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电视音乐颁奖节目的回顾、自省和前瞻

● 龙 涛 《 新闻战线 》(

    摘要:中国电视音乐颁奖节目走过了30年历程。本文对我国电视音乐颁奖节目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性分析,总结成功经验与存在的问题,对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并提出了新的竞争环境下我国电视音乐颁奖节目如何发展的建议。

    关键词:电视音乐     颁奖节目     展望

    如果从1987年广东电视台推出《健牌创作歌曲大赛》算起,中国电视音乐颁奖节目已经走过了30年的历程。30年来,电视音乐颁奖节目既经历了从懵懂到兴盛的过程,也走过了从兴盛到平淡的历程。本文通过对电视音乐颁奖节目30年来发展历程的回顾,进行自我反思,并探究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我国电视音乐颁奖节目的发展历程回顾

    按照发展特点,我国电视音乐颁奖节目的发展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萌发期(1987~1998)

    相比于大陆,香港的流行音乐和电视音乐颁奖节目发展都较早。早在1978年,香港就举办了“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奖”。由于地理位置原因,广州吸收和借鉴香港文化较快,萌发出学习香港制作音乐颁奖节目的念头。1987年,广东电视台推出《健牌创作歌曲大赛》,其总决赛可以看做是内地最早的音乐颁奖电视节目的雏形。

    1992年,广东电视台将《创作歌曲大赛》更名为《广东新歌榜》,标志着我国电视音乐颁奖节目开始走向成熟。改版后的《广东新歌榜》按照周榜、月榜、季度榜推出节目,年终举办《年度颁奖十大金曲榜》,在结构、环节、评选等方面已经具有电视颁奖节目的典型要素。《广东新歌榜》迅速吸引了大批观众,其模式也迅速被国内其他地方电视台借鉴和模仿,很多音乐电视排行榜节目转向电视音乐颁奖的形式,使同类节目数量逐渐增多,形式和内容愈发成熟并走向兴盛。

    第二阶段:兴盛期(1999~2006)

    1993年,香港《华语榜中榜(CMA)》进入内地,该颁奖节目几乎囊括了当时所有一线音乐人,依靠强大的明星阵容迅速赢得观众,成为当时华语地区星光最为璀璨的电视音乐颁奖节目。《华语榜中榜》将投票扩大到世界范围,播出范围包括内地、港澳台及新加坡、马来西亚等,这是之前其他电视颁奖节目所无法企及的。因此,播出后获得了巨大的成功,在我国电视普及率还远远不能与今天相比的时候,全世界就已经超过4亿观众收看该节目。

    随着《华语榜中榜》的成功,很多电视音乐颁奖节目接踵而至,其中较为知名的包括:东方电视台推出的《东方风云榜》(1994)、北京音乐台的《中国歌曲排行榜》(1993)、中央电视台与MTV全球音乐电视台联合制作的《CCTV-MTV音乐盛典》(1999)、文化部正式审批的《“雪碧”中国原创音乐流行榜》(2000)、光线传媒主办的《百事音乐风云榜》(2001)(后于2007年更名为《蒙牛酸酸乳音乐风云榜》)、京粤港三家电视台联合制作的《全球华语歌曲排行榜》(2003)等。电视音乐颁奖节目成为当时大众娱乐刚刚萌醒的中国人抓住时尚潮流的把手,是当时众多喜爱流行音乐和追星族获得音乐知识和娱乐信息不可或缺的重要途径。

    第三阶段:平淡期(2006~至今)

    事物的兴盛和衰落是交替进行的,电视音乐颁奖节目也莫不如是。随着网络媒体在音乐资讯及排名类节目上发展的强劲势头,观众对无论在节目形式还是节目内容都缺乏创新的电视音乐颁奖节目的兴趣已经越来越低了。如连续举办20年的《中国歌曲排行榜》于2012年停播,《中国原创音乐流行榜》也止步于这一年,BTV-2的《音乐风云榜》于2015年被音乐真人秀《中国梦想秀》取代……电视音乐颁奖节目逐步走向平淡期。与之前相比,这一时期的电视音乐颁奖节目无论在节目数量还是在观众数量上都有明显的降低,即使仍然在播的电视音乐颁奖节目也不再拥有曾经的观众号召力和影响力,很少有节目能引起广泛的关注或形成话题。在经历7年左右的兴盛期后,电视音乐颁奖节目进入了长达十多年的平淡期。

