,记者的体会是:一要敢于抢,二要看得准,三要少顾忌。为什么我会有如此大胆举动,不等省委宣传方案拿出来就抢先出手,是不是破坏了新闻纪律,违反了有关规定?我认为不是。首先记者有长期为民鼓与呼的底气,有识德、思德、爱德之政的思想基础。百姓为税费过多所累、日子太穷苦之久矣,一年忙到头,吃不上穿不上,还要担惊受怕于无可名状的惩罚,人们期盼德政和仁政,渴望过上富足而安乐的日子。记者也是百姓,也应有百姓之忧,百姓之盼,更要有为民爱民之良知。心里有百姓就会把传播富民安民之策作为头等大事。其次,记者也要有速传、敢传、会传的本事。长期在基层采访,能够识得新闻价值,能够抓住爱民富民乐民的新闻事实,也能够提炼出好的新闻来,并且迅速传播出去。这是记者的使命所然,本能所然。心里有百姓就会时刻关注和致力于利民新闻事实的采写和传播。

    当然,四个“全覆盖”的头条消息不同于前面所说的“拔穷根”“治穷症”,那些报道要有个发展过程,关键还看最后效果,抢了没什么意义。不需要抢的新闻就别抢,好好焐一焐,等焐熟了,也悟透了,拿捏准了,再高质量地打出去。比如江淮分水岭治理,那是六七年后才做的新闻,而“真金白银”的四个“全覆盖”就不同了,方案一经通过,百姓就应感知,所以是需要抢的新闻,需要抢的新闻就得抢,而且不能有什么顾忌,不能光想着四平八稳,想着走什么程序。常委会通过,板上钉钉,省委拍了板,立马会兑现,报道必须立即跟上去,时间一过就成了放凉的黄花菜,少了新鲜味。至于要不要按程序行事,我觉得党中央机关报不同于地方党报,在这一点上也没什么非要送审的(假如那天晚上送省领导审阅的话,相信不会有什么改动,但也许就会失去新年上班第一天见报的大好时机,事实也是如此,其他省份也在做,有的省经济实力强标准还要高,就因为没有抢的意识,也就与头条失之交臂了)。另外一点,好事做好,好新闻要报道好,报道好的原则就是及时、准确、有力。这几点我们都做到了,适时彰显了“德政”与“速邮”的最佳时效,自然是记者至今引以为得意的一大窃喜呢。

    (作者系安徽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特聘教授、人民日报高级记者)

    责任编辑:祝晓虎

“德政”与“速邮”
思路“突围”,做好“家常菜”
传统媒体的正向社交化传播
经济报道:从“常闻习见”到“喜闻乐见”
地方台电视文化专题节目的困境及应对
挖掘光阴的故事 记录时代的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