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融合环境下城市纪录片的路径转向

——以南京广电集团大型季播节目《南京》为例

● 扈 楠 《 新闻战线 》(

    摘要:中国纪录片正从曲高和寡的“小众时代”迈向繁荣发展的“大众时代”。纪录片所肩负的形象宣传和文化传播功能,促使城市台纷纷涉足城市主题纪录片领域。南京广电集团推出的大型季播节目《南京》,以更加平实的语态、观照现实的选题、融合传播的产品思维,建构起城市集体的文化认同,探索出城市主题纪录片生产的创新路径,赢得了市场和专业口碑的双丰收。

    关键词:《南京》     纪录片     文化认同     融合传播

    根据中国纪录片研究中心(CDRC)年度调研数据显示,2016年电视纪录片全年总产量超过2.2万小时,同比增加15.8%;电视纪录片全年播出总时长约7万小时左右,全年播出总量同比增长14.8%,纪录片的生产和播出体量持续攀升。政策层面,相关利好接连发布,纪录片所肩负的形象宣传和文化传播功能备受强调。媒体融合环境下,以宣传城市形象、树立城市文化自信为核心目标,南京广电集团推出的大型季播节目《南京》,打造直播态的纪录片、融媒体的新传播,荣获第22届中国好纪录片优秀栏目奖,赢得市场和口碑的双丰收,《南京》运用全新的策划和拍摄思路,体现了城市主题纪录片从选题、语态、视听呈现全方位的路径转向,通过融合传播实现城市的文化认同。

    文化认同:选题架构从“厚古薄今”到“现实观照”的转向

    文化认同,即个体对所处群体文化的一种正向肯定,也是一种身份共享,群体间使用相同的文化符号、遵循共同的文化理念、秉承共有的思维模式和行为规范。亨廷顿指出,不同民族的人们常以对他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来回答“我们是谁”。在此基础上,对于文化认同的一大误区就是认为这种集体的认同是建立在“厚古薄今”的范式基础上,强调文化认同与现代性的对立。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在纪录片,尤其是城市主题纪录片生产领域,“历史”主题一直颇受青睐。南京作为六朝古都,深厚历史也成为纪录片和专题片创作的首选题材。然而,在现今的传播环境中,过度的“厚古薄今”往往会成为纪录片生产的创作桎梏。一方面,国家史、民族志、城市历史,关于地理空间和时间条线的历史书写纪录片市场体量已经接近饱和;另一方面,史实题材更需要置于家国层面的时间轴中,对于城市台而言,城市历史个体的书写容易出现断层,这就更需要与现实关照相勾连。因此,《南京》在选题上就力争兼顾历史和现实,深耕南京从古至今的城市元素,体现了真实性、文献性和时效性的融合统一。

    《南京》第一、二季主题分别为“大美之城”和“十朝印记”,分别侧重于展示城市之秀美和历史之深厚,而这两季共16集的内容,却也从未将历史和现实割裂。

    第一季的8集内容分别为“滨江岁月”“城墙沧桑”“诗意秦淮”“民国印象”“山峦叠翠”“学府景致”“田园牧歌”“城市地标”,将城市的厚重历史融于说景、说物、说故事的平实语言中,透过现代城市的繁华景象又能触摸到其背后的沧桑历史。在每集所承载的选题里,鲜少出现官方话语,更多地展现了城市里生活的人们的生命状态,有为了女儿来宁种植果园的慈爱父亲、有为了寻访父辈的足迹来华的外国青年、有为了心中理想坚守非盈利读书社的大学生,这一系列的选题,体现了一种对于个体生命的观照。

    在侧重展现深厚历史底蕴的《南京》第二季《十朝印记》中,8集内容分别为:“六朝繁华”“人杰地灵”“千年文脉”“南唐气度”“大明宏图”“治隆唐宋”“世纪曙光”和“民国风貌”,对城市的介绍也绝非躺在历史的功劳簿上。充满现代设计感的六朝博物馆、周处读书台的励志故事和现代小朋友们的童真烂漫、各种时间空间的穿越式出镜,无不体现了古今贯通的选题脉络。

    文化认同的建构需要特定的象征符号。透过《南京》两季选题的梳理,节目将历史碎片打磨为文化名片的意图明显,将城市历史置于当下,置于生动的日常生活中,通过历史记忆、地域文化、民间习俗的三条路径,构建起城市百姓的文化认同。借助寻访人的足迹、主持人的表达、多维度的情景再现,“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南京》将蕴藏于南京山水城林中的历史纵深感,书写为流淌于南京人血脉之中的文化自信,通过对城市集体文化认同的建构,增强城市凝聚力。