    我国电视音乐颁奖节目的自省

    作为大众文化的一种形式,我国电视音乐颁奖节目的发展本身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在上世纪九十年代适合小众欣赏的精英文化作为社会主导文化的情况下,电视音乐颁奖节目成为大众文化突破精英文化的重要途径和工具。在萌发期,电视音乐颁奖本身对大多数国人来说仍然是新奇的节目形式,很大程度上扩大了我国民众的文化视野,丰富了我国民众的文化生活。在电视音乐颁奖节目的兴盛期更是产生了数量与质量并重的音乐作品,为我国音乐文化的发展起到非常积极的推动作用。

    电视音乐颁奖节目的过度发展也对我国音乐文化和电视发展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

    质量欠佳

    随着数量的激增,电视音乐颁奖节目的整体质量却没有得到保证。一些电视台盲目追风,匆忙推出的电视音乐颁奖节目在内容、邀请参奖明星、评选方式等方面做的差强人意。很多电视音乐颁奖节目在内容设置上漏洞百出,邀请到的明星阵容不够强大,评选方式缺乏科学性与合理性。更有甚者,少数电视音乐颁奖节目在公正公平方面难以服众。例如2001年田震在某颁奖典礼上怒摔话筒的事件震惊了音乐界,电视音乐颁奖节目评选公平与否成为当时街头巷尾议论纷纷的新闻。

    缺乏创新

    模仿和抄袭使电视音乐颁奖节目很难形成独特品牌,在多年的发展历程中,电视音乐颁奖节目将主要竞争注意力集中在舞台的美轮美奂、出场嘉宾的知名度和服装的异彩纷呈上。虽然这些方面在电视音乐颁奖节目兴盛的最初几年的确吸引了为数不少的观众,但是当人们慢慢从其他渠道能够获取更多相关信息后,这一“套路”就很难获得曾经的效果。后来的电视音乐颁奖节目,无论节目形式、投票方式、环节设定,还是奖项设定、嘉宾演讲等方面,均没能使观众眼前一亮,而这,才是一个电视节目产生吸引力的方面。相似的节目内容、雷同的节目环节、早已听熟了的几首歌曲、反复的几张面孔,在不同电视音乐颁奖节目中一次次的出现,令观众很快对电视音乐颁奖节目形式失去新鲜感和观看热情。

    数量过多

    2006年,国内出版唱片总数不足150张,但是各类电视音乐颁奖节目发出的奖项总数却超过了200项。在最鼎盛的时期,有二十几个规模不等、形式及内容相似的电视音乐颁奖节目同时出现在我国电视荧屏上,观众甚至很难从名字上区分它们。在观众整体数量浮动较小的情况下,电视音乐颁奖节目的数量越多,那么能分到“羹”的节目就越少。在这种情况下,很多节目以奇、怪、俗代替了雅、正、美,使电视音乐颁奖节目的生存环境变得无序,也破坏了电视音乐颁奖节目最初的形象。

    从此,电视音乐颁奖节目步入由盛转衰的道路。在节目数量众多而优秀音乐作品有限的情况下,很容易发生某几个音乐明星包揽各个颁奖节目奖项的情况。最典型的例子是1999年歌手朴树从各“大”电视音乐颁奖节目中前后拿到接近30个奖项,得奖数量远远超过了他当年创作歌曲数量的总和。在一片“又是他”的评论中,观众再也找不到这些相似颁奖节目的特点,索性放弃整个节目类型。类似的事件频繁发生,“领奖专业户”就是在电视音乐颁奖节目数量最多那几年诞生的特殊词汇。

