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江时报把“扎根本土,服务中心”作为融媒转型的重要遵循,在服务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的同时,深耕基层,建立通讯员队伍、建设社区全媒体平台、举办多种线下活动,使每个镇街的党委政府都有自己的宣传平台,市民都能与政府相关部门顺畅沟通。
在全媒体语境下,珠江时报创新形式,通过舆情监控、系列社区报、市民议事厅、创思驿站、南海通讯员队伍建设等方式,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村居、社区、家庭和企业,有效坚守和巩固了基层舆论阵地,较好解决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在恪守媒体根本职责的基础上,珠江时报拓展相关业务,积极向媒体型智库和媒体型服务业转型,获取了较好的经济回报,实现了连续4年年均20%的逆势增长。探索出一条基层传统媒体通过坚守舆论阵地实现良性发展的可行路径。
三级网络:全面覆盖两个舆论场
珠江时报作为一份地级市区域报,在探索融媒转型的过程中始终不忘初心,时刻牢记媒体的根本使命和核心价值:即服务地方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巩固基层舆论阵地,做好政府和群众的沟通桥梁。
在传统媒体日渐式微,话语权遭遇新媒体暴力抢夺,舆论阵地部分失守的时候,珠江时报始终明确把“扎根本土,服务中心”作为融媒转型的重要遵循。在服务佛山、南海、禅城的发展大局和中心工作方面,一直不断创新宣传手段,扩大宣传效果。在佛山建设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产业转型升级、南海、禅城推进“一门式”改革等中心工作的报道中;在市、区的全会、两会等重大报道中,珠江时报通过报纸、视频、微信微博、直播等全媒体手段把宣传报道的传播力、影响力推向新的高度。
在服务好市、区中心工作的同时,时报深耕基层,在各个镇街全面建设通讯员队伍、建设社区全媒体平台、举办多种多样的线下活动,使每个镇街的党委政府都有自己的宣传平台,民众都能与政府部门顺畅沟通。搭建起了一个5万份珠江时报高密度覆盖南海、禅城两区机关干部、10份社区报直接进入45万个户籍家庭以及320万“两微一端”新媒体粉丝在内的三级宣传网络,保证地方党委政府的政策和声音及主流价值观能第一时间传达到干部和市民。三个层级宣传网络,全面覆盖了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两个舆论场,有效巩固和强化了基层舆论阵地。
舆情监控:实现7*24小时全网全渠道监测
2016年11月1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推进政务公开工作中的意见〉实施细则》,明确:“对涉及特别重大、重大突发事件的政务舆情,要快速反应,最迟在5小时内发布权威信息,在24小时内举行新闻发布会,持续发布权威信息,有关地方和部门主要负责人要带头主动发声。”
珠江时报全面承接了所服务区域南海的舆情搜集和报送工作,包括正面、负面和电视舆情的全网监控,每天向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报送,全年撰写重大突发舆情专报10篇,没有发生重大舆情漏报事件。2016年12月20日,微信号“注塑帮”发布《生死38秒!被“环保”逼上绝路?五斗桥惊现企业老板跳河自杀!》文章,被舆情团队第一时间发现上报并撰写专报,在市区两级宣传部门协调下得以迅速处置,得到了中央环保督查组领导以及省市级领导的批示表扬。
目前,珠江时报正在与人民网舆情中心开展全面合作,预计分两期投入250万元打造一套全国县区级最先进的舆情监控和演示系统。平台建设好后,服务区域可拓展到市、区、镇三级,实现7*24小时全网全渠道监测和舆情大数据点阵呈现。重大舆情可实现即时响应,舆情数据实时跟进,方便政府相关部门第一时间进行处置。
系列社区报:深耕镇街,直达45万户居民家庭
主流媒体有责任稳固和保卫好舆论阵地,把党和政府的声音有效传达到基层,同时加强党委、政府与市民百姓之间的双向沟通与互动,切实解决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的问题。2009年,珠江时报在南海桂城街道创办了第一份社区报,目前在南海和禅城两个区共创办了10份社区报,覆盖了区域内90%的镇街,直接进入45万户家庭,覆盖人群130万。