    以真为美:视听语态从“宏大叙事”到“多维贴近”的转向

    纪录片被认为是一种展示的艺术,很长一段时间内,纪录片的表现形态相对单一,或是对重大事件的追踪记录、或是对历史故事的还原再现、或是对人文风光的精致刻画……当媒体融合浪潮来袭时,传统的纪录片呈现手段已经难以匹敌互联网视频产品的强势竞争,为了丰富纪录片的呈现形态,国内的纪录片创作者也尝试了各种电视表现手段,包括在大型演播室里加入沙盘和3D等技术元素、加入主持人独角戏的戏说元素等,都是为了更加鲜活地呈现主题。

    在媒体融合的大潮中,《南京》综合应用了一镜到底、穿越式出镜、延时摄影、航拍等先进的技术手段和策划理念,但是最终仍然回归电视视觉呈现的本质,充分尊重影像的力量。第一季《大美之城》贯通古今,展现了南京现代化都市的建筑之美、人文之美、自然之美。第二季《十朝印记》则更多地讲述南京悠长而磅礴的历史,在呈现方式上也更为纯粹。航拍视角的纪录片已经在世界范围内形成系列,无论是已经海外赢得较高口碑的《空中看英伦》《空中看德国》,还是近期刚刚热映的《航拍中国》,以航拍画面呈现自然和人文风光的硬件条件已经具备。为了展现南京摄人心魄的美,《南京》也采用了大量的航拍素材,深秋的明孝陵、烟雨中的胭脂河……有专家评论《南京》是一次“用技术换空间的新视野”,充分尊重当代人的审美趣味,让城市之美景和底蕴竞美争辉。

    在语态风格上,大多采用旁白配音和被采访者的现场同期相结合的叙述方式,是一种跳脱历史和情境而独立存在的“上帝视角”,用宏大叙事的路径,对纪录主体进行的一种身份建构。而《南京》则立足本土,尝试了另一种全新的叙述方式,由年轻主持人担任寻访者的角色,走进南京街巷,用年轻态的语言风格和身临其境的平实话语,取代“上帝视角”的旁白解说。主持人不在演播室中,不在配音间,而是回到了事件的现场、历史的坐标点,甚至在历史事件的叙述、现实故事的讲述中,加入了适当的悬念设置,以较小切入口的叙述,适当加入主持人个体儿时记忆的分享,唤起受众的共鸣。

    所以说,《南京》的语态脉络,体现的是一种从“宏大叙事”到“平实叙事”的转向,是对城市主题身份建构的摒弃,转而展现真实的城市肌理,以真为美,让“人”的元素融入城市发展中,更能引起受众的身份认同。叙事语态的转变,体现了背后视角的转向。《南京》体现了纪录片从仰视视角向平视视角的过度,从一种曲高和寡的艺术形态向承载着集体记忆和认同的传播载体的转变。

    融合传播:策划编排从“电视栏目”到“内容产品”的转向

    十年前,中国12集纪录片《故宫》被BBC剪辑成2集,在英国播出。在中国同行看来,这样的剪辑如同肢解般残酷。而英方纪录片专家解释则是,在这两集中给观众呈现很多有意思的故事,获得观众的认可之后,那么或许就有更多机会呈现出一个系列的内容。而《南京》采取的季播思路,与此不谋而合。

    一座有着悠久历史的城市、一座有着浓郁现代化气息的都市,是具有无限潜力的纪录片题材。因此,《南京》的整体策划选择了从不同维度切入的季播思路。已经播出的第一季和第二季分别侧重于展示城市之美和有形的物质遗产,即将播出的第三季《天下文枢》侧重无形的文化遗产,筹备中的第四季《一方水土》和第五季《城者承也》也各有侧重,勾连起城市的历史人文和市井生活。季播的节目样态,也给融合环境下内容产品的衍生产业打造提供了空间。在季播的空档期,“南京”主题的文创产品、全媒体的衍生节目和线下活动接连出击,《南京》从电视栏目到全媒体内容产品品牌的创新路径也从媒体竞争中强势突围。

