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新闻失去了生命线——“真实”后,虚假、反转、失去公信力必将随之而来。“我在现场”,不仅是杜绝虚假新闻的最低标准,还是增加新闻权威性、真实性的必然选择。探寻真相,这是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更是众声喧哗的时代,传统媒体血战突围的看家本领。
关键词:“我在现场 ” 新闻反转 新闻伦理
东北村庄礼崩乐坏!这是2016年新春之际的一条爆炸性假新闻。从引爆舆论的丑闻到道听途说的假闻,180度的新闻反转让业界和读者瞠目结舌。不孝、赌博、出轨,想象出的细节曾是那么博人眼球,而当记者深入实地与新闻事实面对面时,猛料瞬间不堪一击。
时隔一年,再次思考这一事件,“无论新闻传播的技术、手段、方式、渠道如何变革创新,真实永远是新闻的第一属性。”这是我作为亲历一线记者的最大感受。
走进东北村庄 哪来的礼崩乐坏
2016年2月,春节假期刚过,《财经》杂志公众号播发了署名记者的返乡日记《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由于文中描写了大量不孝、赌博、辍学等触目惊心的细节,更有村妇欲组团约炮的劲爆字眼,瞬间成为社交媒体争相转发的重量级新闻。一条新闻搅动了网络,搅乱了本来宁静的辽宁宽甸小东沟村。东北农村真的如文中所说的混乱不堪吗?新华社必须到现场探寻究竟。
爆炸性新闻对这个偏僻山村的震动,从我们一下车就强烈感受到了。在村部里,村书记谈到这件事时,时而愤怒、时而不解,五十多岁的汉子反复念叨“我们村里出去的孩子,怎么能这么埋汰自己家乡,全是假的啊。”在小东沟村,尽管天已完全黑下来,室外又有厚厚的积雪,几十名村民仍急切赶到记者采访的农户家,诉说几天来承受的巨大委屈。
通过对十几名当地村民、写稿记者本人、村支部村委会领导、县乡两级党委的采访,我们初步做出了一些判断。
第一,返乡日记并非返乡之作。《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一文是在《财经》杂志公众号《返乡日记》栏目中播发的,文中也使用了“记者春节期间在家乡看到”这样的表述。但我们在小东沟村了解到,写稿记者本人在2016年春节期间并没有返回家乡,他也在电话中承认“返乡日记”并非返乡之作。没有到新闻现场直接导致了虚假新闻的产生。
第二,故事变成了新闻。此文作者与我们电话沟通时表示,文中的细节均是他多年在家乡看到的真实情况,但在一份他与村书记的通话录音中,他表示文中的细节均为虚构,自己用的是春秋笔法。作者前后说辞不一,但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引起轰动的猛料是作者将众多或听说、或虚构的故事安排到了几个特定的“采访对象”身上。故事变成了新闻,真实无法保证,经不起推敲的假新闻必然走向反转。
随着当地宣传部门和人民日报、新华社、央视等主流媒体的深入调查,“礼崩乐坏的东北村庄”这一新闻事件完全反转。最终,“返乡日记”被调查定性为假新闻,相关责任人也受到了处理,但一条影响力巨大的假新闻留下的伤疤久久难以愈合。此文广泛传播后,“乡村凋敝论”再次引起公众热议,甚至有网民以此论断中国农村“无可救药”。可见,虚假新闻对媒体公信力、网络舆论环境、社会生态都造成了不小的损害。
虚假新闻对于新闻当事人的伤害是巨大的。当小东沟村村民听说新华社记者前来探访事实真相时,深夜冒着大雪找到我们,哭诉自己的委屈和愤怒。一名女性村民说:“现在外边人都说我们是组团约炮那个村的,这么泼脏水让我们怎么见人。”
新闻底线频频突破 新闻反转不可避免
一段时期以来,假新闻、新闻反转事件频频发生。探究其背后的原因,大多和《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一文一样,新闻工作的基本要求被置若罔闻,新闻报道的底线被屡屡突破。