系列社区报秉持“沟通你我,给力生活”的总体定位,“政府助手,生活帮手;社会瞭望,幸福守望;互动平台,活动舞台”的功能定位,深度服务镇街和居民。为确保沟通和服务的常态化、动态化和互动化,每份社区报都推出了微信公众号,同时配套大量的社区活动,紧密联系社区居民。系列社区报进家入户为有效强化基层宣传舆论阵地提供了新的平台与模式。
为了获取更好的发展空间,2016年,系列社区报组建了佛山社区传媒,开始独立运营。
“市民议事厅”:推动基层协商共治
2012年10月16日,在当地宣传部门指导下,珠江时报在南海区罗村街道罗湖社区创立了佛山市首个入驻村居的“市民议事厅”,围绕居民关心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一起“话事”。这些基层“话事”的声音以社案的方式反馈至镇街领导或者更上一级领导,成为地方政府议政施政的参考依据。
“市民议事厅”是政府、居民和社区之间搭建的一个沟通互动的平台与桥梁,给了基层居民一个表达利益诉求的机制,一个发声的平台,一个参与基层社会管理的渠道,有效推动了基层自治。
作为一种基层协商共治的新模式,“市民议事厅”目前在南海区的桂城、狮山、九江、丹灶、里水、西樵等镇街广泛铺开,4年来共组织了70多期“市民议事厅”活动。“市民议事厅”的议题设置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推进基层社会管理。小区如何实行精细化治理、如何保障小区物管质量、上下学道路拥堵等,这些与居民息息相关的热点话题,都在“市民议事厅”里得到了热烈讨论。二是传递社会正能量。“市民议事厅”作为一个双向沟通的平台,能有效地进行舆论引导,所以在话题设置上,弘扬核心价值观,传递社会正能量也是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三是提升基层居民幸福指数。推进基层社会治理,是为了让群众有幸福感。如何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也是“市民议事厅”关注的重要内容。
“市民议事厅”搭建起了一个社区自治民主协商的新平台,拓宽了社会管理的参与渠道,建立起社会跨阶层、跨界别的互动网络,在发挥居民政策观测的同时,推动服务型政府的转变,初步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基层自治管理新模式。
社情民意的观测站。“市民议事厅”除了帮助解决居民所关心的实际问题外,还作为社情民意的瞭望哨和社会政策实施效果反馈的收集渠道,了解基层声音,发现基层动态。同时通过“议事”的形式,收集民众对社会管理、经济发展等各项政策的意见建议,集中民间智慧形成社案或内参,为政府的决策提供依据。
社会发展的稳定器。“市民议事厅”能够主动发现收集最基层的声音、反映最基层的问题,面对基层的矛盾与纠纷,善意地将各方组织到一起,实现“社区大小事,街坊来话事”,从而消除误解,纾解怨气,化解基层的矛盾纠纷,将不稳定的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因此成为社会发展的稳定器、不良情绪的解压阀、官民矛盾的缓冲带。
基层居民的民意直通车。“市民议事厅”让居民有了一个表达诉求、寻求政府部门解决问题的直接渠道。大情小事,居民亲历其中,意见更中肯、客观,其中还不乏好点子、金点子。“市民议事厅”已经成为南海各镇街一个重要的政民互动平台,通过这个平台,畅通渠道,实现问计于民,问需于民。
中国传媒大学副教授陈凯表示,“让居民发出自己的声音,有利于社区发育,实现居民自治,‘市民议事厅’则刚好拥有这种扩音器的作用;居民之间,居民与政府之间良性互动越多,参与性越强,社区各方面的发育也会更健全。”2016年,“市民议事厅”项目作为基层协商共治创新社会管理的样本,被广东省委宣传部作为全省10个推选案例推荐至中宣部。
创思驿站:为基层产业工人定制成长成功服务
