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战线》概况
日 报周 报杂 志 人民网

回应舆论热点 唱响主流声音

● 杨 东 《 新闻战线 》(

    摘要:在人人都是自媒体的信息爆炸时代,传播经常是快速无序的。互联网上话题迭变、热点难料、真假难辨,大量虚假信息以及蓄意的造谣抹黑常使报道所指成为舆论的焦点。如何在众声喧哗中回应热点、激浊扬清,不仅体现了主流媒体的责任和担当,更为党报在新媒体舆论场唱响主流声音提供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唱衰辽宁     创新形态     全媒体手段     唱响辽宁

    一段时间以来,“唱衰辽宁”之声时有耳闻,并呈现蔓延之势。其中,有的是对辽宁现状的忧虑,但更多的是别有用心的诋毁和抹黑。这些负面信息、不实报道经过网络发酵,加之个别自媒体“标题党”以偏概全的渲染,不断蔓延扩散。这些负面干扰对正处在爬坡过坎、滚石上山关键时期的辽宁来说不容忽视,不仅破坏了辽宁的形象,更使辽宁人对家乡的情感认同产生了动摇。

    近日,辽宁日报微信公众号推出7期系列策划报道《我的辽宁》,通过报道25位受访者、25个真实故事,让外界看到了一个不为杂音、噪音所动的辽宁,一个不甘落后的辽宁,一个信心满怀、实干前行的辽宁,在新媒体舆论场激浊扬清、发出主流声音,汇聚起辽宁振兴发展的正能量,取得了良好的舆论引导效果和积极的社会影响。

    把握时机,抓住关键时间节点回击流言、提振信心

    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需要良好舆论氛围的支撑,杂音、噪音对辽宁发展的负面影响不容忽视。“唱衰辽宁”之声不绝,这使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政治生态遭受严重破坏的辽宁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在今年前三季度各省份GDP增速公布后,“唱衰辽宁”的嗓门似乎一下子又大了起来。针对这种情况,辽宁日报以主流媒体的责任感,精心组织新媒体推出大型系列策划《我的辽宁》,及时给予“唱衰辽宁”之声以专业回应,通过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故事,充分展现了辽宁新的干劲正在集聚、新的活力不断迸发、新的优势正在形成,彰显了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的光明前景。

    直面非议,精准确定采访对象,让回应更有说服力

    在新闻报道中,人是最生动的因子。《我的辽宁》系列策划没有直接报道政府部门工作和企业经营状况,而是将视角投向一个个鲜活个体,以人的心灵感知辽宁、以人的眼光审视辽宁、以人的经历彰显辽宁。

    在“唱衰辽宁”的论调中,“人才流失严重”被指是经济疲软的一个重要现实原因。针对这一倾向,《我的辽宁》选定在外求学毕业后回到辽宁就业的辽宁籍学子和在本地求学毕业后打算留在辽宁就业的辽宁籍学子两个群体,道出了辽宁对他们的吸引力所在;而针对“营商环境差”“投资不过山海关”的回应,则选择了“草根”创业者和顶着世界名校光环的创业者两个群体,通过他们在辽宁创业的成功经历,展示了近年来辽宁大力优化软环境所取得的成效以及国际化软环境正在成为辽宁新一轮全面振兴发展的重要推动力。此外,在辽宁工作学习的外国人、为辽宁振兴贡献智慧的科研人员、在辽宁定居生活的外地人成为另外3个采访群体。报道正是通过平凡人的讲述,用他们真实的故事有力回击了各种流言,提振了辽宁人的精气神,增强了辽宁人的归属感,为辽宁营造满怀信心、团结一致、真抓实干的良好氛围提供了有力舆论支撑。

    科学设置议题,通过真实生动的故事引发共鸣

    讲述故事只是手段,引导公众参与话题互动并产生思想共鸣才是此次策划的目的。为此,在筹备过程中,《我的辽宁》通过议题设置对每一期的故事主题进行着重强调,这一点在标题制作上体现得尤为明显。例如,第一期《我的辽宁,毕业我就回来!》和第二期《我的辽宁,毕业我就不走了!》,回应了“人才东南飞”的质问。第三期《有人在“黑”辽宁,可这三个“草根”真给咱家乡人长脸》和第四期《英国顶尖大学硕士回辽创业,他们后悔过吗?》,则为打算在辽宁创业的创业者吃了一粒“定心丸”。第五期《辽宁到底什么样,外国人也有发言权》,通过在辽宁学习生活的外国人的视角,展现辽宁的独特魅力和发展潜力。第六期、第七期分别采访了辽宁装备制造领域的科研人员和已经扎根辽宁的外地人,反映了他们甘愿为辽宁振兴贡献力量的美好愿望以及对辽宁的浓浓深情。

    《我的辽宁》每期关注一个群体,科学设置议题不仅突出了每一期的主题,更通过标题指向回答了公众疑问、社会关切,做到了有理、有力。7篇报道看似独立,但接连起来却形成主题鲜明、气势夺人的一个整体,实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创新新闻形态,拉近党报与新媒体读者的距离

    《我的辽宁》系列报道每篇稿件都从小切口切入,以讲故事的方式、运用新媒体语言将采访对象对辽宁的情感娓娓道来,口语化、个性化的表达轻松活泼却感人至深。同时,《我的辽宁》还运用多种新媒体编辑语言对稿件进行全方位包装:以“辽报君”的口吻引出主题,结尾处对采访主题进行提炼概括,至情至理、首尾呼应;让图片“说话”,邀请每一位采访对象在A4纸上写下主题词,并通过图片组合的形式突出视觉效果、形成声势;将各个时期的辽宁特质概括成48个字附在文尾,突出“这里是我的辽宁”,既拉近了与公众的距离,也增强了版面的艺术感。

    全媒体互动格局也使党报的舆论引导功能得到有效发挥。《我的辽宁》系列策划推出后社会各界反响强烈,今日头条、网易新闻客户端、百度贴吧等纷纷抓取、转载、推荐阅读,并迅速形成舆论话题,引发数万网友参与留言、讨论。

    主动发声、敢于“亮剑”,《我的辽宁》用正面声音压倒各种杂音、噪音,以主流媒体的责任感和影响力服务于辽宁振兴发展大局,在众声喧哗的新媒体舆论场中凝聚起“唱响辽宁”的主流声音。

    (作者系辽宁日报新媒体中心新闻二部副主任)

    责任编辑:武艳珍

舞好“指挥棒”
融合时代图片的生产与传播
融媒时代地方党报应对挑战“五要”
一次融媒体矩阵的协同作战演练
回应舆论热点 唱响主流声音
全媒体时代报纸体育新闻的生存之道