新闻越来越多,“现场”越来越少。移动互联时代,塞到人们面前的新闻越来越多,多到读者已无从选择,但新闻制作的过程却越来越粗糙。传统媒体记者越来越满足于听听新闻发布会,接收邮件传来的通稿,最多打打电话算是与被采访对象有了交流。到“现场”、写“现场”越来越少,新闻质量越来越差。《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一文的作者不但没有出现在新闻现场,而且新闻事实多是听说甚至是自己的想象。文学创作代替了新闻,危害的是整个行业的公信力、影响力。自媒体对现场采访的要求就更低了。新闻的第一属性是真实,但连新闻的面都没见到,真实根本无从谈起。
让谁相信搜索加整合出来的新闻?科技的发展看似让记者的工作越来越简单了,百度一下,资料应有尽有,搜索引擎取代了跋山涉水。但当搜索来的不知真假的材料成为记者资料库中的主力军时,真相只能越来越远,反转也就越来越易,新闻的公信力也必将降至冰点。有幸学习过一些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新闻前辈的“资料库”,无论是图书馆的摘抄,各类新闻剪报,还是出处显著的文件,无不是反复核实的心血之作,这是他们工作的法宝,也是伴随一生的财富。科技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越来越多的便利,但如果记者工作的第一步都是搜索,这个行业势必被科技进步俘虏。
新闻守门人哪里去了?接受过专门新闻学科训练的人都知道“守门人”的概念,这是新闻课本里必不可少的基本理论。媒体之所以有公信力,公众之所以信任媒体,就是因为媒体产品是经过层层把关的成品,它不会因为记者、编辑等某个关口的个人好恶,而改变新闻本身的真实。但在盲目追求快速、点击率、浏览量的新闻快餐时代,别说自媒体根本就没有把关人,就是传统媒体及其衍生出的各种新媒体,守门人是否尽职尽责都打了大大的问号。
作为新闻采访的基本要求,“我在现场”不仅是杜绝虚假新闻的最低标准,也是增加新闻权威性、真实性的必然选择。在2012年中国足球腐败案宣判报道中,第一现场对新闻作品质量的保证让我深有感触。中国足协前副主席谢亚龙当庭翻供,表示曾经遭受刑讯逼供的消息堪称重磅。就在众多媒体以“谢亚龙代理律师庭审结束后表示,其受刑讯逼供”的表述见诸报端时,新华社的报道称“记者在法庭现场听到谢亚龙说,我是在遭受刑讯逼供的情况下才说的。”第一现场显然比他人转述要权威得多,这就是新华社记者在采访前经过努力成功到达第一现场采访的结果。
人人都是记者 真正的记者在哪儿
移动互联时代,媒体和记者是被频繁唱衰的行业和职业。人人都有麦克风,人人都有了表达的渠道和舞台,就真的不需要记者了吗?答案是否定的。
在这个信息爆炸又难以得到真相的关口,关于绝大多数人都在传递二手信息,而采访越来越少的论述不绝于耳,作为一线记者,结合《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一文造成的新闻反转,深深感受到,只有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的舆论工作的重要讲话精神;只有将新闻职业规范贯穿采写工作始终,到达现场深入采访、反复核实严格把关;放弃唯关注度的评价标尺。影响媒体公信力的新闻反转事件才能越来越少,媒体才能继续成为社会公平正义的守望者,新闻才能始终跟踪、记录这个时代。
《一个病情加重的东北村庄》一经播发就被火爆传播,除了因为文中涉及大量劲爆细节,还与网络媒体和自媒体转发时,“村妇组团约炮”这一原本隐藏文中的低俗细节,被频频作为标题以期引起更大的轰动有很大关联,这恰恰暴露了新媒体舆论不时“跑偏”的导向问题。这也让我们更加真切地认识到,新媒体传播、网络传播不能陷入“注意力经济”的怪圈,“阅读量GDP”不能成为衡量新媒体传播效果的唯一标尺。
最后,谈谈新闻基本功的养成。真实、客观、公正的基本属性;现场采访、反复核实、精心推敲的基本要求;新闻伦理和新闻道德时刻坚守。这都是新闻工作者安身立命的基本功。
自2016年以来,新华社着力打造适应全媒体传播的“现场新闻”,而在经历一次又一次追寻真相的新闻实践后,“我在现场”的价值愈加凸显。
(作者单位:新华社辽宁分社)
责任编辑:郭潇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