作为一个制造业城市,佛山有300多万产业工人,其中南海有上百万的产业工人。随着劳动力的代际更替,越来越多的80后、90后成为产业工人的补给大军。如何在产业工人中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宣传教育和精神文明建设,传播文明、提升素质,服务地方创新发展;如何多元化满足产业工人业余文化生活需求和精神追求,增强他们对南海的认同感和生活幸福感,成为南海基层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落细落实的新课题。2014年6月,社区传媒开展“创思驿站”项目,向南海百万产业工人群体提供生活、成长、创业、思想教育和文化体育等方面的服务。
创思驿站有两个含意:“创思”,即是创新思想宣传教育工作方式;“创思”二字与英文“CHANCE”(机会、机遇)谐音,寓意通过创业、培训、生活、文化等多方面的服务,为在南海的产业工人自我发展、教育、生活、文化等提供众多机会。创思驿站坚持“创业创新、助人自助、成长成功”的服务宗旨,把创思驿站建设成产业工人自主成长加油站,厂企思想文化宣传指导站、企业精神文明建设领航站。
2015年6月起,创思驿站先后组织开展了四大类菜单活动:一是思想教育类,主要包括创思驿站大讲堂、善美的星空·南海道德人物巡演巡讲、寻找狮山最美产业工人、作家走基层传播正能量、产业工人记者团新媒体课堂等活动;二是文体艺术类,主要包括狮山镇文化艺术节、狮山最强音歌唱大赛、产业工人合唱大赛、厂企篮球足球联谊赛、青年职工趣味运动联谊会、产业工人徒步狮城等活动;三是职场提升类,主要包括创业沙龙巡讲、主持演讲培训、化妆及形象提升培训、文学写作讲堂等活动;四是生活服务类,主要包括美食分享会、企业职工南海古村游、新老狮山人聚会、企业职工婚纱拍摄、最美企业食堂征集评选、公益嘉年华等活动,基本做到周周有活动。
创思驿站积极探索“互联网+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模式,珠江时报主报开设创思驿站活动专栏;佛山社区传媒编辑出版镇宣专刊《狮山树本周讯》及时报道创思分队动态新闻;创思驿站微信公众号每日深入报道创思分队动态,打造产业工人创思之星,已经吸引了一万多名产业工人粉丝。
经过两年多的探索,创思驿站已注册企业社团300多个,组建文体兴趣队伍300多支,常年参加活动成员5000多人,培养活动骨干1000多名。年度举办重点活动200多场,其中核心价值观教育和理论巡讲30多场,“宣传思想文化进企业·梦工场”系列活动70多场,微信公众号集聚1万多名粉丝,为产业工人构建了一个有爱有活力的本土生活圈,在工业园区和厂企筑牢了宣传思想舆论阵地。
创思驿站加强了产业工人群体内部及其与本地居民之间的互动与沟通,增强了对南海的认同感,潜移默化地对产业工人群体进行思想宣传教育,推动党委、政府声音向基层特别是广大企业和产业工人传播,打通宣传思想文化服务向厂企和产业工人延伸的“最后一公里”。2016年,创思驿站作为广东基层政治思想宣传教育创思案例上报中宣部,全省仅5个典型,佛山市只此一个。
通讯员队伍:实现基层宣传工作网格化
新媒体时代,做好舆论宣传工作,需要一个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庞大信息网络,通讯员就是这个网络上的关键连接点,维系着所在部门和媒体、受众与信息源之间的密切联系。建设一支队伍整齐、政治素质高、业务能力强的通讯员队伍,是做好新闻宣传工作的一项重要工作。镇街的基层舆论堡垒,需要他们提供舆情信息、需要他们的舆论引导,需要通过他们帮助基层政府与群众实现顺畅沟通。
2016年4月,珠江时报正式建立了南海通讯员队伍,给首批200名通讯员颁发证书和采访工具,并同步组建了“南海通讯员”微信群,推出“南海通讯员”微信公众号。到年底,南海的通讯员队伍增加到了900人,预计今年底将达到1500人。为了保持南海通讯员队伍的活跃度、紧密度和黏合度,珠江时报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培训、研讨、交流、评比活动。南海通讯员队伍的建设,通过新闻源的网格化,实现了基层舆论宣传的网格化。
2016年6月,珠江时报还牵头组建了南海区政务服务社会监督员队伍。政务服务社会监督员队伍定期走进各镇街、社区,对南海政务服务进行明察暗访,开展社会监督和满意度调查,为优化南海区的政务服务提供决策参考,并完成了多个课题的调研报告。监督员队伍是通讯员队伍之外的一个重要补充,他们一起构成了基层意识形态网格上的关键连接点。
传统媒体如何向融媒转型,尚没有既定模式,珠江时报的探索也还才开始,过程不易,但前景值得期待。
(作者系珠江时报社编委、管理中心主任)
责任编辑:冷 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