    我国电视音乐颁奖节目的前瞻

    经历过萌发、兴盛和平淡期的电视音乐颁奖节目历尽铅华,已经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竞争局面。虽然仍然存在新老交替,但是这种交替也使电视音乐颁奖节目实现不断的自我更新,为电视音乐颁奖节目注入新鲜的血液。当前,电视音乐颁奖节目既包括从1995年至2016年已经播出20年(1998~1999年停播)的《全球华语音乐榜中榜》这样的老牌节目,也有2014年中央电视台《全球中文音乐榜上榜》这类刚推出便虏获观众的新锐,令电视音乐颁奖节目的数量和内容与观众需求之间基本实现了平衡。但是近几年来,随着我国民众对欧美音乐接受度的增加和网络音乐节目的兴起,欧美电视音乐颁奖节目和网络音乐颁奖节目使这种已有的平衡又面临着新的考验。新的竞争环境,为我国电视音乐颁奖节目增添了新的压力,同时也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彰显对音乐的推动功能

    与格莱美等世界顶尖节目以音乐为中心的制作理念相比,我国电视音乐颁奖节目“秀”的成分更多一些。但是与近些年来红遍大江南北的真人秀等节目相比,电视音乐颁奖节目的“秀”却又显得不是那么突出。这就使当前电视音乐颁奖节目处于一个尴尬的境地:一方面,论纯音乐不如国外音乐大奖,也不如纯音乐节目;另一方面,论娱乐性和“秀”的能力又不如真人秀。长此以往,电视音乐颁奖节目将失去节目的特色和本来优势。在这样的形势下,电视音乐颁奖节目只有变化才能继续生存和发展,而纯音乐是唯一的发展方向。因为,电视音乐颁奖节目本身的公正属性和对颁奖正式气氛的追求,不可能使其像真人秀那样随意洒脱,因而只有纯音乐这一条路可走。另外,西方电视音乐颁奖节目的成功已经证明纯音乐的方向是受到观众喜爱,是可以走通的道路。还有,电视音乐颁奖节目本身应该肩负着推动音乐健康发展、鼓励音乐创作的重任。从目前情况来看,电视音乐颁奖节目虽然在这方面一直非常努力也取得了不俗的成绩,但是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综合这三方面的因素,我国电视音乐颁奖节目必然会向纯音乐方向发展,进一步彰显对我国音乐发展的推动功能。

    提升内容、形式和制作质量

    在兴盛期向平淡期过渡的过程中,电视音乐颁奖节目数量大幅减少,形成了对这类节目的第一次优胜劣汰。2016年,《爱奇艺音乐榜》的诞生标志着网络向音乐颁奖节目市场的正式进军,意味着当前电视音乐颁奖节目获取观众的现状将被打破,第二次的优胜劣汰即将到来。在压力之下,我国电视音乐颁奖节目只有在节目内容、节目形式等方面进行调整才能守住阵地,只有在制作细节上精益求精才能谋得发展。电视音乐颁奖节目也必然会借鉴和学习网络音乐颁奖节目的优势,在内容多元化与原创化、与观众形成互动、凸显观众需求等方面进行改进,以积极创新的姿态迎接挑战。

    在经历不同发展阶段后,我国电视人正在以创新性思维为电视音乐颁奖节目寻找新的看点。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电视音乐颁奖节目能够为观众带来更多的惊喜,重现往日的辉煌。

    (作者系华南理工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

    责任编辑:杨芳秀

    参考文献:

    ①王旭:《从〈音乐风云榜〉看电视媒体音乐的传播变化》,《新闻研究导刊》2016年第10期。      

    ②徐子涵:《关于中国当代流行音乐系列评奖活动的思考》,《艺术百家》2015年第5期。

融时代,如何观察与研判舆论生态
融合环境下城市纪录片的路径转向
电视音乐颁奖节目的回顾、自省和前瞻
运动员“网红”现象剖析
试论新闻报道应规避的法律风险
媒介融合发展中电视媒体品牌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