    在季播分集内容的策划中,《南京》坚持的是节奏明快的段落剪辑。央视的20集微纪录片《资本的故事》,以每集8分钟的时长,讲述资本的故事;《舌尖上的中国》在每一集50分钟的时间里,介绍5~6个地方食物;南京广播电视台为首个国家公祭日创作的30集系列微纪录片《城殇》,以每集约3分半钟的时长,回答了系列沉重的历史问题……无论是微纪录片的剪辑形态,还是常规纪录片中备受青睐的段落化剪辑,都说明了纪录片在向更易传播的碎片化内容产品转向。《南京》两季节目播出后,网络总浏览量达3000万,针对网络传播扁平化、碎片化的特点,节目组迅速投入第二轮网络化处理,将两季共16集的长纪录片,分解成66个时长3分钟左右的短视频内容,介绍了新金陵六十六景,系列视频内容产品形成了更适合媒体融合场域的内容传播矩阵,一周时间总点击量超过两千多万次,以城市地标为单位的段落剪辑方式成为城市主题纪录片强化贴近性的有效手段。

    在表现形式上,《南京》第一季《大美之城》采用了专题片和演播室结合的方式,并且加入了嘉宾访谈、外景连线等直播内容,平均时长90分钟的单集节目中,包含6个外拍短片和直播的演播室互动,同时联合新媒体大号开展“全民拍 最南京”的主题摄影征集活动,打造了一档直播态的城市主题内容产品,用融合的手段对主旋律报道进行了创新。两季节目,探索了两条不同侧重的创新路径。无论是用多种形式载体展示的大美之城,还是用先进技术和纯粹影像呈现的十朝印记,都体现了纪录片生产从相对单一的还原记录,向多种表现形式、多种技术载体的融合传播转向。

    新兴媒体的强势崛起,一方面挤压了城市台的生存空间,另一方面,却也给城市台提供了类似于上星手段的放大影响力的潜在可能。《南京》这样一档以展示城市魅力为主题的纪录片,需要通过互联网这样一个平台,在全国乃至全球产生更大的影响力,让更多人,特别是更多的年轻人了解南京、向往南京,因此,节目从外拍开始,就在“在直播”“一直播”手机APP上进行直播,由主持人通过手机展示拍摄过程和拍摄内容。这种形式刚一亮相,就吸引了大量网友围观,每场直播都有十万名网友在围观,人气指数迅速飙升到网站第一。以此为契机,《南京》一方面展现内容生产的最初状态,满足受众对幕后故事的好奇心;另一方面,通过不同时长不同篇幅的碎片化内容产品,整合集团内部多种媒体渠道,发力传播的最后一公里,让城市台的内容产品借助全媒体渠道融合传播,影响力呈几何倍数放大。

    结 语

    从早年间中央电视台与BBC等国外媒体新年相互交换的“贺年片”,到引起全民热议的《舌尖上的中国》和《我在故宫修文物》再到《生门》等现实题材引起的社会共鸣……中国纪录片的生产也经历了从创作理念到拍摄手法的迭代更新,而对于城市台而言,城市主题纪录片的生产路径也经历着根本性转向。

    媒体融合场域中,《南京》是城市台对于城市主题纪录片生产范式的一次融合创新,着力构建城市集体的文化认同,是兼顾社会责任和艺术审美的协同发力。在选题上,《南京》通过更多的“现实关照”实现文化认同;在语态上,《南京》体现了在“宏大叙事”和“平实叙事”间的平衡和取舍,强调多维贴近城市本土,以真为美;在传播方式上,《南京》体现了在节目形态和综合推广上的融合传播,用产品思维做出了更适合全媒体的内容产品。

    (作者系南京广播电视集团节目研发推广部主任)

    责任编辑:杨芳秀

    参考文献:

    ①常和平:《一种新的历史表述方式——从〈大国崛起〉看纪录片创新》,《东南传播》2008年第4期。

    ②常纾涵:《从“舌尖”到“中国”——从文化认同到国家认同》, 《新闻爱好者》2013年第10期。

    ③崔新建:《文化认同及其根源》,《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4期。

    ④胡智锋、赵曦:《融合与对接——从2012三部纪录片的探索创新 看中国电视纪录片的美学新走向》,《中国电视(纪录)》2012年第12期。

    ⑤刘存宽:《主流媒体开拓文化资源的创新模式——人文历史纪录片:把历史碎片熔铸成文化名片》,《中国记者》2013年第7期。

融时代,如何观察与研判舆论生态
融合环境下城市纪录片的路径转向
电视音乐颁奖节目的回顾、自省和前瞻
运动员“网红”现象剖析
试论新闻报道应规避的法律风险
媒介融合发展中电视媒体品牌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